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关于语言学教学的探索来自目前所开设的一些主要课程的教学思考及学习建议,分别由主讲教师个人或教学小组撰写。对本专业的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有比较详细的讲解。周建设主编的《语言教学:课程与改革》里集积起来,既作为老师的阶段性课程教学经验总结,又作为继续改革教学的基础和新起点。关于汉语汉文学习的总体思考,也是想给学生一点关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宏观认识。让学生懂得大学的课程设置是怎么回事,如何适应及如何在此基础上拓展。
图书 | 语言教学--课程与改革/国家级教学团队语言学科教学研究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教师关于语言学教学的探索来自目前所开设的一些主要课程的教学思考及学习建议,分别由主讲教师个人或教学小组撰写。对本专业的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有比较详细的讲解。周建设主编的《语言教学:课程与改革》里集积起来,既作为老师的阶段性课程教学经验总结,又作为继续改革教学的基础和新起点。关于汉语汉文学习的总体思考,也是想给学生一点关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宏观认识。让学生懂得大学的课程设置是怎么回事,如何适应及如何在此基础上拓展。 目录 教学与指导篇 汉语汉文学习谈/周建设 “现代汉语”主体内容与教学要求/周建设 还原本旨:古代汉语教学的根本追求/洪波 漫谈殷墟甲骨文教学/黄天树 汉语音韵学应记诵基础内容总览/冯燕 汉语音韵学的功用与研习/冯蒸 怎样写音韵学学术论文/冯蒸 训诂学教学当突出其实践性/宋金兰 有关语音学课程建设的探讨/江海燕 高师院校《现代汉语》词汇学学习指要/刘贤俊 文字学教学初探/张富海 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刍议/张云秋 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的文献阅读教学初探/李红 陈英杰 修辞学课程建设与探索/邹立志 “汉语语法史”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刘敏芝 小议现代汉语课程设置改革/彭琰 “语言学概论”教学概要/汪大昌 司玉英 论逻辑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冯艳 问题与对话篇 关于口语与书面语分开研究/耿佳隽 由四个句子想到的/刘芳 关于句义不明的问题/汤琦婧 修改版:由“语义不明”进而引发的对语义学的思考/汤琦婧 意义与意义的不确定性/李薇 关于隐喻的思考/李薇 关于隐喻的再思考/李薇 关于汉语喜悦概念的一点思考/梁三姗 对成语问题的一点质疑/王源泉 语义空缺的界定/王源泉 关于概念隐喻/王源泉 概念隐喻理论卢F蕊 说话有无意识脾蕊 语义传递的简约原则脾蕊 关于“在”字用法/游涵淇 对句末语气词“了”字的思考/游涵淇 语义优先还是结构优先/张云虹 由利奇层次分析语言片段引起/张云虹 存现句的讨论/张云虹 读《语义悖论与情境语义学》浅谈情境/张海燕 由“这也是一个人”引发的语义学思考/张欢 谐音文化与语义学/张欢 词义的模糊性/赵然 有关动词中心说的思考/赵原 关于古代汉语语义分析的思考/赵原 有关“语义、句法因素和知觉策略”的思考/尹天骄 有关“语义学研究方法”的思考/尹天骄 有关“句子理解中语义与句法的关系”的思考/尹天骄 有关“语误、失语症与语义关系”的思考/尹天骄 对于具体的词和词性的明确和区分/艾思惟 谈谈句义的表达和理解/艾思惟 论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关系/艾思惟 以“100个苹果,每人吃1个,能吃多少个人?”为例,谈谈句法学、语 义学与语用学的关系/毛乐 对上次作业的一点补充/毛乐 什么是句法结构,试给出形式证明?/毛乐 语义由何而定?/毛乐 有关“超句语义学”的困惑/毛乐 一点疑问/代博宇 对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关系的一点想法/姜元昊 语言的尽头,思维的尽头/姜元昊 老师博客上的三个问题/李倩 关于“的”字的用法/李倩 关于动词中心说的一些看法/梁雪芝 结构与语义谁先定?/刘恩阳 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刘恩阳 语义的形成以什么为中心?/李阳 修改与补充/李阳 给汉语虚词进行语义分类的困难/徐畅 被忽略的口头语/徐畅 关于“隐喻”的不同定义/徐畅 关于“脑筋急转弯”的语言学问题/徐畅 口头语义的歧义/吕飒 句子形成以什么为中心?/张倩 论句子中的歧义现象/杨洋 语义由何而定?/郑烨琳 语义、句法次序关系/郑烨琳 关于不同语言的语义学思考/郑烨琳 语义学与社会学/郑烨琳 关于处所宾语问题/郑烨琳 由“在”字看语义句法次序关系/杨雪 从汉语单字词到多字词看语义生成规律/杨雪 从语义学角度看中国禅语和西方悖论/徐启明 从老俗话与流行语看语义转换产生的语用效果/徐启明 浅谈“一面……一面……”的用法/王晓萌 对“一面……一面……”用法的补充/王晓萌 小议汉语中的“将来”/王晓萌 小议“或者”的用法/王晓萌 小议动宾词组的语义结构模式/王晓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言教学--课程与改革/国家级教学团队语言学科教学研究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建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6065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4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0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