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找我(读心经谈般若)
内容
编辑推荐

阐释《心经》内涵,讲解佛学基本理论。

以般若智慧洞悉人生,解脱困境,体悟幸福。

本书从佛学经典《心经》出发,讲解佛学精髓,以佛学视角解读生活,洞悉当代人的精神困境,感悟人生,以般若真知为我们提供了一剂解脱痛苦、追求幸福的智慧良药。

内容推荐

本书从佛学经典《心经》出发,讲解佛学精髓,以佛学视角解读生活,洞悉当代人的精神困境,感悟人生,以般若真知为我们提供了一剂解脱痛苦、追求幸福的智慧良药。

目录

序言

上篇 无我的般若

引子

凡例

般若

般若纵横

什么是波罗蜜

五蕴是怎么皆空的

五蕴次第

十二因缘的空相

空取三世诸佛

帕瓦罗蒂的铁钉

中篇 善思念之

引言

净土

净土及其殊胜之处

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

中阴

如何利益临终或已亡者

下篇 不可思议力

四大不可思议力之广角伺察

跋语 随喜zantan

试读章节

总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切事业都应纳于般若的轨道,般若是三乘共学,故也称“佛母”,万类普被,所以非常重要。

大般若是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的弘传结集,分四个地方说,如人间的灵鹫山、竹林精舍、舍卫国的孤独园和他化自在天宫。说的人以佛陀为首,其余诸大菩萨或声闻罗汉、梵天帝释也都有说过。形式上或是问答,或是分解,或是直说(如我们所要讲解的这部《心经》),或是设喻等等不同。《般若经》的组织具足十二分教,讲说时间、因缘也各各不同,条件不同,则阐述发挥的程度也有差别。不管怎样,都是同一智海所生,同一悲源所流,都是释迦世尊随缘应机演变出来的!

在印度,大般若按大、中、小分作三品九类。汉译本中如“放光般若”、“光赞般若”、“摩诃般若”、“仁王护国般若”、“文殊请问般若”等,都摄于三品九类之中,唐玄奘大师译的大经六百卷,共计六百四十万言,分十六会,以上所说的分别摄在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当中, 《大般若经》共计说了六百六十个法,这六百六十法广为阐释迦牟尼佛的般若深义,统摄佛陀的一代时教,不管是显是密、若大若小,一切经律论、戒定慧的各种名诠、旨趣、究竟之事都摄尽了。

《大般若经》的第一会四百卷,有十万个颂子,谈一切法的施设原理;第二会七十八卷,谈一切法相的机构安置和本体要素;第三会五十九卷,谈三智八法的原理;第四会十八卷;第五会十卷,广谈一切法的原理教相。我们汉传的“道行般若”、“小品般若”内容近于此,第一会到第五会把整个大乘教理,所有的境、行、果(或体、道、果)和法相教义全部统摄无遗。按“现证庄严论”的教授即广阐四加行(圆加行、顶加行、边次加行、刹那加行),当中包括见道的、修道的和无学道的,很多很多法相教授和修行次第。

第六会概括总结了前五会的全部教义,如同咒言一样,一法摄很多义,也如字典一样,条理非常集中,但文略义广。

第七会文殊般若,唯说了义,广谈实相法门,是深般若的演变。文殊菩萨是诸佛上师,善通法界性,善示般若慧,三昧深深。于此会中,广泛系统地论述深般若。

第八会那伽室利分,广谈般若的缘起、种类、数量和形相,诸法皆是从缘而起,由性空而显现,从缘起而证入性空,此中全面地展开来讲。

第九会是能断般若,我们汉人所熟悉的《金刚经》就属第九会。讲从初发心到成佛间的行持形相。在开悟知解的基础上又要付行于法。所谓“有行无智不能证果,有智无行不能人道”。此中行法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缘起,这里直断惑疑,顿悟二空!我们一般讲三心、四相,只是在文字上的一个分析,是个理论性的知解,还应从二空(人空、法空)这个角度透入。在这里大家要注意,我们开始渗透一点性空之理——般若之空,不能离缘起而谈空,离了缘起而谈空,必落顽空,或叫断灭空、愚夫空。空不是离缘起以外更有个所谓的空体、空相、空缘生。

说《般若心经))是部行经,摄六百卷大般若之全部精华,既然是行经,怎么个行呢?菩萨依之身行不颠倒,合乎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语行不错乱,远离四种语(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成就五语(如语、实语、真语、不妄语、不异语);意行者,诸八万法蕴一切藏可以说都是从般若波罗蜜而生!

