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汤姆叔叔的小屋(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中央编译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哈丽叶特·比彻·斯托夫人的现实主义杰作巨制。它点燃了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奴的燎原之火,对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然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部经典作品之一,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联名推荐的最富有影响的作品。

这部小说是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在它问世的头一年里,在美国本土便销售出了30万册。它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初期,当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道“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内容推荐

本书是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于1852年出版的一部反映黑奴制度的巨著。这部小说的出版,掀起了美国废奴运动的高潮,并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在100多年间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人民反对种族歧视、争取自由民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译序/1

主要人物表/1

作者序/1

第一章 一位善良的人/1

第二章 母亲/11

第三章 丈夫与父亲/15

第四章 汤姆叔叔的小屋之夜/21

第五章 黑奴易主的心情/33

第六章 发觉/42

第七章 母亲的奋争/52

第八章 伊丽莎出逃/66

第九章 参议员:人也/82

第十章 黑奴起运/98

第十一章 黑奴的非分之想/108

第十二章 合法交易例选/122

第十三章 教友会村落/141

第十四章 伊万杰琳/151

第十五章 新主及其他/162

第十六章 女东家及其观点/179

第十七章 自由人的防卫/200

第十八章 奥菲丽亚的经历和观点/218

第十九章 奥菲丽亚的经历和观点(续)/236

第二十章 托普茜/258

第二十一章 肯塔基/274

第二十二章 “草必枯干——花必凋谢”/280

第二十三章 亨利克/289

第二十四章 预兆/298

第二十五章 小福音使者/305

第二十六章 死亡/312

第二十七章 “世界的末日”/327

第二十八章 团圆/336

第二十九章 没有保障的人们/351

第三十章 奴隶货栈/359

第三十一章 途中/370

第三十二章 黑暗之处/378

第三十三章 凯茜/388

第三十四章 二代混血女人的经历/396

第三十五章 念物/407

第三十六章 艾米琳和凯茜/414

第三十七章 自由/421

第三十八章 胜利/428

第三十九章 计策/440

第四十章 殉道者/451

第四十一章 少爷/459

第四十二章 真正闹鬼的传说/466

第四十三章 牧场/473

第四十四章 解放者/482

第四十五章 尾白/486

再版后记/496

名家评论/497

斯托夫人生平和创作年表/498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一位善良的人

二月,一个天气凛冽的傍晚,有两位绅士正坐在肯塔基州P城一间摆设考究的客厅里把酒换盏。他们身边没有仆人,彼此椅子也靠得很近,仿佛在一本正经地商量什么事情。

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到现在为止只说是两位“绅士”。不过,倘若挑剔地打量一番,其中的一位,严格说来或许还够不上绅士身份。这人矮小粗壮,五官猥琐,其貌不扬;那矫饰狂妄的做派,说明他是一个蝇营狗苟,一心想跻身于上流社会的小人。他衣饰过分讲究:俗气的花马甲,缀着黄点的刺眼蓝围巾,外加一条向人炫示夸耀的领带,刚好跟他整个派头相吻合。他粗糙肥胖的手上戴了好几枚戒指;身上佩一条沉甸甸的金表链,上面系着一串光怪陆离的惊人大图章。谈得兴浓的时候,习惯地把表链摇晃得叮当作响,流露出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情。言谈话语之中,随心所欲、信口雌黄地违反莫里氏语法规则,还时不时夹带着各种亵渎神明的言词。这些言词,即使是希望我们叙述得活灵活现的想法,也不可能让我们把它们笔录下来。

他的谈话对手谢尔比先生,却有一副绅士仪表;从他住宅的布置,以及家务管理的总的情况来看,都表明他的家道小康,甚至于殷实富裕。如前所述,这两个人正在一本正经地交谈着。

“叫我看,事情就这么办吧。”谢尔比先生说。

“我可不能这样做生意,绝对不能,谢尔比先生。”另一个说,一边端起葡萄酒杯对着灯光端详着。

“说实话,黑利,汤姆不比寻常;无论怎么说,肯定都抵得上这笔钱。他踏实可靠,又有本事,我整个庄园他都管理得有条不紊。”

“你是说像黑鬼子那样可靠吧。”黑利说着喝了一杯白兰地。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实话实说。汤姆是个踏实虔诚、明白事理的好奴隶。他四年前在一次野营布道会上信了教,我相信他不是假装的。从那以后,我就把所有家产托付给他,钱财也好,房子也好,马匹也好,统统交给他管,允许他在这一带地方出出进进。无论什么事,我发现他总是忠心耿耿、老实厚道。”

