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乱局之中敢赌者胜(秦始皇是这么干的)
内容
编辑推荐

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亲政,从三十岁灭韩起,九年时间便扫六合,一统天下,最终建立秦朝,从此『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远交近攻,他用智慧与谋略结束了我国先秦时期诸侯各自为政的时代,开创了天下大一统的局面。他规定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文字,便利了交通,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与经济的交流。他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更是影响了中国的整个封建时代。秦始皇不愧为 『千古一帝』。

樵子的这本《乱局之中,敢赌者胜(秦始皇是这么干的)》以秦始皇的建功立业经历为依托,总结了他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他的性格特点和谋事手段,为当代人做人处事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内容推荐

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用智慧和谋略结束了诸候各自为政的时代,开创了天下大一统的局面。他统一文字、度量衡,为中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焚书坑儒,九族连坐,将恩威并施的用人之道发挥到了极致。有人说他是仁君,更多的人则认为他是暴君。究竟如何?且看《乱局之中,敢赌者胜(秦始皇是这么干的)》中所述的秦始皇的军事政策、霸主谋略,且闻书中将典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解读而出的内心世界……

《乱局之中,敢赌者胜(秦始皇是这么干的)》由樵子所著。

目录

修身养性 隐忍求强——创业之始

 ◎王孙落难,奇货可居

 ◎横空出世,恶境炼志

 ◎一夕归国,千载难逢

 ◎黄金血脉,胸涌图腾

 ◎修身养性,隐忍求强

韬光养晦 蓄势待发——创业之机

 ◎赢政为王,仲父主政

 ◎韬光养晦,难得糊涂

 ◎弱干强支,培养亲信

 ◎处理弟乱,假意慈悲

 ◎假父嫪毐,严惩不贷

 ◎镇压吕相,两手处理

 ◎接母回宫,往脸贴金

 ◎软硬兼施,感化利用

唯才是举 招能求贤——创业之本

 ◎任用吕相,错宠缪毒

 ◎纳谏李斯,广开“才”路

 ◎武请韩非,独尊法术

 ◎卑侍尉缭,重金赂臣

 ◎傲人顿弱,智设连横

 ◎姚贾受命,离心六国

 ◎重甩武将,倾兵交翦

 ◎错听郑国,福泽万世

横扫六合 英武本色——创业之路

 ◎承前基业,发扬光大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连横破纵,分拆六国

 ◎知己知彼,攻战定策

 ◎虎狼之师,铁血统国

 ◎举兵扫荡,韩国先亡

 ◎间杀李牧,赵国随灭

 ◎荆轲事败,燕国遭殃

 ◎水灌大梁,魏国倾覆

 ◎老将出师,倾兵伐楚

 ◎先礼后兵,齐国待杀

 ◎一统帝国,天下归秦

集中皇权 仗以厉法——创意之制

 ◎秦廷议帝,始皇霸业

 ◎开创帝制,集权一身

 ◎严刑厉法,统臣驭民

 ◎兵铸铜人,以示太平

 ◎迁富咸阳,低筑篱墙

 ◎统一“三制”,纵横驰道

 ◎南征北伐,修筑长城

 ◎焚书坑儒,控制舆论

神武大成 是非功过——创业得失

 ◎武征天下,霸者得志

 ◎成大事者,超世之才

 ◎得人才者,尽得天下

 ◎权重泰山,绝不放松

 ◎国家发展,经济为本

 ◎雄才伟略,果断决策

 ◎暴政失民,威望殆尽

 ◎严刑酷法,自掘坟墓

 ◎欲壑难填,穷奢极欲

 ◎错信他人,养虎为患

 ◎问鼎接班人

试读章节

赢政为王,仲父主政

俗语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是说人处在别人的管制之下,要收敛自己的锐气,低下头做个顺民;但做顺民决不是屈从,而是在屈就中隐忍以求爆发之策。想当年,刘备也曾屈于刘表、曹操的“屋檐”下。但他能容忍,能暂时低头,日后才得以建立三分天下的蜀国。而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竞争极其激烈,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有时不得不做人家的“儿子”,但不是甘做-儿子”,而是想做“老子”。

