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寡人
内容
编辑推荐

2012年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2011年凤凰网十大好书!

“我习惯在一件事刺伤或者严重影响我时将它记录下来”,《寡人》——青年作家阿乙的第一本“小叙事”!

逆着时间之流去往阿乙的精神世界,你将在此发现他笔下那些故事的隐秘源头。

内容推荐

《寡人》的文章选自阿乙的博客和日记,是作者的个人精神记载。

《寡人》内容涉及他隐秘的暗恋经历,他的父辈祖辈,还有他对身边人事的观察。

他的祖父母、父母、兄姐在这本书里一再出现,也让读者隐约看清了一个家族的群像。

阿乙有着与卡夫卡一样敏锐的触觉,而他笔下的描写,能让人像看到卡夫卡那些残碎的小文一样地惊喜。

作者从警校毕业后,在乡村、县城做了五年的警察。后来逃离家乡,游荡于城市。他对城市有着眷恋和寄托,对小城乡村也有着永远推脱不掉的生命联系和关怀。对于这两者,他都以一种“半局外人”的目光去打量、去反思、去描摹。这些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目录

前言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起源

试读章节

沉浸

2011年3月7日

无数次路过这个词,既没读错,也没用错,但在今天坐一辆中巴穿过宽街时,却像是第一次认识它。我想到人参泡在深黄的药酒里,或者湖边逐渐烂掉的圆木桩。我认识到它,是因为阳光太好,严密的车窗挡住寒风,我处在一堆新结识的人当中,丢掉沉浸的感觉。这些仅只认识一天的人华贵、聪明而饶舌。此前,我连续几天沉浸在一首歌里,坐在沙发上发呆,想象世上有一人正穿着落地长裙,在漫天飘飞的花瓣中热闹地起舞。因为笑得开心,她的牙齿显得格外洁白。而我被隔离在家。像绝食一样将自己隔离在家。

“结婚喏。”

在沙发上我接到父亲的电话。我愤怒地走来走去,好,那就结婚,结个你看看。

作品的起源

2011年2月27日

博尔赫斯曾这样分析爱伦·坡的诗《乌鸦》:作者首先想到英文的语音特点,认为最好记、最有用的两个字母是O和R,于是想起“NeverMore”(永不复返)。但“永不复返”的意思不能在诗歌每节结尾时重复使用。作者就把它设置为一只鸟的名字,先想到八哥,觉得不入诗,又改为乌鸦。这样乌鸦和它的名字(Never More)就会不停重复。然后,在诗篇里写什么最悲惨?结论是美女的死亡。谁为此痛哭?于是一个叫Leonore(与Never More押韵)的情人进入诗里。Leonore在何处活动?作者想,乌鸦已作为黑色基调存在,那么对应的应该是白色,这便是有大理石雕像的图书馆。Leonore在图书馆形影相吊,乌鸦进来。乌鸦为什么进来?因为图书馆静。为了与室内的安静对比,作者又设计出一场暴风雨。暴风雨让乌鸦来到失去爱人的人身边。

最近写了一篇小说《发光的小红》,也许它的意义仅在于那写的过程。它起源于对一组照片的阅读。在网上我总是去看她照片,有天忽然意识到她的手比别人略短。此后这种印象挥之不去,甚至修改了记忆。我记得和她有过一次拥抱,没什么不妥,现在却觉得她的双臂当时便显出短来,以致不能抱住我的背部。

为了强化(挽留)这稍纵即逝的忧伤,我设想她有过一双光芒万丈的手,最终被毁掉了。毁灭是很多作者喜欢运用的手段,公式如下:

书写出无以复加的美好——让人激动;

再对美好进行无以复加的毁灭——让人惆怅。

我想我的这个主人公(小红)最终两袖空空。是啊,她有着世上最美好的手,最终两袖空空。为了增加悲伤力度,我让“我”仅在这两个极端时刻看见她,而且必须对她怀有刻骨的爱情。为了让“我”不曾得到,我引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索寰),他年轻、英俊、活泼、有钱。同时还为她配备两个功利的“看护人”:作为巨富的舅舅和早已离婚的妈妈。为了衬托她的美,我引人漂亮而恶毒的女秘书(娟),我让后者溃不成军。而娟这个可怜的角色还会发挥另一个作用,便是在“我”不能追到小红时充当示威工具。“我”痛苦地与娟起舞,在小红面前展示可笑的自尊。

