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女孩》是埃尔南·里维拉·莱特列尔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通过一个善于说电影的女孩一生的曲折经历,向读者展现了智利北部矿区那曾经璀璨而最终没落的年代。小说已售出全球电影版权,将由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执导拍摄。
图书 | 电影女孩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电影女孩》是埃尔南·里维拉·莱特列尔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通过一个善于说电影的女孩一生的曲折经历,向读者展现了智利北部矿区那曾经璀璨而最终没落的年代。小说已售出全球电影版权,将由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执导拍摄。 内容推荐 埃尔南·里维拉·莱特列尔编著的《电影女孩》讲述了:她,是小镇上的“说”电影高手,她能化身影片中的每个角色,再现大银幕上的精彩剧情。在那个艰苦而贫瘠的年代,她为大家说唱的电影,是矿镇上的居民籍以脱离现实的幻梦,也是她人生最为辉煌的顶峰。 然而,正如电影总有跌宕起伏、悲欢离合,说电影为她带来的虚幻荣耀,在生活的压力之下逐渐如肥皂泡般消融。当电影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去,时代的变迁令小镇终成荒漠,亲人一一离她而去,矿区的荒野中,最终只剩下她形单影只—— “在黄昏的大银幕尽头,我看见老爸坐在轮椅里的身影逐渐远去,看见哥哥们一个个远去他乡,看见老妈系着随风飘拂的丝巾。我看着他们就像镇上的居民那样离去,我看见他们像海市蜃楼一般消失在地平线那端,音乐则渐渐变小,在他们的身影上方,清楚地出现了一个必然的、这一生里也没有一个人想要读到的词:完。” 试读章节 看完电影后,见到老爸和哥哥们在家里等着我的迫不及待的模样,那幅画面真是妙不可言,他们像在电影院里一样排排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还换了衣裳。 老爸坐在家里唯一的扶手椅上,腿上盖着玻利维亚毛毯,这就是正厅。椅子一旁的地上,则摆着发亮的红酒瓶和家里仅剩的一个玻璃杯。而电影院的顶层楼座就是那张粗糙的木头长板凳,我的哥哥们,年纪从最小到最大,依序坐好。然后,当他们的几个朋友开始在窗边探头探脑,那里就变成了电影院的阳台。 我从电影院回来,赶紧喝了杯茶(他们已经帮我备好),开始准备表演。我站在他们前面,背后是涂抹石灰的墙壁,正如老爸说的,白得就像电影院的银幕。我将电影的内容“从头到尾”说给他们听,试着别遗漏任何细节、情节、对话,或者角色。 对了,在此我要澄清一下,他们派我到电影院,可不是因为我是家中唯一的女人,而他们——我爸和哥哥们——是礼让淑女的绅士。不是这样的。他们派我去,纯粹是因为我比他们都更会说电影。你没听错:我是家里能将电影讲得最精彩的一个。不久,我就变成我们这排房子中的个中好手,很快地,又成为镇上的高手。据我所知,镇上没有人说电影的技巧比我更高超。不管是哪种电影:西部片、恐怖片、战争片、爱情片,还是讲火星人的影片。当然,还有墨西哥片。我老爸是标准的南方人,他最爱墨西哥片。 刚好我就是靠一部唱作俱佳、感人肺腑的墨西哥片夺冠的。因为得先获得冠军,才能去看电影。 难道各位以为我是靠曼妙身材才被选上的吗? P2-3 序言 《电影女孩》看到中途,我还是觉得:这个,我也写得出来。清贫的年代,天堂的影院,看电影演电影,也是我们打小的娱乐。 看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从电影院里走出来,我们都像游击队员那样说“天空在颤抖,仿佛空气在燃烧”,然后,人群中总会有人接住下一句:“是呀,暴风雨来了。” 暴风雨真的会来,父母自己不高兴,气撒在我们头上,无力反抗,我们也学《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当当当你敲脸盆我敲碗,当当当,当当当。萨拉热窝的铁匠,用汇聚起来的敲击声向纳粹抗争,而我们,当当当向父母示威。多年以后,在大学寝室里说起,发现我们这一代,用来表达爱恨的词汇和动作,已经多半是从电影里学来的了。 所以,《电影女孩》里看到,玛丽亚·玛格丽特通过看电影讲电影为自己和家人重新造一个世界,我们不陌生。再说了,这个世界里的名角,从亨弗莱·鲍嘉、杰瑞·刘易斯、碧姬·芭铎到查尔顿·赫斯顿和弗兰克·辛纳屈,我们也都认得,同样的电影,同样的梦,全世界的少年,都曾经是“电影女孩”? 且慢,作者莱特列尔用他六十岁的眼睛看了我们一眼,这不是一次电影怀旧之旅。小说行进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狂妄,智利文坛的代表作家自然有他风行世界的小说魔方。《电影女孩》可以是电影的乡愁,电影的挽歌,但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电影的边界:它有“完”的时候。 “完”,是电影的终点,也是它能力的终点。在电影世界游刃有余甚至丰衣足食了的玛丽亚,和真正的人生面对面时,就还是个十岁的小姑娘,毫无招架之力。 书评(媒体评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过一个句子说道:“人生和梦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而我敢说,人生和电影是由完全相同的元素组成。 讲述一部电影,就像倾诉一场梦。 讲述一段人生,就像倾诉一场梦或是一部电影。 荒原矿区已然踪迹全无,我们再也无法重回童年时走过的路……创作《电影女孩》,是为重新构建起那个失落的世界。 ——埃尔南·里维拉·莱特列尔 《电影女孩》是莱特列尔写电影的一封情书。 ——西班牙《民族报》 埃尔南·里维拉·莱特列尔不仅是在写小说,更是在创造艺术的瑰宝。 ——智利《第三时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电影女孩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智利)埃尔南·里维拉·莱特列尔 |
译者 | 叶淑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887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784.45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75 |
宽 | 12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1-6580 |
版权提供者 | Hernan Rivera Letelier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