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青春--新概念90后作品选(女版典藏)
内容
试读章节

轻微的晃动,混合着风与树叶的清新,像是某种潜在的情绪,发生得悄无声息。

唏嘘着醒过来。惊觉自己竟然睡靠在男生的肩膀上,心脏顿时漏跳几拍。

“啊……对不起。”迅速绷直身体,慌乱地道歉,少女的矜持在脸上升起热辣的红晕。上天作证,这一刻,她宁愿被诸神揪住头发,再扔回那个虚空里去。

男生用狭长的眼睛看她一眼,什么都没说,只是略微惊讶地笑笑,目光移向别处。

他身上散发出淡淡的香,她努力地搜索,这是哪种植物的香呢?金盏?郁金香?夜樱?月见草?……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淡淡的香。是他留给她的第一印象。

她不能确定,因为淡淡的香气就对一个男生满怀好感,这个理由够不够得上正当。

听起来不太像话,像个花痴。

主席台上,校长的讲话仍在继续,扩音器嗞嗞的电流声与疲惫的神经相互抗衡。阳光透过窗子在礼堂里缓慢地荡漾开,不断变换着斑驳的角度,偶尔聚焦,晃得让人睁不开眼。

每年的开学典礼大抵都是如此。

总有一些喜欢长篇大论的领导,也总有一些像她这样习惯睡死过去的学生。

怔怔地看着台上的喧嚣和台下的肃静。回想起刚刚的梦。自己竟然在开学典礼这种隆重的场合,靠着陌生的男生的肩膀,做了这么一个不靠谱的梦,她觉得不可思议。

莫非是什么神秘的预言么?

那几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虚实莫测的尽头,无异于以往的姿态,像是对诀别的无动于衷。

明明是有人跟她在一起的,可为什么又像是彻头彻尾的一幕独角戏呢?

那种声音,那种来自遥远地方的声音,那种呼唤她名字的声音,竟然一瞬间停止了颤动。

万籁俱寂。像是梦长久不能的表达。

或许有一些人在潜意识里就是没有声音的,像一部老的黑白默片,暗自消解着身体和意志里的能量。

清醒一下混沌的大脑。然后摸出手机,给盛夏写了一条信息:“你坐在哪里?”

音乐铃声从礼堂的某个角落飞溅而出,发了癫似的,引爆了寂静中的无数目光。

啊,不是吧,短信提示音也这么惊悚……她哭笑不得地自语道。

数秒之后,收到盛夏的回复:“知道我坐在哪里了吧……”

散场的时候,用来烘托气氛的还是万年不变的《运动员进行曲》。

她迫不及待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伸展手臂,放松已经僵硬麻木的躯体。

走过一段小小的走廊。窗口枝条轻摆,像是日光下一堆冰凉的游蛇。

身边不时听到“呦你也在这儿啊”惊喜的开场白,或者“唷,一个假期不见,你还没有毁容啊……”死党间的问候语。

走进新高一的教室,目光不经意间扫到最后一排,意外地看见了方才那个男生。

纯白的衬衣和黑色长裤,略微卷曲的浅棕色头发,眉清目秀,是漫画中才会出现的美少年形象。  他朝她投来一个带着笑意的静静眼神,然后低下头去,刘海几乎遮住了他的一半脸。

不知为什么,她觉得这个对她微笑却一言不发的男生……有些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是他留给她的第二印象。

于是希望自己能坐在与他相邻的位置上。

结果却隔得有些远。即使是在只有48人的世界里,这个距离也属于那种不容易交集,也不容易制造交集的范畴。

老师点新生花名册的时候,她留神听了他的名字,方勿语。

方——勿——语。她轻轻地重复着,仿佛又呼吸到了暖暖的花香,之后是深入骨髓的凉。

——他是个失聪的少年。

——静寂始于三岁那年的一次链霉素注射。语音分辨能力几乎是零。

难怪他们的相遇发生得无声无息,以至混淆了梦和现实的界限。

无声无息的相遇算是相遇么?