“有些人不相信会有虔诚的黑鬼子,谢尔比,”黑利说,一面坦率地挥了挥手,“可我相信。我上次贩到新奥尔良去的那批黑奴当中,就有这样一个家伙。听他的祈祷真跟在教友聚会上一样。那家伙不声不吭的,挺听话的样子,还给我卖了个好价钱。有个人不得不把他卖掉,我就捡了个便宜,把他出手时我赚了六百块钱。是啊,我看要是货真价实的货色,黑鬼子信教倒是好事。”

“唉,汤姆可是个货真价实的货色,再没有什么奴隶能跟他相比了,”谢尔比答道,“就说去年秋天吧,我让他一个人到辛辛那提给我做生意,回家时带回了五百块钱。‘汤姆,我信赖你,’我对他说,‘因为你是基督教徒,你决不骗人。’汤姆自然回来了,我也知道他会回来。听说,有些不三不四的家伙曾经对他说:‘汤姆,你干吗不往加拿大跑?’‘哦,老爷相信我,我不忍心。’这事是别人告诉我的。跟汤姆分手,我心里很难过,真的。你应该让他抵偿债务的全部差额,黑利。要是你还有什么良心,你会这么办的。”

“我告你说,买卖人能够有多少良心,我就有多少良心。而且,你也清楚,也许只有用来发誓赌咒的那么一点点,”奴贩调侃地打趣,“不过,论起朋友来,只要合情合理,我什么事都愿意干。可是这件事,你瞧,有点太叫人为难,太叫人为难啦。”奴贩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又倒了些白兰地。

“那么,黑利,你想怎样成交这笔生意?”谢尔比尴尬地沉默了一会儿说。  “难道除了汤姆,你就不能再匀上一个小子或者丫头?”

“得得,我一个也匀不出来。实话实说,要不是处境艰难,我决不愿意出卖奴隶,不想失去人手,这是实情。”

这时门开了,一个二代混血小男孩,大约四五岁的样子,走进餐厅。小男孩长得分外清秀,招人喜爱。一头黑发,像毛茸茸的丝一般纤细发亮,打着卷儿,贴在长着酒窝的圆脸蛋上;那双又黑又大的眼睛,柔和而炯炯有神,从浓浓的长睫毛下,向厅里好奇地张望着。一袭红黄格子花呢的鲜艳罩衣,精心缝制得十分可身,更加烘托出孩子黧黑的漂亮风采;一副颇为自信的滑稽神情,夹杂着忸怩羞怯,说明孩子对主人的宠爱和眷顾已经习惯。

“嗨,吉姆·克娄!”谢尔比先生说着吹了一声口哨,丢给他一把葡萄干,“捡起来吧!”

孩子使尽力气,一蹦三眺地朝奖赏奔去,主人这时也朗朗大笑起来。

“过来,吉姆·克娄!”主人说道。孩子走过来,主人拍拍他那鬈毛脑袋,又抚摸了他的下巴一下。

“来,吉姆,给这位先生显显本事,唱唱歌、跳跳舞。”于是,孩子唱起了一支在黑人当中流行的粗犷而又怪异的歌曲,声音清晰洪亮,随着歌声,手脚和整个身子也做出了许多滑稽可笑的动作,但都同音乐旋律完全合拍。

“太棒了!”黑利说,同时把半个橘子扔给他。

“来,吉姆,学学得风湿病的卡德乔大伯走路。”主人说。

转眼之间,孩子灵活的手脚似乎残废得变了形。他驼起脊背,手里拄着主人的手杖,蹒蹒跚跚在屋里走着,孩子气的脸上满布皱纹,一副发愁的神色,并且学着老人的样子,左一口右一口地吐痰。

两位绅士都哈哈大笑起来。

“来,吉姆,”主人又说,“让我们看看老罗宾斯是怎样领唱赞美诗来着。”孩子把丰满的脸庞拉得老长老长,煞有介事地开始用鼻子哼出一首赞美诗的曲调。

“好!太棒了!多棒的小后生!”黑利说,“我承认,这后生是个好货色。告你说,”他说着说着用手猛地拍了下谢尔比先生的肩膀,“搭上这后生,我就了结这桩买卖——一定了结。得了吧,这可再公道不过啦。”