所以,人们如果仅在诸事顺遂的情势之下行事处世的话,即使取得成功,在别人眼中还算不得十分的英雄,还不能为人所心悦诚服。如果在逆境中仍然胸怀豁达宽广,忍受磨难和痛苦,以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努力取得成功,这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丈夫真豪杰。作为一个凡人,在逆境中奋斗需要有逆水行舟的智慧,作为君王更是如此。

就在赢政回归故国、恢复族姓的第二年(前250年),秦国政局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他的祖父孝文王赢柱正式即位三日后就病死宫中,父亲太子子楚继位为国君。孝文王受封安国君时就是一个体弱多病身,不幸又在太子的位置上等待太久。当他为在位五十六年的父亲昭襄王服丧一年期满,正式戴上神圣的王冠时,已是一个五十三岁的老人了。登基之前要前往旧都雍城的宗庙里告祭祖先,随后又要匆匆忙忙地赶回咸阳筹备登基大典,来回折腾数十日,车马劳顿,孝文王已心力交瘴,病躯难支了。加上当时又是深秋天气,凉风习习,冷意袭人,大概路上得了伤风感冒,未免咳嗽气喘,鼻塞痰滞,勉强接受了文武百官朝贺,便一病不起,三日后即告驾崩。《史记·秦本纪》关于孝文王从正式即位到死去的记载是:“除丧,十月乙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孝文王在登基大典上颁布了新政,其目的是稳定政局,安抚人心,也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可惜的是他出令未行身先死,遂使雄心化云烟了。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秦国旧丧乍除,又添新哀,接连失去了两位国君。这些如果发生在其他国家,不免政局动荡,人心惶惶,但在秦国却一切平稳如常,没有引起大的乱子,国家机器运转如初。这一方面归功于秦国两朝元老重臣的团结一致,共扶朝纲;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孝文王远见卓识,事先选好了王位继承人。就在孝文王逝世的当天,群臣就扶持太子子楚临朝称制,主持已故国君的殡葬之事和军国大计。同样在守丧一年期满后,子楚在公元前249年正式继位为国君,史称秦庄襄王。

庄襄王正式继位后,首先发布的新政令是“大赦罪人,修先壬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史记·秦本纪》)。其内容与孝文王继位颁布的政令大体相同,只是没有减少或停止官室囿苑工程的修建。其目的大概在于表示自己有意继承先王的遗志,同时也可能是一种当时流行的履行公事式的官样文章。这是庄襄王上任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把孝文主的正宫王后华阳夫人毕恭毕敬地立为太后,史书上称之为华阳太后。因为庄襄王是依赖于她才登上王位的,所以对她敬之不及,而对自己的生母夏太后同样册封为太后,与华阳太后平起平坐,以报生育之恩。庄襄王做的第三件事,就是把在赵国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赵姬扶了正,册封为王后,并将赵姬所生之子赢政立为太子。赵姬含辛茹苦抚子多年,终于如愿以偿,母显子贵起来。

当把宫室事务安排妥当后,庄襄王立即将自己与大恩人吕不韦当年所立的誓约“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付诸实现,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初食蓝田十二县,后又以洛阳十万户为其封邑。吕不韦的政治投机果然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结束了商贾贩运生涯,走上了职业政客的道路。

庄襄王在任之年,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作为,是一个过渡性的君子,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吕不韦,集权力于一身,基本上主持了秦国的政事,成为实际的最高决策者。

客观公允地评价,吕不韦在庄襄王时期执掌秦国政治的三年时间里,不但继续保持了秦国对山东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面的绝对优势,而且忠实履行了昭襄王时期应侯范雎为秦国制定的“远交近攻”的对外发展策略,在刚被任命为丞相的第一年就亲自带兵一举歼灭了东周,将其并入秦国的版图,并发动了对韩、赵、魏三晋地区的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进一步拓宽了秦的统治区域。

