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跟我去台北
内容
编辑推荐

《跟我去台北》为虫虫和大头小蟹台湾旅行的真实记录,既有绘画的特殊味道,又不缺少作为台湾旅游攻略书的实用,是一本台湾深度体验式旅游攻略。作者深入观光者难以触及的台北真实生活,展现了台湾的迷人魅力,画面温暖,情节动人。

内容推荐

  几米说:“世界时时刻刻在变幻,我们必须找寻一个缓慢悠静的时空。”

台北就是这样的时空。

《跟我去台北》就是带你去看这样的时空的书。  《跟我去台北》是内地第一本台北旅游绘本,由台北人带路的地道台湾行游。由大头小蟹写作,虫虫插图。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让人好奇的台北生活、旅行细节。更有前所未有的独家推荐,台北72个创意店铺、23处台湾美妙小吃夜市和18家平价民宿!随书附赠5张手绘卡片!

目录

第一眼台北

诚品·永不打烊的书店

台北·下午茶

阳明山·惬意的山岭小时光

平溪小火车·台北小镇怀旧之旅

九份·越夜越美的山城

北海岸·离开市区,往海边去

逛!夜!市!

提到台北, 谁会不想到101?

传说中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艋舺·台北老地标

各路神佛的联欢会现场!龙山寺!

忠孝东路·闹市中的华山艺文中心

美丽华的大大摩天轮

超nice的台北民宿

番外篇·我们去垦丁啦

独步台湾完全锦囊

 台北72家创意店

 行走台北小攻略

 其他重要景点交通

 台湾夜市全体验

台北人眼中的台北

后记

台北捷运地图

试读章节

电影《一页台北》里,男主角姚淳耀为了远赴法国的女朋友坚持去书店看书学法语,仍旧被无情抛弃,但却由此被一个可爱的书店店员看上……整部电影从未刻意提到店名,姚淳耀只说:“那个……书店……”但大家都知道,“那个书店”就是诚品。

大名鼎鼎的诚品。名气大到每个人到台湾都会去看一下。仿佛朝圣。

在台北呆的那段时间,我们一共去了诚品两次。

说诚品之前我想先说另一件事。

去台湾前,我的同事机枪鱼拜托我给她的台湾朋友带一件礼物去。买什么好呢?收礼物的人是一个宅男,她问我。我也没想出主意,只叮嘱她千万别买大东西,因为我的旅行箱容积实在太小了。

拿礼物时她递给我一个比头还大的盒子,外面的纸袋印着星巴克的标志。我接过来就傻了,好沉哦。问她是什么。她说是个杯子。

一个超沉的瓷杯,还来自星巴克!我只觉得她是个笨蛋:台湾没有星巴克吗?

她解释,这是城市杯,上面印着重庆。

临走收箱时,发现这个礼物真的大到合不上箱子。只好手拎着。虫虫见了也惊讶极了,要知道我们是先飞到香港住一晚,第二天再转机去台湾的。一路折腾啊。

到台湾之后,宅男的电话老是接不通(他不用手机,只有公司和家里的电话号码),于是礼物在酒店里放了两天后,才在一个周末的清晨见上了面。

宅男叫阮文沛,穿小格纹衬衣,说话谦逊带笑。他询问我们当天行程,得知我们上午要去敦化南路的诚品书店,热情表示愿意为我们带路。

阮文沛是很典型的台湾男生,斯文有礼,话语不多,举止绅士,主动为我们拉门提东西,搭捷运时细心照顾我们不被汹涌的人流碰撞到。中午有另外的台北朋友请我们在SOGO的点水楼吃饭,他坚持把我们送到soGo电梯口才离去。

我问他:“诚品为什么要24小时营业?会有很多人深夜来看书么?”

他笑:“会啊。加班到很晚的白领来喝杯咖啡,顺手买本书。小说迷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来翻书。还有那些半夜突然需要查资料的学生,也骑单车奔到诚品来。晚上的客人真的还不少。”

诚品敦南店是诚品53家连锁书店的总店。老实说,我把它想象得极美好。而事实上,它比我想象的更美好。

不同于一般传统书店,诚品敦南店非常有都市感,空间敞亮大气,布局雅致,没有传统书店的沉闷与规格化,厚实的木书柜、宽敞的走廊、柔和的灯光,让这个庞大的书店充满优雅、温馨的气质。

安静到极致。没有杂音。几乎看不到服务员,随处是席地而坐的读书人,哪怕呆上一整天,也不会有人来催促。

书店一角有简约的咖啡吧,浓浓的咖啡香气和印刷品的味道在空气中融合飘散。

虫虫完全在绘画书籍区定住了,舍不得走。我买了一本迈克·帕尔玛的诗集《疯子与扫把》,和阮文沛去了咖啡吧喝饮料等她。本想拍一张照片发在微博上给机枪鱼看一看她从未谋面的台湾朋友,可阮文沛不愿意有照片上网络,只答应私下发邮件。这件事我理解为台湾人对自我隐私非常看重。

之后的某天又去了一次诚品敦南店。

黑灯瞎火的晚上,我和虫虫逛完SOGO,在附近一家日本餐厅吃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后,步行去了诚品。

中途有逛过屈臣氏买眼药水,然后发现我的相机镜头盖不见了,回忆一路停留的店,猜想会掉在哪里?本来已经做好找不回来的准备,决定去器材店补个UV镜先用时,一个清脆男声突然问:小姐,这是你的吗?  转身一看,是个眉清目秀的小正太拿着我的相机镜头盖。失而复得的心情真是太好,此时此刻只觉得台湾腔好听极了!

