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历史十分复杂。它是由多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交错编织而成的,不同时期互相交替地起着主导作用。如今要在这种种错综、纷繁的自然、社会现象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实在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事。《千古黄河(远东精选)》笔者邹逸麟尝试从几条线索中勾画出一个大概的轮廓来。如果读者不嫌厌烦,而能从中对黄河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算是不违初衷了。
图书 | 千古黄河(远东精选)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黄河的历史十分复杂。它是由多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交错编织而成的,不同时期互相交替地起着主导作用。如今要在这种种错综、纷繁的自然、社会现象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实在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的事。《千古黄河(远东精选)》笔者邹逸麟尝试从几条线索中勾画出一个大概的轮廓来。如果读者不嫌厌烦,而能从中对黄河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算是不违初衷了。 目录 前言 一 滔滔黄水尽东流 (一)流域地势,逐级而下 (二)流域分段,曲折多变 (三)流水特性,水少沙多 二 中华大地的生母 (一)远古人类发祥地之一 (二)文明的诞生地 (三)历代史迹的舞台 (四)自古帝王川 三 万劫不复的创伤 (一)缅想当年旧模样 (二)移民实边,开疆屯田 (三)营造宫室,巨木遭殃 (四)流民逃荒,开山求存 四 三十年河东河西 (一)银川、河套河段的变迁 (二)中游河段的摆动 (三)下游河道的变迁 五 自作孽遗祸无穷 (一)决堤泛滥,表土尽失 (二)下游水运衰落 (三)下游湖沼的变迁 六 二千年人河苦斗 (一)从漫流到堤防 (二)东流北流之争和其他 (三)筑堤束水的方略 七 今日黄河的威胁 (一)半个世纪以来的努力成果 (二)河患警号未除 (三)治河新建议 重印附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千古黄河(远东精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逸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60631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6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水利水电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V882.1 |
丛书名 | |
印张 | 5.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4 |
宽 | 14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25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