同年(前249年),在吕不韦的策划运筹下,秦国派大将蒙骜率兵攻打韩国,迫使韩国献出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荥阳(今荥阳东北)两座城池。秦国遂将此两城与原来的西周和东周故土合并,设立了一个兼有军事性质的行政管理区——三川郡。洛阳自古居“天下之中”(《史记·周本纪》),成皋、荥阳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国得此三城并设郡管理,实际上已占据了中原心脏地区,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冲,将国界直接逼近了魏国的都城大梁,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秦国在举朝上下欢呼胜利的同时,对来自异国的丞相吕不韦的政治眼光和战略远见也佩服得五体投地。秦庄襄王高兴之余,一下子将三川郡以洛阳为中心的十万户全部赐给了吕不韦作为食邑。

吕不韦旗开得胜,更想乘胜追击,利上加利,进_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后来又派大将蒙骜继续向东进发,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取得高都、汲、榆次、新城、狼孟和赵国重城晋阳,一并合立为太原郡,这就是后来缪毒的封地。

吕不韦确实有能耐,把战场比商场,同样得心应手,一上任便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不仅威震全国,而且深得庄襄王信赖,把吕不韦聘为赢政的老师,大力辅佐之。可惜,庄襄王赢异人也英年早逝,在位仅三年就撒手人间,遗诏太子赢政继位。赢政终于盼来了梦寐以求的这一天。P27-29

序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浪淘沙,历史的长河淘尽了无数人物,却也淘出了为数不多的金光闪闪的“风流人物”。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便是这样一位人物。其不凡之处便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了强权政治,以法治国,统臣驭民,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乱世造英雄。战国时代,风起云涌,战争不断,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进行了长期的混战,这种分裂战乱使人民极端厌恶战争、渴望和平、渴望统一。而秦始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民意,用战争来制止战争,靠武力来统一国家。他亲率虎狼之师,扫荡六国,平定南北,最后完成了统一伟业。

秦始皇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其人、其事,可圈、可点;其创业智慧更是值得研究。首先,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他用武力统一了六国,又用铁手腕来巩固他的统治和权力。他的“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视万民如草莽,把百姓称为“黔首”,而他自己却戴着比“三皇五帝”还高的“皇帝”帽子,役使万民修建长城、阿房宫、郦宫和其他建筑,以致民不聊生。二是用严刑酷法来统臣驭民。全国臣民都被编织在一张严密的法网当中,稍有不慎,就会招致严酷的刑罚,以致百姓怨声载道,反意犹起。三是对于政敌毫不留情地镇压,兵不血刃,突出表现在处理嫪毐和吕不韦两大政治集团上。四是“焚书坑儒”,实施文化专制。

秦始皇赢政出生在赵国,少年的磨难铸就了他的心气和意志,造成了隐忍刚毅的性格,先做人家“儿子”,后做“老子”;镇压弟弟长安君的叛乱,他能假意慈悲;为了天下的贤士都归附于他,他也会做“黄泉见母”的鬼把戏,忍辱接回了不忠的母亲;为了得贤人,他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等等。

秦始皇作为一个的开创者,又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身上处处闪耀着与人相异的光点。第一,他最会得人用人。他能打破传统的用人制度,不像其他六国君主只重视门第和地位的高低,只用贵族或官僚地主;他大胆地引进可用人才,不问出处,所以平民布衣出身的李斯、尉缭、茅焦等人都能得到重用。正是他开明的用人政策引来了众多贤士的辅佐。第二,独辟蹊径,选择了法家思想和法制道路,既然仁义道德在乱世不足以成事,乱世只能以暴制暴,以强治弱,所以法是一个最好的工具。第三,他具有非凡的隐忍性格,少年的苦难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深知弯弓屈就而后制发的强力,让他做到在强者面前做弱者,在聪明人前装糊涂,韬光养晦,最后一鸣惊人。第四,他具有卓越的眼光。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从而实现了深层次的经济和文化的统一,更是利垂千秋,福泽万世。

本书集秦始皇创业经典智慧,以人物和事件为中心,先引出观点,再用事典佐之,最后得出结论。以议论叙述为主,同时为了增加可读性,还适当加入了文学传记的笔法。请读者在阅读中要有鉴别地吸收,不可盲目参考。

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加上原始资料限制,书中难免有错,敬望指正。

作者

2011.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乱局之中敢赌者胜(秦始皇是这么干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樵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04324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33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4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3: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