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铁腕女人(清东陵慈禧陵劫难之谜彩图珍藏版)/清代皇陵地宫探秘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统治中国的268年当中,有两个女人在清王朝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清王朝的荣辱盛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个是清朝初期在幕后辅佐两代幼主的孝庄文皇后;另一个则是清末两度垂帘、玩两帝于掌股之中的慈禧太后。

本书作者以清宫档案为基础,利用自身独特的环境。运用通俗的笔触,通过对清宫惨案的发生和慈禧地宫考古现场发掘过程的记述。向读者讲述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慈禧,以及慈禧生前如何选择自己陵寝风水和陵寝地宫之谜等等。

内容推荐

慈禧,这个女人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大名鼎鼎,她利用“母以子为责”这一特殊身份垂帘听政,掌握大清帝国政权,玩弄两代帝王于掌中,生前贪婪奢侈,死后还极度铺张,她的陵寝营建的异常豪华辉煌。然而,因为慈禧贪婪的欲望,价值连城的地宫珍宝成为盗墓匪徒的首选目标,极佳的风水、坚固无比陵寝,也未能阻挡住生前最为高贵的女人死后遭到羞辱的命运。

本书作者以清宫档案为基础,利用自身独特的环境。运用通俗的笔触,通过对清宫惨案的发生和慈禧地宫考古现场发掘过程的记述。向读者讲述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慈禧,以及慈禧生前如何选择自己陵寝风水和陵寝地宫之谜等等。书中的200多张珍贵历史图片和考古现场图片,为读者提供审美享受的同时,也能让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空间。

目录

序章 帝国的日落

 老佛爷之死

 女人、太监、大清国

第一章 平地一声雷

 路透社:抓住了一个军官

 逃兵供出了实情

 开来了一股军队

 皇陵深处响起了爆炸声

第二章 横空出世

 清东陵:天赐阴宅

 慈禧:这个方案比较满意

 陵址:一个艰难的选择

 非同一般的建筑

第三章 最豪华的女人墓地

 陵墓位置的尊贵

 两个老女人的较量

 重修陵寝

 不入主流的困惑

第四章 追踪历史密码

 进入皇宫的女人

 慈禧:满人?汉人?

 “老佛爷”

第五章 再现宫廷凶险

 慈禧:生儿子,一步登天

 双双毙命的小两口

 想起了死在井里的那个女人

 光绪帝:病死?他杀?

第六章 风声、雨声、脚步声

 两份珍贵的文字

 军事法庭:虚张声势

第七章 陵园“探宝”大行动

 执著的守望

 从盗洞口爬进了地宫

 遗存的文物和保护

 两份藏宝图的推断

 揭开最后的面纱

第八章 意外的发现

 慈禧:一具完整的女尸

 一盘录像带的故事

尾声最后的陈述

划过的痕迹(代后记)

鸣谢

试读章节

安德海年幼时,看到有些当太监的人成了暴发户。得了红眼病,于是自己割掉生殖器入宫当了太监。在清初,私自阉割是违法的。顺治三年(1646年)的律例规定,凡私自阉割者,本人及下手之人均予处斩。后来又补充规定:该管官员一并治罪。尽管如此,私自阉割的人依然存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直隶安肃县的王二格,由于家贫,把自己11岁的儿子王成私自净身,事发后,父子均被捕入狱。后来,乾隆皇帝亲自审理此案,了解确认王氏父子家贫的事实后,将王氏父子释放,并将王成安排在热河行宫当差。因为这件事情,乾隆帝下旨取消了严禁私自阉割这一禁令。所以,在咸丰朝,安德海的私自阉割行为是能顺利过关的。

咸丰七年(1857年),安德海入宫后,被分配到懿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的储秀宫当差。由于安德海天生的聪明伶俐,很会来事。因此深得慈禧太后的喜爱,慈禧甚至赐予他一个十分亲昵的爱称:“灵珊”。(慈禧太后爱给身边的小太监起名,曾给身边的四个小太监起名:得平、得安、得如、得意,以取“平安如意”之意。据说李连英的名字也是慈禧起的。但自李连英之后,未见慈禧再给其他太监起过名)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说慈禧常称安德海为“小安子”。也有传说:安德海作为慈禧身边的小太监,在咸丰皇帝死于承德避暑山庄后,两宫皇太后与恭亲王等联合发动的辛酉政变中,安德海冒死为其通风报信立下大功,并从此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此说不足为信。

