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禅思微箴言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禅思微箴言》由林清平著,是国内首部微博箴言录!

有人说,这是一部微博文学的开风气之作。也有人评价,这是一部“时令微博语,当代菜根谭”。

一本在手,便拥大千。

清新而雅致,平实又深刻,这便是林清平老师微博里的文字,那些富有哲思的随笔,读起来三两句便让人如沐春风,微博随“微”,却“微”中见大义。

内容推荐

这本《禅思微箴言》由林清平著:这是一个被速度追赶的时代,所有的人都在狂奔,常常精神被抽空,灵魂被落下。许多人因为缺少精神补给变得无所适从,不知何往。故而,精神的补给成为当代人的必需.唯有精神得到补给,灵魂才能跟上肉体的步伐。这本《禅思微箴言》不仅集纳了精神补给的必需品,而且又便于携带,随时可用,并能按需所取。

目录

第一辑 生活百态悟

第二辑 社会众生相

第三辑 哲思睿智语

第四辑 文化思考评

第五辑 行者醒世语

第六辑 行者闻道

第七辑 即醒即悟

第八辑 寝前一省

第九辑 每日问候

第十辑 杂咏

推荐语

试读章节

第一辑 生活百态悟

清晨六点,行者(指作者本人)一天中最纯粹的时刻,在睡和醒的结合部,在梦和现实的边缘,一缕无思无想的鸿毛自在地飘飞,飘飞,飘飞,静谧、明亮、旷远、愉悦。越过这个临界,思想便无由弥漫,我知道这是生活的常态,也是生命的必须,坦然接受的同时我记住了临界的愉悦,并通过一句早安传递给我所能触及的世界。

做宅男宅女真的很不错,微微博,发发呆,走走神。博出愉悦,呆出境界,神接八荒,好不惬意!我喜欢这种状态,可少有宅的机会。这个周末,外面正下着雨,我终于逮着了做宅男的理由,于是就这么博着、呆着、走着神儿,将雨丝看成旋律,将雨声听成音乐。

灵魂和灵魂相遇本是奇迹,精神与精神相牵需要缘分。有奇迹垂青,得缘分降临,便是人生弥足珍贵的奇遇。感谢微博,让我和我的粉丝在大千世界相遇,令我的生命变得丰富而精彩,我热爱并珍惜每一位粉丝,希望你的生命比我的更加精彩而丰富!在这个粽子飘香的日子,我诚挚地祝福你,快乐、吉祥!

行者是个需要时时自省的人,因为走过很多弯路。行者写微文字的目的在于反省自己。之所以发到微博,一是为丰富微博内容,二是希望藉此幸遇同道,三是期待不同意见的反馈。微博是宽容的,容纳每一种不同的文字,行者的文字也是一种,只要不骂娘,怎么批评都可以。祝粉丝们端午节快乐吉祥,越博越精彩!

在现实生活中,行者力争做到有求必应,尽管多数时候不是有应必验。个人觉得,应不应是个态度问题,验不验是个能力问题。人家万一求到你,实际上是对你的信任,有能力就不能不帮人一把,没能力也要有个态度,不能让人家对着空气说话。人在世间行走,谁没有求人的时候呢?

考试就像称体重,不会一两天忽然加重了多少,也不会忽然一两天减轻了多少。像称体重那样应对高考,你就不会发挥失常,该考多少就一定能考多少!

博友对行者说,你既是微博老农,就别总种那几种常规菜,人家会吃腻的,不如来点花样,以常规菜为主,时鲜菜也种一点,还可以搞大棚菜、腌菜、酱菜,会有更多人喜欢你。行者想想,也是哈,我干嘛那么保守,什么好卖种什么嘛。又一想,不行啊,我就会种些常规菜,再说,时鲜菜的行情我又不懂。

乡下实在有乡下的好处,谁家人吼一嗓子,就像在微博发了个帖子,十户八户都能听到,大家都知道这一嗓子是谁吼的。不像城市里,即使一个人吼的声音再大,听的人往往也很难确定这声音吼自哪一栋哪一单元哪一室。我因此喜欢农村,也喜欢微博。有人称我为微博老农,我心里那个美。

童年结对过家家的伙伴,少年同桌读书的女孩,青春走入梦境的姑娘,培养了我的想象力,左右了我的爱情观。时光流逝,颠沛流离,我以为自己早已忘记了她们,实际上她们已经悄然在我的心中扎根。年华愈是老去,记忆愈是清晰,往事愈是历历在目。

