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拯救记忆(如何让孩子告别死记硬背)
内容
编辑推荐

解析记忆的历史与本质,抓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本书是新家教系列书的第二本。作者在书中指出记忆力是智力之母,民族的进步依赖于启迪民智,而启迪民智的基础的是加强全民的记忆力训练。对于学生来说,一切竞争的基础其实都是记忆力的竞争。作者特别强调青少年时期是有意识识记发展的关键期,孩子已由无意识识记向有意识识记过渡。

内容推荐

本书是继《自主学习——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出版获得强烈反响后,顺势推出的姊妹书。

本书旨在指导家长如何让孩子由死记硬背向意义识记过渡,抓住重点,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记忆,怎样教给孩子记忆的方式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本书只是记忆力课程体系的母本,在学校及家庭具体实施该课程时,需要使用者结合实际,对课程目标、课程对象、课程内容、课程计划和课程形式进行重新梳理、优化。

目录

第一部分 不可不知的记忆规律

每个优秀的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记忆素质

 一、记忆素质的差异:“中间大两头小”/2

 二、记忆素质中有强项也有弱项/2

 三、罕见记忆能人的奇特记忆素质/2

如何寻找最佳记忆时间

 一、哪个阶段是最佳记忆年龄/4

 二、一年中的最佳记忆季节/4

 三、四种类型的最佳记忆时间/5

记在忆先,认知容易回忆难

 一、记在忆先/6

 二、认知容易回忆难/6

三种不同的记忆时间

 一、瞬时记忆/7

 二、短时记忆/7

 三、长时记忆/8

遗忘的八个规律

 一、遗忘先快后慢/8

 二、中间比两头容易遗忘/9

 三、无意义的比有意义的容易遗忘/10

 四、不感兴趣的比感兴趣的容易遗忘/11

 五、不急需的比急需的容易遗忘/12

 六、单器官接收的比多器官接收的容易遗忘/12

 七、无联想的比有联想的容易遗忘/12

 八、无长远记忆动机的比有长远记忆动机的容易遗忘/12

信息靠感觉器官输入脑中

 一、五官参加学记活动/13

 二、不同的感觉器官,不同的信息“公路”/13

 三、大脑对不同信息的不同吸收率/14

 四、双耳分工,交叉输送/14

引爆大脑的潜能

 一、“开垦”90%以上的人脑记忆潜能“处女地”/14

 二、你是否只启动了一个大脑半球/15

 三、方法不当惹的祸/16

 四、智力环境可使记忆力持续强盛/16

 五、加大每创克的容量可提高记忆效率/17

影响记忆力的三大因素

 一、哪些情绪是记忆的敌人/17

 二、如何睡,才能记得好/19

 三、两大不良嗜好对记忆的破坏/20

第二部分 高效记忆法

发挥己长记忆法

 一、择优定向,发挥己长/22

 二、怎样择优定向/22

兴趣记忆法

 一、兴趣能帮助记忆/24

 二、唤起兴趣的五种办法/25

集中注意力记忆法

 一、集中注意力捕捉目标信息/27

 二、记忆力旁落/28

 三、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因人而异/30

 四、集中注意力的十个诀窍/30

合理运筹时间记忆法

 一、将时间佳度与记忆难度对等/35

 二、集中学习法与分散学习法/36

 三、对时间进行自我限定/37

 四、让神经细胞交替休息/37

预先筛选提炼记忆法

 一、择精而记/38

 二、整理出思路导图/39

 三、加大思维力度/39

 四、预先筛选提炼的六大秘诀/41

大脑半球协同记忆法

 一、右半球分管形象化记忆/47

 二、左半球加深记忆/49

 三、在学记中让大脑两半球协同“作战”/49

多通道协同记忆

 一、视觉是帮助学记的主力军/54

 二、多种感觉器官协调记忆/55

 三、优点与需注意的地方/55

联想想像记忆法

 一、借助联想、想象帮助记忆的典型事例/56

 二、运用联想、想象帮助记忆的方法/58

 三、注意事项/59

首次识记记忆法

 一、为什么要重视首次识记/59

 二、怎样才能强化首次识记/60

博知记忆法

 一、博知在记忆中的作用/61

 二、博知的三种方法/62

笔记和阅读记忆法

 一、让笔记帮助记忆/64

 二、让阅读帮助记忆/65

科学重复记忆法

 一、为什么要科学地重复/65

 二、重复能巩固记忆的机理/66

 三、科学重复的六大技巧/67

其他常用方法

 一、改错记忆法/72

 二、心想事成记忆法/73

 三、众“矢”射一“的”法/74

 四、记忆时空跨度大的复杂事件法/75

