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格局要大手段要狠(曹操是这么干的)
内容
编辑推荐

曹操是难得一见的有热情、有魄力、又有创意的政治改革家,又是一位敢于亲自上前线,冒险挑战的军事家,更是一位杰出的兵法家、文学家和诗人,文武全才,理论和实务经营上都有优异表现。

樵子的这本《格局要大,手段要狠(曹操是这么干的)》以曹操的建功立业经历为依托,总结了他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他的性格特点和谋事手段,为当代人做人处事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内容推荐

曹操是三国时魏国奠基人。在世时虽未称帝,却牢牢掌握东汉朝政大权二十五年。他一生征战,在北方建立屯田制,兴修水利;他爱才惜才,任人唯才,却又心胸狭窄,杀人如麻;他精通兵法,善诗词歌赋,即使罗贯中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一个既被世人所敬佩,又被世人所鄙薄的人,到底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

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格局要大,手段要狠(曹操是这么干的)》吧。

《格局要大,手段要狠(曹操是这么干的)》由樵子所著。

目录

敛莫待时 霸王蓄势

 ◎少小模样,与众不同

 ◎牛刀小试,锋芒初露

 ◎以屈求伸,为一跃而退

 ◎不如人时且放手

 ◎敢想敢干,长于突破

 ◎先安身,后立命

 ◎“诸君北上,我自西向”

 ◎既要沉得住,又要藏得住

 ◎“做土皇帝,孟德不为”

因时借势 善抓机遇

 ◎机会在手,计谋在心

 ◎以智应变,无智不能诈

 ◎羽翼未丰,不可暴露意图

 ◎好牌还需自己打

 ◎设定自己的人生角色

 ◎假借天意,制造舆论

 ◎审时而动,乘机攻伐

 ◎勇于开拓,把握利害关

 ◎一致对外,不搞内讧

 ◎发展武装,拼凑起家本钱

厚结天下 人气冲天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

 ◎不念旧恶,辱己之人亦能用

 ◎“仁者用其仁,智者采其智”

 ◎众人添柴,功成不忘兄弟

 ◎人情虽大,目的是真

 ◎厚待部下,收服人心

 ◎事业扩大,智囊团也要扩大

 ◎顺者当头头,逆者抛砖头

 ◎礼贤下士,能人是嘉宾

 ◎“吾任天下之智力”

施展霸道 规取大势

 ◎拉大旗,扯虎皮

 ◎架空大法:换汤又换药

 ◎迅速断定,立即行动

 ◎“不惟天时,抑亦人谋”

 ◎用霸术兼糅王道

 ◎人心揣透,四两可拨千斤

 ◎稳扎稳打,步步连环

 ◎以势处事,以术辅势

 ◎权谋素质,奸雄眼光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既得陇,复望蜀”

文韬武略 黑手固势

 ◎吸取前人,研习兵法

 ◎不可避免就要主动出击

 ◎胜一人难,胜二人易

 ◎投之小利,致敌于死

 ◎上兵伐谋,兵不厌诈

 ◎以法治军,增强战斗力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东临碣石

 ◎给人活路,不杀降者

争取民心 筑牢权势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清洗异党不手软

 ◎显德在明,污点在暗

 ◎目的一个,手段要多

 ◎大丈夫当狠则狠

 ◎量小非君子,斩草当除根

 ◎从我做起,管好身边人

 ◎天地问,人为贵

 ◎顺应民愿,争取民心

 ◎两根大棒,各有用法

 ◎一脉相承,选好接班人

黑白一体 扬我威势

 ◎外交上不可逼人太甚

 ◎政治婚姻,外交一张牌

 ◎一诺千金,以信示天下

 ◎有打有拉,拉打结合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拆别人之台,搭自己之梯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巩固防线,先解决后顾之忧

 ◎挑拨对手,转换角色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试读章节

历史上虽不乏大器晚成的人,但另一种情况也不鲜见,即在青少年时代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智慧。他们的为人、行事、解难的天赋往往超乎常人。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的事迹正印证着这样一个道理:自古英雄出少年。

许多雄霸天下的人也是这样,他们大多具备超乎常人的智勇,并且在青少年时代就表现出来。被鲁迅称为“至少是个英雄”的曹操,在少年时代就运用智慧与机勇做事。面临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他不胆怯,而是勇敢;不是抱怨,而是想办法,伺机改变;总是能机警灵活地应付事态。

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家财殷富,有钱有势。但在当时,宦官的社会地位并不被认可。因为宦官不过是供帝王役使的家奴,与名门世族不同,往往被人瞧不起。因此曹操也不免有些自卑之感。又因幼时没有受过传统儒学教育,孩提时母亲不幸早逝,缺少亲人的管教,这样,曹操小时很少受到礼法观念的束缚,养成了颖悟机警、善于出谋划策、随机应变的个性。平时行为任达不拘,喜欢恶作剧,但也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与之相好的伙伴,如袁绍、张邈等人,大都也是些喜欢游侠的人物。

更让人“失望”的是,曹操还形成了放荡不羁的品性,喜欢飞鹰走狗,耍枪弄棒。这一点,被他的叔父看在眼中,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不能继承家业、争列名门。因而他的叔父经常在曹操的父亲曹嵩面前说曹操的坏话,曹操因此多次受到父亲的教训。久而久之。曹操内心大为不满,于是叔侄间一时成了“对头”。曹操打算用他的“聪明”去伺机报复。

