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同祖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像分析学派那样将法律看成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忽略其与社会的关系。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柴松霞编著的这本《出洋考察与清末立宪》将秉承瞿同祖先生的这种研究路径,通过对相关历史事实的考证和梳理,力图借出洋考察这个侧面去窥探清末立宪过程中的优劣之处。
| 图书 | 出洋考察与清末立宪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瞿同祖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像分析学派那样将法律看成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忽略其与社会的关系。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柴松霞编著的这本《出洋考察与清末立宪》将秉承瞿同祖先生的这种研究路径,通过对相关历史事实的考证和梳理,力图借出洋考察这个侧面去窥探清末立宪过程中的优劣之处。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柴松霞编著的《出洋考察与清末立宪》。《出洋考察与清末立宪》的内容提要如下: 清末派考察团出洋,是在国事凋敝、权力失衡状态下的不得已之举,这却成为“预备立宪”的肇兴。虽然晚清法律改革从1902年就已开始启动,但对法律近代化产生实质性作用的,却是从五大臣出洋之后。清廷根据考察团成员的建议,抛弃了持续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向君主立宪政体转变,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并且对以后的法制建设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清政府在立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没有超出考察团成员所设计的蓝图。但由于清政府本身的腐朽,他们的宪政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在出洋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对大陆法系国家的偏好与向往,也对中国由传统的中华法系向大陆法系迈进,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目录 绪论/1 一、选题意义/1 二、研究现状/10 三、研究方法/22 四、资料情况/24 第一章 内忧外患萌发宪政意识/26 第一节 权威合法性的流失/27 一、帝国主义的侵略/27 二、革命形势的发展/36 第二节 日俄战争的影响/44 第三节 立宪思潮的勃兴/51 一、在野立宪派的“立宪救国论”/52 二、官僚立宪派的“立宪固本论”/59 第二章 择善而从寻求宪政理念/68 第一节 政治考察团出洋/68 一、成员介绍/69 二、行程/81 三、立宪国的态度/90 第二节 考察宪政的活动/103 一、参观议会、议院/104 二、拜访宪政名家/113 三、整理宪政资料/121 第三节 宪政观的形成/126 第四节 中外的评价/138 一、国内舆论/139 二、国外看法/148 第三章 预备立宪践行宪政思想/157 第一节 考察人员的主张/158 一、应行宪政/159 二、改革官制/173 三、三权分立及责任内阁/179 四、其他方面/187 第二节 宪政与专制的交锋/195 一、立宪有百利而无一害/195 二、官制改革为立宪之基/206 三、责任内阁是三权分立之要/213 四、其他论争/217 第三节 清廷对宪政理念的践行/221 一、决定立宪/222 二、官制改革中的妥协/230 三、接受三权分立/238 第四章 师法德日确认宪政模式/253 第一节 宪政考察团出洋/254 一、考察的切实性/255 二、宪政理论的升华/267 第二节 宪政模式的选择/277 一、远法德国/277 二、近采日本/283 第三节 立宪运动的深入/291 一、宪法的制定/292 二、资政院和谘议局的运转/301 三、地方自治/309 四、袁世凯内阁/317 第五章 上下求索继续宪政之路/324 第一节 出洋考察对清末立宪的意义/325 第二节 清廷模仿德日宪政的不足/336 第三节 对当今法治建设的启示/351 结语/354 参考文献/359 后记/371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出洋考察与清末立宪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柴松霞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2291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7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2 |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82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7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