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编的《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集刊之第四辑。主要为儒家典籍与儒家思想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专人、专书、专题和文献整理研究,以及有关的学术动态。
| 图书 |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4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编的《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集刊之第四辑。主要为儒家典籍与儒家思想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专人、专书、专题和文献整理研究,以及有关的学术动态。 目录 論王弼《周易注》對"位暠、"應暠觀念的重視和運用——從"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暠的標點談起 孫綽《論語》注中的孔子形象——以《論語》"克己復禮暠程朱説爲例 論邢昺《論語注疏》解題對皇侃 《論語義疏》解題的繼承、調整與創新 論馬端臨對朱熹《詩經》學説的反駁及其原因 明儒羅欽順理氣思想評述 李光地之《大學古本説》 重評《子貢詩傳》、《申培詩説》的造僞與辨僞——以明代中晚期的經學復古運動爲背景 評閻若璩的二難推理——《尚書古文疏證》研究之二 論程瑶田的喪服學 唐至北宋科舉制變革與《孟子》經學地位的確立 宋代四書詮釋之歷程述論 《周易》注疏合刻本的卷次與體例 《周易》傳、義分合考 真德秀文集明嘉靖刊本考辨 《古逸叢書》本《爾雅》版本考 注疏合會的三種模式——《儒藏》編纂隨劄(其三) 理解版本的方法與效用 撫本《禮記》金履祥批點小識 《古文尚書撰異》文字校勘識誤 《春秋左傳讀》校讀劄記 中華書局版《抱經堂文集》《顧千里集》校點指瑕 清高宗弘曆"曆暠字避諱芻議 概説"二十四史暠 試論儒家詩教在唐代詩論中的顯隱表現 清代進士人數及相關問題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4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0423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9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30 |
| 出版时间 | 2012-04-01 |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 印刷时间 | 2012-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71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22.08-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5.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61 |
| 宽 | 185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