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非常祖母(隔代教育的成功之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解祖父母教育的成功之道,介绍如何避免隔代教育中各种问题的发生。主要内容包括: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目标、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的心理问题、学习方法指导、合格祖母的能力要求等。本书指出很多隔代教育中的错误观点,也分享了许多成功案例,书中的漫画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说明了教育理论和方法,以及当代教育环境的特点,更加深了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家庭教育指南。

内容推荐

我本人从小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在和奶奶生活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很多。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我从她皱巴巴的手绢中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看着她老人家仔细地打开手绢找出几分钱为我买来一根油条,而她一口都不动,心满意足地看着我吃的样子,我就会在心里默默地想,将来一定要让奶奶有吃不完的油条……

前不久,我分别和两位80后青年谈同一个话题,“一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情?”他们都回答说,影响最大的人是从小照顾自己长大的祖母,印象最深刻的是曾经有一次自己用刀削苹果割破手的经历。但是,祖母的不同关爱方式却最终让两个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如今,中国父母的生活、生存压力很大,大多数人全职工作,甚至经常加班、出差。于是,很多孩子的婴儿期、幼年期、少年期甚至是成年早期,都是跟祖父母一起度过的。可以说,这些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祖父母。如果把孩子的成长过程比成盖一座高楼大厦,那么祖父母的教育则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尤为重要。

有的祖父母对子女说:“带孩子对我们来说轻车熟路,你还不是我带大的?”然而,在当今时代,吃穿已经不是中国家庭面临的首要问题了。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家庭教育出现了延迟满足、自我中心、关注焦虑、虚拟人格等时尚新问题。在这些新问题面前,祖父母如何教养孙辈,从小培养他们做人、做事、学习、生存的能力呢?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家庭教育的任务

 1.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目标/3

 2.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7

 3.祖母教育的误区/13

 4.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27

 5.合格祖母的能力要求/35

 本篇思考题/41

第二篇 科学的看护和照顾

 1.婴幼儿期的哭泣/45

 2.当孩子学习爬和走的时候/50

 3.正是咿呀学语时/55

 4.剖腹产的喜与忧/60

 5.童年的游戏/63

 6.饮食与延迟满足/67

 7.新时期的关注焦虑/71

 本篇思考题/75

第三篇 在生活中培养成才

 1.学前期生活技能的培养/81

 2.生活技能与学习能力的关系/89

 3.帮孩子培养一点生活情趣/95

 4.教孩子发现生活之美/99

 5.让孩子学会基本的接人待物/103

 本篇思考题/109

第四篇 让孩子学会学习

 1.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培养/114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23

 3.学习能力源自家庭培养/134

 4.学习方法因人而异/149

 本篇思考题/163

第五篇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

 1.孩子的身体讯号有何意义/167

 2.七岁八岁真的鸡狗也嫌吗/170

 3.你是否为孩子搭好了交往的桥/173

 4.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吗/175

 5.你的孩子懂得负责任吗/178

 6.不要让孩子变成小刺猬/182

 7.如何对待孩子的非主流/185

 8.预防“啃老族”从小做起/188

 9.祖父母的心理健康/193

 本篇思考题/198

第六篇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1.守规矩的民族/203

 2.让我们受益终生的“小”规矩/206

 3.从《弟子规》开始学规矩/213

 本篇思考题/217

第七篇 让家庭拥有传统美德

 1.每个家庭都应该有家训/221

 2.学道有助于家教/231

 本篇思考题/236

后记/237

试读章节

1.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和生存能力

很多祖父母觉得,我的任务就是照顾孩子,让他吃好穿暖,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做。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作为祖父母,如果你越俎代庖,代替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干了,那么,你就剥夺了他成长的权利。

还有一些祖父母觉得,孩子现在尚小,那些家务活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了。其实不然,基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这些技巧和能力在小的时候学习会觉得其乐无穷,但是长大了再去学却可能会痛苦不堪,有的人甚至终生都不愿学。在我的咨询过程中就遇到很多女性不会做饭,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孩子教育也出了问题。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她们从小就没有学会基本生活技能造成的。

另外,孩子小时候是否具备生存生活能力,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一个孩子能自己给自己做饭,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他的自信心就会非常强,对自己生存的担忧会很少。要知道,人的祖先是从丛林中来的,生存是基本要求,对生存的恐惧和焦虑与生俱来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那么,如果祖父母培养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自我生存能力,他的这种焦虑就会大大减少;而同时,孩子在家里就不只是被照顾的对象,还会成为一个能够回馈、更加自由的主体。相应地,孩子就会有更强烈的家庭归属感,心理健康程度也就更高。

