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俯仰古今,怅触万端,疏爽自然,不事修饰而情味隽永。上乘魏代清新通脱之势,下开陶潜清新朴实之风,实属东晋散文中难得的精品。毛万宝所著的《兰亭学探要》是对《兰亭集序》研究成果的集结。可分“《兰亭序》研究”、“兰亭雅集研究”、“兰亭论辨研究”、“与兰亭有关学术研究”和“兰亭遗址研究”等五大版块。
| 图书 | 兰亭学探要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俯仰古今,怅触万端,疏爽自然,不事修饰而情味隽永。上乘魏代清新通脱之势,下开陶潜清新朴实之风,实属东晋散文中难得的精品。毛万宝所著的《兰亭学探要》是对《兰亭集序》研究成果的集结。可分“《兰亭序》研究”、“兰亭雅集研究”、“兰亭论辨研究”、“与兰亭有关学术研究”和“兰亭遗址研究”等五大版块。 内容推荐 兰亭学,作为一门学科,尚未全面进入高等院校与有关科研机构,自然不够理想;但作为一门学问,已基本趋于成熟,不要说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已有数百方字的成果积累,即便以古代为据。从唐宋至明清,也留存下数十万字的文献资料。《毛万宝书学论集:兰亭学探要》所及,只是兰亭学中的部分内容,具体而言。可分“《兰亭序》研究”、“兰亭雅集研究”、“兰亭论辨研究”、“与兰亭有关学术研究”和“兰亭遗址研究”等五大版块。《毛万宝书学论集:兰亭学探要》以史料为基础,发挥思辨之长,在兰亭学问题上托出了一系列新见解,从而为后入的同类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录 序(王玉池) 论《兰亭序》真迹的流传及归宿 《兰亭序》文章与书法之鉴赏 《兰亭序》:中国书法史上的永恒经典 《兰亭序》创作真相新辨——兼释祁小春关于《兰亭序》中的“癸丑”和“揽”字之疑 试说永和九年兰亭雅集之盛况 兰亭雅集:文本、误读与挪借 1965年以来兰亭论辨之透视 反权威·重思辨·高起点——关于兰亭论辨现象的再认识 论郭沫若“依托”说对王羲之及《兰亭序》的具体否定 “四十之惑”当休矣——《(兰亭序)的真伪驳议》问世前的“前内幕”辨误 也说兰亭论辨中的几个问题 论康有为的《兰亭》观 历史·文化·书法——《红月亮:(兰亭序)解读》批判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论启功在《兰亭序》研究中的矛盾表现 论沙孟海的兰亭关注 回看郭沫若的《兰亭序》辨伪 红学之外的奉献——周汝昌《兰亭序》研究述略 帝王接受:托起《兰亭序》的文化地位 曲水流觞迹何在?——关于兰亭遗址之谜的探寻 附录一:近百年兰亭学文献通检 附录二:毛万宝书学研究档案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兰亭学探要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毛万宝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66416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0 |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3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9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231 |
| 宽 | 169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