 五、“观察——模仿——习作”法/75

 六、经验结合记忆法/76

 七、学用结合记忆法/76

 八、采用适中的记忆速度/76

 九、辅助性动作激励记忆法/77

 十、交友记忆法/77

 十一、课前预习记忆法/78

第三部分 记忆力的妙用

如何速记牢记书本知识

 一、联想记忆/80

 二、谐音记忆/81

 三、归纳记忆/81

 四、对比记忆/83

 五、口诀记忆/85

这样记单词并不难

 一、遵循语音规则/86

 二、多种感官结合/87

 三、反复循环记忆/88

 四、分类记忆/88

 五、比较记忆/90

 六、联想想象记忆/91

 七、构词法记忆/93

 八、利用词组或句子记忆/105

 九、借助外贮手段/107

 十、无意识记忆法/108

神奇思维,教你牢记数字

 一、数字串的记忆难点及一般记忆规律/109

 二、记忆数字串的方法/110

 三、记忆电话号码的方法/111

如何记忆人名和认人

 一、记忆人名和认人的重要性/113

 二、如何记忆人名/114

 三、如何认人/117

 四、重大场合如何记忆人名和认人/120

 五、“见人忘名”怎么办/121

第四部分 全脑记忆力提升完整体系(最新升级)

 第一阶初级训练题(A)/124

 第二阶初级训练题(B)/136

 第三阶中级训练题(A)/152

 第四阶中级训练题(B)/169

 第五阶高级训练题(A)/185

 第六阶高级训练题(B)/204

附录 妙趣横生话记忆

形形色色的记忆神话和假说

 一、美丽的神话/230

 二、混合物假说/230

 三、混沌的思维/231

 四、脑说/231

 五、心说/232

 六、精气说/232

神奇的科学实验与修补脑说

 一、盖伦:划时代的动物实验/233

 二、不同时代的研究者对脑说的修补/233

 三、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心理学实验/237

记忆研究的最新成果

 一、脑说的新进展/238

 二、开发记忆潜能的研究/240

编后说明

试读章节

发挥己长记忆法

强化记忆的良方是发挥记忆特长,学习效果的提高得益于记忆特长的发挥。发挥自己的记忆特长,首先明确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认识自己的记忆特长越早越能抓住提高记忆力的先机。在认识自己的记忆素质之后,就要让自己的记忆特长在学记实践中充分地发挥作用。

一、择优定向,发挥己长

相传,浪里白条张顺在陆上与黑旋风李逵交手被打倒在地之后,利用自己水中之长弥补陆上之短,把李逵引下水而取胜。

试想,如果张顺不发挥己长,一直在陆上同李逵打,不管打到何时,仍然免不了失败的结局。如果让擅长记忆数学的陈景润去学记烹调或缝纫衣服、让擅长逻辑记忆的爱因斯坦去记忆非逻辑信息、让擅长动作记忆的杂技家和武术家去记忆数学公式和外文、让擅长记忆情感与形象的画家或演员去记忆圆周率、让善于听觉记忆的罗黑黑去记忆视觉信息、让善于视觉记忆的人去记忆听觉信息、让善于味嗅觉记忆的人去记忆动作……总之,舍弃己长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他们还能在各自的领域铸就辉煌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不知道择优定向发挥己长的人,不管他是多么的勤奋、多么的认真,也只能算是在记忆路上的盲人——费时多而收获少。这就应了培根那句名言:“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能赶过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二、怎样择优定向

1.认识自己是择优定向的先决条件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优在哪里,而后才能择优定向,充分发挥自己强项的潜能。不然的话,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做出错误的选择,所择的“优”很可能是非优甚或为劣。

一位患有自闭症并被人视作轻度弱智的青年,对日期有着超出常人的记忆能力。如果你问他:“1990年10月22日是农历多少?星期几?”他会立刻告诉你:“农历九月初五,星期一。”如果拿日历考他,他会“弹无虚发、百发百中”。这种独特的才能在他六、七岁时就已经被他的亲人所发现。

事实上,这位善于记日期的青年并非弱智,恰恰相反,他是一位具有记忆天才的人。但遗憾的是,他本人并没有认识自己,他的亲人也没有意识到这种才能的潜在意义,而使他自六、七岁起就错用了这种超常的记忆才能,去记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日期——阳历、星期几与旧历的换算。

