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母亲
内容
编辑推荐

由本世纪中国一位集作家、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汉学家为一身的著名学者盛成编写的这本《我的母亲》记载了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命运沉浮,谱写了一曲宗法制下寡母幼子的生存悲歌。

本书由戴高乐、密特朗、希拉克三代法国总统及居里夫人、泰戈尔、瓦乃理、纪德、罗曼·罗兰、萧伯纳、罗素、海明威、齐白石、徐悲鸿、马相伯、欧阳竟无等世界名人交口称赞。

内容推荐

《我的母亲》是一部文风质朴、行文嵚奇、情感浓挚、 气度恢宏、充满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的传记文学。作者盛成娓娓地叙述他一家的故事,行云流水般地夹进中国社会的种种事件,把读者带入鸦片战争以来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的巨幅画卷中去。从这扇走向衰败的封建家庭的大门,读者看到了一个浓缩的中国社会。

《我的母亲》问世后,世界文化名人罗曼·罗兰、居里夫人、萧伯纳、罗素、梅特林、纪德等均给予髙度评价。执法国文坛牛耳的、惜墨如金、一字千金的大文豪瓦乃里为之作了万言长序。各种文字译本继法 文本后接踵问世。几十个国家的报刊以二十多种文字报道、评介此书。一时间,西方世界形成了一个以盛成和《我的母亲》为中心的罕见的中国热。《我的母亲》在阿拉伯世界影响巨大,把应邀访问的盛成视作中国文化的使者。

目录

叙言

引言 瓦乃理

壹 仪徵塔

贰 浣纱女

叁 返魂梅

肆 春闺梦

伍 世德堂

陆 闰六月

柒 瀛台梦

捌 武林宫

玖 金与钱

拾 万妈妈

拾壹 剪辫子

拾贰 石头城

拾叁 秋江月

拾肆 汕头浪

拾伍 塔下人

拾陆 青山训

世界名人及媒体对本书的评价

试读章节

仪徵东门外,旧江口,有一所准堤庵。庵内,有一棵一本五干、高出檐间的老梅树。相传是南朝刘宋时故物。死了两次,复活两次。第一次,北宋时;第二次,清乾隆间,因此一般人都叫它做“返魂梅”。这一棵千年复活的老梅,每逢早春,雪里开花,香闻好几里远,所以一般人都知道这一棵“返魂梅”。

我的母亲,生于清同治九年、庚午、十二月一日(西历一八七一年一月二十一日),亥时。她生的时候,除去天无炎日,地无光华而外,毫无怪异。麟儿不曾来,河儿也未清。大神儿更不知飞去何处?在她生的前一年,她的母亲生了一个男儿,不久就死了。在她生的后二年,她的母亲又生了一个男孩子,小名锁子。三岁又死了。锁子的意思,想把他锁住了。谁知小天神儿,仍是锁不住的!

她的父亲,是只喜欢弄璋,不爱弄瓦的。所幸她的曾祖母阮氏,她的祖父郭海楼先生,以及她的外祖母张氏,都还疼爱她,不以为她是一位天下多余的人。

她一岁二岁,都在襁褓中,安然度过去了。她当然记不起甚么是“红头”甚么是“长毛”?甚么是“洋鬼子”下天津,与五胡大闹中华,这些把戏?

她三岁,能走能言,却不敢多跑路,更不敢多说话。

不幸她的母亲,却与世长辞了。她一天,坐在竹床子上面,旁边鸡冠花,不断的点头。凤仙花,时常曳尾。她对我们说道:

“我五岁就记事了,我记事的一天正是你们婆婆(方言呼外祖母日婆婆)得病的那一天。她先是回娘家去的。因为她的兄弟,在南京掉下江,淹死了。她当着她的母亲面,不敢哭。独自一个人到园子里,痛哭一场。伤了心,受了风。先是重伤风,后来变成肺痨,就死了。

“她死的那一天,正是八月初四日戌时。

“她虽死了,人家摆一斗米、两碗饭在她面前。

“我以为她不会死的……以为她又睡熟去了,……我时常还到她面前去……

“她老是无声无气,我很奇怪!

“她临死之前,我曾给她茶、药、汤、粥,她也有时吃、喝、吐、呕,她忽然抓住我的手,放在她的手心里,迟迟的说出了一句话:嗳!儿啊!你和我是一样的命噢!……”

“她就死了!

“我老不肯相信,我也不懂这是甚么一回事。我总不畅快。我在那张方桌子的两边,挨来挨去。我想她一定是说话说多了。她困了,困了之后,她睡了。

“可是许多人,又为甚么围着她哭呢?疼我爱我的外祖母,平常都要来和我说说笑笑。为甚么她今天满面堆下愁容,使我见她就要哭呢?

“偶尔。我走近床边。我有意喊她醒来。我摸了一下她的手……天天她摸我的手,我摸她的手。我每次要叫她的时候,就摸着她的手。

“这一次,她那双手,冰穿心,寒刺骨!吓得我向后退而直哭!我一直退到那张方桌子的边头,紧紧的靠住桌腿。我放声大哭!

“不多时,哭声又止了。大众的哭声,全止了。忽然间,死人不说话,活人不出声。更令我要哭,却不敢哭。恐怕被骂,实在难受!

“过了一顷,我想:还是我去喊她起来!

“我又慢慢的走近床边,……她老睡在那里不动。她眼也不动,耳也不动,鼻子同嘴都不动。我低低的叫道:‘姆妈!米汤好了!你可以起来喝了!好姆妈!起来吧!’

