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气不如争气(精缩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人都需要爱更需要快乐,但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人一生都要遇到很多不顺的事,如果你遇事斤斤计较不能坦然面对,或抱怨或生气,最终受伤的只有你自己。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绝不会是只知道一味埋怨、生气的弱者,他们会在生命的挫折处表现出一种从容,他们明白生气不如争气!

打开本书,让自己在隽永凝炼的文字和精简有趣的故事中明白:一味地抱怨、生气,就注定永远是个弱者:懂得跟别人斗气不如跟自己争一口气,将会成就自己的一生!

内容推荐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存在许多不如意的事,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感情,总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情让我们生气、烦恼,但是遇到这些事时,如何运用我们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如何化烦恼为力量,便是一门不简单的课程。打开本书,让自己在隽永凝炼的文字和精简有趣的故事中明白:一味地抱怨、生气,就注定永远是个弱者:懂得跟别人斗气不如跟自己争一口气,将会成就自己的一生!

目录

第一辑 生活其实很简单/1

 拔掉生活中的小木桩/3

 把痛苦当作一种营养/4

 感谢压力/7

 活给自己看/11

 过好每一天/13

 控制生活的开关/16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18

 你需要的也许只是一块面包/20

 偶尔可以牵着蜗牛散步/22

 让失去变得可爱/24

 让我们疼痛的那部分/25

 生活原本很简单/28

 生存没有绝境/30

 忘记也是一种能力/33

 为生活设定人生目标/35

 我的处境并不算最糟糕的/37

 我们同样可怜/39

 欣赏生活/41

 生活的篓子/44

 幸福在哪里/46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50

 制造快乐/53

 学会向后看/56

 一切苦难都不会持久/57

 知足者常乐/59

 给心设个弯道/61

 你能成为生活的主宰/62

第二辑 人就那么一辈子/67

 爱谁都值得/69

 从不相信命运/71

 大象的路标/74

 凡事往好处想/77

 烦恼的根源/80

 换一种活法/82

 快乐即是成功/84

 能走多远走多远/86

 人生的很多时候都不如想象的那样好/87

 人生没有回头路/89

 人生如打牌/91

 人生要懂得转弯/93

 人生就像是一顿自助餐/96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98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101

 活着就快乐/103

 为人生预设一座独木桥/105

第三辑 放飞你的梦想/107

 不能轻易丢掉自己的梦想/109

 给梦想一个高度/113

 把自己放在最低处/116

 不给自己留退路/118

 给自己树一面旗帜/120

 哪怕只有针尖般大的希望/122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124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127

 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131

 选择一口有希望的缸/132

 寻找属于自己的蓝天/134

 永远不说不可能/137

 盲人点灯/141

 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143

第四辑 挖掘你的潜力/147

 发现你的优点/149

 放大你的价值/152

 亮出你自己/154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157

 记住你的优势/160

 缺陷有时也会成为优势/163

 总有适合你的种子/167

 比目标远一点点/168

 别忘了你是谁/170

 每天淘汰你自己/172

 自己给自己鼓掌/174

 说你行你就行/176

 肯定自己就是成功/178

第五辑 思路决定出路/181

 别指望别人的那只手/183

 不要往前后左右看/185

 成功从改变开始/187

 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等你/191

 成功没有时间表/193

 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195

 从最近的目标开始/198

 挫折也是一种财富/200

 淡水就在脚下/203

 抖开困难的包袱/206

 等待并不等于浪费时间/208

 感谢你的敌人/211

 给别人一个机会/214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216

 尽力而为还不够/219

 想到了就做/222

 土拨鼠哪去了/225

 没有意外的成功/226

 再试一次/229

 你得有一样拿得出手/232

 每次成功一小段/236

 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方法/237

 在败棋中寻找胜招/239

 把无用变得有用/242

 最短的路未必是最快的/245

 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的前面/248

 你只要再迈出一步/250

 失败是成功的开始/251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254

 宝藏就在身边/257

试读章节

把痛苦当作一种营养

她是一个命运不济的人。大学毕业后,她在伦敦漂泊,靠打零工糊口。一次,她去曼彻斯特寻找大学时的男友,却未能找到,只好乘火车返回伦敦。在火车上她闷闷不乐,40分钟的路程,她一直望着窗外一成不变的英格兰乡村发呆、幻想。她是爱幻想的人,当她看着窗外那可怜的、黑白花奶牛时,她想到有一列火车载着一个男孩去巫师寄宿学校的情景。突然,一个灵感一闪:一个小男孩在得到魔法学校邀请前,也不知道自己是个巫师。为此,她浮想联翩,兴奋异常。

