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人物小人物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资深传媒人、著名作家邓皓,继《菩提树下的禅者》、《人生是可以透明的》、《时光向前人生向后》、《别委屈了玫瑰》、《湖南人是天下的胆》之后出版的又一部最新力作。

这是一部语言生动、情趣盎然的人物特写专辑。入选书里的大人物、小人物凡91人,跨越年代20年之久。阅读这些人物,可参评世事,更可阅读人心。热爱写作的朋友,还可看到作者心智的日渐成熟和笔力的慢慢丰厚。

内容推荐

大人物光彩熠熠,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小人物平平凡凡,却拥有独一无二的大情怀。大大小小的人物,在光影汇聚的人生旅途中,交织成多彩的背景。正视他们的高岸与卑微,也就是直面自己的人生。

邓皓用真纯率性的感情、质朴隽永的文字,传达着大小人物们人生交汇刹那的感动和辉光。而当你读到本书的时候,你的灵魂也得以与之相交。正如作者所言:“整理《大人物小人物》一书书稿的时候,我的眼前常常有一个人影在晃动,那个人或者是就着一杯清茶、与我清新聊天的人,抑或酒桌上一杯佳酿在手、与我孟浪开怀的人。我现在希望这个人,是你。”

目录

序言:来,认识这些人……

A卷:这些人够大腕

 王跃文

 水运宪

 易鹏

 韩国强

 黄暉

 马俪文

 易中天

 刘原

 贾平凹

 吴娈

 冯祺

 周德东

 洪烛

 洪峰

 张晓风

 阎真

 刘璇

B卷:这些人够爷们

 曹德

 徐爹

 苏建斌

 慕容雪村

 常乐

 罗奇

 赵宝泉

 隆胸

 李克炎

 孟游

 高旭奇

 邹建平

 胡诗词

 黄晋

 严帅

 贱人

 贺夫子

 蒋云

 古竹

 周政

 阿文

 流云

 李杰波

 谢胜瑜

 王红军

 阿戴

C卷:这些人够温暖

 刘友珍

 刘玺国

 子尤

 小木耳

 刘英琪

 老苑

 小曦

 佟铁锋

 蛋蛋

 骥儿

 张远

 胡亦奇

 邓吟哲

 清茶一杯

 小未

 小王

 罗茂

 斌儿

 郭细毛

 老夏

 张梅香

 ABCD……

D卷:这些人够姐们

 夏曼

 小海

 唐一刀

 王小元

 陈艺佳

 Coagirl

 蓝妮

 晏菲

 辛唐米娜

 龙泷

 汤旭娟

 蔡健雅

 舒靓

 乔乔

E卷:邓皓笔下的经典人物

 丁大卫:就这样被你感动

 齐达内:有种悲痛无法言语

 克洛泽:那美妙的空翻,绝杀所有的痴狂……

 向瓦格纳老人致敬

 亲爱的克林顿……

 龚晓跃:算你牛人!

后记

试读章节

2006年10月13日下午五点二十分,我依随人群从中南大学铁道学院报告厅走出。

其时,易中天教授还端坐在讲台上。依然有听众在跟他发问,但不少的听众已纷纷离席。原因与会场音响声音太小、提问者絮叨累赘有关,但我想也与易教授化解现场气氛和应变能力滞缓有关。反正,面对纷纷离席的听众,我看到易教授面部表情是尴尬的、接近僵硬的,全然没有了讲课时的从容和镇定。

看来,他还真不适合当明星。

作为听众,我是第一次在主讲人还在台上就提前离座的。我知道这多少失之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也缺乏涵养,但我坐的地方正对着易教授,我不想太多地正视他的尴尬。

出来的时候,看到有不少读者抢购易中天的书籍,一长摞排开的都是易中天的著作。我看了买得最多的是他的《品三国》,但我没买。“少不看红楼,老不读三国”,我相信这是贤哲的智慧之语,我已经不很年轻了,不看“三国”对安抚我生活和内心肯定有好处!我要了一本《大话方言》,因为就听他课带给我的新鲜和开心来讲,他模拟方言的能力是高超的,除了模仿北京话有些蹩脚之外,他模仿的上海话、四川话、湖北话、广东话,以及他只讲了六年但依然鲜活熟稔的湖南话都很传神生动,这个本领让我啧啧咂舌,叹为观止。

认识易中天是在媒介大炒易中天之后。后来就看了央视十频道的“百家讲坛”,都是在周日没别的好看的节目时调换到那个频道后看的,可惜,他选择了“三国”开讲,还是戏说的方式,近乎我在茶庄听到的大摆龙门阵时的野史。老实说,老易开讲的“三国”虽然有娱乐和趣味的况味在里边,但我欣赏无多,只觉得这是个有些好玩的读书人,一个平和本色、灵泛机智还不忸怩作态的半老头子。而已。