为了呈现这爱的战争,我设计出一个奢靡的庄园。因为忧愤,“我”离开庄园,二十年后再度光临时,庄园沦为工地,小红两袖空空。我不打算用车祸或者截肢等现实因素来解释,因此参照匹诺曹设计出另一个童话。因为诅咒,匹诺曹的鼻子越来越长,而小红则是手越长越短。很小时她的手便非常长,长大一点,它们缩短一些。“我”初次见她时,恰好是这双手长到最合适的时候。这是她一生唯一的时刻,无尽光华。此后她便和她的手一起走向无可挽回的没落,直到手腕和胳膊彻底消失,肩窝里剩下两只可怕的手掌——它枯干、黄黑、粗糙,就像被烧坏的生姜。她就这样恐怖地走出来,张着两只微微颤动的、喊叫的手掌。

她终身忧虑,即使在最发光的时刻。为了毁灭得更厉害,我让庄园里丑陋、年老、粗鄙的司机娶了她。

这篇小说说明我有三种习性:

——煽情冲动。我想让人掏出手帕。

——卑微的骑士精神。我让“我”最终拥抱她,仅仅说明,这个卑微的男人获取了当骑士的资格。在她的手美好得会发光时,“我”沉浸在被镇压的情绪里,像《聊斋志异·瑞云》里的读书人贺生,在色艺双全的瑞云面前紧张、急促、敏感、自卑,但当瑞云蓬头垢面、丑状类鬼时,他成为她的父,柔软而勇敢。

——自怜。无休止的自怜。

真相是作为写作者的我,在这个世界,在这一辈子,压根得不到这个女人。这个女人什么事都能自我消化,总是优雅地自处,我从来不被需要。我的爱对她来说可有可无。

P3.7-2.27

序言

“家具又长高了。”

这个奇异的句子来自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的《回归种子》,这是一篇讲述时光倒流、返老还童的小说。类似的尝试在马丁·艾米斯的《时间箭》、菲茨杰拉德的《本杰明·巴顿奇事》以及李沧东的电影《薄荷糖》中都有呈现。

我是在编辑书稿时意外撞进这个魔圈的。我需要在博客、笔记本里选取这些年来的叙事内容。仅仅为着方便,我从最近更新的一篇开始看,看了很多天,一直看到久远的上世纪。在这历程中,祖母从坟墓中走出来走向卖橘子的小摊,中风的父亲健步如飞,姐姐失去皱纹,而被我伤害过的人还在展露那仿佛蹬过冰川坚毅而天真的笑。一切不幸都在消失,物体正从悲哀的黄昏向生机勃勃的早晨行进——只有我像糜烂的木桩,始终钉在时间的河流里。

我像滚动胶片下隐藏的鬼影,一动不动僵在那里。

这甚至都不能称为忧郁。也许它是:

偏执、狐疑、刻薄、恶毒

软弱、颓废、矫情、残暴

自怜、自私、自弃、恐惧

我像块阴暗的石头,大多数时间待在房间。既不立足于人间,也不存在于冥界,就是在阴阳重叠之处孤零零地活。所见世界早已萧条,有着昏暗而透明的光芒,就像天空涂了一层薄的硫黄,同时四周刮陈腐的冷风。

有一天,一个人跟我说:

“我看你就是个活死人。”

“是呀,我是。”

我很少自辩。事情便是这样,不是不想改变,而是体内总有一股懒惰而深刻的力量将我拉下去。我觉得自己是个操蛋的人,有时不是为了去兑现不好好活的诺言,而仅只是为着赐自己一张安稳的放荡之床。

2011年5月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寡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63245
开本 32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2
出版地 重庆
209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