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论诗》旨在论述诗词传承与创新目的都是为普及诗词基本知识,推动诗词的创作与研究服务,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由三部分组成:一古体诗论,二新古体诗论,三新体诗论。本书由中华诗词研究院编,周兴俊主编。
图书 | 诗人论诗/中华诗词普及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诗人论诗》旨在论述诗词传承与创新目的都是为普及诗词基本知识,推动诗词的创作与研究服务,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由三部分组成:一古体诗论,二新古体诗论,三新体诗论。本书由中华诗词研究院编,周兴俊主编。 目录 总序 前言 知古倡今求正容变 传承和发展中华诗词 再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 努力办好中华诗词研究院 致马凯同志的一封信 研究韵文,开创一代新诗风 论中华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现实意义 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 以精品推动中华诗词现代化 以古促今,生发新能,再创辉煌 意境论 当代诗词的生命在革新 我和民族传统诗歌 诗词要把表达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学习古人诗论,推进当代诗词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 诗歌要在继承中创新 中华诗词从尘封到复兴 从竹枝词谈到诗体创新问题 诗词规则与诗词规律 精品与创新:从传统诗词形式的弊端说起 旧体诗创作:从复苏走向复兴 军旅诗简论 辩证地把握当代诗词创作的继承发展问题 我在诗词形式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中国诗歌发展的新方向 我对“新古体诗”的几点认识 关于“求正容变”的体会与思索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新诗诗体的双极发展 关于新诗的诗体建设 寻根溯源,建立新的审美定势 咫尺天涯任重道远 现代诗应走新古典主义道路 诗体管见 诗歌在突围中谋求生存和发展 新体诗也要创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诗人论诗/中华诗词普及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兴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8276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