要想使般若的义理充分发挥出来,必须要依弥勒和无著两大菩萨的教授教示,天亲(世亲)菩萨赞深般若是断疑的根本法宝,能断疑才能生信,疑不断则信不生。所谓“有疑善不现,有疑道不见,有疑信不生,有疑恶不离”。我们经常听有人说:“我对佛可有信心了……”其实是有疑心,无疑就见道了,他见道了没有?若没有,就说明还有疑心!若想断疑生信,仅仅讲一下文相是不行的,需要把大般若所有的法则原理,统统归摄于此,方可明个大概就里。大般若六百四十万言,谈及一切法的理、相、因、缘,尽所有相、如所有性,统统都谈及涉入,不是简简单单,文言上疏通一下就算了事,那样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说,不依传承之教授,就不可能了解《般若心经》的甚深密意;不学深、广般若,就不知(《般若心经》的殊妙作用。

第十会为理趣分,这里广谈四曼荼,故也叫陀罗尼分,四曼荼即法曼荼,三昧耶曼荼,事业曼荼和羯摩曼荼。曼荼代表一切“表法”。以人作单位,所有的山河大地、人物景观都给他做曼荼,知道一切法的连带关系和相互作用。色有色的曼荼,乃至受、想、行,有受、想、行的曼荼,不是只有那个曼茶盘才是曼荼。P17-19

序言

我们知道,在释迦牟尼的一期教法中分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季。作为当代一位专业的佛学修士,经常会遇到来自各阶层的各类提问,其中关于末法时代如何修行是比较多的。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向我请教佛法的朋友,我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背诵《心经》,而且一定是玄奘大师译的版本。理由有二:一者可以抓住佛法中心,不会走偏,走远,走弯。有的人可能根本不懂,但机缘成熟,就会万法通透,有纲举目张之功。不同肤色、民族、国家、区域的那么多男女老幼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付出了那么多,不给个交代说不过去。二者,玄奘大师的行迹是汉藏印三地无非议的,其宗教情怀是具有榜样意义的,其治学态度是纯正清淳的。他不需要如鸠摩罗什大师一样作一番“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自我行径解释;也不似道安法师那样因亲近政治力量依靠式极强地弘传佛法而广受非议;也不像道衍(姚广孝)那样,有为了拯救朱元璋在13年做和尚时所受的苦辱而打击报复佛教于万一之时,不惜鼓动朱棣造反而身背骂名的复杂经历;也不用像成就如日中天之智恺大师,还要背着一个隋炀帝这样的尾巴做后缀……他是纯个人地天赋担当、师流清净地承载、自然地形成、体性洁净、表相丰满的原汁原味的纯绿色原生态佛教成就者,避免了因现代人疑心病重而带来的烦琐的解释。

后记

搁笔之际,回首过往,诸多感怀!

诸位上师、善知识的清净传承和具德证量,加上作者本身的信愿能力,是哺成本书的与力能作因。

平和的社会秩序下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相对精细。大青山的宽厚,美岱召的古风灵气,萨拉奇的厚朴与清淳,是玉成此书的不障能作因。

唐勇夫妇盛力劝请和有草原般粗犷胸怀的诸多内蒙朋友们的热情;知心法友文钧的全力护持;同异十方文化公司诸位同仁和诸多正信以及趋正信佛弟子的关注与期待,是促成此书的俱有因和同类因。

书中诸多不完善和挂一漏万的遗憾,当归咎于遍行因。

通过此书得到正信和希求解脱的诸位善友,我真诚地随喜之!此时的异熟因,将会在未来的异熟果中呈现诸多顺缘善果,会有更多的具善团体会合增上,让世界更美好! 夙具慧力的善女孩韩嘉静6岁生日时祈愿——愿天下所有人的善良和幸福愿望都得以实现!让我感动至今!是育成诸多文字的相应因。

最后,让我们在孩子们清澈无邪的眼神和爽朗清脆的笑声中完成这次找我之旅吧!

2009年3月29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找我(读心经谈般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安柯幻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01010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2.1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