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错要用“我们”,有功要用“他们”
在职场中,有两种场合你一定要站出来表达你自己,一种情况是犯了错误,另一种情况是你创造了成绩。不论是哪种情况,用适宜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从而增加升职的机会。
一个人无论多么追求完美,也不可能从不犯错。美国著名领导力专家约翰·马克斯韦尔说:“我们所犯下最严重的错误,就是一直害怕自己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犯错后我们如何面对它。一旦犯错,要敢于说出:“这是我的错!”坦诚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才能更有效地弥补过失,赢得同事与领导的尊重。我们犯错后往往会觉得承认错误很丢脸,或者对自己的错误报以沉默的态度,甚至还会找理由推卸责任。其实当你沉默或推诿的时候,已经给你修正错误增加了更多的执行成本,也给领导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工作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掩盖错误和推卸责任。若能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上的某些行为、态度或观念有瑕疵,积极地进行修正,你的错误反而会有助于职场的晋升、,因为领导需要的不是从不犯错的员工,而是具有反省精神、知过能改、愿意不断提升自己的人。
一个人能够主动承认错误,说明他敢于承担责任。及时承认并改正错误,可以降低错误带来的损失,错误也就转化为经验和财富。学习力决定竞争力,决定工作能力。愿意面对并修正自己的错误,才能提升自己,在工作中有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发展空间,聪明的领导也不会处罚勇于承认错误的员工。
2010年2月12日,温哥华冬奥会隆重开幕,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在最关键的点火仪式环节却出现了让人目瞪口呆的情景。计划中的点火仪式的火炬是由残运会冠军汉森传人体育馆,再由四名运动员依次传递,然后四人站在广场四周,等待四根欢迎柱徐徐升起,再用手中的火炬点燃欢迎柱,最后四根欢迎柱中间的巨大冰柱被点燃,奥运圣火仪式完美落幕……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预设的四根欢迎柱只升起了三根,点火仪式在全世界观众的注视下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点火仪式结束后,组委会官方很快承认点火仪式出现了故障,没有按原计划进行。
组委会首席执行官约翰·弗隆难过地说:“今天的开幕十分有挑战性,我从来没有料到开幕日会是以这种方式开始。”
十几天过去了,温哥华冬奥会临近结束,闭幕式要开始了,记者在闭幕式前一天采访加拿大市民,一位老者说:“我们都祈祷闭幕式上千万别再发生什么差错,再也丢不起人了。”
2月28日,温哥华冬奥会闭幕式如期举行。闭幕式的大幕拉开,全世界的观众都惊呆了,开幕式时的失误居然又出现在闭幕式上,火炬台上的三根欢迎柱原封不动地矗立着。
紧接着,更让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一个装扮成电工的小丑蹦跳着来到三根欢迎柱之间,左看右看,拍拍这拍拍那,表情诙谐地检查着,查找线路故障,一会儿,他高兴地拍起手来,将电源插好,将出现故障的那根欢迎柱从地上拉了起来。开幕式上没有升起的欢迎柱在小丑手中慢慢竖起。这时,主火炬手勒梅·多恩走上前点燃了火炬,全场沸腾了,这一幕赢得了全世界观众的掌声。
加拿大奥组委不但勇于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而且能想出让世人赞叹的方式来补救这个错误,不仅轻松化解了开幕式中失误的尴尬,而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待错误的方式决定了世人看你的目光,加拿大人直面错误的勇气和愿意承认错误的诚意让人敬佩,专业媒体用“幽默而伟大”来高度赞扬加拿大人的举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时候犯了错,不妨将错就错,幽自己一默,反而让领导惊异你的过人智慧,对你委以重任。当然,犯错后先表示自己道歉的诚意是最重要的,否则领导会认为你对错误不以为然,怀疑你的责任心。
在职场中,犯错在领导眼中不是致命的缺点,推卸责任,重复犯错才让领导对你丧失信心。请务必牢记,犯错的时候,人称要换成“我们”而不是“他们”,善于反省,善于改进的员工永远是老板心目中的晋升候选人。
二战中,盟军胜利登陆诺曼底后,指挥这场战役的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发表了演讲:“我们已经胜利登陆,德军被打败,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向大家表示感谢和祝贺!”可是当时谁也不知道,在登陆前,艾森豪威尔还准备了另一份截然相反的演讲稿,那其实是为一旦登陆失败而准备的演讲稿。内容同样简单,与胜利演讲稿相比却发人深省:“我很悲伤地宣布,我们登陆失败了。这完全是我个人决策和指挥的失败,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并向所有的人道歉。”
我们应该把这两篇历史上著名的发言稿作为职场范文来学习。胜利时,功劳是大家的,是“他们”的,是每一个人的。失败了,责任是“我”的,所有人都应该批评我。这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的广阔胸怀,就是以这种胸怀,艾森豪威尔在1952年以绝对的优势当选美国第34任总统。大多数民众将手中的选票投给了他,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有责任感的人才能成为擎起世界的人。”
把责任留给自己,将荣誉分给他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职场中受到同事的拥戴,领导的重视,通往升职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你会发现,当你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责任的时候,荣誉和地位都会随之来。P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