同治七年(1868年)七月,安德海被赏为七品顶戴;两个月后,安德海又被赏给六品顶戴蓝翎。其升迁之快,实在令人吃惊。这就使一些谣言开始流传:安德海虽然是个太监,是个阉人,但他六根未净,性欲极旺,使西太后在生理上得到充分的满足。加之安德海善于察言观色,凭着点小聪明,慈禧所传办的各种事他总能圆满完成。安德海属于小人得志。他依仗着慈禧的权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不仅引起了朝廷内外的不满,而且惹恼了少年天子同治皇帝。同治帝虽然年幼,但对于历史上宦官专权的事却很是清楚。他见安德海仗势欺人,便把安德海比作明代的大太监魏忠贤,对之恨之入骨,但因没有亲政,大权在母后手里,所以也是无能为力。同治帝曾做一些泥人当作安德海,用宝剑削去泥人头来发泄心中的愤恨。据说,安德海对此也有耳闻,可他却仗着慈禧太后的庇护,对此毫不在意。不仅如此,而且安德海也不把慈安太后放在眼里,慈安虽然对安德海并不十分在意,但为了警告一下慈禧,心中也埋下了除掉安德海之意。此外,安德海还得罪了恭亲王奕诉。恭亲王曾气愤地说:“非杀安,不足以对祖宗,振朝纲也。”由于安德海把皇家的重量级人物都得罪了,无形中使慈安太后、同治皇帝和恭亲王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引起了他们的共愤。这样安德海非完蛋不可了。

同治八年(1869年)六月,安德海在慈禧的授意下,打着为慈禧采办龙衣的旗号,由北京通州沿大运河坐船向南进发。据说,当初慈禧也曾为此有所担心,认为有违祖训,但经不住安德海的劝说:“太后究竟圣明,连采办龙衣一事,都要遵照祖制。其实,太后要咋办,便咋办,若被祖制二字束缚。连太后都不得自由呢!”性骄气傲的慈禧被说得心里活动了才准许安德海外出。也有的说安德海的出京与同治皇帝在旁边的怂恿有关。同治帝早想杀安德海,见安德海提出去南方为慈禧采办龙衣,于是提议最好去南方的广东,遂对安德海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接着同治帝降密旨让丁宝桢做好捕杀安德海的准备。总而言之,安德海的离京为他通向死亡铺平了道路。

为了一路上寻欢作乐,安德海在北京城里选了十几个妓女同往。他们乘坐两只大船,船上插着写有“奉旨钦差”、“采办龙袍”的两面大旗。据说,为了表明自己的亲主子是当今慈禧皇太后,又在两面大旗之上竖起一面玲珑小旗,上面绘有一个太阳,太阳下面精绘一只三足乌鸦,意谓“西王母(慈禧)取食之使”。船只两旁还插有无数的龙凤旗帜,随风飘扬。船上鼓乐喧鸣,热闹非凡。他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安德海万万不会想到他这一次竟是有去无回。

山东巡抚丁宝桢接到同治皇帝的密旨后不敢怠慢,立刻布置,对安德海的行动严密监视。他密嘱德州知州赵新如:“传闻安德海将过山东,如见有不法事,可一面擒捕,一面禀闻。”当安德海进入山东境内时,丁宝桢一面上奏安德海“僭拟无度,招摇煽惑”,一面饬令泰安知府程绳武逮捕安德海。程绳武惧怕安德海,跟在安德海坐船后面三天不敢动手。丁宝桢又命总兵王正起带兵追赶。王正起不负众望,将安德海拿获,送到济南。P14-15

序言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统治中国的268年当中,有两个女人在清王朝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清王朝的荣辱盛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个是清朝初期在幕后辅佐两代幼主的孝庄文皇后;另一个则是清末两度垂帘、玩两帝于掌股之中的慈禧太后。

在孝庄文皇后辅佐清初的两个皇帝时期,大清帝国由弱转强,蒸蒸日上,逐渐达到鼎盛;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清朝如日薄西山,最后走向了灭亡。虽说时代背景不同,但这与慈禧的统治不能说没有关系。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变法,使得日本由被侵略国家变成了侵略国家,走上了霸权国家的行列。中国的慈禧则通过绞杀光绪的“戊戌变法”。使得她本人再次登上了中国的政治高峰,但接下来的则是外国列强的大举入侵和慈禧的西逃。《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彻底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然而,作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依然活得风风光光,享尽了世间的荣华富贵。

亲生儿子同治帝的病死之谜、儿媳妇阿鲁特氏的暴亡、光绪帝的被软禁和最终不明不白地死去、珍妃惨死井中,则说明了慈禧的真实本性:残忍。

尽管大清帝国内忧外患,财政紧张,但“老佛爷”慈禧在营建陵墓上依然出手大方,毫不将就。尤其是她的陵寝在重修后更加精美豪华,成为清陵之冠。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死了。她死后的大清帝国已是气息奄奄。行将灭亡了。她死前再次为大清帝国处心积虑地做了一次人事安排……她的丧事也办得风风光光的。