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另外的一番情景:他的亲人发现了他超乎寻常的记忆才能之后,对他进行定向培养,让他记忆知识信息并找出其间的联系即规律,那么,他现在可能已经成为科技界不可多得的精英了。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健步如飞但走错方向的人,留给自己的只能是遗憾终生,在混沌思维中度过黯淡无华的时光。

2.检验记忆特长的办法

(1)考试

脑力无所侧重的情况下取得的考试成绩,可以作为检验特长的一个参考依据,如某科的成绩显优于其他各科,你就可定向于某科,并在此领域里做长足的发展。

(2)在同等条件下的记忆效果比照

在恒定的时间内用各种感觉器官去记忆难度相同、数量相等的两组材料,而后进行记忆效果的感悟,如果发现运用视觉去接收这一材料的记忆效果凸显的话,那么,视觉记忆就是你的“己长”。

3.关注目标效应

所谓目标效应,实际上就是始终明确自己在追求什么。

巴甫洛夫把目标效应叫做目标的反省,他说:“目标的反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力的基本形式。生命只有对某些人是顽强的和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始终为着一个渴望的,但又永远达不到的目标而奋斗……整个人类的进化、进步及其所有的文化,都是在目标反省的过程中产生,而且通过那些为自己的生活目标奋斗的人实现的。”

一个人只要关注上目标效应,就会设法去认识自己。当你全面认识了自己的记忆素质之后,就要每时每刻警醒自己在记忆时发挥己长,即用己长去提升记忆效率,用最短的时间记最多的信息,并增加由瞬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份额。

择优定向,发挥己长,能够帮助人们积极努力地当命运的主人、心灵的舵手、学业的楷模、事业的头领。

爱因斯坦在中学学习期间就感悟到自己的大脑左半球超常发达,所以在进入当时还是粗放式教学的大学学习时,为了让自己的特长部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就果断地放弃了对特长发挥无助的很多课程,集中主要精力去学记能发挥己长的那些课程,获得了比其他同学要多得多和精深得多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他在物理学领域内拼搏奋进,后来终于创立了相对论,成为被世人赞誉的科学巨匠。

兴趣记忆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通常记忆得又快又牢。有了兴趣的引导,记忆活动才能更加灵活、更加有趣。所以,要先将兴趣唤醒,然后再去记忆,寓学于乐,自然愉快、轻松、省力。

一、兴趣能帮助记忆

有位心理学家请十名受试者讲述各自经历过的百件事,统计结果是愉快的事超过半数,占55%,不愉快的事占33%,其余占12%。

教学实践也表明,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写能力和理解能力,多看英语电影是一个好办法,因为借助有趣的情节,学生能加深记忆。

一位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4至7岁的孩童在回忆有意义的单词的平均数量上,几乎超过无意义单词的十倍。可见让无意义的枯燥乏味的记忆对象有意义即有趣起来,对于强化记忆非常重要。

二、唤起兴趣的五种办法

观察表明,孩子们在学习时,对感兴趣的内容学得快且好,甚至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批判扬弃,有的还在继承与批判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越。

记忆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所要记忆的信息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会在大脑皮层中形成兴奋优势中心。这时,脑神经就会处于一种积极的工作状态:记忆最积极、最有效、最持久,不但不会感到记忆是一种负担,反而会进入一种自然陶醉和享乐的状态中。唤起生活、学习、改造、创业的兴趣,将使我们迈向成功的步伐不断加大,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近。

怎样唤醒我们常常忽略的兴趣?

1.将需记信息与志趣联系起来

兴趣,这一由新事物所激发起的定向反应和定向注意,常常是在需要(包括生活需要、学习需要、工作需要等)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如果你将需记的事物或信息与你的学习、事业联系起来,就会有意识地将兴趣由有趣或乐趣向志趣转化,产生必须记住的信心,从而在实践中进行勤奋、理智的积极思维活动,久而久之,记忆繁难的事物便易如反掌。

为什么志趣能比有趣和乐趣更好地转化为记忆的动力?