方勿语。

班里一致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他的时候,这个安静的名字,无可救药地和悲伤连在了一起。

04

第一天上课还算走运,踩着两分铃;中进了教室。

朝座位走过去的时候,她在眼角的余光里,看见方勿语的神情如同一只安静而警觉的猫。

突然想起之前在小说里见到过的两个词,唇语和哑穴。

这两个陌生的词语浸泡在被黑暗阻滞了声音的源泉中,正在显露出端倪。

而他,对此一无所知。

接下来,她的目光就被同桌的女生吸引过去了。

好像洋娃娃一样的女生。

樱桃色的泡泡衫,天蓝色的蕾丝裙,白色碎花凉鞋。童花头,脖颈修长,皮肤白皙,嘴唇像水蜜桃一般微翘着。

最奇怪的是女生的眼睛,像是被某种郁结的情绪吞噬了,给人一种满含热潮的感觉。

她悄悄地看了半响,终于还是忍不住用试探的口气问:“你好像……哭过?”

“啊?你看出来了?”女生仿佛受了惊吓,慌忙去揉眼睛。

“喏,你的眼睛肿了。”她用手指了一下,微笑着问,“怎么了?”

女生不好意思地说:“昨晚上看《彩云国物语》,千叶一死,我就哭得不行了……”

“这样啊。”她点点头,表示理解,“我过去看《梦幻妖子》的时候也费了好多纸巾呢。”

“真的?那你有没有看过《蜂蜜与四叶草》?”

“看过啊!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漫评呢,嘻嘻。”

从小学时起,她遇到过许多对漫画敌视、抗拒和一无所知的人,志同道合的漫友很少。

热衷的事物,独享和与人分享,兴奋指数终归是有差异的。

于是她欢天喜地地说:“我们同桌,真好哎。我叫夏绿绿。你呢?”

“宋西羽。”女生非常羞涩地微笑着。P6-9

后记

曾经推掉过不少让我写序和后记的要求和请求,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主编的一些书,因为我不喜欢作为一个指导者出现,我觉得在精神的世界中没有“指导者”和“导师”。鲁迅都曾说他自己还在寻路,何敢给别人指路?他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都不敢指导别人,不敢做精神的“导师”,我当然更不敢指导别人。那这一次我为什么要写一些话呢?因为我有感想,是有感而发,当然我写的也是一些不具有指导性的文字,而只是和大家一起寻找精神的方向,和大家一起共勉。

我觉得作品的好不好,最主要的原则在于我们自己的心。许多人看不懂鲁迅,我比较轻易地看懂了,许多人轻易看懂了胡适,而我总是看不出多少名堂来。许多人不喜欢鲁迅喜欢胡适,许多人喜欢鲁迅不喜欢胡适,当然还有既喜欢鲁迅又喜欢胡适的,既不喜欢鲁迅又不喜欢胡适的。所以,我觉得看一本书,只要自己喜爱就好。

我一直觉得,文学本身就是一个谜。我一直企图发现和寻找文学的本质,但我一直只能离文学更近,而不能发现文学的本质。我所认为的,也只能是所谓的“文学没有标准”,真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包含着独一无二的尺度,它本身就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标准。所谓的“标准”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每个文学爱好者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判断和“标准”。文学也没有年龄之分,老爷子没有特权,小孩子也会有文学天才。青春拥有自己的文学特点和特长,所以90后的你们应该多相信自己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我觉得,真正的文学是纯洁的、高贵的,它没有任何身份的标签,真正的文人是精神的贵族。文学是属于人民的,也只有生根于人民,才会有真正的文学的出现。我说的这些,也已经说明了我的选稿标准是没有什么标准可依的,也就是没有标准,标准在我的心中。只要你写的足够有文采,足够真善美,足够有内涵,足够有精神价值,就会被我选中。

