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幸福禅学(放下放慢放开的智慧随意随缘随喜的禅学)
内容
编辑推荐

《幸福禅学——放下、放慢、放开的智慧,随意、随缘、随喜的禅学》由张笑恒编著。

其实,幸福不是盛开在遥远山头上的花朵,需要我们跋山涉水,费尽心力,才能采摘到。幸福,就像晴天的夜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抬头就能望见,只是彼时我们疲惫的眼睛多半都在盯着泛着微光的电脑屏幕,而忽略了幸福的闪耀。

幸福也不是什么深奥的大道理,更不需要花钱去购买,只要你拥有一颗智慧禅心,生活处处都是幸福。

内容推荐

《幸福禅学——放下、放慢、放开的智慧,随意、随缘、随喜的禅学》由张笑恒编著。

《幸福禅学——放下、放慢、放开的智慧,随意、随缘、随喜的禅学》讲述了:

禅是自性,自修,自证,在禅的世界里,观照自己的心灵,能够获得一种超脱和清明。心境清明自在,外界的纷纷扰扰就不能够侵入我们的心灵,我们就可以泰然自若地体味生活的甘甜芬芳。

借助禅的智慧,让我们从种种欲望和执著中解脱出来吧,放下浮躁、嗔怒、愚痴和傲慢,净化自己、接纳自己。将自己的心灵擦拭干净,认清真正的自己,享受淡然如水、闲适如风的生活,我们的生命里就会洋溢着喜乐、灵动和光明。

禅语念幸福,念得生活真味,念得喜乐安康。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放飞心灵,天高云淡人生随时要静心