因为有趣常常“稍纵即逝,一笑了之”;乐趣又总有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靠客观事物的趣味性诱发出来;而志趣则是兴趣的最高级形态,带有持久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常常能使人如痴如醉、废寝忘食,鼓舞人们持之以恒地攀登成功的阶梯。  如果人们能够将探索事业中的未知转化为自己的志趣,就会乐于不断地攻克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堡垒,事业也就在一次次的超越中不断地腾飞,距离理想之巅也就越来越近。

2.让无意义的记忆对象有趣起来

对于那些没有多大兴趣的记忆事物,我们应该尽量使其趣味化。让记忆对象有趣起来的最佳手段莫过于加大思维力度的巧妙联想与有创见想象。 如果知晓有关“鸡尾酒”这一外语单词的有趣故事的话,那么,牢记“COCk tail——鸡尾酒”这个单词将不费吹灰之力。

相传在很久以前,美国纽约一有名酒店老板的独生女儿爱上一位在船上作业的年轻小伙子。一天,为了让心爱的小伙子能在拜见反对这门亲事的父亲时心态稳定下来并赢得父亲的欢心,姑娘特地为他调制了一杯含有酒精成分的混合饮料。正在此时,酒店老板喜爱的斗鸡突然飞舞起来,鸡尾上散落的羽毛正好扎进盛混合饮料的酒杯里,姑娘急中生智地顺势用鸡尾搅起来,并脱口而出:“鸡尾酒。”父亲见此情景,很高兴地举杯与小伙子畅饮起来。

形象有趣的故事通常能引发人们的兴趣,不仅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记忆效果,说不定还能成为特定场合的“润滑剂”。

3.将知识寓于感兴趣的事物之中

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枯燥乏味的学记内容往往难以被学生牢牢掌握,但是如果赋予这些内容以趣味性,将非动态的知识转换为动态的直观教学,效果则大不相同。有的教师在教学生识记生字“笑”、“嘻”、“哈”时,亲自表演不同的动作,让学生在喜笑颜开中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三个字。

将两个质量不同的球如铁球和乒乓球加相同的力推出,让孩子们观察哪个球跑得远。在孩子们观察完以后,再说明产生此现象的道理,比不观察就直接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玩具汽车上立一个玩具娃娃,并让孩子们观察匀速行驶时的情形,然后使匀速行驶的汽车遇到障碍物,让孩子们留意观察汽车突然停止时玩具娃娃的倒向,最后再说明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孩子们自然会有较强烈的印象。

先在石板或玻璃板上点着一把火,随后用纸板一盖,把火熄灭,然后让幼童识记“火”字与“灭”字,孩子们以后见到这两个字,自然会联想起这个有趣的实验,从而正确回忆出来。

4.将难听的知识信息寓于愉悦的音乐中

20世纪中期,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乔治·罗扎诺夫将外语寓于听起来舒服的如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莫扎特、海顿、科莱里、亨德尔、巴赫等人的一部分协奏曲、交响曲、幻想曲音乐中,调动起了学生学外语的兴趣。据说,学生仅仅用了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掌握了一门外语。

据研究,人的大脑最容易吸收美好的旋律,而音乐播放的声波能够改变人的脑波运动。一旦人体的自我律动与乐曲合拍产生共鸣时,就能激活大脑贮存的多种信息。在这种舒畅和谐的美感中,人的记忆会得到深化和超越。音乐对帮助记忆有奇特功效。

5.果断改掉不良兴趣与嗜好

经验告诉人们,纵欲、玩乐无度、吸毒、酗酒等都会损害记忆,磨灭记忆需记信息的兴趣,不利于人们唤起兴趣去记忆,应该果断地改掉。

如果你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记住所学的内容,那么,请你果断地改掉冲击记忆的一切不良兴趣与嗜好,采用各种适合于自己的举措去唤起兴趣,倾注全部热情。一个人对所要记忆的东西有多高的兴趣和怀有多大的好奇心,就会表现出多强的记忆力。

P22-27

序言

智力的发展具有关键期

在掌握记忆的规律和学习高效记忆法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个基础理论,那就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了解了智力发展关键期的重要性和作用,我们对记忆方法的学习能更加及时,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期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提出来的。

