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十字之父(亨利·杜南传)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文人、商人、宗教界人士、社交界人士,亨利·杜南追求引入注目和成功,他所着手从事的一切都获得了辉煌、耀眼的成就。在他的前半生(1828—1859),他并没有表露出一位社会公益活动家的面貌、行为和价值观,而19世纪的日内瓦社会公益活动家却不乏其人。一切的发生都似乎表明,物质方面、社会方面以及教会方面的成功才是他的首要目标。

罗歇·迪朗的这本《红十字之父(亨利·杜南传)》以客观的笔触叙写了亨利·杜南真实的人生经历,为读者清晰地勾画出了这位伟人的人生轨迹。

内容推荐

我们能够想象出一个比亨利·杜南的命运更为特殊和悲剧性的命运吗?面对索尔费里诺战役的战场惨状,他从这次精神的巨震中升华出一本见证之书——《索尔费里诺回忆录》,以及两个天才的构思——红十字会与《日内瓦公约》,这使他声名鹊起。然而,他安享这份荣耀的时日并不长。1867年的一次引起轰动的破产使他陷入了不幸之中。昔日达官显贵的座上宾,而今却饱经饥饿和补丁缀衣之羞。但是,名誉和地位的下降却不能阻止杜南为其他伟大的思想做辩护人;保护战俘、世界文丛的项目、妇女权利、国际仲裁等等。在远居他乡、漂泊、穷困多年后,他为收复所失运筹帷幄,直至伴随着1901年摘取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而登至顶峰。他于1910年10月30日在海登去世。

罗歇·迪朗的这本《红十字之父(亨利·杜南传)》力求展现这位社会公益活动家最重要的方面:他的预见力、他的热情与慷慨的冲动,并不掩饰他的迷失、他的缺点以及使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变得阴郁的被害妄想症。《红十字之父(亨利·杜南传)》尤其力求追忆杜南为人类带来荣耀的精神遗产。

目录

前言

如此著名,却又如此不被熟知

亨利·杜南的生平及著作

家庭环境

幸福的童年

学校,宗教教育舞会及最初的诺言

基督教青年会联盟

在阿尔及利亚的生意

科学和文学上的志向

索尔费里诺战役与卡斯蒂廖内的乐善好施者

《索尔费里诺回忆录》

日内瓦公益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准外交大会:1863年10月26日至29日

外交大会的准备工作

外交大会与《日内瓦公约》

荣耀和接踵而至的失败:1866-1867年

破产与1867年的远居他乡

摆脱困境的几次尝试

悲惨与竞争的时期

普法战争与巴黎公社

秩序与文明世界联盟

对战俘的保护

国际仲裁

反奴隶制的斗争

阴郁的年代:1875-1890年

在海登重新找到的创始人

老式的女权论

寻求诺贝尔和平奖

有名望但不宁静的九年

触手可及的乌托邦

简要年表

参考书目

谢辞

后记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幸福的童年

1828年5月8日,亨利的降生使整个家族充满欢乐,他是同辈中的第一个男孩。或许他是某种类似王储的家族继承人吧?他一生下就责任重大。

他的出生地在加尔文中学和圣·皮埃尔大教堂之间的维尔丹纳大街,他在距科纳文城门几百米处的漂亮地产拉莫奈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南希喜欢同一家人一起在阿维利的父母家中小住,过着天堂般的日子。而位于圣一皮埃尔井大街4号的那处漂亮房子,离苏菲姑姑给大家提供茶点的教堂很近。

“十岁时,”亨利·杜南回忆道,“我是个非常尊崇贵族阶级的小贵族。日内瓦的贵族阶级那时好像领主城堡里高贵的台阶,至少有大约十二级被妥当安置的骄傲的踏阶,每一级的踏阶都又宽又美,尽管它们之间只有一脚之高的间隔,但其中每一级都深知各自的价值,并因自己不是大众化的地面、铺砌成的路面或植物丛生的土台而骄傲……”

