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孙彦春、孙梦瑶同志均是钧窑文化的宣扬者,对地方特色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中国钧窑研究与探索》就是2位作者对钧窑及钧窑文化研究成果的归纳与总结,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古典文化与现代考古发掘、当代钧窑生产技术各方面的信息。作者以史志工作者的视角遍查典籍,考证发掘,纠正错讹,呈现给读者一部较为真实、完整的钧窑发展史料。
全书共分钧窑与禹州、文献与探索、生产与工艺、鉴定与赏析、研究与考古、文化与传播、名窑与窑口、附录等八部分,所载单篇论文分类录入,不以发表时间先后排序。
| 图书 | 中国钧窑研究与探索(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孙彦春、孙梦瑶同志均是钧窑文化的宣扬者,对地方特色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中国钧窑研究与探索》就是2位作者对钧窑及钧窑文化研究成果的归纳与总结,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古典文化与现代考古发掘、当代钧窑生产技术各方面的信息。作者以史志工作者的视角遍查典籍,考证发掘,纠正错讹,呈现给读者一部较为真实、完整的钧窑发展史料。 全书共分钧窑与禹州、文献与探索、生产与工艺、鉴定与赏析、研究与考古、文化与传播、名窑与窑口、附录等八部分,所载单篇论文分类录入,不以发表时间先后排序。 目录 一 钧窑与禹州 中国陶瓷发展概览 中国陶瓷文化之乡——禹州 中国钧瓷之都——神垕 河南省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 近代钧瓷的恢复与发展 当代钧瓷之光 二 文献与探索 钧台、钧州、钧窑 金藩国大齐及皇帝刘豫 禹州钧瓷文化中心的成因 钧窑的起源 钧瓷为北宋五大名瓷之首 柴窑与钧窑 三 生产与工艺 钧瓷生产工序 钧瓷倒焰窑烧成工艺 钧瓷的艺术魅力与鼎盛时期 钧窑燃料及成品的艺术特征 北宋后期钧窑工艺 炉烧钧瓷工艺 四 鉴定与赏析 钧瓷与窑变 “神、奇、妙、绝”话钧瓷 钧瓷的鉴赏与收藏 现代钧瓷鉴赏标准与收藏品类 古代钧瓷的鉴定与赏析 钧瓷鉴赏的外观与内涵 五 研究与考古 钧窑釉的研究 禹州钧台窑钧窑址 禹州神垕下白峪窑址 禹州神垕刘庄窑址 六 文化与传播 诗词与题词 钧窑著述 景观 碑碣 传说 七 名窑与窑口 禹州钧窑瓷业公司 禹州钧窑瓷厂 地方国营禹县瓷厂 禹县钧瓷工艺美术厂 禹县钧瓷工艺美术二厂 神垕镇东风瓷厂 当代窑口 附录 陶瓷工艺常见术语 继承和发展祖国的钧瓷艺术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钧瓷和我家的命运 坚持八年试验二百余次蓝釉带彩钧瓷重放光彩 钧瓷走出国门 河南省钧窑瓷器艺术质量等级标准 中国钧瓷名窑评审认定暂行规定 参考文献 古藉文献 近现代论著 文论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钧窑研究与探索(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孙彦春//孙梦瑶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83589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70 |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6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6.3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南 |
| 长 | 292 |
| 宽 | 218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