我的【微笔记】等博文欢迎大家转发,但我不喜欢个别微博在转发时无意或有意地漏掉了原创作者的名字,我觉得这是对原创作者的不尊重。我说过,一个微博账号都对应一个灵魂,无论是实名还是“马甲”,人在做,天在看。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疏忽伤害他人,糟蹋自已。

很喜欢微博的这种即时互动和思想碰撞,我愿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坦露在微博,并期望获得不同角度的回声,我很欢喜这种回声,不管正面负面还是中庸。每一个回声都是我灵魂的镜子,我的善良美好和我的龌龊丑恶,我的坦荡和我的狭隘,我的高尚和我的猥琐都无所遁形,藉此让我得以更好地自修。

如果有心,微博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这里的每一个微,博客都有各自的专长,其中在自己所从事领域建树卓越者也不乏其人,这些微博客都堪称我们的老师。行者微博的重大收获之一,就是在浏览到的帖子里,在和博友的互动中,消除了自己的许多知识盲点、思想盲点和德行盲点,并有幸结识了许多老师甚至“一字师”。

早安!朋友。早安,行者。早安!众生。在旭日的光辉里,在温柔的晨风中,伴着清脆的鸟鸣,给朋友,给自己,给众生道一声问候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一声简短的问候,一种真诚的友好,一份简单的快乐,与太阳和光明一起出发,照亮了他人也照亮了自己。

我将自己的灵魂剥开,让美好的和龌龊的都无所遁形,我希望这是一个对人世有益的标本,能让灵魂自修者有所借鉴,少走弯路。我直抒胸臆,将自己全部坦露给所有人看,其实也有自己小小的企图,就是希望看的人不要白看,每看一次都能有所体悟。

缺少爱就缺少约束,缺少爱就缺少敬畏,缺少爱就缺少责任。掠夺式发展、贪婪自私、爱的枯竭将把人类推向万劫不复。对真善美的呼唤,就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就是一种自我救赎。

做人不能太精明,做人不可真糊涂。让精明人糊涂一点,让糊涂人多一点精明,这世界才有可能达到和谐。所谓智者,就是有办法将精明人说糊涂,将糊涂人说明白的那种人。

j如果顺手能帮,干嘛不帮人家一把。你的一顺手或许并不经意,但被帮的人大都很在意,并且会因此记住你、念叨你。如果顺手能帮,你却没有这么做,这个瞬间或许会成为你记忆的黑屏,让你的人生失去了一段唾手可得的光彩回忆。如果顺手能帮,帮了或许不会有回报,不帮则一定会失去一些东西。

我是个习惯熬夜的人,没上微博之前,我一般12点左右睡觉,早晨6点左右起床,多年如此,依然神采奕奕。微博打破了这个规律,12点之前睡觉变得稀有,大多在12点以后上床,最晚曾经熬到过凌晨2点左右,因为早起依然是旧规律,我偶尔觉得疲倦。自以为是铁打的身体,其实并不是。P001-005

序言

序 谨为140补充1400

佛教中有一句禅语,大意是:与其试图改变难以改变的事物,莫如改变自己。对此境界,我只能表示无限感佩,却难以为之。毕竟,我乃尘世之人,六根未净,与大千世界里的凡人俗子一样,以“适”而“中”,以“中”而“和”,才是我等处世的第一法器。

酸加碱,大概是对“中和”的最直接表达。营造冷暖平衡的人间生态,虽堪称中和反应的逻辑镜像,但逻辑镜像不等于方法复制。比如遇上同等程度的困厄与冷意,当如何排解?我相信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而我的答案则再简单不过:登录微博!

我钟情于微博是有根据的。

首先,上限140字,有什么话三锄头两簸箕也能举轻若重,很适合我等文字工作者闲时去那里犯点“微职业病”。

其次,仅仅140,,拓出惊人的信息量,只要打开界面,尽可纵横捭阖,穿越时空,霎时间一切的困厄与冷意都会踩于脚下。

再次,区区140字,世间脸谱尽收眼底,从老狐狸到新兵蛋子,从耄耋帝到千禧后,只要到微博报个到,一个跑不了。

最后该说的是,我一直很吝惜我加粉的微博按钮。在我关注的近300个人组成的“微族群”中,绝大部分人都被我视为“有热度”的,我该管他们叫微友?博友?好像这两个词在微博上都没有流行,那就管他们叫朋友吧!

