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研究》是作者彭新林博士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对死刑适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彭新林博士的论文除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外,京师高铭暄刑事法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深受赵秉志等老师的好评。
图书 |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研究》是作者彭新林博士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对死刑适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彭新林博士的论文除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外,京师高铭暄刑事法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深受赵秉志等老师的好评。 目录 严格限制死刑适用是当前中国死刑改革的主旋律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研究》序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死刑观察:全球视野与中国立场/1 一、死刑的全球视野/1 二、死刑的中国立场/14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缘起/26 一、研究意义/26 二、研究缘起/29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特点厂30 一、研究现状/30 二、研究特点/36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38 一、研究方法/38 二、研究思路/43 第二章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概述/49 第一节 酌定量刑情节概述/49 一、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50 二、酌定量刑情节的地位/63 三、酌定量刑情节的范同/67 四、酌定量刑情节的分类/88 第二节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历史考察/93 一、中国古代酌定量刑情节对死刑的限制适用/94 二、中国近代酌定量刑情节对死刑的限制适用/112 第三节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域外巡礼 ——以美国、日本、印度为例/118 一、美国酌定量刑情节对死刑的限制适用/119 二、日本酌定量刑情节对死刑的限制适用/124 三、印度酌定量刑情节对死刑的限制适用/128 第四节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基本问题/130 一、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涵义/131 二、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价值/134 三、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空间/138 第三章 罪前酌定量刑情节与死刑的限制适用/148 第一节 罪前酌定量刑情节概说/148 一、罪前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148 二、罪前酌定量刑情节的范围/150 三、本书所研究的罪前酌定量刑情节/152 第二节 犯罪人一贯表现与死刑的限制适用/156 一、犯罪人一贯表现对于量刑的意义/156 二、犯罪人一贯表现在限制死刑适用中的作用/160 三、前科与死刑的限制适用/165 四、犯罪人社会贡献与死刑的限制适用/178 第三节 犯罪动机与死刑的限制适用/190 一、犯罪动机的概念和分类/190 二、犯罪动机的刑法意义/195 三、犯罪动机如何限制死刑的适用/203 第四节 被害人过错与死刑的限制适用/209 一、被害人过错的概念和分类/209 二、被害人过错影响刑事责任的根据/219 三、被害人过错之于死刑适用的影响力分析/223 四、被害人有过错的案件如何限制死刑的适用/225 第四章 罪中酌定量刑情节与死刑的限制适用/242 第一节 罪中酌定量刑情节概说/243 一、罪中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243 二、罪中酌定量刑情节的范围/246 三、本书所研究的罪中酌定量刑情节/250 第二节 故意程度与死刑的限制适用/253 一、故意程度概说/253 二、故意程度如何限制死刑的适用/256 第三节 犯罪手段与死刑的限制适用/268 一、犯罪手段的概念及刑法意义/268 二、犯罪手段情节在死刑裁量中的地位/273 三、犯罪手段情节如何限制死刑的适用/276 第四节 危害结果与死刑的限制适用/283 一、危害结果的概念及刑法意义/283 二、危害结果情节在死刑裁量中的地位/288 三、危害结果情节如何限制死刑的适用/291 第五章 罪后酌定量刑情节与死刑的限制适用/298 第一节 罪后酌定量刑情节概说/299 一、罪后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299 二、罪后酌定量刑情节的范围/301 三、本书所研究的罪后酌定量刑情节/304 第二节 减少犯罪损失与死刑的限制适用/306 一、减少犯罪损失对于量刑的意义/306 二、抢救被害人与死刑的限制适用/311 三、退赃与死刑的限制适用/322 第三节 认罪态度与死刑的限制适用/342 一、认罪态度的概念/342 二、认罪态度对于量刑的影响/345 三、认罪态度在死刑裁量中的地位/349 四、认罪态度如何限制死刑的适用/353 第四节 民事赔偿与死刑的限制适用/366 一、民事赔偿影响刑事责任的依据/367 二、民事赔偿之于死刑适用的影响力分析/371 三、民事赔偿如何限制死刑的适用/376 第六章 酌定量刑情节竞合与死刑的限制适用/390 第一节 量刑情节竞合概说/391 一、量刑情节竞合的概念/391 二、量刑情节竞合时的适用原则/395 三、量刑情节同向竞合时的适用/399 四、量刑情节逆向竞合时的适用/406 第二节 酌定量刑情节同向竞合时死刑的限制适用/414 一、死刑案件中酌定量刑情节同向竞合时的适用概说/414 二、酌定从轻情节竞合时死刑的限制适用/416 三、酌定从重情节竞合时死刑的限制适用/42l 第三节 酌定量刑情节逆向竞合时死刑的限制适用/424 一、死刑案件中酌定量刑情节逆向竞合时的适用概说/424 二、学界相关主张及评析/424 三、笔者的见解/428 第四节 酌定量刑情节与法定量刑情节竞合时死刑的限制适用/430 一、酌定量刑情节与法定量刑情节同向竞合时死刑的限制适用/431 二、酌定量刑情节与法定量刑情节逆向竞合时死刑的限制适用/432 第七章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发展性思考/437 第一节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观念塑造/438 一、“少杀、慎杀”观念之强化/438 二、“宽容”观念之培育/441 三、“报应”观念之淡化/442 四、“重视酌定量刑情节”观念之确立/443 第二节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立法完善/444 一、完善刑法关于量刑根据的规定/445 二、实现部分酌定量刑情节的法定化/455 第三节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司法改进/459 一、逐步统一死刑适用标准/460 二、尽快出台典型死罪的死刑适用指导意见/475 三、积极推行死刑案例指导制度/480 第四节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的制度配合/485 一、健全死刑案件缠诉、闹访防控机制/486 二、完善死刑案件的舆论引导机制/493 结语/500 主要参考文献/503 6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研究 附录1 废除与保留死刑国家一览/542 附录2 本书引用的典型刑事案例目录/546 后记/55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酌定量刑情节限制死刑适用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彭新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2730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0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4.1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7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