2.为孩子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配合学校教育的正常进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几乎所有中国家长的情结。于是,在中国,学习成了所有人肩上的一个重负,不仅孩子在背负,父母、祖父母也同样在背负,一家人都盼着孩子出人头地、靠学习改变命运的现象处处可见。但是,现实中很多祖父母却时常感到苦恼——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好好学习呢?殊不知,他的某些“厌学”习惯就是从小被您培养出来的。例如,孩子在幼儿期的时候,有的祖父母为了让他乖一些,于是用电视节目来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地,孩子养成了熬夜看电视的习惯。等进入学龄期之后,孩子仍然要晚上熬夜看电视,这个习惯影响了白天上课效果,但是又改不掉,您说这是谁的责任呢?

还有的祖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包办了他的全部生活和劳动,甚至有的祖父母跑到学校去帮助孩子做值日,为的是让孩子省出时间和精力去应付学业,其实这种做法大错特错!因为孩子往往能够在培养生活能力的过程中训练思维、发展创新能力,这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以做饭为例,这就是一个程序化的训练。孩子在学习做饭时要弄清准备什么材料、如何判断油热了没有、菜变成怎样才算炒熟了……这些东西对孩子来说都是程序记忆的训练,而程序记忆在孩子进入初中之后的学习中越来越重要,对成绩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不要以为做家务会耽误孩子的学习,适当的家务劳动反而会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而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祖父母往往犯这样的错误:只重眼前,不看长远。比如我听过一位奶奶说:“我们宝贝真厉害,今天一口气就背下十首唐诗,一百个单词”;但是明天还背不背就不管了。其实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的是集腋成裘的效果,影响学习最终结果的不是一时的表现,而是学习是否内化成为一种优秀的习惯。有的孩子平时就特别有心,别人说了什么新鲜事,他都会记下来;看到商店的牌匾字写得好,也会信手比划模仿,这种日常的好奇心才是学习的持久动力,能够帮助他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对于这一点,祖父母应该给予鼓励,要学会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孩子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意识,保障身体健康

人们普遍有这样的疑问: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营养越来越丰富,为什么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呢?很明显,电视、网游、垃圾食品,以及养育者的过度保护都是悄悄偷走孩子健康的罪魁祸首。

老年人有些错误的认识,他们出于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认知,觉得孩子也是容易累着的,应该多休息、多睡觉。所以,有些祖父母不让孩子做很多运动,担心只要出门就有危险,待在家里才是安全的。P4-5

序言

从古至今,中国一直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大国,我们有无数影响世界和人类思想的圣贤先师,他们留下的璀璨智慧让全世界的人们叹服膜拜。同时,几乎每个中国家长都很重视子女教育,从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到如今为了孩子高考停工随学的母亲们,中国家庭的教育情结可谓深入骨髓。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中国教育却出现了很多严重问题,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厌学、接近10%的中小学生染上网瘾、高达12.97%的青少年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中国现代社会快速变革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叠加在80后、90后、00后独生子女的成长上,造成很多孩子出现问题,例如自我中心严重、不懂感恩、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延迟满足能力差、生活和生存能力低、学习能力不足、出现性早熟等,而独生子女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对整个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令人扼腕叹息。

中国教育到底怎么了?谁该为此负起责任?

一说起这个话题,许多家长就会指责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老师,认为当前的教育问题主要来自应试教育体制,其次是教师责任和素质问题。但是,这样的看法有些偏颇。首先,我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要保证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中高考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必须要保持下去。而我们家长真正要去思考的,是如何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做好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其中也包括应试能力。当然,这绝不是给孩子报几个特长班,上几年奥数那么简单;而是要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真正在生活和学习中全面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另外,教育是全社会的问题,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不应成为整个社会教育问题的替罪羊。

相反,纵观当前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真正的根源性问题恰恰来自家庭教育环节,很多影响我们成长的人际规则、生活和学习习惯都是在早期的家庭教育阶段开始形成的。1978年,在一次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聚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曾坦言,他一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在家庭和幼儿园里,所学到的则是那些终生受益、促使他不断努力钻研的好习惯。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习惯养成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处于一种完全缺乏规划和管理的状态,没有哪个政府部门对此真正负责任,而各个家庭又普遍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尤其是近年来,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多数家庭却不懂得如何在富有状态下教育和培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同时,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年轻父母们变得越来越繁忙,他们很少有时间去考虑家庭教育问题,孩子小的时候交给祖父母,等到入了托、上了学,就干脆交给老师了事。