机会终于让这个机敏少年候到了。

一次,曹操在路上碰上了叔父,便故意倒在地上,假装中了风。他歪着脖子,张着大嘴巴,脸上的肌肉在抽搐。叔父一见此种情景,叫曹操不要乱动,好好休息,便急忙跑去告诉曹嵩。当曹嵩同几个随从慌慌张张赶来时,见曹操口脸如故,好端端地站在那里,神态和平时一样,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曹嵩感到奇怪,便问道:“你叔父说你刚才中了风,难道这么快就好了?”曹操装作委屈的样子,回答说:“我从来没有中过风呀!这是怎么说的?大概是叔父不喜欢我,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吧!”于是曹嵩产生了怀疑,此后弟弟再反映曹操的情况,他不再信以为真。曹操也就深为得意,比以前更加肆无忌惮了。

这样一来,曹操的叔父从此不再信任他,但通过类似于“栽赃”的做法,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曹操的变化。他过人一筹的心计由此可见一斑。

曹操少时虽放荡,但“计谋”过人,关于这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

有一次,曹操同袁绍一起去观看别人的婚礼,打算乘机将新娘子抢走。他们先溜到主人的花园中藏起来,等天完全黑下来,便使出一个调虎离山之计,猛然放声大喊:“有小偷!”参加婚礼的人们纷纷从房内涌出来,曹操乘乱钻进房内,手持钢刀威逼新娘,将新娘劫持出来,同袁绍会合,循原路逃回。匆忙问路没有走好,袁绍一下掉进了带刺的灌木丛中,怎么也动弹不了。曹操情急智生,又大喊一声:“小偷在这里!”袁绍一急,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就从灌木丛中蹦了出来,于是两人一起逃脱了。

少年曹操机警聪敏,这使他多次死里逃生。据说,一次袁绍同曹操翻了脸,派人乘着夜黑去刺杀曹操。刺客来到曹操住处,隔着窗户用短剑向曹操掷去,稍微低了点,没刺着。曹操估计:下次再掷,一定会高一些,于是紧贴着床席躺下。当短剑再次飞来时,果然高了,又没刺着。

自古英雄出少年,许多人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智慧和心计,并且能用智慧的手段处事,以机敏的反应解难,从而成为少年早达的那一类人。总括曹操的一生,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显示出诡谲奸诈的性格,同时也显示出了一股果决不怕死的精神。这种性格和精神,早在其少年时代也已经初见端倪。

诡谲奸诈,游荡无度,自不免有闯祸的时候。曹操甚至还触犯过刑律,被县官追究,准备以重罪判处。但县官还不知道祸是曹操闯的,曹操的伙伴夏侯渊出面替曹操承担了罪责。事后,曹操又设法将夏侯渊营救了出来,双双逃脱了惩罚。

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如此不务正业,放荡不羁的孩子,是成不了大器的。加之其不重视品德操行的修养和经典的学习,因此在当时不被一般人看重。

世间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曹操与众不同的特点也引起了当时一部分人的注意,认为他非同一般,将来必成大器,并对此大加褒奖。

汝南王俊,字子文,年轻时得到过著名党人范滂等的赏识。曹操特别喜欢王俊,王俊也称赞曹操有治世的才能。袁绍、袁术的母亲去世后,归葬汝南,有三万人参加了吊唁活动,曹操、王俊也参加了。曹操看了袁绍兄弟在治丧活动中的表现,十分不满,对王俊说:

“天下就要大乱,大乱的罪魁祸首肯定是袁绍兄弟二人。想要安定天下,为百姓解除痛苦,首先应当除掉这两个人。”

王俊附和曹操说:

“能够安定天下的人,除了您还有谁呢?”

曹操听了,十分得意,看着王俊,两人不禁相视大笑。

除了王俊,对曹操倍加赞赏和抱有厚望的还有何颙李瓒等人。

南阳何颙,年轻时游学洛阳,与郭泰、贾彪等人交好,显名太学,著名党人陈蕃、李膺等都与之深相结纳。党锢事起,何颐也在被捕之列,于是变易姓名,逃到汝南躲了起来。大约就在这时,何颐见到了曹操,不禁感叹道:“汉家就要灭亡,能够安定天下的,必定是这个人了。”曹操听了,非常感激。P3-6

序言

鲁迅说:“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有争议的人物。拥之者称其为英雄,反之者称之为篡逆。英雄也好,篡逆也罢,只凭曹操在那个“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里,能从一个叛经离道的顽皮少年,左冲右突,一步步造就霸势,走上高位这一点,便足以证明他智慧超群。

“乱世出英雄”,此话诚然。但再大的英雄也不可能有“力拔山兮”之神功。因此,想要成功,关键在于有人辅佐,然后造就有利于自己的“势”,才能居高临下,先发制人。

孙武在《孙子兵法·势篇》中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择人”就是善于量才用人;“择势”就是善于造势。有了可用之才,再造成有利于自己的形势,便能掌握事物的主动权。所以孙子称:“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曹操统一北方,不仅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且天下人才之三分也有其二,取得了“人”的优势。他在谋士的劝说下,抢先一步把看似“累赘”的汉献帝迎到许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处处打着皇帝的旗号,东征西讨,名为尊皇,实则令从己出。不仅赚够了“本钱”,还置对手于万分不利之境,而给自己创造了极大的政治优势。

军队是曹操夺天下和固权势的本钱,他自幼博览群书,爱好兵法;鞍马劳顿,倥偬一生,御军三十余年。曹操利用手中的军权,筑起了他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霸势。

曹操搞集权、剪异己,移花接木、架空汉室更显其政治野心与才能。万事俱备,他却不称帝,甘做“周文王”。说他是三国时最杰出的权谋家,当之无愧。

作者

2011.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格局要大手段要狠(曹操是这么干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樵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04331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36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4
174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