我开始注意90后,已经有两年了,我一直很努力地去发掘新作家和文学新人,我也喜欢去发现新的写作特点和写作趋势,90后是一个在全新的环境中产生的全新的群体,我相信很值得去发现和发掘,我相信他们不会让我失望的。早在2008年7月的时候,《横空出世90后:90后作家文学作品精选Ⅰ》的初稿就已经编好了。我很怀念自己青春年少时的那一股追求理想的风雨无阻的劲头和执著,青春年少时的精力和体力都是非常强而有力的,所以我相信新人会有新气象。

90后和80后因为年龄接近,所以关系密切。我觉得,80后和90后都是产生于巨变的时代,那就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用哲学的话来说,他们都是“新事物”。80后和90后无论是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文学观、道德感,还是在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等等方面,都出现了无数新的发展趋势、新的现象和新的可能,巨变的时代都是时势造英雄的时代,这似乎是不变的规律。

90后和80后截然不同的地方,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90后比80后拥有更多新的趋势和新的发展可能,比如:90后已经产生了一整套老一辈都不懂的“语言系统”,在90后范围内被大量使用,连80后都常常觉得那些文字是“火星文”,往往看不懂。第二,90后比80后更自我,他们更会主动表现自己和表达自我,他们的语言方式更直白,看问题的方式和行为方式更直接。这是很好的趋势,然而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最重要,以自己为中心,这就不一定是好的了。第三,90后比80后更物质,他们对物质条件的要求更高,物质条件和金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更高。真正的创作是纯精神的,丰富的物质条件常常使人安逸,不思进取,物质丰富的时代似乎更难产生伟大的作家,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常常就是鱼和熊掌的关系,我想这也是物质世界给精神世界造成的不利影响,很具有挑战性。第四,90后作家比80后作家更早熟,在总体上当然还没有80后作家成熟。第五,80后作家和作品对90后写作者影响非常大,他们常常模仿80后作家和作品,市场化写作也比80后作家来得更明显,市场化写作和物质丰富的时代有直接的关系。当然,90后写作者中间也已经出现了很多拥有自己特点的优秀作家。最后,90后和80后截然不同的地方很多,我现在还没有想到的,或者想到不重要的就不多说了。

别小看90后作家,他们比80后更早熟,你看了我主编的这本书,相信会和我有同感。老一辈给了我们80后作家们太多偏见和压力,我们应该多支持90后作家们,多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新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相信新人会有新气象。

本丛书的作者都是90年代人,以获得过新概念作文大赛奖和后起之秀为主体,我有理由相信,这些人在未来文坛上应该是一支很大的队伍,文学界迟早是新人的天下!我有理由坚信,书中的某些人将来可以成为作家、文学家或者杰出作家、文学家,甚至有可能产生伟大作家或文学家。将来的事情还是不说了,未来会发生的事情谁可以知道呢?

经过我的有限的阅读和观察,我觉得在90后作家群里,张牧笛、潘云贵、顾文艳、韩雨等人的作品已经很不一般了。特别是张牧笛,她用美好的文字记录下了美好的青春,她的作品常常是一幅幅让人留恋的“青春画卷”,她常常以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为素材,用文字编织了那些平常而美好的回忆和故事。这样的回忆,特别能感动那些同龄人,也能让我们这些过来人回忆起自己的美好青春。所以她的作品可以激起无数人的共鸣。张牧笛的中短篇小说一共才十来篇,我觉得本丛书所选的作品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张牧笛的粉丝们可别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本丛书所选的潘云贵、顾文艳、韩雨等人的作品也已经很出色。

本丛书中的作品,体裁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清新活泼,阳光快乐;有的温馨感人,催人泪下;有的积极奋进,自强不息;有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文字或豪放或婉约,或华美或质朴,在他们的笔下,青春与爱情、生命与理想,都化成了最纯真和最美好的文字,铭刻了他们最神圣最美妙的时光。作者们把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痛苦,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真实地反映了出来。因为作者比较多,因此写作风格各有不同,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领略到各种不同的文风。也因为作者比较多,因此能够从不同特点和不同角度反映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生活、情感、思想、价值观等内容。本丛书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充分体现了青少年最大的开放本性,就是张扬个性,也体现了文学本无标准的原则。因此,本丛书是一套精美的青春文学套餐,在这个套餐中,读者可以尝尽不同的风味,它将带你走进全新的美好的90后文学世界。

