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绿光往事(詹宏志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詹宏志所著的《绿光往事(詹宏志作品集)》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内容推荐

詹宏志所著的《绿光往事(詹宏志作品集)》内容简介:岁月流转,物是人非,往事却并不如烟。

在第一部“家族私史”中,詹宏志追忆似水流年,深情回忆亲情故事,巧妙编织出自身从懵懂到认知的成长经纬,同时营造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社会氛围。

第二部“绿光往事”,记录了作者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片段:偷看电影被抓的尴尬经验,少年同窗情谊的追溯,世界各地最具好感的书店,咖啡生活的趣味,以及文学与音乐的启蒙等。

《绿光往事(詹宏志作品集)》简洁,清新,画面温馨淡雅,情感朴素深沉,读后回味无穷,是詹宏志与众不同的文字魅力。

目录

第一部 家族私史

 1

 夜市

 2

 六阿姨的聘礼──六个阿姨之一

 3

 末子阿姨的婚礼──六个阿姨之二

 4

 四阿姨的约会──六个阿姨之三

 5

 山的那一边──六个阿姨之四

 6

 舅舅来访时──六个阿姨之五

 7

 阿雪──之一

 8

 阿雪──之二

 9

 在山中──之一

 10

 在山中──之二

 11

 二姐的抽屉──之一

 12

 二姐的抽屉──之二

 13

 二哥的大考──之一

 14

 二哥的大考──之二

第二部 绿光往事

 15

 父亲的水晶──之一

 16

 父亲的水晶──之二

 17

 持子之手──之一

 18

 持子之手──之二

 19

 持子之手──之三

 20

 持子之手──之四

 21

 脱衣舞娘

 22

 潜入戏院

 23

 升旗台上的软骨美女

 24

 升旗台上的管乐队

 25

 少年陈瑞仁

 26

 笋滚笋的滋味

 27

 难忘的书店──之一

 28

 难忘的书店──之二

 29

 难忘的书店──之三

 30

 难忘的书店──之四

 31

 我最喜欢的书店──之一

 32

 我最喜欢的书店──之二

 33

 有咖啡的生活──之一

 34

 有咖啡的生活──之二

 35

 有咖啡的生活──之三

 36

 有咖啡的生活──之四

 37

 文学门缝──之一

 38

 文学门缝──之二

 39

 我和你和一只狗叫布

 40

 世界旋转,吉他哭泣

 41

 第一件差事

试读章节

在通往夜市的路上,父亲咳得厉害,几乎要把肺囊都咳出来,激烈的咳嗽声响彻在安静无人的街道上。他的背愈来愈佝偻,脸色也昏暗蜡黄,简直和他右手食指、中指之间被尼古丁熏黄的颜色愈来愈分不清。他穿着变黄的汗衫和灰旧的西装裤,看起来也有点邋遢而猥琐,和其他没出息的乡下中年男子没什么不同。我的心里其实是既不情愿又不甘心的。

这样的父亲和我的想象、我的愿望,以及我的描述太不吻合了。我总是在学校里向老师、同学吹嘘地描述父亲的丰功伟业,他是如何厉害的煤矿工程师,管理着多么进步的煤矿,如何在遥远的矿场里工作,虽然那个地方究竟在哪里我也一无所知,但总不会像我们所在的农村那么平凡。

事实的真相是,父亲已经病重,连医院也不再肯收留他,只要他回家爱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也已经失去了他引以为傲的煤矿,不再外出工作,每天坐在家里同一个位置抽烟发呆,一遍一遍读着报纸,喝着反复冲泡直到淡而无味的香片,偶尔才外出散步或买菜。但他体面好看的西装、闪闪发亮的皮鞋都已经收起来,他渐渐和村子里其他的中年人一样,变得焦黄、衰老而猥琐,他不再在乎外表,内衣汗衫就可以当作外出服,渐渐不像我口中骄傲描述的英挺人物,这让我又着急又羞愧难当。

走往夜市的途中,我的感觉愈来愈复杂,因为很快地我们就要进入比较热闹的小镇市区,走进镇上那唯一的一条晚上灯光明亮的街道。在那条街上两旁的商店里,将会遇见我的同学坐在店里呆望着外面,他们有的家里卖现制的面条,有的卖鸡蛋和酱菜,有的验光配眼镜,有的卖木桶、水桶、铝桶,有的家里修理脚踏车,或者家里是布庄、米店、西药房……他们将会看见我和一位平凡邋遢的衰老男子走在一起,他们将会识破我的谎言,知道我的父亲并不在远方的台北,而是在乡下无所事事。

