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大胆立言,论述中不拘陈说,不乏独到见解。如关于土改提升农业生产力作用的评估,关于土地制度变动与乡村社会变革关系的探究,关于土地改革后农村社会结构呈“纺锤形”的论述等,其观点均有原创性的意义。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著。
| 图书 | 土地制度变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革--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为中心的考察/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大胆立言,论述中不拘陈说,不乏独到见解。如关于土改提升农业生产力作用的评估,关于土地制度变动与乡村社会变革关系的探究,关于土地改革后农村社会结构呈“纺锤形”的论述等,其观点均有原创性的意义。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著。 目录 导论 一 土地改革史研究回顾 二 研究重心转向乡村社会史 三 研究重点及基本研究思路 四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土地制度变动与农业生产力的变化 一 土改运动前农业生产力状况的基本估计 (一)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合理 (二)生产资料配置很不平衡 二 土改运动后土地及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合理化 (一)各阶层土地受益情况分析 (二)农具和耕畜等生产资料的重新配置 三 土改运动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 (二)土地投资力度的加大与劳动力的增加 (三)粮食产量的明显增加 (四)土改的着眼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章 土地制度变动后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 一 农民物质生活明显改善 (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业生产的恢复 (二)农民购买力逐步提高 (三)农村医疗条件的初步改善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一)农民掀起学习文化热潮 (二)农村文化生活日趋活跃 第三章 土地制度变动与封建宗族制度的解体 一 “公田”是封建宗族制度的物质基础 (一)“公田”在南方各省占有较大比重 (二)族田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二 没收“公田”与宗族制度的瓦解 (一)没收“公田”政策 (二)封建宗族制度的瓦解 (三)农民阶级意识的强化 第四章 土地制度变动与乡村政治格局的改变 一 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政治热情 (一)组织农民的政治团体 (二)打垮地主的政治威风 (三)激发农民的政治觉悟 二 建立乡村基层组织 (一)农民成为乡村政治组织的主体 (二)重建乡村基层政权 (三)推进乡村民主建政工作 第五章 土改运动后的农民思想教育与改造 一 必须加强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 (一)土改后农村普遍出现松气思想 (二)发起“李四喜思想”的讨论 (三)“李四喜思想”讨论重点的转移 二 “李四喜思想”本质及流行原因的讨论 (一)“李四喜思想”的本质是什么 (二)“李四喜思想”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三)单纯“压任务”的做法对不对 三 克服“李四喜思想”的历史经验 (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加强对农民及乡村干部的思想教育 (二)用民主的方式教育农民——注重农民自我教育 (三)批评落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教育农民 (四)思想教育中必须注重改进领导方法 (五)思想教育与解决乡村干部的实际困难相结合 第六章 土地改革后乡村社会习俗的变革 一 农村妇女的解放与婚姻习俗的变革 (一)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新风尚 (二)农村兴起婚姻自由之风 (三)变革封建婚姻观念的艰巨性 二 革除农村恶风陋俗 (一)禁止溺婴陋习 (二)革除早婚陋俗 (三)倡导寡妇再嫁新风 三 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新习俗 (一)改造农村“二流子” (二)农村兴起集团结婚 (三)新年画受到农民欢迎 (四)破除农村封建迷信 (五)崇敬人民领袖新民俗的形成 第七章 土改运动后乡村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及中共政策的调整 一 土改后乡村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一)土改后乡村出现中农化趋势 (二)新区土改后新中农的迅速崛起 (三)土改运动后社会结构变动的新格局 二 中共对中农阶层的认识及政策调整 (一)新中农有很高的政治经济地位 (二)新中农具有单干与互助的双重倾向 (三)中共对土改后乡村社会阶级结构的最初认识 (四)中共农村阶级政策的初步转变 (五)毛泽东对中农的分析及阶级政策的新调整 三 中共对富农认识的变化及政策调整 (一)土改运动中对富农的重新定位 (二)土改运动后对富农经济的限制政策 (三)合作化高潮中对富农经济的消灭政策 结语:土改运动后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土地制度变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革--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为中心的考察/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瑞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1619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2 |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321.1 | 
| 丛书名 | 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 
| 印张 | 2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5 | 
| 宽 | 168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