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人与海
内容
编辑推荐

海明威是一位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巨匠。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小说作家之中,他的作品常常被比作当代的福克纳和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海明威之所以被称为“文学巨匠”,在于他把读者带进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让人类能够尽情地认识自己,并在生活中汲取改善人生、陶冶情操的美好愿望和力量。没有文学的世界必定是个野蛮、荒凉的世界,而海明威就以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语言表现手法赢得不朽的声誉。透过作者所创造的人生精神文明的瑰丽结晶,指引着人类走入其神秘的内心世界,从而不断得到人生的升华。

《老人与海》:海明威的创作风格,简短又具体,是最具天赋、文学专业研究价值的作品,也是受到评论家评论最多的作品之一。

内容推荐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讲述了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很多教师把它作为英雄主义教育的教材,推荐给广大学生,使之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老人与海》经出版就得到了评论家们一致好评,使海明威获得了1953年度的普利策奖金和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试读章节

他是一位孤独的老人,每日摇着一只小船,独自在墨西哥湾捕鱼。整整八十四天,他一无所获。头四十天,有个男孩跟他在一起。四十天后,他们一条鱼都没有抓到,男孩的父母把男孩叫了回去,告诉他说,这个老头儿现在是个彻头彻尾的“倒霉蛋”,也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父母安排男孩跟另一条船下海,男孩顺从地去了,结果第一个星期就抓到三条大鱼。男孩看着老人每天摇着空船回来,心里很难受,总是跑下岸,帮他把盘好的钓绳、拖钩、渔叉和卷在桅杆上的帆布往回搬。老人的帆布上缝着几个补丁,用以遮盖破洞,整个卷拢之后,就像一面永远打不了胜仗的败军之旗。

老人枯瘦而憔悴,脖颈后面有几道深深的“沟壑”。两腮有一些褐色斑块,那是热带海洋反射的阳光,照在脸上形成。斑块一直向下蔓延,布满了两颊。他那双长年累月拉网、打鱼的双手,勒出了几道深深的疤痕,疤痕上布满了裂口,没有一块是新落下的,它们就像干涸的沙漠经受过风蚀一样古老。

老人浑身上下都显得十分古朴,唯独那双眼睛,透着年轻的气息,像海水一样蔚蓝,流露出欢快、不服输的神情。

他们把小船泊在沙滩上,径直爬上堤岸,这时,男孩说道:“桑提亚哥,我又可以跟你下海了,我在那条船上挣了点儿钱。”

老人以前教过男孩打鱼,男孩打心眼里敬佩他。

“不行,你现在跟的是一条幸运船,你就待在那里,哪儿也别去。”老人说道。

“可是,你不记得了?有一次,你整整八十七天没抓到一条鱼,结果在后来的三个星期里,咱们天天都能抓到大鱼。”

“当然记得,”老人说,“我也知道,你不是因为对我没信心而离开我。”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还是个孩子,必须听他的。”

“我知道,这是人之常情。”老人说。

“他没有信心。”

“是啊,可是咱们有信心,对不对?”老人说。

“对,那我可以请你到露台餐馆喝点儿酒吗?喝完咱们带着这些家什回家。”男孩说。

P1-2

序言

1951年初,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郊外的别墅动笔创作《老人与海》。作品的主角是位名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他饱经风霜,冷静与勇武中透着股看破人世的高傲,像极了当时亲历过两次世界大钱和西班牙战争,忍受着巨大的心灵与肉体双重煎熬,并逐渐走过人生壮年的海明威。故事开场,老渔夫已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这时我们便又联想到了作者。海明威于1950年发表小说《过河人林》,却遭评论界一致批评,并怀疑其江郎才尽。其实衡之以作者才华,该作确实平平,因此离1940年发表《丧钟为谁而呜》,海明威已逾十载未发表重要作品了。接着,在故事的第八十五天,幸运之神降临老渔夫正如文艺女神之降临海明威,桑提亚哥意外钓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老人与大鱼周旋三天后终于将它制服。然而,大鱼留下的一道血踪却引来无数鲨鱼的抢夺,老人奋力搏斗以保住自己的战利品,但回到海港时,大马林鱼只剩一副骨架了。这时的老人,终于筋疲力尽,在别人对那副巨大鱼骨的惊诧中沉沉睡去,并再次梦见了狮子。

《老人与海》的故事就这么简单,而作者自是出手不凡,用他那朴实简劲的文笔,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位跟命运抗争的悲剧英雄形象。在不足三万字的篇幅内,作者力求给读者呈现的,乃是人生过程的一个缩影,即斗争,并在斗争中取得尊严与光荣。该故事乃一出古典式悲剧,它的悲剧力量来自贯穿始终的宿命感。一开场,作者形容老渔夫的船帆,说它“卷拢之后,就像一面永远打不了胜仗的败军之旗。”因此这便预示了一次注定失败的出海,也象征了人生旅途终要达到的终点——死亡之站。然而,宿命论笼罩下的悲剧并非教人以怯懦与沉沦,既然结局已定,那人生拼搏的意义便超越了“成败论英雄”。作者在该故事中讨论的,正是人性的高贵,及人生的尊严与光荣。正如故事最后,作者借老渔夫之口喊出的:“人生来可不是给打垮的……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垮。”

