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发明是华夏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
由王毅编著的《中国徽墨》主要介绍中国徽墨的形成、发展流派、风格独特、图案丰富,为中外收藏家青睐,尤其是收藏家鉴定收藏中国书画的重要证物。
| 图书 | 中国徽墨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墨的发明是华夏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 由王毅编著的《中国徽墨》主要介绍中国徽墨的形成、发展流派、风格独特、图案丰富,为中外收藏家青睐,尤其是收藏家鉴定收藏中国书画的重要证物。 内容推荐 《中国徽墨》由王毅编著。 《中国徽墨》讲述了:墨的发明是华夏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 中国徽墨源远流长,精彩纷呈。徽墨技艺独特,流派繁多,内涵丰富,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艺术的一朵奇葩。徽墨特点是:“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丰肌赋理,砥纸不胶,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衰。”徽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研究价值。 中国徽墨集知识性、鉴赏性、操作性于一体,是优秀的收藏读物。 目录 中国徽墨精彩纷呈(代前言) 墨史概述 徽墨的由来 徽墨三大流派 曹素功艺粟斋墨业 汪近圣鉴古斋墨业 胡开文苍珮室墨业 清代制墨世家 松烟墨与油烟墨 御墨 贡墨 文人订制(用)墨 彩墨 礼品墨 纪念墨 集锦墨 药墨 海派徽墨 墨谱 墨单 墨票 墨模 墨匣 墨汁 制墨工艺 附录:墨的种类、原料简介 历代制墨家简介 历代鉴藏家简介 古墨价格与拍卖行情概要 选墨、用墨、鉴墨、藏墨(保养)常识 后记 插页 中国墨主要造型特征发展图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徽墨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602200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4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2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75.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1 |
| 宽 | 148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