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娥编著的《性别习俗文化——转型期有关问题的考察备案》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公关项目“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部分资助。本书分性别·经典、性别·习俗、性别·文学、性别·文献四个模块。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图书 | 性别习俗文化--转型期有关问题的考察备案 |
内容 | 编辑推荐 谢玉娥编著的《性别习俗文化——转型期有关问题的考察备案》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公关项目“性别视角下的中国文学与文化”部分资助。本书分性别·经典、性别·习俗、性别·文学、性别·文献四个模块。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目录 序 习俗的力量与变革 一 性别·经典 男女一阴阳一尊卑——《周易》性别话语“解密” 《圣经》中的妇女地位问题反思 二 性别·习俗 人名·性别·文化——对“男人名”、“女人名”文化现象的考察 从古代称谓习俗看我国妇女传统的性别文化身份 “男孩偏好”的“奥秘”——从性别生存及命运看我国农村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 传统农业时代性别等级制度的民俗根基——豫北乡村汉族年俗“大年初一”的性别审视 祖屋·世业·家族·信仰——转型期豫北乡村汉族有关习俗与性别考察 “我们”是谁——“妇女”话语追问 精神文化性别的解放——新世爱.我国高校知识女性“妇女解放”刍议 维护人格尊严,消除针对妇女的性暴力话语 重扬被遮蔽的母系智慧之光——关于摩梭人母系家屋与走婚制研讨笔谈 三 性别·文学 乡土生存的女性人类关注——萧红《呼兰河传》解读 “大欲”之后的“大浴”——“大浴女”性别意向解读 她在“冒天下之大不韪”——《清水芙蓉的坎坷人生》读后 “小女人散文”批评话语质疑 关于文学的“性别”思考——我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学术启示 成长的思想——《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著目录总汇(1978~2004)》前言 永恒的探索与追寻——读任一鸣《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 性别与古代文学研究的开拓之作——读《先秦汉魏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 性别视角下的《伤逝》研究综述 当代文坛性描写研究综述 当代女性写作中的“身体写作”研究综述 四 性别·文献 《历代妇女著作考》价值初探 《历代妇女著作考》所载妇女著作书名探析 《历代妇女著作考》所载妇女著者人名探析 推进妇女/性别研究的功德建树——谈《历代妇女著作考》(增订本)第2版的出版 论我国妇女/女性·性别研究学科资料建设 论女性/性别研究文献目录的价值、作用和意义——以《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著目录总汇(1978~2004)》为例“ 附 录 跨海越洋走出国门——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代表团访美 “年”的过法与人的活法——2007~2009年春节考察散记 水滴石穿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性别习俗文化--转型期有关问题的考察备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玉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90438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3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