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奥巴马访谈录(附光盘英汉双语对照)/双语译林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我们这个卑劣虚伪、令人沮丧的时代,奥巴马出色地运用优雅且振奋人心的文字,提出明智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解决办法,这确实使人心中充满希望。他有能力激励人民,他能团结任何一位美国人,他拥有非凡的演讲才能——我们必须把这一点考虑进去,他具备实力——自己的风度与实力。他达到了作为一位成功的、变革的总统所 要求达到的标准。

王瑞泽编译的《奥巴马访谈录(英汉双语对照)》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访谈与演说结集的英汉对照版。随书附赠DVD光盘(含高清MP3音频及手机视频),便于英语学习者的学习。

内容推荐

王瑞泽编译的《奥巴马访谈录(英汉双语对照)》是巴拉克·奥巴马的访谈与演说结集,分为接受采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演说和答记者问,以及在市政厅会议上的演说和与民众互动三部分。《奥巴马访谈录(英汉双语对照)》选材范围宽广,努力呈现奥巴马在医疗改革、经济刺激法案、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观点。同时,《奥巴马访谈录(英汉双语对照)》还向读者展现了一位最真实的美国总统:他爱吃芒果、为戒烟苦恼不已、讨厌别人拿自己的招风耳说事儿,偶尔也怀念自己年轻时的绝佳球技。

目录

访谈录

 1 谷歌员工采访奥巴马参议员

 2 11岁小记者采访奥巴马总统

 3 奥普拉·温弗里采访奥巴马总统

 4 吉姆·莱勒采访奥巴马总统

 5 奥巴马总统接受视频网站用户的采访

 6 约翰·沃尔什采访奥巴马总统

答记者问

 7 奥巴马总统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8 在墨西哥城与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9 在德累斯顿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举行的联合记名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10 奥巴马总统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11 奥巴马总统在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12 在白宫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13 奥巴马总统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记者招待会上答记者问

市政厅会议

 14 奥巴马总统在新奥尔良举行市政厅会议

 15 奥巴马总统与中国青年举行市政厅会议 

 16 奥巴马总统在享德森举行市政厅会议

试读章节

谷歌员工采访奥巴马参议员

2007年11月14日

施密特:谢谢你,参议员,谢谢你向我们传达了关于创新的强烈信息。

奥巴马:谢谢你。

施密特:奥巴马参议员,你的母亲来自美国堪萨斯州,你的父亲来自肯尼亚,而你出生在夏威夷。你先后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啥佛大学,之后担任州参议员,现在是竞选总统的参议员,欢迎你来到谷歌。

奥巴马:非常感谢你。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施密特:假设你身为总统,展望2008年、2009年乃至以后很多年,你会做出什么非凡的业绩?你有什么重要理由相信这个公司——这个国家,抱歉,将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另外,顺便提一下——

奥巴马:你们大伙儿经历的面试就和这差不多吧?

施密特:你的书的确非同凡响。书名叫《无畏的希望》。

奥巴马:是的。埃里克,首先呢,谢谢你让我来到这里。

这本书之所以取名为《无畏的希望》是因为首先它体现了我进入政坛的理念。美国的伟大之处部分就在于她有某种大无畏的品质——我们相信,底层人民、一群革命志士能够推翻地球上最强大的帝国统治,建立一个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政府,开疆拓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实力最强的经济体和最广泛的民主体制,能够越过无论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的重重障碍,只因它们阻挡了我们进步的步伐。美国信念中有某种自信心和大无畏精神。

我选择现在来竞选总统的理由——因为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现在出来竞选?如果我再等上十年,我仍然比其他大部分的参选人年轻。事实就是这样。

我的理由是我认为我们正处在历史上的一个紧要关头。我们的国家陷于战火之中。地球处境危险。普通美国人干得多挣得少。他们觉得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梦想似乎渐行渐远。他们的一切花销,从医疗卫生到上大学的费用,居高不下。他们发现存钱越来越困难,退休也越来越困难。他们似乎感觉不到华盛顿会有什么人在倾听他们的声音。

当我拿定主意时——我和妻子坐下来,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的家人能够经受得住总统竞选的煎熬吗?因为我妻子特别优秀,而孩子们也非同一般,所以我们盘算着我们能做到。

她们一直很了不起。

事实也的确如此。

我们问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能赢吗?我们坚信我们能赢。

第三个问题是——我问了自己你刚才问过的问题。因为我认为美国当前有很多危急的事情,因此本次角逐总统不能只是个人野心的展示。必须要有一个合乎逻辑的理由阐述。

我的结论就是:我相信我能够比其他任何参选人更加有效地把这个国家团结在一起,共同来解决人们面临的难题。

大家知道,我们看到的僵局是45%的国人站在一边,而45%的国人站在另外一边,还有10%的民众是中间派。他们显然都居住在俄亥俄州和佛罗里达州。

政治对抗仅仅是一方击败另一方并想方设法取得一次胜利,但是你不能依同样方法管理国家。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无论是气候变化或者医疗卫生,还是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如此严峻,我们必须加以管理。我们必须做出明智决策。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我过去挑战过特殊利益集团并取得了胜利。我有一种改变现状的本能和偏好,而我认为这是当前迫切需要的。因为华盛顿已经变成了特殊利益集团的俘虏,后者不是基于理性、竞争以及创新做决策,而是基于谁最有权有势。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就是你提到的我的背景。

