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华语电影研究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学术灵感与成果资源来自“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承办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全书收录了《老上海的私营影业与以“商”为主的制片传统》;《市民阶层的兴起与1930年代电影的“现实主义”市场定位》等文章。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的作者是陈犀禾、聂伟。

内容推荐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学术灵感与成果资源来自“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承办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分五辑:“电影市场与审查制度”,“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和“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香港与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以及当前华语电影合拍片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读者奉上当前国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创见。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的作者是陈犀禾、聂伟。

目录

第一部分 电影市场与审查机制

从现代主义到现实主义:1930年代电影创作与市场互动的一个侧面

老上海的私营影业与以“商”为主的制片传统

电影产业,戏剧以及作为社会事件的电影:抗战后(1945-1949)上海呈现的跨媒体性  

赎罪与新生: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创建  

早期中国电影审查的基本观念 

权力与市场的博弈: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大陆的电影审查

第二部分 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

喑哑之症:评“后无声时期”电影《一剪梅》

移植与重构:美国疯癫喜剧与战后中国浪漫喜剧片 

市民阶层的兴起与1930年代电影的“现实主义”市场定位

8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革”叙事  

第三部分 “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

从新联两部作品看香港左派粤语电影对南洋侨胞之“文艺任务”(1950-1965)

论近年来中低成本港产片的本土风格体现

超密度拥挤文化的影像表达——“香港主义”电影风格释义之一

自我复制与多重变奏——香港喜剧电影中母题重复现象阐释

第四部分 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

台湾电影如何被“玩完”?重绘1970年代台湾电影产业活动与社会环境

瞻前顾后:闽南语电影与现代化想象  

文化经济论述下的台湾电影产业样态及其发展趋向辨析

第五部分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

华语电影:话语交换、变奏与挑战

“华语电影”语境里的合拍片政策刍议  

民族性/香港性的南下北上:(新)少林寺电影的启示

CEPA到ECFA——合拍模式能否复制?

碰撞中的策略及症候——谈香港与内地合拍片之现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华语电影研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犀禾//聂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12843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2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6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