我轻轻挣脱父亲握着的我的手,稍稍落后一步跟着他,希望这样可以暂时松开我们的关系;父亲似乎不曾察觉我的心思,继续在黑夜里咳得呕心掏肺,身体激烈地震动。穿过了两旁都是稻田的道路,我们进入灯光明亮的街市,经过同学家的制面所,经过同学家的杂货店,经过同学帮忙看守的夜市摊贩,父亲走进一家镇上仅有的西药房,我跟在后面,那也是一位隔壁班同学的家,同学正瞪大眼睛看着我,我只能面无表情不理他。

进了西药房,坐在客厅的药师向父亲点头致意,请他进入后面的小房间,等父亲坐定之后,头发已前秃后白的老药师拿出一支巨大的玻璃针筒,先将针头在酒精灯上烧炙消毒,再为父亲注射一大筒黄澄澄的液体药剂。针头插入手臂的肌肉时,我瞥见父亲皱起了眉头,大概是试着忍住疼痛吧。打完针后,药师和父亲又聊了一下天,父亲才步出药房。一星期总有一次或者两次,父亲就要到药房来打一针,我们都听说父亲病得很重,每周打针就是明证,但我也不知道他患的是什么病。

虽然和父亲一起上街,有时候带给我很大的尴尬压力,特别是他愈来愈委顿的容貌,和愈来愈随便的穿着,但我还是喜欢和他出门,因为最后总有一些意外的惊喜。打完一大筒针之后的父亲似乎心情愉快,他的面容焕发起来,用力拍着我的肩头,说:“走,我们去吃面。”

我们穿过夜市,那里常常有吸引我目光的跑江湖卖膏药的师傅,他们总是带来各种不同的把戏,让我们这些乡下小孩大开眼界,顺便还学到各种关于强精补肾的猥亵语言与禁忌知识。有一些卖跌打损伤外敷药的师傅强调练功习武,他们自己就是穿着短打、一身肌肉的练家子,地摊上除了摆着药粉、药膏、贴布之外,也摆着几张证书、感谢状和照片‘,旁边更散落着放着石锁、金枪、刀剑之类的武器,点明他们的来历。他们也总是先表演一段拳术或耍一趟刀枪,然后才托着盘子卖一会儿膏药。有些师傅则带来奇怪的动物,有人耍猴,有人玩蛇,也有人带来能表演特异功能的老鼠、鹦鹉或松鼠,有的师傅则带来不曾见过的奇禽异兽。有一次,有一位师傅带来一条两头蛇,放在一只布袋里,摊上有状极狰狞的图片,标示那袋子里是一条世间罕见头分双叉的凶猛眼镜蛇,布袋蠕蠕而动,卖药师傅又几次作势要把袋中之物扔到我们脸上,吓得观众东躲西闪,生怕沾染不祥。我站在那里看得忘了时间,直到姐姐寻到夜市把我唤回家,那条“两头蛇”始终没有现身,让我一直耿耿于怀。

但今晚和父亲一起出来,我是不可能在卖药摊子前停下观赏的。我们直接穿过夜市,来到市场口的小面摊,卖面师傅不巧也是班上一位女同学的父亲。其实也没什么巧不巧,镇上那么小的地方,每个人都认得每个人,每个人都和每个人有点什么关系。

点着黄色灯泡的小面摊卖的是典型的台湾切仔面,有油面、米粉,也有我们爱吃的意面,面摊上更有各种令人垂涎的小菜。父亲和我坐下来,他自己叫了一碗意面,也为我叫了一碗,并且要面摊师傅在我那一碗面里加上一颗卤蛋,有时候则加一颗卤贡丸,是更奢华的意思了。意面的汤很清,汤上漂着一点香气十足的油葱,面上放着一些豆芽和韭菜,并且摆上一片白煮的猪肉片。

我们太少有机会能够在外吃东西,这种偶然才有的小吃对我而言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美食。特别是那一颗在卤汁中卤煮得极入味的贡丸,它不同于后来我来到台北才吃到的弹牙新竹贡丸,它更大更软嫩,中间包有肉末,似乎是鱼浆所制(而非一般贡丸的猪肉),我离开家乡之后,再也没有吃过这样的鱼丸或贡丸。

