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与断裂(中国当代文学现象专题研究)》()既表现出新颖与敏锐的前沿姿态,又照顾了历史叙述依据的健全与可靠,全书研究了“汪曾祺与《受戒》的意义”、“先锋小说的文体实验”、“令人尴尬的王朔”、“民刊《今天》与朦胧诗的崛起”、“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守望”等内容。
图书 | 接续与断裂(中国当代文学现象专题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接续与断裂(中国当代文学现象专题研究)》()既表现出新颖与敏锐的前沿姿态,又照顾了历史叙述依据的健全与可靠,全书研究了“汪曾祺与《受戒》的意义”、“先锋小说的文体实验”、“令人尴尬的王朔”、“民刊《今天》与朦胧诗的崛起”、“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守望”等内容。 内容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素来是一种前沿性研究,但同时也要兼顾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与稳定性。《接续与断裂(中国当代文学现象专题研究)》既表现出新颖与敏锐的前沿姿态,又照顾了历史叙述依据的健全与可靠。除了对历史现象的总结评价,《接续与断裂(中国当代文学现象专题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处于进行时态的继续研究,即对研究对象近况的关注。 譬如发现余华作品的温情,讨论余华新作是否具有“先锋性”,从而强调“先锋”概念的历史性与流动性特征:关注“晚生代”作家的转变,追踪研究“晚生代”欲望叙事的后果——虚无感的产生,以及这种后果所引起的他们对理性价值、情感价值的重新认同;评说王朔,不着力于他“为读者”的市场化写作,而格外关注其1992年的精神危机、1999年《看上去很美》自序、2003年“放下读者,看见文体”的宣言等,从中解读王朔的精神自省,进而讨论“匠人文学”与“作家文学”——文学的精神价值及意义问题。 目录 引言 小说 文学之“根”的文化探寻 一 发端及影响 二 儒道互补的文化传统 三 “集体无意识”的沉重反思 汪曾祺与《受戒》的意义 一 微观叙事的开端 二 “小说散文化”写法 三 融奇崛于平淡 作为“前先锋”的现代派小说 一 刘索拉等人的青春叙事 二 残雪的寓言化写作 先锋小说的文体实验 一 概念、范畴与来源 二 马原的“叙述圈套” 三 莫言的感官狂欢 余华的冷酷与温情 一 怀疑与绝望 二 残酷与冷漠 三 先锋与传统 诗意的消解:“新写实”小说 一 原生态的平面展示 二 去“典型化”的小人物 三 不介入叙事的零度情感 令人尴尬的王朔 一 通俗的、流行的、为读者的写作 二 “顽主”的怀疑与反智情绪 三 黑色幽默中的话语狂欢 “晚生代”的断裂行动与欲望叙事 一 断裂:一次行为艺术表演 二 与世隔绝的欲望叙事 诗歌 “白洋淀诗群”的写作、传播方式及其意义 一 “民间”自发性创作与流传 二 初露批判锋芒 三 承前启后的诗艺追求 民刊《今天》与朦胧诗的崛起 一 历史环境与成长过程 二 一代人的精神先锋 三 论争中的审美嬗变 “第三代”诗人的新反叛 一 旁观者“他们” 二 不合作的“莽汉”与“非非” 不死的海子 一 感恩的“麦地之子” 二 创痛、紧张与沉重 三 极致的死亡美学 散文 “老生代”历史记忆 一 知耻而后勇 二 “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 警世的反思 “新散文”的审美嬗变 一 性别意识与直觉体验 二 情绪原则与解构艺术 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守望 一 终极的人间关怀 二 不泯的英雄梦想 三 荷戟的战士形象 四 神圣的故地情结 古典情怀与现代理性 一 民族传统与滋味 二 文化漫游与忧患 话剧文学 “实验”与“和解” 一 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二 “传统”与“现代”的同体共融 导演中心时代的先锋戏剧 一 浪漫抒情与集体游戏 二 拒斥文本或自由改编 过士行的悖论世界 一 执迷一端的人生困境 二 文明演进的人类困境 三 荒诞体验中的悲喜 喜剧的兴盛 一 在讽刺中批判 二 在搞笑中放松 报告文学 从写英模到写精英 一 “科学的诗篇” 二 艰难的行者 从写人物到写问题 一 转型期的视点转移 二 问题中的当下关怀 三 史志中的历史沉思 从走向边缘到面临困境 一 批判精神的弱化 二 社会文化心理的探究 三 文体危机及自救可能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接续与断裂(中国当代文学现象专题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谷海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268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2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