这样一来,很多家庭教育的重担就落到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身上。据不完全统计,由祖父母参与养育的O~3岁的儿童超过70%,3~5岁的儿童超过50%,而5~7岁的儿童超过35%。另外,全国更有超过3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完全由祖父母照顾和教育。众所周知,一个人在O~7岁的成长是奠定其一生人格、能力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因此,祖父母尤其是祖母的教育知识水平和教育方式对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

遗憾的是,大多数祖母往往满足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不摔跤、写作业,她们并不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物质相对富足的家庭中,很多祖母会超前满足、过度满足孩子的很多物质需要,致使他们的延迟满足能力根本得不到发展,为日后埋下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隐患。在本人曾经做过的上千例青少年咨询个案中,有超过’70%的家长曾经提到祖父母对孩子的早期管理和培养失当。溺爱、过度保护、超前满足、过度关注、压迫式学习成为祖母教育孙辈时常犯的错误。

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切实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就不仅仅要推广母亲教育,更要开展全国范围的祖母教育行动。本书首次提出祖母教育的观点,并从家庭教育的任务、科学的看护和照顾、在生活中培养成才、让孩子学会学习、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让家庭拥有传统美德七个方面入手,通过鲜活具体的个案来讲解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原则和技巧,教给祖母们如何在生活中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本书在祖母教育方面首次展开探讨,难免存在观点和方法上的不当之处,请各位读者和教育界同仁们多多指正,本人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对中国祖母教育发展的关注和对未来青少年健康成长所给予的无私帮助!

后记

从我敬爱的祖母去世,到这本书完成,刚好四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每每想起祖母默默看着我微笑的样子,我就会从心底涌出一股难以名状的爱与力量。写作着,幸福地微笑着,泪湿眼角。

我从小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可以说,一直都有幸得以生活在她老人家的身边。她是一个完全不懂教育理论,甚至可以说基本不识字的老太太;但是,她却很好地教育了我们子、孙、曾孙三代人。她是一个真正在教育上做到上善若水的老太太,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回忆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找到她对我们生气或者责罚的事情。她总是微笑着,最多一边假意不高兴,一边批评我们说道,“你又骄傲了!”这句话让我们警醒,但听起来却很舒服。因为有另一层深意也许奶奶自己都不知道,那就是这句话的前提“你做得还不错,否则有什么骄傲的呢?”

在和奶奶生活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很多。小的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我从她皱巴巴的手绢中学会了生活的艰辛和努力。看着她老人家仔细地打开手绢找出几分钱为我们买来一根油条,而她一口都不动,心满意足地看着我们吃的样子,我在心里就会默默地想,将来一定要让奶奶有吃不完的油条。上学的时候,奶奶从来不催促我写作业,反而常常“劝”我,“不要再写啦,明天写也可以啊!”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奶奶越这样说,我越是想今晚完成。于是,我小学所有的周日作业都是在周六晚上完成的,因为我知道明天还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去做了。长大了,开始谈恋爱,开始有自己的家庭,开始做自己的事业,开始追求我的教育梦想;我时常感到很多压力,但是只要有机会回到山东龙口老家,坐在奶奶身边,我就会变回孩子。有时躺在她的腿上,有时给她捏捏肩,和她开着玩笑就不知不觉忘掉了烦恼。奶奶常说,“顺其自然,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但是,九十岁的奶奶还是离开了我们,在为她守灵的三天里,我们大家都很难过但也很幸福。因为,她就像一座山谷,永远地、静静地守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谨以此书献给我平凡而伟大的祖母张秀英女士!

宋少卫

新浪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193945713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确实切中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要害。中国的家庭在急于让孩子成功的同时,迷失在对孩子的宠爱和不知所措中,而且是几代人一起迷失。凡是读过《非常祖母:隔代教育的成功之道》的祖父母和父母们,一定能够从中得到珍贵的启示,并学会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在现代“421”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头等大事。如何处理好祖父母和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协作关系,共同帮助孩子轻松学习、健康成长,是让很多老人感到困惑和急于解决的问题。宋少卫老师精心撰写的《非常祖母》是一本包含了最新教育理论、方法和经典案例的好书,值得祖父母们加以借鉴。

——梅景松 新网教育频道总监

祖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长头痛的问题,身为孩子的父母无论是精力还是资历,似乎都难以说服固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时代和人生经历造就的代际差异是无法用争执解决的。如果祖辈的教育成果成了父辈的心病,对孙子的关怀就是子女的后患。也许祖父母们都不认同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但是看了《非常祖母》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助你发现一些隐患。怎样成为一个好社母,关乎至少四代人的未来幸福。

——殷智贤 《时尚家居》主编,和谐家庭基金项目执行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非常祖母(隔代教育的成功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少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15513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3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