就在这当儿,门轻轻地推开了,一个二代混血的年轻女人,年纪约在二十五岁上下,走进屋里。

只需从孩子到女人打量一眼,就能断定她是孩子的母亲。那丰润的黑色圆眼睛,配着长长的睫毛,那丝一般的黑色鬈发,都同孩子的一模一样。棕黄的肤色在她的脸颊上消退了,泛起了一片可以觉察得到的红晕。当她看到那个陌生男人在直勾勾地望着她,狗胆包天地露出毫不掩饰的遐想时,红晕变成了一片绯红。她的衣裙极为整洁合身,益发衬托出她身材的窈窕丽质。纵使是她纤细姣美的酥手,以及她腴瘦合度的玉足和脚踝等外部的细枝末节,也逃脱不了那个奴贩机敏猴精的眼睛。他可谓深通此道,抬眼望去,就能把一个姣美女奴的方方面面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什么事,伊丽莎?”主人问道。她停下脚步,犹豫不决地望着主人。

“对不起,老爷,我找哈利。”孩子一个箭步,窜到她跟前,拿出罩衣边沿里兜着的战利品让她看。

“好,那么把他带走吧,”谢尔比先生说。她于是怀里抱着孩子,急急忙忙退出屋去。

“老天哪!”奴贩馋涎欲滴,转身冲着谢尔比说,“真是件好货色!这丫头要在新奥尔良,你随时都可以发一笔财。我平生见过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丫头,少说也得干把个,可没有一个比这个漂亮。”

“我可不想拿她来发财,”谢尔比先生口气冷淡。他想转变话题,便打开一瓶新鲜葡萄酒,问黑利好喝不好喝。

“棒极了,先生,头等货!”奴贩说,然后转过身来,亲昵地拍了拍谢尔比的肩膀,补充道,“唉,这丫头你打算怎么卖?我出什么价?”你要什么价?

“黑利先生,她不出卖,”谢尔比先生说,“你就是拿出等身的黄金,我太太也不愿跟她分手。”

“啧、啧、啧!娘儿们家总是这样唠叨,她们压根儿算不过账来。要是叫她们知道,等身的金子能买多少手表、衣服、首饰,我看,情况就不一样啦。”

“我跟你说,黑利,这件事从此不要再提;我说不卖就不卖。”谢尔比毫不动摇。

“那么,你总得给我饶上那个小后生吧,”奴贩说,“你一定看得出来,我对他可够大方的了。”

“你要个孩子顶什么用?”谢尔比说。

“我有个朋友打算做这行当生意——想买进漂亮的小后生,养大了到市场上去卖。这可是地地道道的高档货——卖给买得起漂亮后生的有钱人,当个听差什么的。那些大户人家有个真正漂亮的后生开门、听差,照应照应,有多体面。他们能卖一大笔钱,这个会唱歌的小鬼头,是个多么滑稽的小东西,正是件好货色。”

“我可不愿卖掉他,”谢尔比先生若有所思,“说实话,先生,我生性慈善,不愿意把孩子从他妈妈手里夺走,先生。”

“哦,你不愿意——老天,是啊——是这么档子事儿。这我全懂。有时候,跟娘儿们打交道,叫人心里窝火,又吵又嚷的,我啥时候都受不了。她们特别让人不舒心;可我干起买卖来,总是躲开她们,先生。噢,你把那女人支开一天或一个礼拜左右怎么样;那时候,事情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办利索啦——她回来时,一切都过去啦。你太太可以给她买副耳环,买件新的长外衣,或者买些小首饰,算作补偿。”

“我看不行。”

“上帝保佑你,是不行!这些黑鬼不像白人,这你清楚。事情办得不对头,他们多会儿也忘不掉。人们说,”黑利说着装出一副坦然直率而又推心置腹的样子,“这种买卖会让人心肠变硬,可我压根儿不这样看。说实在的,我从来不按有些人干买卖的样子办。我见他们从女人怀里夺走孩子,把孩子卖掉,女人却一个劲儿地又喊又叫,简直像疯了似的。这办法不好。这会把货物弄坏,有时还会叫孩子们没法听差。有一次,在新奥尔良,我就见过一个顶顶漂亮的丫头就这么给毁了。买她的那家伙不想买她的孩子;可她生起气来,简直让你难以招架。告你说,那女人怀里紧抱着孩子,嘟嘟囔囔,真叫人害怕。一想起这件事,我心里就有点发怵。他们抢走了孩子,把她关起来,她还疯疯癫癫,唠叨个没完,不出一个礼拜就死啦。一千块钱算白搭了,先生,只是由于缺少手段——情况就是这样。发发慈悲总是上帝,先生;这是我自个儿的经验。”说着,奴贩向后靠在椅子上,叉起两只胳膊,露出一副决心积德的神情,俨然自诩为威尔伯福斯第二。

看来,这个话题引起了黑利的浓厚兴趣;在谢尔比先生若有所思剥着橘子的时候,他仿佛迫于真理力量的使然,却又带着恰到好处的踌躇说了起来。

“一个人夸奖自个儿,看起来不太合适,不过,我这样说又恰恰是实情。我看,在人们买进的黑鬼当中,我买的那一群群黑鬼,算是顶呱呱的——起码人们是这么对我说的。要说我曾经干得漂漂亮亮的,那么屈指算来,这种情况就有上百次——个个情况都很好——膘肥、刮净,赔本的事跟干这一行的买卖人一样,很少很少。我这把它算在我善用手段的账上,先生。我告你说,先生,慈悲是我经营手段的顶梁柱。”

谢尔比先生一时语塞,只是说:“居然如此!”

