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中的艺术探索主要沿着三个方向进行。一是追踪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反映出改革开放年代人们的世相心态。再就是从传统的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创作出一大批蕴含着民族文化底蕴的优秀作品。第三就是借鉴西方文学中成功的艺术经验,其中对西方女性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女性写作中女性意识的增强是前所未有的,女性文学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在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上全新的创作实践,则丰富了当代文学的艺术手段。该书的内容是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学中艺术探索的一些思考。
图书 | 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探索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新时期文学中的艺术探索主要沿着三个方向进行。一是追踪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反映出改革开放年代人们的世相心态。再就是从传统的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创作出一大批蕴含着民族文化底蕴的优秀作品。第三就是借鉴西方文学中成功的艺术经验,其中对西方女性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女性写作中女性意识的增强是前所未有的,女性文学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在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上全新的创作实践,则丰富了当代文学的艺术手段。该书的内容是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学中艺术探索的一些思考。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研究当代文学艺术探索的学术专著。作者从当代文学创作的实绩入手,对六十年来的艺术探索和变革进行了综合考察。其中,既对作家努力实践民族化的个案进行了分析,又从具体文本出发,展示出改革开放年代的世相心态;还从市井小说、散文化小说和寻根小说的创作实践中,论析了当代作家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继承。而在西方文学的借鉴上,主要是从对女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研究上来探究当代作家所作出的努力;力图展现当代文学艺术探索的整体风貌。 目录 第一章 民族化的艺术实践 一、孙犁:时代风云中的清新诗魂 二、刘绍棠:北运河畔的田园牧歌 三、从维熙:坎坷道路上的人性光辉 四、郭澄清:抗日烽火中的大刀魂 五、赵德发:戚而能谐的悲剧人生 第二章 改革年代的世相心态 一、《钟鼓楼》的市民文化心态 二、《商界》的商品经济剖析 三、《大上海沉没》的警世钟声 四、《蓝眼睛·黑眼睛》的大学校园风景 五、《人间正道》的英雄谱系 第三章 传统艺术精神的继承 一、市井小说的美学品格 二、散文化小说的艺术精神 三、寻根文学的地域文化特色 第四章 西方现代文学的借鉴 一、先锋小说的叙事方式 二、21世纪初的先锋写作 三、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第五章 妇女解放与女性写作 一、妇女解放道路上的新形象 二、女性写作中的主流叙事 三、女性意识的自觉 四、女性文本的建构 第六章 创作个性的追求与艺术变革 一、社会解放与文学创新 二、艺术形式的借鉴和探索 三、传统审美意识的复苏 四、艺术观念的变革和更新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探索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学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7607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7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9.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