海明威自道:“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我若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够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诚然,一篇让人思索的凝练的小说,一定是篇高度象征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简单地说,老人象征人类面对死亡之悲剧的不屈斗争精神;孩子象征着青春的记忆与人类的未来;大海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而最难说清楚的,则是大马林鱼和鲨鱼的象征了。我觉得,大马林鱼象征着一种美,一种稍纵即逝之大美。它像灵感一样,于某天突然降临,老渔夫便这样意外地遇上了那条大鱼,在斗智斗勇中,他从未将对方看成自己的敌人,老人说:“鱼也是我的朋友……可我必须杀死它。”海明威笔下的那条大鱼幽雅异常,有着绅士风度。鱼的高贵甚至超越了人,超越了想要吃它的人,老人这样想道:

“可他们那些人配得上吃它吗?不,当然配不上。它行事磊落,性情高贵,就冲它的风范,没有人配得上吃它。”因此,当老人与大鱼整整周旋了三天,他是想获取那份美;而当鲨鱼前来抢夺之时,老人挺身反抗,那是想留住那份美。

然而,一切的美终将消逝。人生之大美,美得惊心,美得热烈,美得短暂,亦美得残酷。因此鲨鱼在故事中便象征着一种摧毁之力,而作者象征的复杂性则在于对这种破坏力,亦保留了一份歌颂。作者这样描写第一条来袭的鲨鱼:“这是一条庞大的灰鲭鲨,天生就游得飞快,跟大海里最快的海鱼游得一样快,除了嘴巴,它全身上下都很美。它的背像剑鱼那么蓝,肚子银光发亮,身上的皮又光滑又健美。”第一条鲨鱼的出现,便预告了大马林鱼被吞噬的厄运。于是鲨鱼一条接一条出现,而随后出现者皆为丑陋、凶悍与无情的。可为何第一条鲨鱼却不失其美呢?在海明威的“硬汉哲学”中,美是一种力量,有力者皆为美,而悲剧的力量则来自美与美的撞击。马林鱼被击毙后,它的活力不在,那份美已僵死,势必被更有力者征服。我觉得,鲨鱼的破坏力象征着人世间最大的破坏力——时间的破坏力,就连老人也必被其征服。大马林鱼死了,它便如抛入时间之海中,鲨鱼杀死一条却来了一群,如时间之无情流淌。从时间之海中,老人最终空手而返,只得一副嶙峋的鱼之白骨。这,便是人类最大的悲剧。莎翁在其商籁中反复感叹的,便是这种忧伤,也正如中国古人所感叹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然而,若世间一切皆能永恒,那么人生将会丧失很多价值,很多意义,很多美。我想,这便是作者要提笔一赞那第一条鲨鱼的原因吧。

《老人与海》是部古典悲剧式的小说,它的悲剧力量之所以不让人绝望与沉沦,我觉得在于作者成功安排了在初稿中原本没有的男孩的角色。这位男孩五岁起就常陪着老人一起出海打鱼,而这次,男孩的父母看老人倒了霉,便把男孩从老人身边叫走了。老人在出海途中,在跟大马林鱼周旋,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常想象着男孩在他身旁,常自言自语地和男孩对着话。这是些十分温存,十分令人感动的片段。男孩,是老人的青春记忆与力量源泉。在海明威笔下,男孩象征着希望与回归。故事中有了男孩的出现,我们才在绝望中读出了希望,正如在沙漠中看到了绿洲,在汪洋中发现了地平线,在一位硬汉的脸上,体味出了温柔的线条。

海明威说他要描写真正的老人、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其实作者漏说一样,请别忘了,他还描写了真正的狮子,虽然狮子从未真正出场,仅存于老人的梦中。狮子在小说中是力量的化身,象征着勇敢与冷傲。老人的狮子之梦,贯穿故事始终,可以说狮子的意象是整部充满力量的小说的发力点,是推动故事前进的背景力。我们更应注意到,老人梦里的狮子,从未大跑大跳,大吼大叫,它们只是在金黄色的海岸边,在暮色苍茫中,静静走下沙滩。这种高贵与幽雅,让人想起了那条大马林鱼。而有时,狮子也让老人想起了男孩一一“薄暮中,这些狮子像嬉戏的猫咪,让他心生怜爱,就像他打心眼里怜惜那个男孩一样。”安静的狮群中,凝聚着一股伟大的力量,也许这便是作者要表达的悄无声息的自然造化之力吧。

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不禁让人想起他的前辈作家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然而,同样是关于捕鱼的故事,两部小说的风格与寓意却如此不同。《老人与海》完全没有《白鲸》中的那股复仇之气,老人与那条大鱼的关系一直处在亦敌亦友之间,并真心赞赏对方的高贵与幽雅,且小说的气氛也不似后者那般诡谲。最终,作者更将故事推向了一个静穆的,并充满生机的结局:老人只钓回一副鱼骨,巨大的鱼骨引来众人的惊诧。而老人呢,在他的小棚屋里又睡着了。 “他依然脸朝下趴着,男孩坐在旁边看着他。老人正梦见那些狮子。”经历过搏斗与风浪的人生,终于归复平静,然而这不是种死寂的平静,而是种酝酿着青春与希望的平静。也许读完了这篇故事,你也会梦见狮子。

杨晓波

2011年8月暑期,于杭州寓所

书评(媒体评论)

由于他精湛的小说艺术——这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中有充分表现,同时还由于他对当代文体的影响。

——诺贝尔文学奖评语

《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诗,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动人,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

——美国艺术史家 贝瑞孙

《老人与海》所刻画出来的正是海明威的一辈子最好的画像,正如海明威所说,“我一直读过200多遍,每读一次,我就多一份收获,好像我最后得到了我这一生辛苦工作所欲得到的东西”。

——台湾学者 陈人孝

一个海明威教给我的东西,抵得上大学里所有老师传授给我的学问。

——著名作家 叶兆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人与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明威
译者 任小红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57534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2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