 1.幸福是心的感觉/3

 2.安禅何须劳山水/6

 3.饿了就吃,困了就睡/8

 4.天堂净土在禅者的心中/9

 5.内心不依赖外物,即获得自由/11

 6.放下浮躁的心,人生静如禅/13

 7.“气大不如量大,平静面对无中生有的事/15

 8.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17

 9.不妨再让一次/19

 10.学会享受等待/22

 11.如果累了,将心靠岸/24

第二章 放慢脚步,跑得太快灵魂就会跟不上

 1.学会忙里偷闲才能享受生活/27

 2.总和时间赛跑的人不一定幸福/29

 3.不是每件事都值得去做/31

 4.抛开一切,让自己闲一段/33

 5.放宽心思,放松生活/35

 6.给幸福的生活脱去复杂的洋装/36

 7.一花一世界,随缘去赏花/38

 8.静下心来,享受阳光的恩赐/40

 9.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42

第三章 放下名利,追名逐利只会牵绊幸福的脚步

 1.拥有了一亿元,你就幸福了吗/45

 2.欲望太多会让幸福之井干涸/48

 3.放下欲念人禅定/50

 4.将得失看破,才有平常心/52

 5.幸福不过就是一碗水/54

 6.别给自己喝“咸水”/56

 7.抵住诱惑,才能赢得最终的幸福/59

 8.“我并没有亏负你”/61

 9.试图同时走两根钢丝,永远也找不到平衡/64

 10.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66

 11.欲海无边,回头是岸/69

第四章 放开他人,心如明镜台莫使惹尘埃

 1.何苦自寻烦恼/72

 2.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75

 3.不要因为他人的评论而心烦意乱/77

 4.减轻烦恼,可以靠禅的力量/80

 5.善待怒气,照顾好自己的心情/82

 6.不宽恕别人,是苦了你自己/84

 7.不要拿别人或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87

 8.“山不过来我就过去”/90

 9.蜕去烦恼的旧皮,搬开心造的石头/92

 10.与其仰望别人的幸福,不如经营自己的幸福/95

第五章 放逐心情,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

 1.何必记着旧恨/98

 2.关上身后的门/10l

 3.让过去成为过去/103

 4.赔了钱,不能再赔上心情/105

 5.幸福就是当下/108

 6.感谢失去,因为它让你重新开始/110

 7.不要让昨天的伤痛影响你的一生/112

 8.没有未完的故事,只有未死的心/114

 9.明天的烦恼明天再说/116

 10.你所担心的事,90%不会发生/118

下篇

第六章 万物随性,顺其自然不强求

 1.执著未必是好事/123

 2.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126

 3.你永远无法成为别人/128

 4.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132

 5.杂草也是很有用的/135

 6.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138

 7.一切都还在/140

 8.当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钟/143

 9.关上一道门后,总有另一扇窗打开/145

第七章 万事随意,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1.不必跟命运争吵/149

 2.不必拒绝生命的雕琢/151

 3.在不如意的人生中好好活着/153

 4.面对金钱要有好心态/155

 5.无论多恶劣的天气,总有放晴的那一天/158

 6.关键时刻要勇于放弃/160

 7.多些满足,少些抱怨/162

 8.别让攀比毁掉你的幸福/164

 9.不过一碗饭,不过一念间/166

 10.你自己不放手,谁也救不了你/168

第八章 一切随缘,珍惜眼前的放弃天边的

 1.不要追求一个虚幻的经典/171

 2.不妨坦然认命/174

 3.佛说,爱情是一种宿命/176

 4.只看自己拥有的便能快乐/179

 5.缘分不可强求,缘来缘去都是福/182

 6.缱绻人生,遗憾是份不错的答卷/184

 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而是尽人事听天命/186

 8.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188

 9.原谅逝去的爱/19l

第九章 常常随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悦纳一切苦与乐/194

 2.愁也一天,喜也一天/197

 3.不做可悲之事,人生才不可悲/200

 4.境遇不顺时付之一笑/202

 5.天堂还是地狱,由你自己来定/204

 6.身处逆境一样淡然处之/207

 7.从新的视角寻找生活的乐趣/210

 8.对自己说“不要紧”/212

 9.抱怨只会让事情更糟/215

 10.原谅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217

 11.活着,是一种心情/219

第十章 处处随善,慈悲是幸福的根

 1.怀一颗慈悲之心/222

 2.慈善行为真正的目的/224

 3.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227

 4.布施,获得幸福的秘诀/230

 5.见智见仁,见善见恶,全看你心存何念/233

 6.学会替他人着想/235

 7.适时表达同情/238

 8.关爱应发自内心/240

 9.奉献不只是物质上的给予/242

 10.不求回报和感恩/245

试读章节

3.饿了就吃,困了就睡

近来,如何保持健康长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们总是从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报道:年近百岁的高龄老人,身子骨依然硬朗得羡煞旁人,于是人们纷纷询问他们的长寿秘籍,答案几近相同——除了多锻炼少生气,就是该吃时就好好吃,该睡时就好好睡。

是啊,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原本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却说过这样一句话:“吃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平白云观有副对联:‘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一天,有源禅师来找大珠慧海和尚。有源问大珠:“和尚你修道用功吗?”大珠回答:“用功啊!”有源又问:“怎么用功法?”

大珠说:“饿了就吃,困了便睡。”有源问:“每个人不都是这样的吗?”大珠说:“我和他们不一样!”有源问:“哪里不一样?”大珠说:“一般人吃饭时不肯好好吃饭,偏偏要想东想西,影响食欲;睡觉时又不肯好好睡,东想西想,所以睡不着。我怎么会跟他们一样呢?”

生活,说简单其实也简单——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我们若都能做到这点,生活想必快乐许多,安然许多,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了。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人能快乐地把饭吃完,安稳地把觉睡足呢?我们整天为了处理好人际关系而四处奔波,为了算计仕途的利益而患得患失,为了吃喝玩乐而通宵达旦,弄得饭不能按时吃,觉不能踏实睡……就这样,我们离幸福和安康越来越远。

当我们拥有了金山银山,却弄丢了健康平安,当我们成为人上之人,却再也没有一场安心的美梦,这又何苦呢?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发生,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而然,一些事情的解决,就像困了睡一觉就好一样,理所当然,叉何必对可能发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得太多呢?

试着放弃那些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情吧,一个人不能吃好睡饱,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所以,越是重任在身的人,越是压力在肩的人,越是困苦难当的人,越该从睡好吃好做起,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生活就是这样,即使有再多的艰难困苦,到了饿的时候,该吃饭也要吃饭,到了困的时候,也不忘踏实地去睡觉。人活得越简单,越自在,才越快乐。懂得顺其自然,不为明早的太阳是否升起担忧,你就能拥有今夜的星光。

4.天堂净土在禅者的心中

如今社会的浮躁,造就了很多这样的职场新人——他们总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不屑于做那些琐碎的事情,高学历成了他们俯视一切的资本。殊不知,这种高姿态其实是对工作的一种亵渎,请记住,世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态度。有一种人,无论他们是建筑工人,还是国会议员,都会对自己的工作心满意足。正如佛日:天堂净土自在禅者心中。

挑水禅师是一位有名的禅师,许多学生都想拜他为师,但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吃苦,学习时常半途而废,于是挑水禅师辞去教席,并劝他们解散,各奔前程。此后,谁也没有发现挑水禅师的行踪。

三年后,他的一位学生发现他在乡下种地,与一些农夫生活在一起,这位学生立即恳求挑水禅师给他开示。

挑水禅师不客气地告诉他:“你没有资格接受我的指导。”

学生问道:“要怎样我才能有资格呢?”

挑水禅师道:“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在乡下过上三五天的时间,我也许可以教你。”

于是,这位学生决定与挑水禅师共度几天农夫的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每天吃的是野菜和一点粗粮。终于有一天,又到了吃饭时间,那位学生看着那粗糙的食物,一口也吞咽不下去。  挑水禅师不客气地说道:“我曾说你无法跟我学习,这里的天堂,你无法享受,你还是回到你的人间吧!请不要把我的住处告诉别人,因为天堂净土的人,不希望有别人的打扰!”

学生哭着跪下来,说道:“老师!您珍重吧!弟子确实没有资格跟您学习,因为您的天堂,弟子无法领会!”

