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虞炳烈/中国建筑名师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虞炳烈/中国建筑名师丛书》作者侯幼彬。

虞炳烈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科里昂分校,1930年获“法国国授

建筑师学位”,学业出类拔萃,曾获“最优学位奖”等20余项奖牌。历任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41年创办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坪石、桂林、赣州等地做了大量抗战应急建筑设计。

内容推荐

《虞炳烈/中国建筑名师丛书》作者侯幼彬。

字伟成,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科里昂分校,1930年获“法国国授建筑师学位”,学业出类拔萃,曾获“最优学位奖”等20余项奖牌。历任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41年创办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坪石、桂林、赣州等地做了大量抗战应急建筑设计。

目录

少年教育:搭上新式学堂头班车

官费留学:首批进入里昂中法大学

“鲍扎”嫡系:就读里昂建筑学院

学位设计:巴黎大学城中国学舍

双喜临门:幸福巴黎岁月

回国报效:执教中央大学

颠沛西南:投身抗战建筑

英年早逝:一颗耀眼的建筑流星

虞炳烈年表

试读章节

少年教育:搭上新式学堂头班车

虞炳烈,字伟成,江苏无锡人。

光绪二十一年,农历乙未年十一月初十,虞炳烈诞生于无锡祖屋。这座祖屋叫孝友堂,门前有大大的槐树,院内有繁茂的腊梅花。虞炳烈的诞生,正是腊梅盛开、浓香四溢的时节,这一天折算阳历是1895年12月25日,赶巧是西方的圣诞节。

虞炳烈的父亲虞鸣皋常年在外地,担任师爷一类的工作。虞炳烈是遗腹子,他父亲在他出生前三个多月就病逝了,他是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的。少年虞炳烈在受教育上应该说是很有机缘的:小学阶段,他恰好赶上了兴办新式学堂;中学阶段,他幸运地步入刚刚创立的中等实业学堂,并以此为根基,得以考取人生转折的官费留法。我们这篇传略,就从他的这段少年教育说起。

虞炳烈诞生的前一年,就是让国人刻骨铭心的甲午年。这一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民族危机的激发下,救亡声浪迭起,1901年清政府被迫推行“新政”。当时的维新派把教育改革视为变法之本,废八股,停科举,建立新式学堂,成为“新政”的重要组成。1901年9月,清政府颁发兴学诏书,下令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所有的书院,在省城的都改设大学堂,在府城的都改设中学堂,在县城的都改设小学堂,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在这股教育近代化的潮流中,江苏省是走在前列的;而在江苏省内,无锡的兴教办学,可以与南通媲美。早在兴学诏书颁发之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冬,无锡人杨模就以日本学校为模式,筹资创办埃实学堂,这是无锡第一所新式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俞复、吴稚晖、裘延梁等创立无锡三等学堂,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小学教科书《蒙学读本》。在兴学诏书颁发之后,无锡的新式学堂更是接二连三地涌现。1902年,严毓芬在寨门办起经正学堂,尤桐在道长巷办起务实学堂,历史悠久的无锡东林书院也改为东林学堂:1904年,无锡成立锡金学务公所、竟志女学堂等一批私立学堂相继创办;1905年,由儒商华鸿模创办的果育学堂在荡口镇出现,后来改名为鸿模小学,钱穆、顾毓琇等人曾在此任教。到1906年,无锡荣氏企业的创办人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也在家乡荣巷创立公益初级学堂,此后荣氏连续创办了多所四年制的初级小学堂和二年制的高级小学堂,它们被公认为私立小学的模范,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颇负盛名。

虞炳烈正是在这个时候,在无锡这个地方,接受小学教育。他是1904年开始入学,前后读了7年。我们现在已经追索不出他入的是哪所小学堂,弄不清为什么学了7年,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先读一年私塾再转入新式学堂,还是一开始就进入新式学堂。这些现在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少年虞炳烈正是在无锡这块新式小学堂的沃土,搭上了新式小学堂的头班车。这是启蒙教育的最佳机缘,这样奠定了他良好、充实的初级教育基础,为他进入中级教育作了扎实的准备。

虞炳烈上的中学不是普通中等学堂而是中等工业学堂,不是在家乡的无锡而是来到了苏州。苏州历来是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名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苏州开辟为商埠。1906年沪宁铁路建成,加快推进了苏州的近代化进程。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癸卯学制》公布,对初等、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学制、招生对象、课程设置都作了规定,苏州的农业学堂、铁路学堂、工业学堂就接踵涌现。

虞炳烈的履历表上曾经填写:1911年入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1915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机织科高等班。在现存的虞炳烈资料中,有他在江苏省第二工业学校的“毕业证书”和“毕业学历证明”原件。在民国4年7月颁发的毕业证书中,写着“学生虞炳烈系江苏省无锡县人,现年二十岁,在本校机织科高等班本科四年修业期满,考查成绩及格,准与毕业此证”(图1)。这表明他的确是在1911年入学的,在这个学校读了4年,于1915年7月毕业。我们知道,这所学校正是后来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科的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的前身,为此它的历史沿革也是我们很关注的。从有关文献来看,江苏省第二工业学校是在1912年5月成立的,那么,虞炳烈怎么会在1911年就进入这个学校呢?原来这所学校是由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和苏省铁路学堂合并建立的。苏省铁路学堂校址在苏州新桥巷,它曾于1906年办过中国最早的建筑班。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则是在1911年成立的,校址在苏州三元坊,第二年就在原址将苏省铁路学堂并入建成江苏省第二工业学校。由此可以断定,虞炳烈1911年进入三元坊就读时,还是官立中等工业学堂,第二年才改名为江苏省第二工业学校(图2)。

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建立时,设染织、图稿绘画二科。苏省铁路学堂并入后,设土木、机织、.染色三科。这个土木科当是由苏省铁路学堂带来的。可惜的是,建筑班没有延续下来。新建立的江苏省第二工业学校属于甲种实业学校,据民国2年(1913年)教育部公布的《实业学校课程》规定:甲种实业学校修业期是预科二年,本科三年,可以延长一年。虞炳烈是“高等班本科四年修业期满”,表明他当是直接考入了本科,这个本科是延长1年修业期的,当时称为“高等班本科”。他的“毕业学历证明”上,开列了29门的课程名称(含“修身”和“体操”在内)和成绩分数(图3)。P1-P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虞炳烈/中国建筑名师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幼彬//李婉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2139774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6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3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