湖南最最好玩的,有一个老头,那个人是黄永玉。他是我唯一崇拜的偶像,而易中天不是。他只是一个把书读活了,然后善于消化并且热衷传播的很有灵气的学者。他那浓郁扑面的市井智慧兼具鲜活淋漓揭示社会迹象的话语方式,最舒服亲和地抚摩了不爱看书却希望找到一些浅显生活智慧或者答案的人的心灵,换句话说,在连环画失传、而哲学和逻辑被人疏远的阅读速食年代,他的文化传播取代了我们当年痴迷连环画的功效。

我听到的那堂课是天心区政府配合提升市民素质开设的“天心讲堂”中的一堂,听众构成涵盖有区政府领导、天心区科级以上干部、社区干部以及部分市民,还有少量购票听课的易的粉丝。原课题为“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但不知为何正式开讲时把话题狭窄化了,改为“城市个性与城市文化”,这个课题几乎不能涵盖太深的哲学理念,文化含量也不怎么深刻,我甚至认为是一个讨巧的课题。果然,讲课中我们除了听了大约二十来个笑话和段子之外,真的没有得到更深的东东作为营养补给。

易在讲课时留给听众印象最深的段子有两个,第一是说成都的城市个性标志之一是:成都人喜欢打麻将。茶馆有人打麻将,股票大厅有人打麻将,甚至个体商店的小老板一边做着生意时还一边打麻将,来了顾客,问明要买什么了,就起身对顾客说:“你跟我看起下下哈。”然后起身去给顾客拿东西。更有好笑的是,他说到四川人组团外出旅游,到了那个城市就直奔宾馆,开好房间就开始打麻将,这一开局就直到假期终了,然后坐上飞机或火车打道回府。到这里,他说了一句逗得大家哄堂大笑的话——他说,四川人所谓旅游,就是换一个地方打麻将而已。说到长沙的城市个性标签,他说了三点,那就是“霸蛮”、“灵泛”、“潇洒”。他佐证长沙人潇洒的段子是:说长沙谁家做丧事,一件很悲切的事,灵堂放的却是流行音乐,没准那首歌曲的名字还是“今儿个真高兴”,还说到追悼会上,长沙人很少大放悲声的,三鞠躬之后,就放流行音乐“记住我的情,记住我的爱……”唱到最后却是一句“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送别的人却无一例外心里回敬一句“不采白不采!”现场很多人都笑了。他就这样戏说长沙人潇洒,遇事想得开。

我不说他印证湖南的城市个性标签时其他两点是否有说服力,仅以印证长沙人潇洒以丧事为例的这个“论证”,是明显的戏谑有余,严谨不足了。而且,不知诸位看官以为然否,易教授话语口径太小,视野太狭窄,长沙这两年娱乐带动经济,城市优化和改良的速度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变化的背后应该与长沙人“敢为天下先”的性格有关。因此,长沙独特的城市个性和文化是大有话题可探讨的,长沙的文化背景和城市现状也是值得溯源追根的,但在我们易教授的话语体系里,都成了一大堆笑料的解构。他解读长沙人“灵泛”时,提到了长沙人吃面,有什么“带腥干”、“半腥干”什么的,还站在自己的理解层面上大说特说“腥”的含义,不是闻,也不是看,是拿鼻子去嗅,看味道是否正宗,是否合自己意味。末了,他说,你看长沙人吃一碗面都这么讲究,说明什么呢?就说明长沙人“灵泛”啊,长沙人讲究生活品质,懂得潇洒啊。他这样说着的时候,身后一位我极度怀疑是街道主任的大妈终于笑得不能自制了,说,他真讲得在理呢,还懂“带腥干”呢。

我颓丧地摇摇头。我想起了这堂课易与听众的互为幽默,那就是:如果我们责怪易中天授课的水准有负他的盛名和听众的期待的话,我不知道这应该怪责于长沙市政府这样一个向市民开放的课让易中天来讲是否有些不太合适,或者易中天教授面对那些资质和EQ明显低于他授课对象的尴尬情境时,我们得理解易中天教授他只得如此下野地应景或者低姿态进入……总之,当时我没法多去联想,我只是想起我曾经在大学里上课的情形,每当跑题或者不得要领时,台下监课教授脸上便会浮现出很不以为然又搀杂了诸多失望的那种表情。

易中天教授在电视访谈以及面对记者访问时多次说了,他现在身陷明星学者的窠臼之中,活着近似于被“双规”,苦不堪言,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尽管我看他在央视青歌赛、中国魅力城市颁奖以及诸多选秀节目中担任现场嘉宾时,都在真诚卖力地摇唇鼓舌丢学问,让人疑心他真个是成了继余秋雨之后第二个以抖书袋而扬名立万的主儿。但我还是宁可相信,易中天是不开心的,虽然他今天的热闹和繁华,是他成功之后幸运的所在,但绝非是他幸福并满意的生活状态之所在。

毕竟,读书人和明星不一样,就像洋酒和老白干不一样的道理一样。你非要将二者搀杂在一起,并甘之如饴地喝下去,没准要被人取笑不说,痛苦的当然是你自己。

咳,话说到这个份上,真可得收住了,要不,人家还以为我是酸葡萄心理作祟呢。

爱谁谁!!!