吃完面后,父亲点起一根烟,若有所思地在面摊上沉默许久,我在旁边呆呆地等着,很怕遇见面摊师傅的女儿,心里希望父亲赶快起身回家。我的念力仿佛奏效了,父亲好像被电到一样跳了起来,大声叫道:“头家,这边算一下。”付账之后,我们就回家了,一前一后从灯光明亮的街上慢慢走回黑夜中的家。P3-7

序言

绿光往事

人生来是个张望者,呆坐着,看着世界在他眼前流动……

但或者不是?婴儿初生下来的时候,视线迷离,听觉锐利,他依靠听觉来校正他模糊看见的一切,并赖以学习语言,这个阶段,他其实更像个倾听者。

但那只是很短的时间,很快地,他的视觉发展起来,也许此刻世界在他眼前已经明亮并宽广许多,世界流转开始引起他的兴趣。本来他的视野仅及于照顾他的“母亲”的脸庞(他也许还不知道“母亲”的意义,但他的观察重心的确是这一位“照顾者”肌肉牵动的脸部表情),或者仅及于头上那个旋转并发出声响的吊挂音乐铃。此刻他的头部已经能够转动,他的视野大大地拓宽了,他开始看见许多周遭的事物,大量的“视讯”代替了声音,成为刺激他脑部发展最重要的来源,他变成一位张望者了,而且他将一辈子都是。

想象一个小孩躺在那里,他扭动身体,旋转刚刚发育的颈椎,眼睛清澈明亮,世界在他眼前舞动流转,讯息一幕一幕不停地倾注入他无尽好奇的眼中。他看着世界,却还不明白每一幕画面的意义;他看着世界,却对喜欢或不喜欢的世事无能为力。

我仔细端详另一个正在成长的小孩,想象自己最初的萌发,我必须藉由观察他者以了解自己,因为我已不复记忆……

我穷尽力气却仍无法记得,当我像这个婴儿一样躺在那里,嘴里淌着口水、咿咿哦哦练习着尚未成型的语言,扭动身体并旋转头部,张望眼前流转而过的一切形状颜色,我究竟有什么感受?我已经不复记忆,我是如何认识这世上的诸事诸物以及它们的名称;我也不复记忆,“意义”是如何第一次进入我的脑中,像黑暗中划开一支火柴那样……

等我再有记忆,我已经是个我所认识的张望者了,清晨时光在窗前呆坐着,看着世界在我眼前流转。这个时候,我感觉身后已有各种杂沓的背景声音。我不必回头,就能认出其中有一种声音是我母亲在呼叫三阿姨帮忙的声音,另一种声音是母亲用锅铲碰撞炒锅的声音,也有一种声音是炉上水壶烧开的声音,当然还有大哥匆促刷牙漱口的声音,我还能听出母亲装填便当的声音,邻居妈妈斥喝小孩的声音,二姐收拾书包的声音,末子阿姨走下楼在门口拦住骑脚踏车卖菜农人的声音……每一种声音我都能辨认,每一种声音对我都有“意义”,我身处在一种我所熟悉的“环境”。

也许正因为这一切是每个人“认知系统”发展的必然过程,我们太熟悉它,以为它的存在理所当然,甚至到了一种麻木不仁的地步,不曾动念想要检视或盘点它们。等到我惊觉“成长”阶段已远邈,如今剩下的只是“衰老”和“消逝”,就连我以为理所当然的“环境”,也已完全成了逝去的风景,我才发现这些亲身经历的往事并不如想象耐久,它们更像朝露泡沫,或者更像是我童年在田边路旁常看见的某种朝绽夕凋的不知名花朵,你是一转身就再也不见它了。

那约莫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或者已经是二年级?一个星期日的清晨,我勇敢地想一个人走往远一点的地方。我住在小村镇的街市边缘,稍稍往外走去,就是满地的稻田与菜园;抬头我可以看见村里每个角落都见得到的一座山,山势平缓起伏,形状仿若一匹匍匐沉睡的巨兽,山名虎山,是传说中昔日国姓爷郑成功掷剑伏虎的所在。我沿着山脚下的农村道路前进,每隔一小段路,我可以看见村里的一些小聚落,通常是一丛丛竹子和几栋黑瓦土墙的房舍,农舍旁总会走出几只昂首阔步的鸡禽,机械化地点着头啄食地上的砂粒,也不时会从农舍后面传来猪只嚎叫的声音。

