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从庄学到诗学
内容
编辑推荐

《神——从庄学到诗学》共分作上、下两编:上编上溯到庄子思想中的“神”进行阐发;下编主要结合中国诗学建构史,考察各时期诗学有关“神”的重要论述,并寻找与庄子“神”论的内在关联。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分作上、下两编。上编上溯到庄子思想中的“神”进行阐发。文章认为庄子之“神”的提出以外不撄内为前提,以纯白素朴为质地,由此呈现出生命的本真与活力。这就从根本上超越了宗教意义上的神灵之“神”,而最先把存在的意义建立于人的精神体验的基础上。对于人的修养,庄子强调“忘”与“外”的实践工夫以返“道”合“天”,藉天地道德以提升人自身的精神品格,使人在与天道合一的境界中神游自得、并流四达,从而丰富了至美至乐的本己体验,拓展了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因此,庄子法天贵道乃基于天人合一,旨在召唤人自身应有的博大与恬怡。在此基础上,庄子又凭借他浪漫而神奇的想象,进一步塑造了以飞天达地、真诚纯一、自然功成为特征的“神人”形象以作为理想人格之境界的化身。庄子始终立足于人的天然纯粹之精神,神动天随,游虚处和,通向不断生成的生命至境。可见庄子之“神”从创生到超越集中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和独特把握,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诗性、哲性的精神之光。

下编主要结合中国诗学建构史,考察各时期诗学有关“神”的重要论述,并寻找与庄子“神”论的内在关联。这里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述:首先在审美本原的层面上,本书认为庄子《养生主》提出的“神依天理”说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神理”说通过天地之美、万物之理这个中介联系在一起,都流露出对天地道德的体验情怀。其次在创作方法的层面上,庄子提出的“神遇”、“神受”与后世文论中的“神会”、“神悟”意义相通,以忘己合天、物化自得为主要特征并区别于一般的理性认知,既是从现象界升入本体界的唯一方式,也是观照艺术形象的基本方式和古典艺术最为本色的创作方法。其经过魏晋时期嵇康、陆机、孙绰等人的发展,陆续在晋宋及初唐时期的画论(如顾恺之的悟对通神、宗炳的应会感神)、诗论(刘勰以神窥象、神用象通的神思论)与书论(虞世南的神遇心悟、李世民的思与神会)诸领域开始获得理论上的根本地位,至唐末司空图的以神遇天、妙造自然与宋末严羽的妙悟入神乃为本色而趋于丰富和成熟。再次从艺术体验状态与过程的角度,本书结合庄子思想与历代文论重点择取“清静纯白”、“行神如空”、“神与趣融”进行了详细阐析,力图呈现艺术活动中精神世界的丰富可感、多层多维的基本审美特征。最后专论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极致的神化境界论。其主要特征一是浑化冥人,物我一体;二是生气远出,自然灵妙;三是神游虚和,超逸无迹。从“虚和”之义来审视,中国古典文论与画论同源,重其“虚”;而乐论与书论同源,重其“和”。由于庄子之影响,艺术理论中的神化境界自汉魏以来就已逐渐形成,到晚唐司空图已完全成熟,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艺术理论的最高峰。而“境界”(或“意境”)论在唐代只是一个起步,北宋才开始真正出现,明清时期达到成熟。“化境”、“逸品”实为神境(品)的无限延伸而成为艺术理论的审美追尚;特别如严羽的“气象”说、王士祯的“神韵”说与王国维的“无我之境”说都不再局限于情景交融,而只能从寄意高远、空灵生动、自得逸趣、浑然合天的神化境界来理解,而这一点,正与庄子哲学中的“神”息息相通。

目录

上编 沿波讨源——《庄子》论“神”

第一章 《庄子》“神”范畴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章 《庄子》人本思想中“神”的创生

 第一节 《庄子》思想的研究起点:内外之分无撄人心

 第二节 《庄子》思想的文化转向:无卜知神纯白守神

 第三节 《庄子》思想的重大开拓:虚心待物道集神来

第三章 《庄子》思想中“神”的超越

 第一节 以神为本:忘己合天神动天随

 第二节 自得其得:独见独闻至美至乐

 第三节 化生神人:赋人神性四达并流

第四章 《庄子》思想中的“神游虚和”

 第一节 神游虚境

 第二节 神游和境

 第三节 生命至境

下编 因枝振叶——文论之“神”

第一章 审美本原:神依天理与神理说

 第一节 神依天理之解析

 第二节 刘勰的神理论

第二章 创作方法:神遇、神受与神会、神悟

 第一节 形成期:东晋之前

 第二节 确立期:晋宋至初唐

 第三节 丰富期:中唐之后

第三章 创作状态中的主体之“神” 

 第一节 创作状态之一:清静纯白

 第二节 创作状态之二:行神如空

 第三节 创作状态之三:神与趣融

第四章 古典诗学中的神化境界

 第一节 神化境界的形成期

 第二节 神化境界的成熟期

 第三节 “境界”理论的会通期

 第四节 “境界”理论的成熟期

 第五节 “境界”理论的确立期

 结语

精神启示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从庄学到诗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卫朝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86275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5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