已近一岁半“微龄”的我,虽然平时上网不算勤奋,但每次登录,阅读几位“先锋级”朋友的主页已成为我的必修课。因为他们的“140”不仅极具“中和”意味,而且不失励志成色。

被我列入“先锋级”的朋友不太多,池州日报的清平(微博)兄当算一个。

清平兄的微博每天必有满格的“140”,没有噱头,没有爆料,没有歃牛血执牛耳,也没有刻意装“爷”吸眼球,有的是浓浓的禅意,满含“每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劝诫,然而他的数万名粉丝总是那么坚挺,评论总是那么给力,这是为什么?

我想这与清平兄以禅思打造“140”箴言体的一贯风格不无关系。禅讲究静无止,所以清平兄的“140”磁力无止,中和如常。

现在,该为清平兄贺一下了:他的“140”结集成册了,书名就叫《禅思微箴言》。他的作品通过优选后,分成生活百态悟、社会众生相、哲思睿智语、文化思考评、行者醒世语、行者闻道、即醒即悟、寝前一省、每日问候、杂咏等十辑,自然比网络页面更纯粹、更凝练,也更具新时代的励志元素。

我不敢断言《禅思微箴言》问世后会畅销到什么程度,但我相信她将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毕竟,这是一次微博事件,也是一次出版事件。此前虽然有过微博作品出版,但把一个禅思者的娓娓暖意以专辑的形式,从空间撒向地面,我还没听说过。

借此,我谨以“为140补充1400”一文,向清平兄致敬!

秦林

2012年4年15日

书评(媒体评论)

清平兄的微随笔,随心随性,微言大义。文字精巧,齿颊留香。思想深邃,耐人寻味。俯仰之间,襟怀天下。宜于枕边,常读长读。

——著名作家 亦农

看似平淡,却让平淡拒绝平庸;摆弄文字,却让文字入木三分;写了生活,却让生活扬起浪花;说到做事为人,却让做事为人像一杆秤,称出一种本质,一种精神。因此,如果把有人物故事的微博叫微小说,那么可不可以把林清平的一篇篇可读性很强的微博叫微散文呢?我看可以。

——中央电视台原文艺中心主任、著名导演、著名词作家 邹友开

“吐之者不诚,听之者不跃也。”行者林清平是深谙此道的。他黎明即起,行走于路上,随手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真性情拥抱生活,从不用假嗓子说话。那些清新而充满哲思的文字,可圈可点。

——著名导演、编剧 韩志君

微尘者,再普通不过的微观粒子。微小,微弱,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微尘大义在于:微尘可积泰山之伟。这是我曾为《感动中国》一个获奖集体撰写的颁奖词的其中几句。清平《微箴言》出版约我弄点文字,于是就想到它们。虽未亲见而相熟微博。彼此同感:微量元素,微而不微。

——著名策划人、撰稿人 任卫新

与行者林清平并未谋面,却似已成为很熟悉的朋友。他是在生命旅途中用微博作音符边走边唱的人。心的真挚,情的火热,文字的清新,在激情与抒情的转住互换中引吭而歌,直把快乐的阳光洒满自己与他人的心路。他是行者,也是歌者,微博社会一道美好的风景!

——著名编剧 韩志晨

这个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很多人又行走于网络世界,网络江湖里,天天有不朽的传说。林清平是行者,键盘带他遨游,他用微博叙写他的步履深深。微言大义,振聋发聩。读他的微博,有天,有地,有喟叹,有拍岸惊奇!

——中国一级美术师,宋庆龄特型演员 傅继英

清平先生的微随笔勤于思考,富于哲理,文字精练,既给人以阅读快感,又给人思想的启迪。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舒富民

行者,我更愿意理解为行走者,用脚步丈量世界。清平,名如其文,清雅且平实。关注清平微博久矣,其文特色有三:多原创而少转发,多慎思而无学舌,多率真而鲜矫情。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 马汝军

读行者博有感:虽仅一面缘,博里常相见。清平兄的文字,山涧清风,利索纯净,九华宁静,佛韵弥漫。每清晨遇读,感觉孤独的灵性开了一夜花,平和而馥郁。

——国际金融报副总编 张俊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禅思微箴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清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48309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