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温故(22)
内容
编辑推荐

《温故(22)》由刘瑞林主编:

1.《温故》,中国的年轮——从今天,回望中国。自2004年创办以来,本辑特稿王鼎钧《文学江湖:我从胡适面前走过》回忆我们曾经的台湾岁月,秦宝雄《往事杂忆:与宋恩荣谈晏阳初先生》追溯世界乡村改造和平民教育之父。

2.《温故》,我们的历史——民间视角,风行多年。本辑“记忆”、“人物”专栏收入了郑凯梅《身历朝战与越战:一位美军退役上校的讲述》,赵曰茂《张士珩与神尾光臣》,蔡登山《文廷式的革职与脱险》,岑燮钧《章太炎笑傲袁世凯》等。

3.《温故》,影像的记忆——探知历史真相,保持理性声音。精彩依旧,本辑“影像”专栏特别披露钟文典《国联防疫团在广西:法国穆克瑞博士的影像记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民族危难时刻来自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网易、搜狐、凤凰网等媒体联袂推荐。

内容推荐

《温故(22)》由刘瑞林主编,是一本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温故(22)》“影像”专栏特别奉献钟文典《国联防疫团在广西:法国穆克瑞博士的影像记录》,32码精印老照片,论及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民族危难时刻来自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尘封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能够有幸重温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

目录

特稿

 文学江湖:我从胡适面前走过

 往事杂忆:与宋恩荣谈晏阳初先生

记忆

 身历朝战与越战:一位美军退役上校的讲述

 边缘生命

 我的求学生涯

 亡友马春晖

 曾经的军中精英老龚

影像

 国联防疫团在广西:法国穆克瑞博士的影像记录

人物

 张士珩与神尾光臣

 文廷式的革职与脱险

 章太炎笑傲袁世凯

 周作人与胡适:和而不同

 《吴宓日记》中的陈寅恪

文本

 天地一沙鸥:程曦与《燕园梦》杂剧琐议

 民国小学生、中学生作文选编

试读章节

我从胡适面前走过

我对胡适没有研究,我见过胡适,崇拜过胡适,学习过胡适,思考过胡适。

胡适1949年离开中国大陆,他去了美国。1952年11月,他由美国回台湾讲学,1954年2月,他回台湾参加“国民大会”,1958年4月,他回台北接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1年2月去世。由1952到1962年,这十年间他对台湾发生了极大的影响,台湾报纸对他的一言一动都当做重要新闻,台湾读者闭上眼睛,都随时可以看见他的一张笑脸。

写作的人提起胡适,首先想到文学。胡适在台湾最重要的影响不在文学,在政治思想,他的精神、时间几乎都拿来宣扬民主自由。今天回想起来,胡先生对台湾文艺的发展好像不大关心……50年代台湾兴起反共文学,他没说话。他是主张创作自由的,他去世前,现代文学已经初展,争议已经出现,他也没什么表示。他开创中国的白话新诗,他在台湾也不谈诗。

胡先生的“忍”功了得,以他在新文学运动中的地位、以他竟能排除众声喧哗的诱惑,抵抗新闻记者的挖掘。

回想起来,胡先生鼓吹言论自由,不遗余力,文艺表现的自由就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可是他从未这样说过,那时候,我们也没有这样的观念,我们总觉得他越来越跟文学不相干。1952年,胡适第一次回到台湾,这是大新闻,很多人自动到飞机场欢迎他。我当时在广播公司工作,也跟着采访记者赶到松山机场,还参加了他举行的记者招待会。那时都说他回来担任政府的职务,也有人说他要组织政党,新闻界对这两件事兴趣很大,他用太极拳应付过去。

终于有人问他对文艺运动的看法,他很认真地说,“文艺运动要由大作家领导”。这是他第一次谈到文艺,只有三言两语,那时我是个文艺青年,心里很纳闷,政府正在搞“反共文艺”,大作家正是被领导的对象,我不懂他是什么意思。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他的看法是文学史的看法,“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从他的角度看,台湾文艺运动的领导人恐怕要数张爱玲了。

1958年,台北的“中国文艺协会”开大会,邀请胡适演讲,胡先生讲《人的文学》、《自由的文学》。演讲有现场录音,事后又记录成文字,有一段话他是这样说的:“政府对文艺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我们的文艺作家应该完全感觉到海阔天空,完全自由,我们的体裁,我们的作风,我们用的材料,种种都是自由的,我们只有完全自由这一个方向。”“人的文学,不是非人的文学,要有人气,要有点儿人味,因为人是个人。”

这番话倒没引起任何争议,不过也没有发生多大影响。我倒是暗中纳闷,当年左翼作家打造意识形态,帮助中共发展,结果如此如此,他是怎样看待那一段历史的呢?

在《人的文学》演讲之前,他在文协有一次讲话……他引用外国通讯社的报道,女作家丁玲跪在文协的地板上擦地板。跪字吐音很重,声音也拉长,同时两只手做出擦地板的姿势,表情很悲怆。他是一个很理性的人,我听过他很多演讲,只有这一次看见他这样“柔情”。我想起他在北大授课的时候,走下讲台,亲手关上教室的一扇窗子,以免窗下的女同学着凉。

当时我也想到,作家擦地板乃是小事一桩,举此一例说明人没有尊严,他也太轻视劳动服务了,那些逼人投水上吊的花样为什么不说呢?