我快步走在灌溉用的沟渠旁,流着汗吹着风,微微有种身体上的快适感。水沟旁的高地有时候农人会种植西红柿,我可以看见叶子下藏着青色的累累结实。水沟上方也飞舞着蜻蜓或者蝶蛾,稻田整齐干净,不容易见到杂草,即使是在水田边缘或者田埂纵横之处。但是地上一朵紫色的小花引起我的注意,啊,那是多么美丽的小花呀!我幼稚的美感心灵被触动而颤抖着。它从地面的低草丛长出,约为拇指甲片的大小,淡紫色,花分四瓣,中有黄色的花蕊,露珠滴在它的身上,让它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也许只有广播剧里的“可怜花”可以描述它。但它太娇小脆弱了,我不敢冒险摘它,我想在回头的路上再把它摘回去,也许还来得及把它插入有水的小瓶,有机会让它持续得更久。

等我冒险完毕,回头寻找那朵花的时候,太阳已经高挂了,热气蒸腾,我头上冒着汗,汗水滑落整片脸颊。但我找不到那朵沾着露水、可怜楚楚的小紫花,我搜索记忆,想再度确定它的位置,我错记它的位置吗?还是被其他人摘取了呢?最后我在一丛野草里看见一朵干扁枯萎的残花。早上是一朵新绽盛开的花朵,不到中午它已经历经了生命,成为枯萎消逝的美丽。我仿佛受到了某种震撼,若有所失地走了好一段路,如果可怜之花的日子如此短暂,我自己又将如何呢?

我那时候第一次意识到“消失”或者“改变”,可能是生命的基调。坐在窗前再看眼前的世界,我也有了不同的感受,我逐渐认出来,即使是我坐着不动所看见的世界,也一径地变个不停。昨天还叫卖着馒头的山东老兵,今天不再出现,他到哪里去了?挑菜来卖的大婶,有一天变成年轻的男子了;清晨送丧的队伍,带走了隔壁的阿婆,她应该是不会再出现了……

何况后来我也坐不住了,我长大了,离开了家,投入外面的红尘世界。从此我卷入它,和世界一起像陷在洗衣机里一样快速旋转,头昏目眩,无暇思考。

又有一段时间,当我在工作中奋起争斗,我以为我在经营世界,后来发现你的生涯其实只是急流泛舟,高抛或坠落,尖叫或惊叹,身不由己的时候多,自主掌舵的时候少。也许我可以修改胡适的诗句,来做戏谑式的自我写照:“清夜每自思,此身非我有,一半属公司,一半属朋友。”

也许就是这些真实感受,让我转而珍视短暂的人生经验,让我意识到生命里的每个片刻都有特殊的存在之理,让我相信所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如果是这样,重新把人生的片段遭遇和交臂的各色亲友记录下来,不仅可供疗愈,也加强了自我的“存在感”。我们曾经真实存在,不是吗?

是这些力量,引领我去描写我的父亲、母亲、六个奇妙的阿姨,以及我的兄弟姐妹。也是同样的力量,让我去追想成长中平凡却刻骨铭心的遭遇,以及那些平凡却真实存在的邻居与友人。

此刻我仿佛是一位坐在电影院里的观影者,灯光灭去,黑暗中绿光闪烁,它投射在银幕上演出一幕幕的“过去”,但影片里的故事好像有点过度戏剧化而不真实,配音也好像太熟练、太干净而显得太职业化,我也看得有点尴尬,又觉得熟悉又觉得陌生,不像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电影有时候拍得好,有时候拍得坏,但既然进了电影院,不如就平心静气看下去……

书评(媒体评论)

宏志的文字现在才在这里出版,虽然耽搁太久,总算让我长出一口气。

——阿 城

詹宏志是当代极少数能写明朗文章的人之一。明朗的魅力,绝不抽象,将复杂的来龙去脉说得有趣、帅劲,令人神往,他是此中高手。

——朱天文

我和宏志各有各的“动物领域”,同一代人,相与三十载,能够成为渐行渐近的朋友是不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我们都还保有一点不堪凑附热闹的好奇心,在惯于接触种种未必能和正常人交换心得的琐碎知识之际,相濡以沫也许正是难得的缘法。

——张大春

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让大陆读者一窥詹宏志那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配备与无线电望远镜似的敏锐触角,也当然能够略显这位绝代才子的蕴藉光华;我唯一担心的是,这就够了吗?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大陆读者明白:没有詹宏志,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梁文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绿光往事(詹宏志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詹宏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84610
开本 32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