但是,杜南家族有限的财力要保持贵族的居住条件还是有些勉为其难。这反差使小男孩在对其高贵出身的自信中得到滋养,也使其相信必须赚很多钱才能保持被认为命定的地位。

拉莫奈临近圣一日尔万的穷人区科纳文。如同三步之遥隔开了天堂与地狱。年轻的亨利追随母亲,学着跨越这距离。他依从《圣经》的教诲,努力救助那些被繁荣和发展遗忘的人们。

另一让杜南难忘的画面,是苦役犯。作为济贫所成员,让一雅克·杜南被指派去检查移至土伦的日内瓦囚犯的监禁条件。1836年夏,他的夫人和长子陪同其前往。在以第三人称撰写的《回忆录》中,亨利·杜南重温了那一幕:“那个陪同父母探访土伦苦役犯监狱的小孩子,看到那里被用铁链锁住并太过经常地被虐待的苦役犯,便在那时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写一本书,反对这些在他看来是残酷的、极不公正的社会行为”。

丰富、滋润的家庭环境,贴近慈善使命的榜样,天生倾向于公益活动的性格,这幅亨利童年展现的画卷近乎超凡入圣。从历史传统和传记的角度,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分析亨利的成长历程。其实,这些分析要素看来还算合情理。但是,相关证据所剩无几。我们所书写的、所重复的、所假定的,往往基于当事人自己的见证:亨利的《回忆录》。亨利撰写这些事件是在发生后的四十到六十年问。尽管有时有辩解的意思,但亨利所描绘的这一美好童年是可能存在的,或者是近乎属实的。此外,它很贴近人物的形象。那么,就让我们保留它吧。

学校,宗教教育

舞会及最初的诺言

十岁时,年轻的乡村贵族进入了由加尔文创建的学校,这所学校是一个男孩子们混处的著名熔炉,他们来自社会地位各不相同的家庭。在宗教方面,亨利·杜南出类拔萃,连续三年摘得当时颇受赞誉的奖项。

在古典人文科学方面,情况变得完全不同,因为亨利于1842年因成绩不足而离开了学校。他因此接受了私人授课,但这些课程又能给他什么?他是否很快被安排作了学徒?我们对此并不了解,这几年,他如同失踪了一样。

就在这位年轻人铸炼人格的时期,日内瓦的新教教会受到了由盎格鲁一撒克逊虔信派教徒引发的争议的冲击,他们指责新教教会的过度理性主义以及制度的僵化。宗教改革运动的过程中,在潮流中激奋的人们推动着信仰复兴。一个名为新教协会的修会在奥拉托利会教堂(塔巴赞大街7号)中建立起来,至今仍积极活跃、光芒四射。

年轻的亨利在作为“信仰复兴”的传教者之一的路易.高桑牧师授课的主日学校上课,而其自身的信仰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应在此概括一下该运动的几项原则:教徒通过祷告与上帝和耶稣一基督建立直接联系,无需中间人;《圣经》作为上帝的语录,应逐字阅读并自释其意;那些预言和《启示录》值得特别关注,以至于每个人都被要求具体想像人类的未来;犹太人组成了上帝的子民,只要他们还散布于世界各地、只要耶路撒冷的圣殿尚未重建,基督就不会再次降临人间;作为上帝的选民中的一员,信徒应当行动起来——作见证,传福音,救助不幸的人,这是上帝赋予的一项在人间的使命。

基督教的诺言并不意味着对尘世利益的弃绝……亨利愉快地讲述了他17岁时所参加的一次晚会:“在舞会中,我没有错过任何一种舞,全都跳了;几段波尔卡舞,还领跳了一曲玛祖卡舞……贝尔特一直受邀,然而我提前下手,得以邀请她跳了两次,她的表姐妹阿尔洛也一样,这很容易理解,她是最漂亮的”。

在一次上流社会的社交性聚会之后,他讲述了自己与“三位相识的年轻人”的相遇,其中就有某位叫古斯塔夫.莫瓦尼埃的人。关于某人,他评论道:“这位年轻人正如莫瓦尼埃一样非常讨人喜欢”。年轻人们被邀请留宿:“谢表兄、莫瓦尼埃和我,