在《人的文学》演讲之后,胡适有一次讲话,说起当年他提倡文学改良,陈独秀把“改良”换成“革命”。他提到文学有生老病死,文言是死文学,白话是活文学。都是老生常谈,可是胡先生不管说多少遍,大家还是爱听,这是他的魅力,我没见过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比。那次演讲,他特别提到他们对新文学创作“提倡有心,实行无力”,鲁迅和周作人创作有成就,他称赞了两句。那时台湾无人敢公开说出鲁迅的名字,而且鲁迅当年骂人也没饶了他,他“外举不避仇”,我感受到他的风范。

1959年,“中国广播公司”播出《红楼梦》,我跟胡先生有近距离的接触。播送《红楼梦》是曾虚白的构想,他做过“中国广播公司”代总经理,他在任的时候,“中国广播公司”条件不足,“拿不动”这个节目。1959年时机成熟,节目部主任邱楠着手实行,曾虚白虽然离开了“中广”,答应担任这个节目的顾问,全力支持。曾虚白的老太爷就是曾朴,《孽海花》的作者。曾先生和胡适熟识,他打电话给胡先生,请他担任这个节目的顾问,然后节目部主任邱楠带着我拜访胡适,那时“中广”还没推行“制作人制度”,开办新节目先由编审组作业,再送到导播组,我是承办编审。

胡适答应担任顾问,也同意邱主任提出的顾问名单:曾虚白、李辰冬(文学教授)、李宗侗(清史专家),他提议增聘史学教授吴相湘。“中广”在胡先生的主持下开了三次顾问会议,“胡适气氛”名不虚传,满室如沐春风。胡先生很热心,他在台湾很少实际参加文艺活动,这也许是唯一的一次。

第一次会议首先谈到《红楼梦》的版本,胡先生决定选用“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1792)程伟元刻印、高鹗修改过的本子,台北世界书局买得到,它的好处是语言比较浅显通俗,用听觉接受困难比较少。然后讨论应该原本照播还是加以删节?胡院长显示了他的科学训练、理性主义,他认为警幻仙子、太虚幻境可删,女娲补天、顽石转世必删,宝玉失玉和尚送玉也没有播出的必要,倒是色情“诲淫”的部分,他轻轻放过了。我在旁担任纪录,暗中非常惊讶,他甚至说,《红楼梦》有很多琐碎冗长的记述都可以删掉,只选有情节的章节播出。

会后立即到世界书局买书,我和导播崔小萍女士都得埋头苦读。然后我向邱主任请示,我问是否可以把《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删掉?那时“性”是广播中的大忌,唯恐教坏了年轻人,他说可以。我问是否把大观园对对联、行酒令、作五言排律删掉?那时文言也是广播中的一忌,因为听不明白,他说可以。至于胡先生指出的“迷信”呢,邱主任说不能删。如果不删,我担心胡先生不高兴,他再说一遍“不能删”。

第二次顾问会议,我提出作业报告,胡听了一时没有反应,我心中很有歉意。邱问大家:有没有不该删、删错了的地方?大家默然,胡先生看了我一眼,很客气地说:“删掉的都是该删的!删掉的都是该删的!”言外之意,还有没删掉的也该删。一阵温暖涌上我的心头,他明白作业程序,我是个箭靶子,他不难为我。邱主任有准备,他说节目部按照胡先生的指示,选取《红楼梦》的精彩情节,另编二十个广播剧,总算把场面应付过去。会后消息公布,我接到高阳的电话,他那时正在热衷跟《红楼梦》有关的事,很想分担“二十个广播剧”的编剧。其实邱主任只是虚晃一枪,并未打算实行。

即使如此,朋友们对我胆敢到《红楼梦》头上动土还是一再讽刺,他们指着我说:“你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编辑。”

编审组还有一个计划,请各位顾问对听众发表广播演说,各人以不同的角度谈谈这部小说,其中有一个题目是“红楼梦的艺术价值”,预定由李辰冬教授担任。胡院长看到这个题目忽然提高了嗓门儿,他说《红楼梦》哪有艺术价值!他的理由是《红楼梦》没有Plot,他说他住院检查身体健康的时候,朋友送他一本《基度山恩仇记》,这本小说有Plot,好看,那才有艺术价值。据说这是胡博士一贯的见解,可是我不知道,那天听见了,更是惊诧莫名。《红楼梦》没有艺术价值?没有Plot?字典上说Plot是“情节”,《红楼梦》没有“情节”?我再查别的字典,终于在梁实秋编的字典中查到Plot既是情节又是结构,还是“阴谋”。我后来知道Plot是西洋传来的东西,中国没有Plots,但是有章法布局,那就是中国的结构,《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都没有Plot,但是都有结构,两者“不同”,但是不等于好坏。唉,这好像要批判胡适了,罪过!罪过!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温故(2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瑞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17091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0.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6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