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书·粹的构造》收录了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与九鬼周造的《粹的构造》。
“和敬清寂”《茶之书》,1906年在纽约首度出版,以优美文辞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一百年来用英语介绍东方思想的最富有洞察力的书之一。
“媚态·骨气·死心”《》凭借西哲之现象学,剖析日本江户时代之审美观日本思想家对现代主义的抵抗,重现日式“粹”之源泉。
| 图书 | 茶之书粹的构造(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茶之书·粹的构造》收录了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与九鬼周造的《粹的构造》。 “和敬清寂”《茶之书》,1906年在纽约首度出版,以优美文辞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一百年来用英语介绍东方思想的最富有洞察力的书之一。 “媚态·骨气·死心”《》凭借西哲之现象学,剖析日本江户时代之审美观日本思想家对现代主义的抵抗,重现日式“粹”之源泉。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有关日本美学思想著作的合集,收录了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与九鬼周造的《粹的构造》。《茶之书》是冈仓向西方宣扬日本文化和美学的著名作品,以优雅的英文,考察茶之种种,如历史、流派、茶室、插花等等,藉此阐述自己对东洋美学之理念与思索。《粹的构造》是研究日本美学不可不读的名作,亦是最早使用西方理论建构亚洲文化特质的理论作品。“粹”是日本特有的名词,作者从词源、内涵、外延等方面考察了“粹”的含义,借用胡塞尔的现象学阐释日本特有的文化习俗,构建起独特的国家美学认同。 目录 茶之书 第一章 人情的碗 第二章 茶的流派 第三章 道与禅 第四章 茶室 第五章 艺术欣赏 第六章 花 第七章 茶道大师 “粹”的构造 序言 一 绪论 二 “粹”的内涵 三 “粹”的外延构造 四 “粹”的自然表现 五 “粹”的艺术表现 六 结论 附录一 对冈仓觉三氏的回忆 附录二 《茶之书》(魏敷训译本) 试读章节 日本长期和世界其他地方隔绝,这不但使人重视内部精神,而且非常有助于茶道的发展。我们的家居与习俗,服饰和饮食,瓷器、漆器、绘画——我们特有的文学——都深受茶道影响。任何研究日本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视这一点。茶道的精神既渗透了贵族优雅的闺房,也进入了平民粗陋的茅舍。我们的农民知道插花,最卑微的苦力也懂得向山水施敬。在我们的俗话中,如果一个人不能领悟人生亦庄亦谐的微妙意味,我们说他“没有茶气”;而对无视人间悲苦,听凭感情冲动恣意放浪的唯美主义者,我们会责备他“茶气过盛”。 旁观者会奇怪这似乎是无中生有。他会说,小小茶杯中何有波澜!但如果我们细想人类的欢愉之杯如此微小——哀伤的泪水能轻易使之满溢,我们的无穷渴求会轻易使之见底,我们就不会再耻于在茶杯中大加发挥而自责了。人们其实走得更远,在对酒神的膜拜中,我们总是过度敬祭,甚至美化了战神沾满血污的形象。为什么不献身于茶的女神,陶然于她的祭坛里流溢出的同情的暖流呢?在象牙瓷碗中的液体琥珀里,品尝者可以找到孔子怡人的谦和,老子的精辟(清警)和释迦牟尼灵妙的芬芳。 那些不能在自己的伟大中发现渺小的人,容易在他人的小事中忽略伟大。普通的西方人,见到茶道仪式时,易于在暗藏的自满中将之视为东方人古怪而稚气的天方夜谭般的怪事之一。日本在和平中沉迷艺术的时候,他称之为野蛮。近来武士道——使得我们的战士勇于牺牲的死亡的艺术——吸引了大量的评论,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充分体现我们生活的艺术的茶道。如果所谓的文明是基于好战的丑恶的荣耀,那么我们甘愿做野蛮人,我们乐于等待我们的艺术和信念得到应有的尊敬。 什么时候西方会理解,或试图理解东方呢?我们亚洲人常常为那些加诸我们身上的事实和幻想所震惊。我们被描述为生活在莲花的芳香中——如果不是在耗子和蟑螂堆里。不是想象力贫弱,就是有着下流的粗俗。印度的灵性被嘲笑为无知,中国的谨严被视为愚钝,日本的爱国主义源自宿命论。据说我们的神经组织迟钝,所以感觉不到多少疼痛!P004-005 书评(媒体评论) 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为百年来用英文介绍亚洲生活和思想的最富有洞察力的书之一。它是东西方文化桥梁的先驱,然而对当代生活也依然有卓异的远见。它最初因异国情调的主题而满载魅力,如今也仍以其真知灼见的鲜活和语言的深刻透彻令人惊叹。 ——千宗室(日本茶道里千家第十五代家祖) 从“粹”的层面探究日本人的美意识,古往今来可说只有九鬼周造一人。 ——安田武与多田道太郎:《阅读(“粹”的构造)》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茶之书粹的构造(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日)冈仓天心//九鬼周造 |
| 译者 | 江川澜//杨光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0102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0 |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1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83-093.1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191 |
| 宽 | 142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