很可惜,那个晚上她没有带笔,也没有带纸,她很失望,只好闭上眼睛,把浮现在脑海中的每个想法和细节都记住。回到家,她迅速潦草地把在火车上想到的写在一个廉价的小本子上。很快,这样的小本子就装满了一鞋盒。这时,她大胆地决定,要写书,要写成7本书!虽然她还是个未出版过作品的作家。

后来,她与葡萄牙的一名记者结了婚。但很不幸,最终丈夫抛弃了她,她带着出生仅4个月的女儿去了爱丁堡。在妹妹的帮助下,靠政府的租房补贴租赁了公寓的一间房屋,她便在厨房的桌上完成了第一部作品的手稿。妹妹对她的作品大为赞赏,这给了她很大的鼓舞。更令她稍感欣慰的是,她的妹夫的公司在市中心购买了一家叫尼科尔森的咖啡馆,于是,每天她推着女儿杰西卡前往咖啡馆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在女儿熟睡的时候,专心她的写作。

就这样,1997年6月26日,她的第一部作品出版了,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她就是畅销书科幻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英国的JK·罗琳。接着,她先后于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3年陆续推出了这个系列小说的后四部,她预计不久将完成第六部、第七部的创作。随着系列小说的发行,一股“哈利·波特”的热潮在全世界迅速生成。如今,她的作品已被译成60多种语言,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2亿多册。她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帝国勋章,美国《财富》杂志曾评选她进入世界百名财富排行榜,她的收入仅次于飞人迈克尔·乔丹。

罗琳成功了,她最爱说的话就是:“人生就是受苦。”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是的,把痛苦当作一种营养,去浇灌坚韧与执著,人生之树就一定会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一位专家在一次演讲中以自己亲身经历发表了这样一段话:“我在27岁那年,就曾遭遇车祸和身患肾病的双重打击,当时在医院里躺了6个月。即便是在出院之后,也仍然面对着一个难题:我不得不改变自己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这无异于被剥夺了某种对我来说最为宝贵的东西——丧失了以前曾属于我的选择生活的权利。更不必说在遭受重大不幸之后的最初几天里,我根本不敢相信所发生的事情,常常感到迷惑和心悸,眼前的每件小事都会使我对所发生的不幸产生联想,孤独、抑郁和悲伤几近使我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

十几年以前,我的大姐也曾遭遇巨大的悲痛,她突然失去了只有1岁零3个月的儿子,而那一年她已经38岁了。据大姐后来回忆说,她的儿子夭折两周之后,她仍能在夜里听到儿子在摇篮里咿呀学语,就像他活着的时候所做的那样;或者是她走在大街上,就会感到在街上碰到的每一个1岁多的孩子都会对她说话。但毕竟,我的大姐以她的方式同生死别离的悲伤做斗争。冬天来临的时候,大姐开始为她已经失去的儿子缝制一套新棉衣。一针又一针,一晚又一晚,她一边仔细地缝着,一边把它当做医治创伤的有效方法,直至最终把她的新作品完成。几年之后,大姐坐在我的病床前,反复告诉我说:‘你的痛苦是可以克服的。’

悲伤和快乐有着相同的秉性,在生活中像风一样跟随着我们。1997年,我平生最为爱戴和尊敬的人——我的父亲,身患肺癌,去日不多。但为了父亲剩下来的日子平安度过,和父亲患难一生的母亲没有把病情告诉父亲,自然,母亲无法在父亲面前表达她的悲伤。我担心母亲无法度过这个门槛,便去请教我小学时代的老师,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接连两三个星期,我和母亲定期坐在老师办公室里,向他说一说我父亲的病情,或者是我和母亲的绝望,有时,我和母亲还坐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哭泣。每一次,我的老师都全神贯注地听着我和我母亲的倾吐,就像小的时候,我听他讲课一样。直到有一l天,我从别人口中听到一个消息,我的老师、一个有着两个未成年女儿的父亲,当时他的夫人同我的父亲一样,身患癌症正濒临死亡。那一段时间里,我的老师要照顾卧床不起的妻子,要照常工作,还要定期倾听我和母亲诉说自己的不幸。这些事情过去之后,有一天我找到老师告诉他,为了自己在他面前的哭泣,我深感内疚。我又说,你的痛苦肯定比我的要大得多。我的老师的回答能够让我铭记一终生,他说:我们必须以自己的方式正视痛苦和悲伤。

