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说的方法(大江健三郎精选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大江健三郎所著的《小说的方法(大江健三郎精选文集)》是大江健三郎创作转折期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本书是大江吸收借鉴结构主义美学、人类文化学等欧美文化理论,运用俄罗斯形式主义、想象力、陌生化、戏仿化等,研究文学方法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从中可以看出他把文学作为方法思考人类未来的轨迹。

内容推荐

大江健三郎所著的《小说的方法(大江健三郎精选文集)》是大江健三郎创作转折期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正如大江先生所说的:“在我的一生中,那是一段最好的时期,是进入由文学理论与具体的文学以及作家和诗人们融汇而成的整体里去,并且经历了沸腾一般的邂逅相识的最好时期。”

《小说的方法(大江健三郎精选文集)》是大江先生吸收借鉴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等欧美文化理论,运用想象力、陌生化、戏仿等方法思考文学的一部理论著作,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把文学作为方法思考人类未来的轨迹。大江在“后记”中记述了写作《小说的方法》的目的。那是为修改小说《同时代游戏》所做理论探索的结晶。所以,《小说的方法》对于理解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文学语言和“陌生化”

构思的各种层次

对于作者来说,文体是什么?

活跃的想象力

读者与意象的分节

个体、整体与骗子的模式

戏仿及其展开

从边缘到边缘

荒诞现实主义的意象体系

作为方法的小说

怎样写?写什么?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文学语言和“陌生化”

我经常以语言为中心来思考人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方式,我意识到自己对于人持有一个基本值得信赖的观点。那就是相隔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对于语言有着深刻思考的人终将达成一个共识,我为此而受到鼓舞。小林秀雄立足于日本语的历史对语言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他指出:“利用我们所理解的‘意识’这个词和宣长所用过的‘物’这个词,似乎可以这样说,和歌是意识最初遇到的物。我们可以认为宣长当初也是想这样说的。”(小林秀雄,《本居宣长》,新潮社)

没有语言,意识是不可能进行思维的。意识遇到语言以后才开始清晰的思维。人类的语言可以分成两类。和歌是日语中典型的模式,即通常所说的诗化语言。我称和歌为文学语言,其他则为日常、实用的语言。从对和歌思考中我们认识到,文学语言不单纯是传达意思的符号,而且还具备形式。构成文学形式的要素是声音和节奏。把这种形式变成散文里所说的文体就容易理解了。具备形式的文学语言通过其形式把事物的反应表现出来。我们的意识适用现实事物,同样,也适用于具备形式的文学语言。心中涌起诗情而吟唱歌颂时,就是意识作为诗歌的形式进行自我表现的时候。具备形式的文学语言比任何外界事物都具有一种作为物的感觉,它离灵魂最近。

这样,通过解读小林秀雄,我们被带到了俄罗斯形式主义者的身旁。相对日常的实用语言而言,具备对事物的反应力的拥有形式的文学语言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呢?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用语来说,它是靠日常、实用的语言被“陌生化”而成为文学语言的。首先基于这一认识,其次,我想把为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②所下的定义作为统一的工具。这是各种层面上考察文学语言比较有效的工具。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日常的语言,用我的说法是日常、实用语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自动的、反射性的语言行为。“如果我们想了解知觉的一般法则的话,我们知道动作是随着习惯而变得自动化的。所谓我们的习惯性的反应全都跑到无意识的、反射性行为的领域中了。譬如,第一次拿钢笔或者第一次讲外语所体会到的感觉与反复一万次所获得的感觉比较的话,人们就会赞成我的说法。不能完整表达或者说半截话的散文化的语言法则可以通过这种自动化、反射化的过程来解释。用符号代替了物的代数就是这一过程的理想的表达方式。

“在代数的思维方法当中,物是靠计算和空间来理解的,这一切我们看不到,只是靠最初的特征来了解其存在。物就像被包装后从我们的身边经过一样,我们只能利用它所占据的空间为线索来了解其存在,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也只是表面。受这种知觉的影响,首先物作为知觉会变得枯竭,其后,反而会对物的形成造成影响。像在日常用语里有些单词不能被完整地表达出来等问题(参照列夫雅库宾斯基的论文),可以用这种散文语言的知觉法来解释。由此会产生一句到最后也讲不完整的话(表达错误也都起因于此)。物的代数化、反射化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知觉的能量。物可以靠一个特征,例如号码来表示,或者,无需上升到意识,完全按照公式得以实现。”(新谷敬三郎,矶谷孝编译,《俄罗斯形式主义论文集》,现代思潮社)P1-4

序言

我们日本人正处于“3·11”东日本大地震、大海啸和福岛核电站大事故后的危机之中。作为一名上了年岁的作家,凝视置身于这场危机之中的自我,其实是在回顾自己的人生——从早在十岁这个人生刚刚开始的时期便已经历的巨大危机算起,直至将要迎来人生终点的当下这场以国家级别再现的危机。回顾自己是如何从中生活过来的。

就在持续着这一切的时日里,我意识到这套“精选文集”所选入的自己的作品群,对于仍将继续凝视和回顾的我来说,无疑是最佳的文本,而且确实是以令人惊异的高超水准选编而出的文本。现在,我把这些作品的日文版本排列在书桌上并继续着我的思考。我抽出其中的作品开始阅读,任由时间流逝。接下去,我不可遏制地将下一本书捧入手中。

