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风云激荡,豪杰辈出,梁启超就是其中极为优秀的一员。他身与戊戌变法,全力从事再造新民的思想宣传,文字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不辞艰辛,呵护共和民主;晚年梳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硕果累累。汤志钧编著的《梁启超其人其书》将为您呈现一个更加鲜活的梁启超。
图书 | 梁启超其人其书/中华史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近代中国风云激荡,豪杰辈出,梁启超就是其中极为优秀的一员。他身与戊戌变法,全力从事再造新民的思想宣传,文字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不辞艰辛,呵护共和民主;晚年梳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硕果累累。汤志钧编著的《梁启超其人其书》将为您呈现一个更加鲜活的梁启超。 内容推荐 《梁启超其人其书》作者汤志钧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文献,从事《梁启超全集》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多年,对于梁氏的佚文散札积累丰厚。《梁启超其人其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重新探索,文笔流畅,叙事生动,不失为了解与研究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重要著作,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人物结集和近代报刊 近代史研究和版本校勘、档案求索 ——《戊戌政变记》最早刊发的两种期刊 梁启超和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通史目录》和《新史学》 梁启超与时务学堂 《时务报》初创和梁启超 附记 论《时务报》的汪梁之争 梁启超和《知新报》 梁启超和《清议报》 附:《清议报》影印说明 梁启超和《新民丛报》 附:《新民丛报》影印说明 梁启超和《学报》 梁启超和《政论》 梁启超和《国风报》 附:《国风报》影印说明 梁启超和《新小说》 梁启超和《庸言》 附:《庸言》影印说明 梁启超和《大中华杂志》 京师大学堂和译书局 梁启超的《说常识》及其台湾之行 梁启超和台湾 梁启超论《孟子》 《新会梁启超书札》序 读《近代名人手札真迹——盛宣怀珍藏书札》 梁启超《致张元济书》 梁启超佚札 谭良藏保皇会资料 读《梁任公(启超)先生知交手札》 《梁启超年谱长编》日文译注 读《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墨子学说 论“海牙和平会议” 读《中国之武士道》 读《双涛阁时事日记》 《中国佛学史论稿》序言 梁启超的演说及其他 附录一 梁启超的一生 附录二 日本康、梁遗迹访问 附录三 横滨大同学校资料辑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梁启超其人其书/中华史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汤志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418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9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59.1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