也正是在这同一时期,他加入了施舍协会,把“空闲时间用于拜访穷人、残疾人、濒死之人,为他们带去救助和安慰”。同样地,“在20岁时,他用每周日下午的时间,为日内瓦监狱的犯人们念诵与旅行、历史、基础科学有关的内容,监狱小教堂的神甫殷勤地为他打开教堂之门”。

基督教青年会联盟

1852年10月20日,杜南推动了基督教青年会联盟的建立并担任通讯秘书。很快,该联盟便成为全欧洲新教教徒联络网的中心。如果考虑到阿尔及利亚、黎巴嫩和美国的信件,这种联络几乎是全世界的。

日内瓦的联盟通过创建移动图书馆、订阅感化类杂志、组织充满关爱的下午点心会、提议以历史、政治、道德和宗教为话题的座谈会等方式积极投入福音宣传活动。

在这人数众多、工作繁忙的场所,杜南没有将自己的贡献仅限于拟定书信。他带来四分之一的启动资金。他吸收了近一半的新成员。他激励着自己的同学们,以及散布在法国、比利时和提契诺州的“有共同信仰的教友们”。P12-17

序言

国际红十字运动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目前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87个国家红会成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世界性人道运动。中国红十字会成立至今有107年的历史,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在人道主义工作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目前国内对红十字文化的研究和人道理念的传播仍显滞后,相关理论成果的引入和研究还很不足。这不利于红十字工作者、会员及志愿者更全面、深入地学习红十字文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和民众对红十字会的认知和理解。

此次青岛市红十字会与日内瓦人道研究中心合作,将国际红十字运动创始人亨利·杜南和古斯塔夫·莫瓦尼埃传记翻译为中文并出版发行,是中国红十字会吸收国际红十字运动最新研究成果,兼收并蓄,促进中国红十字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

亨利·杜南和古斯塔夫·莫瓦尼埃作为国际红十字会的奠基者和创始人,在西方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前者作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理论提出者和最初实践者,被誉为“国际红十字之父”,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和平奖;后者作为重要的践行者和“掌舵”长达40年的首任主席,为国际红十字会的发展起到了开山的作用。两部传记以客观的笔触叙写了他们真实的人生经历,为读者清晰地勾画出了两位伟人的人生轨迹。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国内红十字工作者提供一份工作参考,增进对国际红十字运动的认识;能让更多的民众了解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增强对人道精神的理解,促进全社会爱心的传递,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日

后记

2010年,亨利·杜南-古斯塔夫·莫瓦尼埃协会举办活动,纪念两位伟人——想象并推出红十字构想的幻想者亨利·杜南以及为红十字勾画基础的法学家古斯塔夫·莫瓦尼埃——逝世一百周年。值此纪念之际,5月8日,亨利·杜南(生于1828年)的生日当天,在曾经签署过1864年8月22日第一个《日内瓦公约》的阿拉巴马大厅内举办的一次讲座启动了在日内瓦举办的系列活动。在各类活动中,我们要提及在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博物馆中举办的专题展览、一次历史研讨会和多次的聚会,特别是在日内瓦的巴斯东公园内的聚会。就是在这样的聚会中,曹嵩生先生向杜南和莫瓦尼埃家族的两位后裔提出了中国之旅的建议。

于是,2010年11月,古斯塔夫·莫瓦尼埃的玄孙奥利维埃-让·杜南、亨利·杜南的弟弟达尼埃尔·杜南的曾孙贝尔纳及夫人莫尼克·杜南一德迪一行有幸拜会了上海、青岛及浙江红十字会的朋友。这是一次意义非凡之旅。我们参观了一些社区中心以及医疗和社会公益机构,其中青岛科技大学之行是我们此次行程中的重要时刻之一。现代中国的红十字会地方分会的活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岛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然女士的热情让我们非常感动,她建议把这本罗歇·迪朗撰写的、清晰地描述了我们先人的人生轨迹的传记翻译成中文。我们也热忱地感谢我们的中国之旅的倡导人曹嵩生先生,还有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翻译工作的中文版译者晓亚·杜博礼女士。

贝尔纳·杜南(亨利·杜南弟弟的后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十字之父(亨利·杜南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罗歇·迪朗
译者 晓亚·杜博礼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59551
开本 32开
页数 1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226.2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187
131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Slatkine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