如果90后的你很有写作特长,很有文学梦想,并且写得足够有个性,足够有特点,足够有文采,足够精彩,足够真诚,我愿意和你一起共勉,也许还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我一直觉得,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有时候一篇文章可以改变好多人的一生,有时候一本书可以改变数以千计的人的一生。我不期望这本书可以改变数以千计的人的一生,至少我不希望这书有害读者,但我还是希望这套书可以对许多读者都有所益处。

说起我想写这个后记的起因,这似乎是一个意外。起因是我在兰溪第五中学做了个“寻找90后文学新锐”的活动,学生们的文学热情,让我觉得青春就是一首诗!青春拥有诗一样的旋律,和诗一样美。当吟诵《90后的名字-q青春》的三位清纯女生一上台就让我感觉耳目一新,吟诵的声音也是悦耳动听,生动地表达了对青春的畅想,她们的吟诵仿佛让人感觉到空气中都充满了青春的风采和文学的气息,让我感觉到了诗歌的火热和青春的脉搏,青春拥有的无穷魅力。我再一次仔细看了一遍这首诗歌后,感觉这首诗歌写出了很多90后的心声,很有青春的激情和文学的力量,立刻有一种让施欣怡的诗歌《90后的名字叫青春》在序和封底出现的冲动。这首诗让我更走近了90后,为我解读90后提供了一座桥梁。当然,《90后的名字叫青春》原作还需要做很大的加工,需要我和施欣怡一起加工,重新书写这一首诗歌。最后,就以这首诗歌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目录

张牧笛:

 青空

刘禹婷:

 爱情的阴影

车欣格:

 名为青春的年少

顾文艳:

 真实

周笑冰:

 苦乐记

原筱菲:

 暗我静坐在影子里

陈思贤:

 琴惑

孟祥宁:

 遗失的幸福

王洁:

 只是一场赌局

慈琪:

 周葛的烦恼

姬佳言:

 怪叔叔

韩雨:

 拾遗录

 昔时明月在

 秋·紫冰项链

编后记——90后的名字叫青春

内容推荐

《最青春——新概念90后作品选(女版典藏)》中的作品,体裁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清新活泼,阳光快乐;有的温馨感人,催人泪下;有的积极奋进,自强不息;有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文字或豪放或婉约,或华美或质朴,在他们的笔下,青春与爱情、生命与理想,都化成了最纯真和最美好的文字,铭刻了他们最神圣最美妙的时光。作者们把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痛苦,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真实地反映了出来。因为作者比较多,因此写作风格各有不同,能让读者在短时间内领略到各种不同的文风。也因为作者比较多,因此能够从不同特点和不同角度反映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生活、情感、思想、价值观等内容。《最青春——新概念90后作品选(女版典藏)》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充分体现了青少年最大的开放本性,就是张扬个性,也体现了文学本无标准的原则。因此,本书是一套精美的青春文学套餐,在这个套餐中,读者可以尝尽不同的风味,它将带你走进全新的美好的90后文学世界。本书由陈文伍主编。

编辑推荐

90后的青春就是一首诗,90后的青春拥有诗一样的旋律!让我们在青春的溪流中来回激荡,让我们满怀青春的激情,创造璀璨的未来!

因为,90后的名字叫青春!

《最青春——新概念90后作品选(女版典藏)》中的作品,体裁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的清新活泼,阳光快乐;有的温馨感人,催人泪下;有的积极奋进,自强不息;有的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文字或豪放或婉约,或华美或质朴,在他们的笔下,青春与爱情、生命与理想,都化成了最纯真和最美好的文字,铭刻了他们最神圣最美妙的时光。本书是一套精美的青春文学套餐。本书由陈文伍主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青春--新概念90后作品选(女版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文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4218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