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中的超越——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系作者刘跃进近十年来所写的学术文章的集结。共分三辑:第一辑中的文章多从宏观视野讨论中国文学史研究在新世纪的趋势与规律;第二辑则是对近现代学术名家如刘师培、郑振铎、王伯祥、潘天寿、童钦立的立体考察与书评;第三辑是一些专题论文的序跋。
图书 | 回归中的超越--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回归中的超越——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系作者刘跃进近十年来所写的学术文章的集结。共分三辑:第一辑中的文章多从宏观视野讨论中国文学史研究在新世纪的趋势与规律;第二辑则是对近现代学术名家如刘师培、郑振铎、王伯祥、潘天寿、童钦立的立体考察与书评;第三辑是一些专题论文的序跋。 目录 引 言/1 第一辑 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3 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历史选择/38 中华古籍在世界的传播及其意义/67 弘扬民族精神探寻发展规律——古典文学研究六十年感言/72 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从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说起/81 第二辑 段玉裁卷入的两次学术论争及其他/89 刘师培及其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引论/100 西谛书话的启迪/129 寂寥的文化老人和他的书——读王伯祥《庋椋偶识》随感/139 画坛巨擘的心灵记录——读《潘天寿诗存》札记/147 《汉诗别录》的学术价值及其方法论意义/165 第三辑 楚歌声中的屈原/187 “秦世不文”的历史背景以及秦代文学的发展/203 关羽目录初编/227 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277 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近年永明声病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297 明小宛堂覆宋本《玉台新咏》影印说明/315 《北朝民族文学叙论》小引/323 敦煌的诗与诗的敦煌/328 《玉海·艺文》的特色及其价值/333 《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序/34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回归中的超越--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跃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60934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9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5 |
宽 | 157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