“没有丝毫声息!丝毫声息都没有。眼见得一团团沉寂!她睡在床上。帐子也打起了。被单也拿开了。她穿了一身红袄裤,睡在床上。

“真奇怪!

“为甚么,她老是睡呢?做梦也该醒了!我又摸了她的手,不是手是刀,我叫了起来,哭道,‘姆妈!……姆妈!……’

“那位看尸的老妈妈,对我说:‘小姑娘,你不要碰她了!’她看了尸首,又看了我。她当时那种神情,是哭是笑,我很难说得分明。她不住的呆望着我。她那双眼珠,好像要走眼眶子里跑了出来,要把我吞下去似的。末后,她说出话来了。我听道:

“你不要叫姆妈,姆妈死了呢!’

“‘哦!姆妈死了!……姆妈死了!……姆妈起来!’

“我仍然退回我那惟一的靠背,方桌腿,我麻木般的说道:‘姆妈死了!’

“我骤然一想:‘死是什么东西?’

“看尸的老妈妈,不断的流泪,姆妈娘家人,又来了。一齐又大哭一场。我也不知不觉,无知无识的,痛哭起来。只听一片哭声之后,又是一团的沉寂。好像天要掉下来了1

P23-26

序言

自从东西两半球交通以来,世界上的人,就不能不承认:人类是一体,人道无二用。

虽说人有种种,各种人有各种人的风俗、习惯、语言、历史,各种人有各种人的文化,可是细细的研究起来,万象仍不能不归于一。

不过,归一的方式很多,我何以来拿我的母亲来做主人咧?

因为母亲,是人人有的;母教是人人受的。老子、孔子、孟子、耶稣、岳飞都不能有例外。

世界自从十九世纪机械进化以后,各种人对于他自己的文化,都不甚了解,尤其是被帝国主义所压迫而失败的民族。

我在《归一集》第一卷《海外工读十年纪实》之中,专写现世界无自知之明。同时举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英雄潘特拉克(彼得拉克,编辑注,下同)以及他的影响之大,证明做民族意识底工作,是开一种新世代文化之新纪元的!

我又举出德意志民族意识运动的中心人物费修题(费希特),是毕斯麦(俾斯麦)的灵魂;是新德意志的精神创造者。我也举出俄罗斯本性运动的大文豪道翁(托尔斯泰),是列宁的先觉,是苏俄的“神光”发明者。

在我们中国现在失去南针的时代,《我的母亲》,这本书也许是不可忽视的。法兰西通儒瓦乃理(瓦雷里)先生说:“拿一位最可爱而最柔和的母亲,来在人类面前做全民族的代表,可算极奇特且极有正谊的理想。”所以我现在将(《我的母亲》,列入《归一集》中,为第二卷。

苏格拉底说:“你要认识你自己!”中国先哲说:“知止而后有定。”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或者敢说:“不自知者,可以卖身。”

我在《归一集》第一卷中,常问:我是甚么人?我何以是中国人?我为甚么是中国人?

《我的母亲》,就是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她是中国人,“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她是仪徵人,“平实精详,实事求是。”

因此我希望读者不要轻轻的放过了她。

西文版与中文版本,详略不同,次序也不同。西文版本,偏于介绍,因为外人不明了中国的真相,太详了反而不觉得有味。又因世界现势,非提倡民族意识,不足以图存,更无新文化之可言,所以在西文版本《归一集》(Ve-rs l'vnite)中,以《我的母亲》为第一卷,以《我的母亲与我》为第二卷,以《海外工读十年纪实》为第三卷,以《东方与西方》为第四卷,末以《归一与体合》为第五卷。

中文版本,专在自述。以家庭的系统与组织,习惯与道德,穷苦与灾祸,平日的力行及生存的哲理,来证明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既然现代中国青年,对于中国,已是依稀模糊,太略了不达作者的期望。又因知彼可以知己,借镜自照,或能复识;所以中文版本《归一集》,首以《海外工读十年纪实》为第一卷,借英、法、德、意、俄、土、埃及、印度为镜,直照出中国的本来面目:《我的母亲》。

 我始终认人类为一体,人道无二用。

 人类的好是共好,人类的坏是公坏;有人道的公善公恶,然后才有人类的公是公非。我不满意西方文化的吗啡与细腰,我也难爱好东方文化中的鸦片与缠足。因为是的,永远是的;非的,永远非的。世界只有一个是非,不能因人欲之私而可混淆或可颠倒的!

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

孟子答:“定于一!”归一,是向太平大道上去走的一条正路。走吧!前进!前进!《我的母亲》!

仪徵塔下世德堂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八月七日

书评(媒体评论)

盛成,与我们的大作家、被称为“当代雨果”的保罗·瓦莱里是亲密的朋友,这使我们感到骄傲。

——法国第21任总统 密特朗,1983年

(盛成)这位足迹遍及五大洲,两种语言非常精炼的大师眼里,没有什么比法国与中国的相逢更珍贵的了。他的作品曾打动过保罗·瓦莱里,使之为他的第一部作品《我的母亲》作序。盛成先生曾参加创立中国与法国间现代关系的“勤工俭学”。他半个世纪后他又返回法国,用完美的法语发表了百余首诗歌和作品来赞颂阿维尼翁、罗纳河、塞纳河和巴黎。十年前,法国授予这位为我们两国文化传播作出卓越贡献的作家法兰西共和国荣誉骑士勋章。

——法国第22任总统 希拉克,1995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母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盛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78166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06
13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2: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