“这会儿,人们笑话我的想法,先生,人们责备过我,先生。这些想法不时兴,也不寻常,可是我信守这些想法,先生,我按这些想法去办。这些想法让我发了大财,是这样,先生。我可以说,这些想法叫我一路顺风。”奴贩听到为自己的打趣大笑起来。

对慈悲的这些解释里,透着泼辣辣的新意,谢尔比先生不禁同黑利一起放声大笑。亲爱的看官,你也许会笑出声来。然而在现今世道上,慈悲以形形色色的奇怪形式表现出来,而慈悲人士的所言所行,就更罄竹难书。

谢尔比先生的笑声为奴贩接着说下去增添了勇气。

“嗨,说来也怪,人们的脑袋里,根本听不进这个去。喏,在纳切兹,我有个老搭档汤姆·娄克。他可是个精明的家伙。这没错儿,只是对待黑鬼活像个魔鬼——从原则上说是这样,明白吗?因为,好心肠的人从来不砸别人的饭碗。这是他的处事方式,先生。以前我都不断劝汤姆。‘哎,汤姆。’我时常说,‘你的黑丫头片子要是动了气,哭叫起来,打她们的脑袋,给她们皮棰,又有什么用呢?这太荒唐啦!’我说,‘什么好处也没有。哎呀,就是她们哭叫,我看也没什么坏处,’我说,‘哭是天性,’我说,‘而且,天性不从这里发泄,就会从其他地方发泄出来。再者说啦,汤姆,’我说,‘你这么干会毁了你的丫头,她们会生病闹灾、垂头丧气,有时还会变得丑陋难看——特别是那些胆小的丫头。这都是你那魔鬼脾气跟拳打脚踢弄的。得啦,’我说,‘你干吗不哄着她们点,夸夸她们呢?听我的话,汤姆,捎带着发点慈悲比起打骂来管用多了。这样做好处更多,’我说,‘别不信我说的话。’可是,汤姆硬是学不会这种诀窍;给我毁了好些丫头。所以,我不得不跟他散伙,虽说他心肠不错,是个干买卖的好手。”

“那么,你是不是觉得你生意经营得比汤姆好?”

“啧,当然啦,先生,可以这样说。你瞧,但只做得到,我总是略微注意一下出手小孩子等这类不愉快的事情——把丫头们带走——这叫眼不见心不乱。等事情办利落,又有补救办法时,她们自然就习惯了。你明白,这可跟白人不一样。白人长大成人后,人们希望他们赡养妻子儿女什么的。可规规矩矩抚养大的黑鬼子呢,你也清楚,什么希望都没有。所以说,这类事情办起来并不费事。”

“那么,恐怕我的黑奴不是规规矩矩扶养成人的。”谢尔比先生说。

“我看也不是,你们肯塔基州的人把黑鬼惯坏了。你们用意是为他们好,可到头来,这并不是真正的仁慈。你明白,一个注定在世上挨打流浪的黑鬼,要是卖给汤姆,或者迪克,或者不论是谁的话,教给他那些想法和希望,根本不是什么仁慈,因为,后来的煎熬跟流浪,他更受不了。我大胆说一句,要是换个地方,你那些黑鬼子肯定会耷拉下脑袋的。可你种植园里的黑鬼子反而会拼命似的又唱又叫。你明白,谢尔比先生,自然人人都觉得自己的办法好,我也觉得自己是按照黑鬼子的身价来对待他们的。”

P1-7

序言

这个故事,正如书名所示,其场景出现于迄今为止为斯文上流社会各集团所遗弃的种族,来自异域的种族。他们生长在热带阳光之下的祖先,所带来并永远遗传给其子孙的,是一种在本质上与残酷而跋扈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人不同的民族气质,因此,多少年来,所赢得的只是后者的误解和蔑视。

然而,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已经露出了曙光。在我们的时代,文学、诗歌和艺术所产生的影响,正在与基督教义中“热爱人类”的伟大主旋律愈发变得一致。

