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纪实书系”是大象出版社重点引进的一套大型战争纪实丛书。 这套丛书以其丰富的历史照片和权威人士的详细分析,为读者真实再现了残酷的二战场景。每本书约有300幅清晰的照片和地图(许多照片是从未发表过的),还有大量双方投人兵力、武器装备及损失的对比数字,加之对每次战役进程的详细描述,使这套书看起来就像一部描述二战的“纪录片”。
伊恩·巴克斯特所著的《党卫军秘密档案——西线》为“二战纪实书系”的其中一册。
| 图书 | 党卫军秘密档案--西线/二战纪实书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二战纪实书系”是大象出版社重点引进的一套大型战争纪实丛书。 这套丛书以其丰富的历史照片和权威人士的详细分析,为读者真实再现了残酷的二战场景。每本书约有300幅清晰的照片和地图(许多照片是从未发表过的),还有大量双方投人兵力、武器装备及损失的对比数字,加之对每次战役进程的详细描述,使这套书看起来就像一部描述二战的“纪录片”。 伊恩·巴克斯特所著的《党卫军秘密档案——西线》为“二战纪实书系”的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对许多人来说,即使是过了60多年以后,他们仍着迷于深入探索关于二次大战时期武装党卫军的一切。伊恩·巴克斯特编著的《党卫军秘密档案——西线》记录了武装党卫军各师在法国、低地国、巴尔干半岛、意大利和德国本土的荣辱成败,每幅照片都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当中包括法国沦陷、诺曼底战役及突出部之役等各重大战役。 《党卫军秘密档案——西线》拥有约250幅先前从未公开过的照片,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公元1940年至1945年时武装党卫军在西线对抗盟军的所有细节。这些照片都是从旧相簿、报纸和各师档案中搜集而来,经过深入且全面的研究,呈现出希姆莱麾下精锐部队成员的真实生活状况。 目录 第一章 为战争而训练 第二章 低地国和法国 第三章 巴尔干战役 第四章 意大利战役 第五章 诺曼底战役 第六章 阿登攻势 第七章 防卫帝国 第八章 全盘皆墨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为战争而训练 原本在纳粹党集会时负责安全勤务的单位是冲锋队(Sturmabteilung,SA),但在慕尼黑政变失败后,冲锋队和纳粹党都被当局查禁,不过当希特勒在公元1924-年获释后,他十分明白自己需要一种新形态的贴身卫队,当局的禁令并不会让他打消这个念头。在每一个纳粹党主政的省(Gau)或地区,都有一小群人负责这类事务,这些当地的贴身卫队就叫做党卫军(Schutz Staffel,SS)。这些地方突击部队旋即因为作风强硬受到尊敬,因而能在纳粹党内巩固地位。 当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于1929年1月奉命担任党卫军最高长官时,党卫军的命运就此改变了。这名戴着眼镜、曾经从事养鸡业的农夫创造出了一个军事史上最恶名昭彰的组织。对希姆莱来说,他的党卫军将会变成德意志民族中的精英,未来所有的成员都会是种族出身纯净、体能合格的人,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定要忠诚,愿意为希特勒牺牲性命。 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党卫军无疑已经成为纳粹党体系中的上流阶层。1934年,党卫军对罗姆(R~ihm)及其党羽进行了血腥 “清洗”,他们暗杀了多位冲锋队领导人;当希特勒在“清洗”冲锋队之后戏剧性地重掌大权时,冲锋队就被解除武装,实际上变成了纳粹党的一般雇员。随着冲锋队失势,党卫军巩固了统治权,希特勒感到放心许多,而组织党卫军武装部队部门的工作也就随之展开。不久之后,希特勒对希姆莱重申,希望成立一支武装的党卫军部队,能够像陆军一样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因此希姆莱马上着手编组党卫军分遣部队(SS—VleIfiigungstruppe,SS—VT),最后这支新成立的武装党卫军部队成为了整个党卫军师级部队的基础。 虽然一开始时,希特勒对于运用这支新党卫军分遣部队的态度没有那么公开,但他在1 935年时却透露出战时党卫军分遣部队应该并入陆军行动的看法。