在一个真正的禅者眼中,天堂净土在哪里?卑贱工作里有天堂净土,爱人利物里有天堂净土,化他转境里有天堂净土,原来天堂净土是在禅者的心中,不在心外。

日出日落、朝朝暮暮,你在工作中所持的态度或者使你的思想变得更加开阔,或者变得更加狭隘;或者使你的工作变得更加高尚,或者变得更加低俗。

美国的黑人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是清洁工,那么他也应该像米开朗基罗绘画、贝多芬谱曲、莎士比亚写诗一样,以同样的心境来清扫街道。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天空和大地的居民都会对他注目、赞美!”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别小看自己的工作。肯干一些看起来似乎丢脸的卑微的小事,有时恰恰是你在社会能立足、在单位能发展的前提。如果不突破“面子关”,任何人都难得有大的发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更谈不上成为一流员工。

苏晓晓刚刚研究生毕业,毕业后进了一家著名房地产集团做培训。没想到,刚上班领导就交给苏晓晓一项任务:和大家一起到附近的小区挨家挨户发宣传单,推销公司即将推出的新楼盘。这些工作本来是想聘请一些在校大学生去做的,但因为项目很急,加上又是学校放假的时间,一时招不到人,所以才让大家去做这项工作。苏晓晓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自己堂堂一个研究生,怎么能去做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丢脸了。但她又不得不去,于是便趴在办公桌前哭了起来。

这时,业务部经理杨姐刚好经过,看到哭得跟泪人似的苏晓晓,便走过去对她说:“别说你一个刚进职场的姑娘了,就算我们部门经理,只要有需要,也照样会去发传单。为公司的发展、为团队的和谐,就算做再小的事,也不丢脸。”

身在职场,每一个员工都要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走好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步,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永远要记住:不是每个人在刚工作时,就能有高起点的。成功需要积累和磨炼的过程。做好身边的小事,才是担当大任的基础。丢掉错误的“卑微观”,就是丢掉无用的“面子观”,这样,才能创造现实生活中的真正辉煌。当你以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工作时,工作就会给你同样珍贵的回报。

P8-11

序言

红尘俗世,诱惑太多,纠结太大,人们在劳苦奔波中已不堪重负、精疲力竭,甚至沦为欲望的贩夫走卒,困顿失意,然后发现距离当初要追求的幸福越来越远……那么,该如何守住自己的赤子之心?又该如何在竞争残酷的现实中,重拾往日的闲适与安宁?

其实,幸福不是盛开在遥远山头上的花朵,需要我们跋山涉水,费尽心力,才能采摘到。幸福,就像晴天的夜里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抬头就能望见,只是彼时我们疲惫的眼睛多半都在盯着泛着微光的电脑屏幕,而忽略了幸福的闪耀。

幸福也不是什么深奥的大道理,更不需要花钱去购买,只要你拥有一颗智慧禅心,生活处处都是幸福。

幸福从我们内心的安详而来,心安即是故乡,无论钱财多寡、境遇顺逆、得失多少,都能够坦然度过。所以幸福是一种禅道。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意思为“静虑”,是一种思虑修行。禅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智慧。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引领我们得到幸福。

如果说,一颗不幸福的心灵如同荒漠,禅就如同清风甘泉,滋润心田。放下执著的贪恋,让一切随缘、一切随性。让那些我们曾经拥有的远去,让那些未来还未知的慢慢靠近;我们只需要抓住现在,感受真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正在经历的痛苦和快乐。

禅是一种态度,一种达观的态度。世界上什么事情真正重要,什么事情绝对真实呢?看淡一些,世界就不会拥挤不堪,处处都是乐土,处处都是幸福。

禅是自性,自修,自证,在禅的世界里,观照自己的心灵,能够获得一种超脱和清明。心境清明自在,外界的纷纷扰扰就不能够侵入我们的心灵,我们就可以泰然自若地体味生活的甘甜芬芳。

禅是一种智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你领悟到禅的智慧,你就会发现生活豁然开朗,你就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用一颗智慧的禅心来看待生活,生活处处有幸福,处处有莲花。

禅不是只供人谈论的哲学和理论,禅是生活中的艺术,禅是超越本心后的悠然自在,禅是一种广博的爱心善念。

禅不是只有出家人才可以修习,禅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哲学,谁都可以参禅,都可以体会禅带来的妙处。

在“幸福禅学”的引领下,收敛不必要的欲望,放慢匆忙的脚步,不在意那些失意和不幸,将名利看做是过眼云烟,放开心灵的种种束缚,我们就能向着自由的天空飞翔。

在“幸福禅学”的引领下,将爱和宽容装点心间,将奉献和牺牲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将善良的种子一路播撒,我们就能够得到世间最美的“房子”——心灵的家。

借助禅的智慧,让我们从种种欲望和执著中解脱出来吧,放下浮躁、嗔怒、愚痴和傲慢,净化自己、接纳自己。将自己的心灵擦拭干净,认清真正的自己,享受淡然如水、闲适如风的生活,我们的生命里就会洋溢着喜乐、灵动和光明。

禅语念幸福,念得生活真味,念得喜乐安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幸福禅学(放下放慢放开的智慧随意随缘随喜的禅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笑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0302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5-4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