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超主编的《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以“跨文化”的视界来检阅当代国外文论,分析其差异性与多形态性、互动性与共通性。它专注于法、德、俄(苏)、英、美、意、日以及希腊、印度等国文论名家名说与中国文论之多向度跨文化的比较,呈现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外国文论研究的学者们承接钱钟书先生的遗训,在跨文化的文学理论园地坚守耕耘,在比较诗学的深度拓展上有所作为的最新印迹。本书是《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4辑),内容包括:现代性危机的文明史根源;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文化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回望诗章寻秘的足迹等。
图书 | 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4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周启超主编的《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以“跨文化”的视界来检阅当代国外文论,分析其差异性与多形态性、互动性与共通性。它专注于法、德、俄(苏)、英、美、意、日以及希腊、印度等国文论名家名说与中国文论之多向度跨文化的比较,呈现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外国文论研究的学者们承接钱钟书先生的遗训,在跨文化的文学理论园地坚守耕耘,在比较诗学的深度拓展上有所作为的最新印迹。本书是《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4辑),内容包括:现代性危机的文明史根源;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文化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回望诗章寻秘的足迹等。 目录 60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范式转换 渐入佳境:伊格尔顿理论中国之旅三十年 解构论在新中国 现代性危机的文明史根源 “内外互动的文本”与文学作品的建构——尤里·洛特曼的文学文本/文学作品观 从秘索思到逻各斯,到科学——思维模式的演变 巴赫金的文论观及对形式文论的超越 从“逍遥游”到“诗意地栖居” 文化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青鞘》的时代——日本女性写作团体与女性意识近代化 不同寻常的选择与实践——韩国现代作家廉想涉的文学与现实主义 “世界主义”的致幻剂:清末民初的“拼音文字”运动 当代“书写”理论中的犹太思想痕迹初探 凡人中的神仙 回望诗章寻秘的足迹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 文学理论:探索与追求视界的会通——“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纪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4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启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9198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20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30 |
宽 | 163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