2006年11月13日P19-22

序言

生活中形形形色色的人构建了这个社会的斑驳陆离,世态人心的展示和剖析最可抵达人心灵的颤栗,帮助人矫正生活。

正如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所言: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长沙作家何立伟写了一部叫《大号是人民》的书,听说在读者中获得过一些动静,别人送了我一本,因为担心被他人写作框架所干扰,放在书架上一直没看。更因为我一直有个念想:想出一本类似于人物白描的书,记录我生命中那些给予过我感动、悲伤、启迪、思索的人。

这是我写字多年的一个心结,或者愿望。

从十三岁开始与文字结缘,出版的书有二十来本。不少人读过我以前写的一些风花雪月的文字,或者悲世感怀的文字,我想那更多的是流于才情上的光辉,或许某一时刻诗意勃发的产物。岁月的磨砺以及敢于直面人生的心态历练,让我日渐可以在笔墨前正视我人生里所有高岸与卑微的东西,我想这是我写作面目日渐本真的根源。

2010年春节前夕。

古城巴陵。

我和曾经做过我《湖南人是天下的胆》一书的责编方莉女士叙旧。

这是一位知性才情的女编辑。她懂我的文字。

她看过我送她的几本小书。她说但凡她见过的我写人物的篇章,大多传神生动。

她的表扬令我开心。

因为信赖,也因为共鸣,就像古玩家对知心的人亮出镇宅之宝,我对她说出了我的想法。

方莉说,我们社里出书以人物传记和历史书为主,你这本书我可以给你找一个很好的编辑,她说的这个编辑是郭晓娜。之后,编辑提出了对这本书基调的要求:这是一本人物特写的集子,人物鲜活本真为第一要义。文本上剔除美文的概念,阅读诉求脱离教科书的功利,就是让读者读来可以愉悦心情,也可以亮化心智的那种。

我们一拍即合。

《大人物小人物》雏形初具。

2010年春节过后,我消失于所有人都找不到的地方,关闭一切可以联络的方式,把这本书整理了出来。我很开心把近二十年来走进我生命和灵魂的这些人,从记忆里一一恭请出来,我做到了我想做的。

我不想人们再把我看成昔日的那个才情勃发的作家,如果你以前喜欢过我的文字,请把记忆消停,我希望我用心打造的这本新书,可以重新聚集一些感动和思虑的目光,让你从一篇篇文章里认识人性人情,体悟生存生活。

那就来吧,认识这些人——亦即认识我们生命向往的高贵或者不禁的卑微。

我不能保证什么,我所能保证的是,收入书中的每一篇文字、每一个人都是我感动或者感怀之后的产物,你读到的这些人物就在你身边,甚至,他们曾经走进过你的灵魂。

整理《大人物小人物》一书书稿的时候,我的眼前常常有一个人影在晃动,那个人或者是就着一杯清茶、与我清新聊天的人,抑或酒桌上一杯佳酿在手、与我孟浪开怀的人。

我现在希望这个人,是你。

邓皓  2010年3月16日

Hong Kong

后记

新著《大人物小人物》终于完卷。

书稿交往出版社的那一瞬,心里无比轻松、畅美。

因为我觉得,在如今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中,她够特别。

当然,也够好。

我已经很少动笔写字。

甚至慵懒于对文字的亲近。

这个世界上很多写字的人,习惯或沉迷于玩味风花雪月,或者舔舐自我小悲欢。他们乐此不疲地做着的一件事是完结了对纸张和文字的浪费。

那是写字人的无骨。

我不屑。

写字的人当知道一个道理:读书不是必须的。所以写字也不是必须的。

写字不必讨巧神圣,但一定要朴素端好。

就这本书而言,别的或许不可以被保证。可以被保证的是:我倾注于这本书的真诚和朴素的含量。

至于读完这本书,带给你的快乐、欷歔,抑或感动和思索,那是我所叙述的人物带给你的,不是文字层面的刻意为之。

因为自己想出的书已经完成,所以,这本书之后,我可能疏于再写字。

更可能不再出书。

关于这本书的书名,我酝酿良久。

忽一日,我家女人提议,世界上不过两种人物,一为大人物,二为小人物。你所接触的人也不外乎这两种。何不就叫《大人物小人物》?

我茅塞顿开。大喜之。

遂定夺。

看来,很多东西不能刻意为之。就如同朴素就是最真的真理。

所以,当你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我们得感谢三个女人:一是我的朋友方莉女士,是她的鼓励支持让我潜心整理出这本小书;二是我的编辑郭晓娜女士,是她巧妙剪裁,让本书更添精致;第三是我的女人,如同给婴孩取了个好名字,她给我的书赐予了一个好书名。

邓皓

2010年3月20日长沙望月湖

书评(媒体评论)

多年来,我一直有个念想:出一本类似人物白描的书,记录我生命中那些给予过我感动、悲伤、启迪、思索的人。这是我写字多年的一个心结,或者愿望。

——邓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人物小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39680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