《个人的体验》讲述了我人生中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故,映现出早在将近三十岁的时候,第一个孩子带着头部病疾诞生,自己如何陷入混乱、不安和痛苦,试图从这种状态中抽身逃出,最终却决心与这个孩子共同生活下去。《新人呵,醒来吧!》则幸福地叙述了二十年之后,这个决心如何得以实现并成为我人生中的可靠支柱。

《迟到的青年》描绘了主人公生活于其中的日本社会。那位青年虽然生活在战后的民主主义体制之下,他父亲所信奉的国家主义信条,却是怎样地使他面向国家的往昔并试图将他拉回到那种往昔。《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同样描绘了这一切,而且,在我置身于作家的晚期而创作的、目前的最新长篇小说《水死》中,这个主题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默,猛然复活过来。《空翻》则完全从其他侧面将小说本身的光亮投射于如此这般地持续着作家生活的生涯。

综合性论述我身为作家的文学活动之手法和主题的文学论,是《小说的方法》,而《大江健三郎 讲述作家自我》,则一如书名那样讲述了我这么一位作家的人生故事。现在,我怀有一种感觉,认为业已重新并完整地把握了自己身为作家的生涯。

在此基础上,在此后并不长久的余生中,我将如何表现当下的危机?我能否以此形成自己“最后的小说”?我并没有准确、可靠的预测。不过,当我正要尝试着去做这一切的时候,这套《大江健三郎精选文集》在中国的出版发行,于我来说,便成为至高无上的激励。

二0一一年七月一日,于东京

(许金龙译)

后记

《小说的方法》是大江健三郎创作转折期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1978年作为“岩波现代选书”之一由岩波书店出版。那是日本广泛译介外国文化理论的时期,正如大江在《大江健三郎讲述作家自我》(许金龙译,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4月)中所讲的那样,“在我的一生中,那是一段最好的时期,是进入由文学理论与具体的文学以及作家和诗人们融汇而成的整体里去,并且经历了沸腾一般的邂逅相识的最好时期”,此书也成为读者关注的对象。《小说的方法》是大江吸收借鉴结构主义美学、人类文化学等欧美文化理论,运用俄罗斯形式主义、想象力、陌生化、戏仿化等,研究文学方法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从中可以看出他把文学作为方法思考人类未来的轨迹。大江在“后记”中记述了写作《小说的方法》的目的。那是为修改小说《同时代游戏》所做理论探索的结晶。所以,《小说的方法》对于理解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1993年,《小说的方法》收入岩波“同时代图书馆”系列丛书,1998年作为“特装版岩波现代选书”再版。2000年,大江健三郎亲自把《小说的方法》选人中文版《大江健三郎自选集》之中。

我记得最初接受翻译《小说的方法》的任务是在2000年4月下旬。这是我留学回国后接受的第一个文学翻译工作。当时,担任中文版《大江健三郎自选集》编委的许金龙和王中忱两位先生找到我,向我介绍了为配合大江健三郎先生访华,河北教育出版社计划翻译、出版《大江健三郎自选集》,并且,让我承担《小说的方法》的翻译任务。我很痛快地答应了,我为自己能够翻译大江先生的作品感到自豪。但是,开始翻译工作之后,为自己的贸然承诺感到后悔。大江的文章实在是太难理解。大江先生在“后记”中也说:“《同时代游戏》和《小说的方法》与后来发表的作品相比,只被少数人理解”,“《小说的方法》看起来就好像是仅供自己阅读的作品”,“我通常是在论述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新问题,然后不断深入探讨下去。”《小说的方法》内容丰富,文章艰涩难懂。大江先生精通法语和英语,博古通今,对于文学语言有着独特的感受,许多“陌生化”的句子,大量的世界各国文学事例(不仅是欧美文学,甚至非洲某国不甚有名的作家,太平洋岛国的文学,都有涉及),让我难以应付。通过翻译《小说的方法》,使我切身体会到大江文学世界的博大精深。

翻译《小说的方法》的日日夜夜,至今记忆犹新。为迎接大江先生9月份访华,翻译出版的时间很紧,翻译工作压力很大。所以,那一年的“五·一劳动节”,我确实是在翻译工作中度过的。筒子楼里的居住环境很差,在狭小的空间中,在夜深人静时,为《小说的方法》中的文章而冥思苦想,奋笔疾书。那时因特网还未普及,为核对文学作品的书名、人名和引文,经常跑图书馆。为了使我能够尽快完成翻译任务,妻子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不仅家务活她全包了,还帮我誊写译稿,遇到读起来不通顺的句子,她还和我一起斟酌。尽管,我在翻译过程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由于时间紧,加之我对大江文学研究不深,译文中不免留下一些遗憾。我很感谢金城出版社,这次出版大江健三郎作品集,给了我一次翻译修订的机会。

中文版《小说的方法》2001年出版至今将近10年,其间,2008年台湾麦田出版了繁体字版,收入王德威主编的“麦田人文”丛书之中。由吕淳钰校阅的麦田版《小说的方法》增加了西文的人名、书名,修改了一些错译、误译的语句,使译文更加完善。在此,我要感谢吕淳钰女士。但是,为了符合台湾读者的阅读习惯,麦田版《小说的方法》中,有许多固有名词(例如人名、书名等)和句子结构被改成了台湾式的中文,不太适合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次翻译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吕淳钰校阅的文本,重译了一部分译文,增加了西文的人名、书名和注释,使《小说的方法》的翻译文本更加精确。然而,翻译是遗憾的艺术,译文中还会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我期待新版读者对《小说的方法》的译文批评指正。

王成  2010年11月1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说的方法(大江健三郎精选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大江健三郎
译者 王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6588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054-53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OE Kenzaburo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