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欢痛/阿拉伯小说选中东经典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欢痛》收录的玛哈·穆罕默德·费萨尔公主三部小说《图拜与苏丽娅》(2003年)、《赛菲纳和影子公主》(2003年)、《欢痛》(2010年),均由总部位于黎巴嫩的阿拉伯研究与出版机构单行出版。这三部小说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为玛哈公主文学创作的“中篇三部曲”。阿拉伯人不太在意小说作品长篇与中篇的区别,都统称为“里瓦叶”(中文译为“长篇”)。在中国人眼中,五六万字篇幅的小说称为中篇较为妥当。《欢痛》中的三部曲内容各不相关,但叙事风格一脉相承,都是采用《一千零一夜》故事套故事的框架结构,兼插以诗歌与名言警句。应当指出的是,玛哈公主将这一手法运用得更加自如,显示出她文学创作的整体意识与运作能力。在她的笔端,故事丝丝人扣,伏笔连连,构思之奇妙令读者恨不得把娓娓道来的故事一气读完。

内容推荐

《欢痛》是玛哈·穆罕默德·费萨尔公主最新出版的作品,也是她文学创作的转折点。虽然整体叙事手法与前两部相同,但内容已转入更加深沉的历史题材,笔触也更为凝重。《欢痛》这类小说在阿拉伯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地区,为数甚多乃情理中事。而玛哈公主则以一个女性的、穆斯林的、阿拉伯民族的、海湾国家的、王室成员的独特视角,怀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将史实、哲理与诗歌有机地融为一体,对阿拉伯历史上典型的动乱时期作出个性鲜明的解读与诠释,使整篇小说在同类作品中不落窠臼,别具韵致。作者对流民侠寇在抵御外侮时所表现出的正义感与英雄气概所给予的热情歌颂尤其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目录

译者的话

欢痛

图拜与苏丽娅

赛菲纳和影子公主

试读章节

欢痛

缘起

今天是468年12月8日。从这朝觐中的神圣一天起,我决定开始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来。

最初的记忆,是让我知道父母双亡的惊叫声。我居住的这个家原本太平无事,噩耗传来,全家上上下下无不号啕大哭。我顿时明白,今后自己将与恐惧和悲伤为伴,世界再也不会像原来一样了——再也没有母亲将我拥人她温暖的’怀抱,再也没有回到家中的父亲笑呵呵看着我将手伸进他的袖子然后从里面掏出糖果。

70多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以至当年惊叫的回声和当下朝觐者呼唤真主的声音,在我的脑海里恍惚交错。我事后知道,是一个贝杜因人杀死了父母,让我再也见不到他们。他抢走他们的东西并用剑将他们刺死,然后扬长而去。当时父母正走在完成朝觐后返家的途中,他们的离世之地是个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以致亲人们想找到确切的地点进行祭奠都做不到。

人消失之后,时间在哪里隐蔽起来又在哪里保存下来呢?难道是在书页当中?我们用那些纸又能做些什么呢?莫非它变成牧人之歌,向黑夜倾诉业已不再跳动不再焦虑之心的命运,向天宇放开嗓子伸长脖子发出无法成为生命永恒的呼喊?我多少次听到牧人的歌声,悠悠颤颤的声音每每让我随之哼唱,于是我觉得自己就是那只有广袤的大地和高远的天空才能容纳的词语。

他们说“贝杜因人是在朝觐者中干出这种事来的”,但我对贝杜因人的了解却与父母生前的看法不同。那是在我的儿子杀死他父亲之前,也是在法蒂玛王朝军于贝杜因人起义后收复沙姆大城市之前。我当时和他们在一起,被掳到埃及去服侍宰相贾杰拉依……

这时,我中止了口述,对“写伴儿”也就是记写我的故事的女伴说:

“你看山谷里漫山遍野的人,也不怕米那附近这黑糊糊的夜!明天就是阿拉法特日了……明天我们就自由了……明天慈悯的泪水就会淌在我们疲惫的脖子上了!”

停了一下,我又对她说:

“在明天之前你写吧,亲爱的。”

于是我接着口述——

破碎的心在真主那里可以得到弥补,“真主是无所不知的”。我的丈夫以前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尤其是在我们久别重逢时我肯定会听到他这样讲。  在法蒂玛王朝哈里发哈基姆出走并一去不返的那一天,我也出走了。我是从叔父家里匆匆逃走的,连两个呜呜啼哭的儿子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那时我茉莉花般的年华尚未见到第20个春天。

那时节,我们城里的香花好多啊!我的梦想也好多啊,它纷纷扬扬地飘洒而下,就像我们家里的丝丝小雨一样落满庭院、芬芳四溢的茉莉花。我常常将花瓣收集起来,然后放在院子中央小池塘的水面,让它在幽暗的水上像星星似的流转很长时间。