在1933年至1939年间,数以千计的人加入这支意识形态崭新的精英武装部队,由希姆莱指挥的党卫军的力量因此日渐增长。 在早期,所有通过招募加入党卫军的人员,都要面对非常严格的筛选标准。他们的身高要符合要求,要处于青春年华,并且一定要有绝佳的视力。此外,每一位新加入的志愿人员都必须符合完美的种族特征标准,还要取得警察机关发出的良民证。对志愿人员来说,党卫军的招募标准相当严苛,而其训练也是同样艰苦。 初步的训练是在党卫军分遣部队各团所驻扎的城镇郊区的新兵训练站进行的,这些繁重庞杂的训练计划是由党卫军分遣部队监察、党卫军二级上将保罗·豪塞尔(PaulHausser。)一手建立。豪塞尔是党卫军中最具影响力的指挥官之一,他与另外两名经验丰富的军官——党卫军二级上将菲利克斯·施坦因纳(Felix Steiner。)和卡西乌斯·佛莱赫尔·冯·蒙提格尼(CassiusFreiherr von Montigny)严厉地将这些新兵队伍训练成精锐突击部队。 新兵的一天从早上6时开始,在吃早餐前要先进行一小时的体能训练,接着早上一般来说都是进行武器操作训练。在进行户外演习时,他们只能携带武器、弹药、水壶和野战服,并且不能像陆军部队那样被背负的重物压弯身子。在射击场上,他们要练习使用步枪,一旦他们熟悉技巧之后,就要接受步兵突击技能训练,当中包括用装上刺刀的步枪对着沙袋冲锋。每一位党卫军教官都非常强调进攻的重要性,也注重每一项可以将友军伤亡人数降到最低并迅速有效解决敌人的方法。与陆军的基本训练是一再演习不同,党卫军的训练重点在于增强体能和战斗技巧。 希特勒创造了党卫军。他让党卫军战士了解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无论元首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为了提高每一位新进人员积极进取的精神,初步训练的一个主要特色就是拳击,练习拳击可以帮助一些人克服对疼痛天生的恐惧,接受拳击训练也可以强化党卫军新兵的体能适应度和反应能力。 此外,他们还会在教室里学习如何拆解、清洁并重新组合步枪,教官会用大幅的武器分解挂图来教导学员,详尽地解释每一个零件的功能,然后让他们拿自己的步枪来练习,不断地重复拆解步枪然后组装回去的程序,直到蒙住眼睛也可以做为止。对新兵而言,熟悉所使用的武器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因此,他们就得切实地连续操练几个小时,直到结束为止。 在训练期间,每一位新兵的耐力都达到极限,因为为了锻炼耐力,他们经常要长距离全副武装或部分武装徒步行军。另外当局也极为注重生活杂务,他们要熨平并缝补制服,还要想办法维护营区的整齐清洁,这些主要是在下午进行。晚上大致上来说是新兵的个人时间,许多人都选择休息放松,打扑克牌、下棋、阅读、听无线电或思念爱人。 新兵们每个星期至少要上三次正规的课,内容涵盖了纳粹党的各项政策,其中包括被非常彻底地灌输给新兵的党卫军哲学思想。讲师会教授各式各样的主题,特别是雅利安人高于“斯拉夫和犹太次等人”的种族优越理论。这些意识形态课程的目的是打造出全心全意相信崭新雅利安秩序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灌输几近狂热盲目的决心,愿意为元首奋战,即使是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辞。P9-11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党卫军秘密档案--西线/二战纪实书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伊恩·巴克斯特 | 
| 译者 | 于仓和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76833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1 |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0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516.4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南 | 
| 长 | 230 | 
| 宽 | 169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