1935年,洛伦兹发现,小鹅孵出后的一两天内,会追逐它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的物体。如果见到的是母鹅就追母鹅,见到的是人就追人,而且这个习惯会长期保持下去。若在小鹅孵出的一两天内将其与母鹅或人隔开,那么再过一两天,无论母鹅或人与小鹅怎么接触,小鹅也不会追逐母鹅或人了。经过多次实验,洛伦兹把小鹅这种无须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内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印刻现象”,即发展某种能力的关键时期。现代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人也一样有关键期。也就是说,人类的某种行为与技能,在某个时期发展得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在这个时期施加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大家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印度狼孩卡玛拉(女)1920年被人从狼窝中发现时8岁,由于多年和狼生活在一起,无论脾气和秉性,还是生活习惯都和狼一样。她不会行走,只会爬,白天潜伏,夜间活动;每天午夜嚎叫,完全不会发人声;只吃生肉,而且不会用手去拿,必须扔在地上用嘴叼起来吃。人们努力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她恢复“人性”,但收效甚微。她2年多学会站立,6年多学会走几步路,4年内才学会6个单词,直到1929年临死时(17岁),她的智力仅达到两三岁孩子的水平。人们虽然对她实施了良好的教育,但她始终没能很好地形成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能力和习惯,其根本原因就是她错过了关键期。

一个人如果在关键期形成了某种能力,那么他会终身保持。

在1972年,人们在东南亚大森林中发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走失的日本士兵横井庄一。他远离人类,像野人一样生活了28年,他忘记了人的一切习惯甚至包括日本话。可是当他获救后,人们只用了82天时间的训练,就使他完全恢复了人的习惯,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一年后他还结了婚。虽然他过野人生活比狼孩卡玛拉多20年,但对他的教育和训练却比狼孩容易得多,其原因就是他没有错过受教育的关键期。

了解了关键期的重要性,下面我们讲一讲把握关键期的具体方法:

1.让孩子懂得关键期的重要性

应该让孩子懂得关键期的有关理论,让他们认识到关键期对人一生的重要性。

2.莫失良机

要让孩子明白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之一,是奋发图强、苦练本领的时期,切不可早恋、经商,也不可过分贪玩,贻误了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要让孩子深刻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这时他们风华正茂,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学习效率高,思维敏捷,正是长知识、练本领,打下坚实基础,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如能健康成长,不仅能为今后有所建树奠定基础,而且有助于开发自身的智慧和潜能,提高自身素质,早日成才。

翻开历史,不知有多少名家伟人在这生命的春天里,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播下了收获的种子,让人生散发出灿烂的光辉。这一时期,青少年叹息不得,停留不行,慢步不可,切莫让黄金时光付水流,而应牢牢掌握成长之舵,鼓起奋发的风帆,勤勉学习,勇于探索,努力克服前进途中的种种困难,推进自己的成长步伐。苏联文学家高尔基大声疾呼,青少年“要珍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没有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青春就是黄金,你想做什么,就能成什么”。孩子懂得青少年时期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就会把握住关键期,勤奋、刻苦地学习。

3.抓住记忆力发展关键期的具体时间进行教育

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和脑的发展已由结构性发展转为机能性发展,也就是说这时期是大脑机能发展的关键期,家长要督促孩子多动脑、勤思考,主动接受更艰巨、更复杂的脑力活动,使大脑更科学、更高效地发挥功能,促进大脑机能的发育。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学习上怕苦、怕难是会错过大脑机能发育的最佳时期的,它只能使大脑机能发展停滞,甚至退化。

青少年时期是有意识识记发展的关键期,孩子已由无意识识记向有意识识记过渡。家长要指导孩子由死记硬背向意义识记过渡,抓住重点,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记忆,要教给孩子记忆的方式方法,提高记忆能力。

关键期对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就如同炼钢工人掌握火候一样,错过出炉的温度就是废钢,关键期就是最恰当的温度。把握住关键期,不仅记忆不再是难题,教育、学习都不再困难。

后记

本书是继《自主学习——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出版获得强烈反响后,顺势推出的姊妹书。

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记忆力是智力之母,民族的进步依赖于启迪民智,而启迪民智的基础是加强全民的记忆力训练。对于学生来说,一切竞争的基础其实都是记忆力的竞争,但为什么我们以往的记忆力训练课程不能达到效果?主要原因是缺乏严密的课程逻辑支撑,那样训练效果就会减半。

本书的写作经过了很长时间,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的,部分内容已经在几年前于《我要做个优等生》(新世界出版社)一书中使用,并在10所学校进行了实验,效果明显。本书出版之际,不能不提到一位来自民间的教育家——曹景宪,作为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的合作伙伴,他对于智力特别是记忆长达二十年的研究是形成本书的重要基础。事实上,中国教育的大部分智慧都来自一线、来自民间。

本书只是记忆力课程体系的母本,在学校及家庭具体实施该课程时,需要使用者结合实际,对课程目标、课程对象、课程内容、课程计划和课程形式进行重新梳理、优化。

著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拯救记忆(如何让孩子告别死记硬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2677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5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3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