丈夫是我的堂兄,我是多么爱他啊!但这也是我灾难的根源。我并不觉得自己长得很漂亮,可我丈夫对我说我很迷人。我几乎不敢想象自己好到让叔父把我嫁给他最小的儿子阿卜杜拉。我从小作为孤儿在富有同情心的叔父的关怀下长大,他的夫人侯斯娜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心地特别好。

我和阿卜杜拉的婚礼温馨而快乐。但自从儿子萨德生下几个月后,我们家的幸福就不复存在了,先是婶婶侯斯娜去世,接着阿卜杜拉离开我们走上沙场,到北方与罗马人作战。

阿卜杜拉是个真正的骑士。他的大哥则协助叔父经商,而且精于此道,赚的钱越来越多,终于成为城里有头有脸的大商人。于是他成了叔父眼中最成器的儿子,也成了家中将来的掌门人。

我对自己的丈夫有多少爱,就对他的大哥有多少恨。后天我们将完成朝觐中射石的仪式,要是那时这个魔鬼被问到,他一定会说最该用石头打他的人就是我。

婶婶过世一年后,叔父又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她不仅迷住了叔父的心,还掌管了他的所有事务。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女人耍尽花招挑拨我和叔父间的关系,弄得叔父后来再也不正眼看我,甚至都不愿再听到我的名字。人的心说变就变,人的境遇也是说甜就甜说苦就苦。我变得不敢走出自己的房间,或者不敢伸手去摘自己从小就在它下面乘凉的那棵酸橙树的果实。我什么都不能做,哪怕唱歌都不行,久而久之我连话都不讲了,只和主说说心里话。于是家里人都叫我“哑巴”。

我丈夫在一次战役中失踪了,而我却在分娩的阵痛与被虐待的苦难中生下第二个儿子。一年一年过去,丈夫没有回来。我愁肠百结,焦虑的心中时而是丈夫时而是儿子。

一天,我丈夫的大哥来到我这里。他盘算着自己聚集的浮世财宝得有个放心的着落,不能与任何人分享,于是说道:

“阿卜杜拉肯定已经被杀死了,你也赶紧杀死心里的希望吧。我看你最好是嫁给我,我照顾你和我弟弟的两个儿子。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P1-3

序言

沙特阿拉伯王国玛哈公主的小说集《欢痛》就要和中国读者见面了,我不由得长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对朱威烈老师的托付有了一个交代。想起刚阅读原作时,自己曾有一种恍惚之感,翻译现当代文学作品毕竟是一二十年以前的事了……当下我要感谢朱老师,因为是他让我在重操旧业中寻回久违的兴趣和乐趣。我始终以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高级脑力劳动,而且翻译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学术活动。相信时下那种不把译作视为科研成果的认知模式,总有一天会改变。

去年春天,上海外国语大学朱威烈教授在沙特阿拉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期间,由沙特费萨尔国王伊斯兰研究中心秘书长叶海亚·朱内德先生介绍,与玛哈公主结识。公主得知朱教授是来自中国的著名中东问题专家,便热情地邀请朱教授到家中做客,这在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有些不同寻常。宾主交谈很是融洽,话题从中阿两大民族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说到中沙两国关系近年来的迅速发展等。当公主谈起自己的新作《欢痛》等小说时,朱教授认为确有必要多向国内介绍沙特和阿拉伯国家的新作,愿意将她的作品带回去,看能否翻译出来介绍给中国读者,以促进中沙文学与文化交流。本书的出版意向就是在那时达成的。

朱威烈教授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的当家人,又是全国至今唯一的阿拉伯语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掌舵人。从学科分类上讲,一个是国际关系,一个是外国语言文学,内涵差异很大。跨学科的他一直将翻译摆在一个相对突出的位置,因为翻译毕竟是诸多涉及国际或外国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中外各领域交流中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在朱教授的主持下,上海外国语大学近年翻译了不少阿拉伯政治外交方面的著作,影响颇大。更难能可贵的是,朱教授仍很关注阿拉伯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常有意识地将阿拉伯作家的新作品介绍到中国来。不久前出版的科威特短篇小说集《穆妮拉》和即将出版的《欢痛》等,都是朱教授推动阿拉伯文学翻译工作的见证。在当今诸事都讲求经济效益的年代,有这样一位阿拉伯文学翻译的守望者,真让人感到庆幸。

玛哈·宾特·穆罕默德·本·费萨尔·本·阿卜杜阿齐兹·沙特氏,是已故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费萨尔(1964~1975年在位)嫡孙女,沙特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以儿童文学创作为主,在本书收录的三部小说问世前,已用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出版过儿童故事集十余部,发表了多篇关于儿童文学创作的学术论文,其中2004年发表的《阿拉伯儿童文学创作障碍仅仅是程序障碍吗?》受到评论界的高度重视;她关于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应以“创造性童年”弥补“童年缺失”现象的观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