1909年11月15日,慈禧葬入清东陵。当她躺在填满稀世珍宝、雕满佛经咒语的楠木红漆内棺中,带着心满意足的梦想,畅游于另一个世界的时候,1928年的夏天,一股匪军的到来打破了她的美梦,大清帝国最高贵的女人被抛尸棺外,还被扒光了衣服……

1979年2月,慈禧地宫被打开了,慈禧地宫的神秘面纱被正式揭开,慈禧和她的秘密也随之大白于天下。

我只是历史爱好者,由于生长在紧邻清东陵的马兰峪,并曾在清东陵工作过十多年,耳闻目睹,使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慈禧在清东陵的各种逸事,自己的清史知识也有所增加。现在社会上关于清官题材的影视文艺作品很多,但大多数都是些娱乐性、戏说之类的内容,对于青少年识别历史的能力提出了考验,使他们无法正确识别出其是艺术创作还是历史真实。本书的写作初衷是把我所了解的有关慈禧及其陵寝方面的真实情况以记叙的方式写出来,告诉广大读者,以正视听。

这本书稿的完成,是在我父亲徐广源和许多清史前辈的支持下,查阅审核了很多关于慈禧的档案和关于慈禧的著作,并在实地亲自调查的基础上,力图用自己的眼光和角度来说明真实的慈禧本来面目,慈禧是不是现在很多人值得为其翻案的那种女人,为慈禧翻案是为了纯粹的炒作还是别有用心,相信大家看了本书后,自然心里有所明白。还有,此书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把历史上一些过去的但却不被人重视的事情和人物写出来,把过去的也许在现在不重要的过程展现给后来的人们。

我这个初出茅庐不久的晚辈后生,选择写作角度的好与坏,还需要由广大热心读者来评定。

书中不足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徐鑫

2010年2月

后记

划过的痕迹(代后记)

停车枫林,暮然回首,雕栏玉砌。只是,朱颜改。欲语,泪先流。

将近40岁的人了,总感觉碌碌无为,生活在人生边缘而无缘品味人生,就像别人端着香茶清香弥漫,自己却只能远远闻其香。浅浅的人生,淡淡的哀愁,深深的痛,自己的文字、生活,只是飘渺的过去、陈旧的古董,一个人知道。白天欢笑的面罩虚伪,夜间流泪的悲伤真实。回首自己过去,没有私欲、贪心、欢笑,只是麻木、空白。忽然间,头再次很痛,而手指则忍不住在键盘上不停地敲打,写下了站在人生边上的几句话。

用心写生命

从明天开始,我要开始新的从未有过的快乐生活

到大草原,静静地看风吹草低见牛羊

到温暖的海边享受阳光、沙滩、贝壳、海鸥……

我会坐在宽敞高大的屋子里

读书、看报纸、品茶、上网、听音乐、写文字……

独自享用时间、孤独带给自己的轻松和自由。

静静地一个人躺在床上发呆,任由思想放马天空……

夜晚,安稳地睡觉到天亮……

我要把自己的每一个生活点滴写进自己的生命

把孤独藏入深深的心底

把寂寞放进属于自己的天地

只愿能用心写下自己生命的过程

只是一点人生感悟,一点生活心得而已。

几年前,我有幸出了几本历史考古纪实性小册子,但总感觉有很多方面不足、欠缺,朋友、读者的中肯只是对自己的一个勉励和支持,自己能吃多少碗饭,心里还是有底的。说白了,就是自己的水平有限、能力有限,怪不得任何人,只是自己做得不好。虽然有朋友鼓励自己,多读些书,就会笔下有神。笔笔生辉,可是自己的懒惰,总能找到合理和不合理的理由逃脱。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除了感谢我的父亲徐广源先生,我还要感谢很多人,但最要感谢的则是居住在北京的岳南先生。岳南先生是我国驰名海内外的考古文学类学者,与岳先生认识的十余年中,每次他都热心真诚地帮助和支持我,一点高高在上的大师架子都没有,具有真正的学者风范。每次我都想尽力不麻烦他,但每次还是给他添麻烦。这一次我还是明明知道岳先生工作很忙,但还是再次拜求作序,而岳先生则再次欣然应允,谦谦学者,提携后人。

尽管这套丛书我是尽力写的,但毕竟水平有限,文中不足、错误难免,但愿能得到读者和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促使我加倍努力地增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准。

最后,再次深深地感谢已经拥有的一切!“我是幸运的。”心里默默地这样想着,脸上已是复杂的静静泪痕。

一粒小尘土 徐鑫

2010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铁腕女人(清东陵慈禧陵劫难之谜彩图珍藏版)/清代皇陵地宫探秘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741130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4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