我是一个有着新型全球化视野的人。我成长在夏威夷。我在印度尼西亚居住过。我的家人遍布世界。

过去七年里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受到了如此严重的削弱,因此我们的下一届总统从事的个人总统外交活动,强度之大必将前所未有,至少是二战以来所未有的。

我相信我宣誓就职之日——不仅仅美国会用不同的眼光看自己,就连整个世界都会对美国刮目相看。

我可以到非洲去,和那里的人们谈论发展和腐败问题以及我们对非洲大陆的责任。我的祖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小村庄里,那里没电没自来水。因此我比其他总统都更能获得信任。

假如我见到穆斯林领袖,我能够对他们说,虽然我是一名基督徒,但是我曾经在有着世界上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国家居住过。因此我不会激发文明间的冲突。我认为我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可以让我们依赖。因此我能获得的这种信任度是其他总统没法比的。

我认为那将是引领我们走出当前困境的不二选择。施密特:参议员,现在你在谷歌这里,而我愿意把竞选总统一职看作是一次求职面试。现在找工作挺难的……

奥巴马:没错。

施密特:……像总统这样的工作。

奥巴马:没错。

施密特:我的意思是,你正历经严格的考验。要想在谷歌得到一份工作也是很难的。

奥巴马:说得对。

施密特:我们会提问题。我们向求职者发问。这个问题来自拉里·施维默(译音)。

奥巴马:问吧。

施密特:什么——你们以为我在开玩笑吗?问题就在我手上。要把100万个32位的整数进行排序,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奥巴马:这个嘛——

施密特:也许——我很抱歉。也许——

奥巴马:不,不,不。我想……

施密特:它不是——

奥巴马:我想“冒泡”分类法用在这儿不太对。

施密特:拜托。谁告诉他这个的?我没注意到你的后援团里有学计算机的……

奥巴马:我们在那里安插了间谍。在……

施密特:为什么不——让我们问一个不同的面试题,很显然是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你……在这次竞选中你因坚决反对伊拉克战争而令人关注。

奥巴马:是的。

施密特:假如你被选为总统,在就职第一天你将走进……

奥巴马:是的。

施密特:而战争很可能还在继续。

奥巴马:是的。

施密特:而我们知道你认为这场战争是错误的。

奥巴马:没错。

施密特:但问题就在这里。是你在执政。你将做些什么?  奥巴马:我们将召集——我会召集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我任命的国务卿以及我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他们将接受一项新任务,即结束这场战争。

基于我从军队军官那里得到的建议,我们每月似乎可以安全地撤出一两个旅的军队。以那样的速度,我们将在16个月内撤出我们的作战部队。

唯一的任务——我们不在伊拉克建立永久军事基地,我们也不在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我唯一允许执行的任务就是保护我们的大使馆、我们的文职人员、外交官、人道主义工作者。如果有恐怖分子营地驻扎在伊拉克,我们将把任务缩小到对目标的袭击上。

16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将要在外交方面加倍努力,这点很重要。

我认为开始撤出我们军队的重要理由是伊拉克政府已经拒绝和各类派别进行谈判。逊尼派、什叶派以及库尔德人始终不能走到一起达成解决问题的政治调和。我们还没有和包括伊朗、叙利亚在内的地区强国进行过接触——非但我们的朋友是这样,我们的敌人也是这样——以便看到一个正常运转并且稳定的伊拉克。

这是我和包括克林顿参议员在内的一些候选人在本次竞选中辩论的焦点。我认为这个观点部分说来意味着我们对布什一切尼政策的冲破:愿意和我们的对手展开对话。

肯尼迪总统曾经说过:我们永远不应该出于恐惧而去谈判,但我们也永远不应该恐惧谈判。有人认为,不和我们不喜欢的领导者对话会让我们看上去很强硬,这种观念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它让我们看上去目中无人,并且它向世界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对周遭的一切充耳不闻。

然而如果我们改变外交手段,由我,这位美国总统来领导,我认为,这将会允许我们改变伊拉克的现状,以及中东乃至全世界的政治气候。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优势,去处理发生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周围及这些地区其他地方的恐怖活动。

施密特:让我们谈点美国吧。你今日看到的美国走向了一个极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奥巴马访谈录(附光盘英汉双语对照)/双语译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瑞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25606
开本 32开
页数 4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K
丛书名
印张 13.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5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