现在,诗人、画家和艺术家,正在寻觅并且渲染经常见于生活的、更为仁爱的事件,在小说的感召下,产生了一种使人温良向善的影响力,对于基督博爱的伟大原理的发展,起到了有利的作用。

在各个角落,都伸出了仁善之手,来寻觅凌辱,昭雪冤屈,铲除痛苦,并使低贱者、受压迫者和遭到遗弃者的命运为世人知晓,以期得到他们的同情。

在这一场普通运动之中,不幸的非洲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在朦胧的远古时代的灰色曙光中,正是非洲,开始了文明与人类进步的进程,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它却受到束缚,匍匐在皈依基督教义的文明人脚下,流着淋漓的鲜血,徒劳无益地乞求着怜悯。

不过,那曾经是她的征服者,她的狠心主子,而又占据主宰地位的民族的心灵,终于对她产生了怜悯;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弱小者比压迫他们是多么的高尚。感谢上帝,人们终于铲除了奴隶贸易!

这些素描的宗旨,在于唤醒对于同我们一起生活的非洲种族的怜悯与同情,昭示他们在这残忍和不义制度下所遭受的屈辱和痛苦。而这一制度,必然地,也要把黑人最亲密朋友努力为他们所做的善行,予以摧毁和荡涤。

在实现这一宗旨过程中,作者能够毫无愧色地说,对于那些往往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与法律所规定的奴役关系所产生的麻烦和困窘发生牵连的人们,作者并无任何恶意。

经验向作者证明,往往有些心灵至为高尚的人,也竟然牵扯进去。然而,他们比任何别人都更清楚,这些素描之中,所搜集到的奴隶制度的罪恶,尚不及难以讲述、难以言传的全部罪恶的一半。

在北部各州,这里所描绘的,也许会认为是讽刺式的漫画;但在南部各州,却有真实性的目击者在。就作者个人见闻而言,这里所交代的种种情节,究竟有多大程度的真实性,作者将在适当时机公布。

由于多少世代以来,人们的痛苦和冤屈已经伸张了正义,因此,希望类似的素描,将只有作为早已一去不返的事实的纪念,才有价值,这个时代的到来,也是颇为令人快慰的。

在非洲海岸,当一个开明的、皈依基督教的社会,具备了从我们当中汲取的法律、语言和文学之际,对于非洲黑人来说,奴役枷锁的场景,或许会变成以色列入记忆中的埃及,成为感谢救赎他们的救主的原动力。

因为,当政客们尔虞我诈,人们为利欲的相互角逐的浊浪,弄得随波逐流之际,上帝依然把握着人类解放的伟业,人们这样讲述着他:

他绝不会失败或者灰心丧气,

除非在地球上伸张了正义。

他一定会拯救那些为贫穷、

为支援而哭喊着的可怜人。

他定将救其灵魂于欺诈和残暴,

视他们的鲜血为珍宝。

后记

拙译《汤姆叔叔的小屋》初译于十六余年前。其后的几次再版,译文都出于各种原因基本保持原貌,仅就个别字句、标点和注释做了调整,并没有做重大改正。大约三年前,山东文艺出版社决定出版拙译时,才趁机对译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校阅和订正,更正了不妥和错讹的地方,同时增加了少量脚注,以便使译文更加忠实、流畅,并冀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背景和内容。蒙北京中智博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于2005年出版拙译后,日前又通过浙江大学教授宋兆霖先生约稿拟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再次出版。趁此之际,对该公司五年前的版本,又在山东文艺社版基础上订正一过,同时更换了译者序,并把作者年表改为斯托夫人生平和创作年表。是为订正本(再版)。另外,在订正中,承中央编译出版社王丽芳女士等人就拙译行文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细致校阅,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她和她的同事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表示诚挚感谢。

李自修

2009年12月

2010年3月修改

书评(媒体评论)

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

——[美]林肯

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美]亨利·朗费罗

《汤姆叔叔的小屋》搅动了美国表面的艺术,顿时引起一场骚动,并宣告一个特殊时辰来临。

——[美]詹姆斯

斯托夫人所作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另一译名——描写了黑奴受地主虐待之苦况,辛酸入骨,令读者为之泪下,于是激起南北战争,而黑奴才获得了自由。

——苏雪林

第一次听到了美国女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美国南部黑奴们的悲惨命运和他们勇敢抗争的故事,心激动不已,紧握着眼泪湿透的手绢,在枕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人寐。

——冰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汤姆叔叔的小屋(插图本)/世界文学名著/中央编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斯托夫人
译者 李自修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02159
开本 32开
页数 4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9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4
丛书名 世界文学名著
印张 16.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2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