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另一种存在(最新修订版)(精)
内容
试读章节

很想写好的散文,一篇篇写,有一天突然发现竟积了厚厚一摞。这样过日子,倒是很惬意的。至于散文怎么算好,想来想去,还是归于“平淡”二字。

以平淡为散文的极境,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类的话。今人的散文,我喜欢梁实秋的,读起来真是非常舒服,他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不过,要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之所以难,我想除了在文字上要下干锤百炼的功夫外,还因为这不是单单文字功夫能奏效的。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

仍是苏东坡说的:“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所谓老熟,想来不光指文字,也包含年龄阅历。人年轻时很难平淡,譬如正走在上山的路上,多的是野心和幻想。直到攀上绝顶,领略过了天地的苍茫和人生的限度,才会生出一种散淡的心境,不想再匆匆赶往某个目标,也不必再担心错过什么,下山就从容多了。所以,好的散文大抵出在中年之后,无非是散淡人写的散淡文。

当然,年龄不能担保平淡,多少人一辈子蝇营狗苟,死不觉悟。说到文人,最难戒的却是卖弄,包括我自己在内。写文章一点不卖弄殊不容易,而一有卖弄之心,这颗心就已经不平淡了。举凡名声、地位、学问、经历,还有那一副多愁善感的心肠,都可以拿来卖弄。不知哪里吹来一股风,散文中开出了许多顾影自怜的小花朵。读有的作品,你可以活脱看到作者多么知道自己多愁善感,并且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所感动,于是愈发多愁善感了。戏演得愈真诚,愈需要观众。他确实在想象中看到了读者的眼泪,自己禁不住也流泪,泪眼蒙陇地在稿子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他写时没有想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他今天所捡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捡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捡到。想到这一点,他感到很放心。

有一年我到云南大理,坐在洱海的岸上,看白云在蓝天缓缓移动,白帆在蓝湖缓缓移动,心中异常宁静。这景色和这感觉千古如斯,毫不独特,却很好。那时就想,刻意求独特,其实也是一种文人的做作。

活到今天,我觉得自己已经基本上(不是完全)看淡了功名富贵,如果再放下那一份“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虚荣心,我想我一定会活得更自在,那么也许就具备了写散文的初步条件。

当然,要写好散文,不能光靠精神涵养,文字上的功夫也是缺不了的。

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譬如说,游记写得无味,就只好算导游指南。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平淡而要有味,这就难了。酸甜麻辣,靠的是作料。平淡之为味,是以原味取胜,前提是东西本身要好。林语堂有一妙比:只有鲜鱼才可清蒸。袁中郎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平淡是真性灵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现,不能刻意求得。庸僧谈禅,与平淡沾不上边儿。

说到这里,似乎说的都是内容问题,其实,文字功夫的道理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P3-5

目录

第一辑 探究存在之谜

 平淡的境界/3

 探究存在之谜/8

 小说的智慧/16

 简洁的力量/43

 小散文模式/46

 作为读者的批评家/48

 读《务虚笔》>的笔记/52

 哲学与文学批评(论纲)/81

第二辑 私人写作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93

 自己的读者/102

 私人写作/106

 纯粹的写作/116

 写作的理由和限度/120

第三辑 写作者自白

 为自己写,给朋友读/125

 世上并无格言家/132

 不是我写的/134

 为孩子们写书/136

 这本书的位置在心灵史上/137

 没有人是专门写散文的/139

 惭愧中的反省/142

 我没有意识到我这是在写作/145

第四辑 答记者和读者

 我的家园在理论和学术之外/149

 一次采访的摘录/152

 写作·童心·气质/156

 我的命运之作/159

 表达生命就是我的“正业”/161

 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167

第五辑 论写作

 为何写作/171

 写作的态度/179

 作品的价值/185

第六辑 论艺术创作

 论艺术/193

 艺术家/197

 论诗/201

 论创作/211

 论风格/218

 论天才/225

内容推荐

《另一种存在》是周国平的一部著作,本书分六部分进行讲述,主要内容有探究存大之谜、平淡的境界、探究存在之谜、小说的智慧、简洁的力量、小散文模式、作为读者的批评家、读《务虚笔记》的笔记、哲学与文学批评(论纲)、私人写作、活着写作是多好美好、自己的读者、私人写作、纯粹的写作、写作的理由和限度、写作者自白、为自己写,给朋友读等。

编辑推荐

我的事业就是要穷尽人生的一切可能性。对我而言,唯有那些进入了我的心灵的人和事才构成了我的世界,而在进入的同时也就被我的心灵所改变。

本书是周国平的一部著作,本书分六部分进行讲述,主要内容有探究存大之谜、平淡的境界、探究存在之谜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另一种存在(最新修订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国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31831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3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