他人有着更大的苦痛——想到这一点时,我就会觉得没有悲痛的权利。当不幸来临时,正视我们的不幸,应该是我们重新找回生活信心的一剂良方。”

每一天,我们都会听到或看到周围许多人的许多不幸,比如车祸,比如疾病,比如亲人的悲欢离合,生者的切肤之痛,等等,其留给家人的是永远的伤痛。

而我们,作为旁观者来说,又有几人会为他们的不幸而黯然神伤呢?反而,我们还会想出许多宽心的话来安慰那些痛苦中的人们,告诉他们一定要坚强,要坚强。

尽管,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坚强。面对他人的痛苦,我们的心胸是豁达的,可是,当自己也遇到磨难的时候,为什么就难以自拔了呢?原来,人都是一样的,对痛苦和不幸都有着特别的敏感。

海伦·凯勒的一句话:“我的眼睛是明亮的,只不过是这个世界太黑暗。”她身受耳聋、眼盲、口哑三种不幸的折磨,她内心的痛苦也许是我们常人难以体会到的,但她如此达观的心态,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脱胎于痛苦却又超越痛苦的灵魂。

让我们的胸怀开阔些,再开阔些吧,不仅能装得下幸福,也放得进痛苦,两者本身都是生命的恩惠呵;让我们学着用眼睛和心灵与痛苦交流,正视它,与其把它看成是一种磨难,不如当作是一种磨砺,一种营养,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动力!

P4-7

序言

赖斯10岁那年,全家人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观光游览。就因为黑色皮肤,他们全家被挡在了白宫门外,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走进去参观!小赖斯倍感羞辱,咬紧牙关注视着白宫,然后转身一字一顿地告诉爸爸:“总有一天,我会成为那房子的主人!”

从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赖斯数十年如一日,付出超过他人八倍的辛劳,发奋学习,积累知识,培养才干。她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母语,还精通俄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考进了美国名校丹佛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26岁时就已经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女教授,随后还成为这所大学最年轻的教务长。另外,赖斯还用心学习了网球、花样滑冰、芭蕾舞、礼仪训练等,并获得过美国青少年钢琴大赛第一名。凡是白人能做的,她都要尽力去做;白人做不到的,她也要努力做到。她终于成功了,昂首挺胸,堂堂正正走进了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

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负、不受尊重,这是任谁都会生气的事,但生气有用吗?生气还不如争气。将自己充实好,将不足的地方学习得更圆满,将专业学得更充实,下次再遇到相同的事情,因为自我充实得够,别人也欺负不来。如果只在原地埋怨,而不去争气、努力,那将永远只有生气的份。

巴克拉在上中学时,就对科学实验感兴趣,通过别人介绍,他被允许到一个实验室观察和研究,工作人员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巴克拉遇到了投资该实验室的工厂老板的长孙,这家伙不但不让巴克拉来,还给了巴克拉一记耳光,那些平时对他很好的员工,也都换了一副面孔,不但不替他主持公道,居然还要求巴克拉向老板的孙子道歉!

巴克拉因此大病一场!父母安慰他:“人家仗势欺人确实不对,但你不要因此丧失了信心。你有超人的才能,世界那么大,相信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出成绩来!”

他受到很大的激励,下决心做出巨大的成就,来洗刷这一奇耻大辱。巴克拉25岁时,出任英国科学院教授。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侮辱过他的那位工厂老板的长孙,竟然成了他的学生!巴克拉没有和他计较,但对方却心存羞愧,只听了一堂课,就转身走了。

巴克拉28岁时,发现了每种元素都发射一种X射线的特征光谱,为此,他获得了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我们没有成功之前,常会遭遇歧视、侮辱和不公对待,使我们既伤心又愤怒。但是,伤心也好,愤怒也好,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最好的做法是自强、自立,以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不可轻视。赖斯和巴克拉的成功都证明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生气不如争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气不如争气(精缩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隋晓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5369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