玛哈公主在热衷于儿童文学创作的同时,也对沙特阿拉伯儿童事业的发展倾心倾力。她以公主身份呼吁沙特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并亲自赞助、组织、主持、出席各种相关活动,充分显示出其作为沙特女性王室成员的社会责任感。曾有记者问她是否会因王室成员身份有意回避现实题材创作,她回答说,一个文学家的创作取决于本人的意向、兴趣和能力。儿童文学是非常重要的创作领域,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儿童。她还援引高尔基的名言:“我们应当像为成年人写作那样为儿童写作,而且应当用更好的方式写作。”

本书收录的玛哈公主三部小说《图拜与苏丽娅》(2003年)、《赛菲纳和影子公主》(2003年)、《欢痛》(2010年),均由总部位于黎巴嫩的阿拉伯研究与出版机构单行出版。这三部小说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为玛哈公主文学创作的“中篇三部曲”。阿拉伯人不太在意小说作品长篇与中篇的区别,都统称为“里瓦叶”(中文译为“长篇”)。在中国人眼中,五六万字篇幅的小说称为中篇较为妥当。她的三部曲内容各不相关,但叙事风格一脉相承,都是采用《一千零一夜》故事套故事的框架结构,兼插以诗歌与名言警句。应当指出的是,玛哈公主将这一手法运用得更加自如,显示出她文学创作的整体意识与运作能力。在她的笔端,故事丝丝人扣,伏笔连连,构思之奇妙令读者恨不得把娓娓道来的故事一气读完。我也曾翻译过《一千零一夜》,但依然被玛哈公主的一个个故事所深深吸引,深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感。

《欢痛》是玛哈公主最新出版的作品,也是她文学创作的转折点。虽然整体叙事手法与《图拜与苏丽娅》和《赛菲纳和影子公主》相同,但内容已转入更加深沉的历史题材,笔触也更为凝重。此类小说在阿拉伯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地区,为数甚多乃情理中事。而玛哈公主则以一个女性的、穆斯林的、阿拉伯民族的、海湾国家的、王室成员的独特视角,怀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将史实、哲理与诗歌有机地融为一体,对阿拉伯历史上典型的动乱时期作出个性鲜明的解读与诠释,使整篇小说在同类作品中不落窠臼,别具韵致。作者对流民侠寇在抵御外侮时所表现出的正义感与英雄气概所给予的热情歌颂尤其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玛哈公主的作品中有大量引人入胜的传说、传奇和寓言,她坦承自己除了从阿拉伯古典作品中摄取养分外,世界文学也是博取灵感的源泉,“主要来自波斯、罗马和中国”。因此,我们在她的作品中,看到类乎七夕相会、白蛇救人、火焰海等意趣昂然、似曾相识的描述,当不会感到意外和奇怪。这或许是中阿文学交融的一个真实写照。

阿拉伯近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女作家于19世纪末登上黎巴嫩和埃及文坛。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是阿拉伯女作家的两个活跃期。进入21世纪后,海湾国家女作家异军突起,作家人数与作品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引起评论界与学术界的格外关注。她们视野开阔,感情细腻,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世人展现出神秘面纱后面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与气魄,在历来由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界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在中国,茅盾先生1935年翻译的阿尔及利亚女作家吕海司短篇小说《凯尔凯勃》,堪称首开译介阿拉伯女性文学家作品之先河。时至今日,国内翻译的阿拉伯女作家作品数量仍较少。沙特女作家的作品我也只看到过一个短篇。有鉴于此,中译本《欢痛》作为第一部阿拉伯作家个人中篇小说集,第一部沙特阿拉伯女文学家作品集,以及第二个沙特阿拉伯文学作品单行本,在中沙及中阿乃至中外文学交流领域的重要现实意义,应是显而易见、不言而喻的。

令人感到非常欣慰的是,随着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中国一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的成立和中阿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尤其是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大环境背景下,当前中国已有多个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在积极筹划运作上规模的“中阿作品互译”项目。这些项目可能会侧重政治、经济领域等经典著作,毫无疑问也将涵盖当代文学作品。在中阿交往史中又一个翻译的春天即将来临之际,我衷心期盼阿拉伯女作家的作品能够分享到更多的阳光雨露,让中国读者了解和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所喜所悲。世界文学不仅仅是西方的世界,世界文学也不仅仅是男人的世界。

最后,我要真诚地感谢玛哈公主对其三部小说中文版的出版授权,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会为中阿两大民族,特别是中沙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作出新的贡献。同时,我也要由衷地感谢宁夏人民出版社的李秀琴主任和相关编辑同志,正是他们热情细致的工作,方使本书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和如此好的质量出版发行。

葛铁鹰

2011年8月8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欢痛/阿拉伯小说选中东经典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沙特阿拉伯)玛哈·穆罕默德·费萨尔
译者 葛铁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48107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84.4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8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