之后一直在台北街头瞎转悠,走过很多条僻静小巷,问了无数人——有店铺老板、巡警、路边青年……才终于找到了。

从安静无人的公路进入到书店大厦里,发现夜里的读书人真是多爆了,原来晚上真的会有很多夜猫子来读书,远胜白天的人流量。

我们一直在诚品呆到凌晨。其实舍不得走,那氛围太迷人,无奈第二天要早起。

出来时,7月的热气已经被这夜凉透了,书店的公路边有阿姨推了小板车在卖大得离谱的黑樱桃,买了一整盒。这夜圆满了,对超级热爱樱桃的我来说。

P9-12

序言

虫虫说

一场机缘,我和小蟹一起去了台北。

我们很幸运,有许多台北朋友关照,各种职业、不同的性格。每人每天带我们去一个TA心中特别的地方,便成了一场很私人很地道的台北旅行。我们只是真实和详尽地记录,仅仅这样做,已经注定这是一本不太一样的旅行书。

台北是一座多么内敛和独特的城市啊!几乎不会惊艳,却总能让人体会到细节和趣味,而且十分亲切。呆得越久,越会发现这一点。那段日子,我们穿梭在台北的大街小巷,无数想象过或没想象过的台北生活扑面而来。每天都去很多地方,却不会只走马观花——也会花上半天时间,呆在朵儿咖啡馆品味从电影《第36个故事》里漫出来的咖啡。其实我们就是奔走在一部台北电影里,有时怀旧,有时时尚。有时是旁观者,有时也自己去导演一天的情节。

离开台北后,我们把小蟹的字和我的画放在一起开始排版,又发现一件有趣的事——两个人看到的是不尽相同的台北!比如小蟹作为专业“吃货”醉心于台北各大夜市的各种轻重口味小吃;而我却只被像“大胖”、“小胖”、“不胖”那样搞笑的饮料杯吸引。她在野柳地质公园到处寻找传说中的蕈状石,还差点认错了“女王头”;我则被公园里无数张牙舞爪的海菠萝迷得死去活来(那是我每次见到都必画的树)。她看过许多台湾电影,听过许多台湾音乐,会指着台北某处告诉我哪部电影在这里取景,是谁主演的;我则一无所知,完全以陌生人的心去体验着未知的台北……最后,我们决定在书中保留这天然的差异。这不是两个台北,而是一个写字的人和一个画画的人感受到的,相似却不雷同的台北。

可以想象,如果你也去到台北,那一定是“第三个台北”!

大头小蟹说

我对台北的想象,多来自于电影和音乐。

那些一晃而过的镜头,那些清新的小旋律,都在向我们兜售一个美好的台北。可去了台北才发现,台北并不算一个气派的大都市,太多低矮陈旧的建筑让它显得有些过时。许多老街道看起来是十足的县城风。大街上机车横行,时髦新潮的跑车数量和香港比起来可算“几乎见不到”。

台北的美好,不在表面,而在内里。它的内里是谨慎的、友好的、温和的、不急躁的、有秩序的。它的内里由千万台北人组成。

台北人骨子里没有张狂二字。他们谦虚谨慎,有礼有节,接人待物都在格局之内。

台北人又是友好的。在台北街头问路,从未遭遇过不耐烦,还会有人找出手机里的Google地图,详细讲解某个地方怎么走。因缘际会结识的几个台北朋友,个个热情周到,带我们去到最棒最能代表台北的地方,这趟旅行因了他们的陪伴,收获更多。台北人的温和不分性别年龄。他们永远在微笑,不管什么场合,说话的腔调永远是柔和的,语速永远不疾不徐。他们的温和不仅仅体现在表面,整个社会都在这种温和里得到裨益。

台北人公德心极重,守规矩讲秩序。再拥挤的捷运里,上下扶梯靠左面的通道永远是空出来的。排长长的队安静等捷运,所有的人都自觉按照等待通道线的形状列队,没有人会站在通道线外面。

台北的美好,在于它的不急躁。

龙应台曾用大树来形容台北,很恰当。台北就像一棵长在海里的大树,自然成型,丰富有趣。你能在任何一条宽敞宏伟的大街旁,找到充满历史感的蜿蜒小巷。这样的小巷里往往又藏着安静久远的老店铺。店铺的店主每一个都很平凡,他(她)们也许接过的是祖辈的营生,但在这平凡里,每个人都拥有梦想,却不急不躁。

台北的美好,还在于几十年不变的记忆。  步入中年的台北朋友带我们去吃他从小吃到大的卤肉饭,几十年过去,摊点还在老位置,味道和小时候吃的一样,连菜式也没有变化。

走过某条街道,台北朋友指路边的一棵树,说他上小学那会儿天天经过这条街,曾经偷偷在这棵树上刻下喜欢的女生名字。那天他绕树看了一圈,笑着说现在名字已经找不到了。

我们搭乘平溪小火车,月台上有很多小朋友好奇地看东看西,他们的爸爸妈妈则拿着相机拍小火车,这也是他们童年时候的同忆。

我很羡慕他们,能吃到小时候吃过的味道,走过小时候上学的街道,看到小时候看到的景色。在我长大的地方,所有东西都变了。我的故乡是崭新的,我已经认不出它。

几米说:“世界时时刻刻在变幻,我们必须找寻一个缓慢悠静的时空。”

台北就是这样的时空。

后记

缘起

2011春天,通过朋友蔡蔡的介绍,在重庆观音桥的咖啡馆,我第一次见到了虫虫。手中翻阅着她的绘本《跟我去香港》,我很难相信在那个纤弱瘦小的身躯里面,竟藏着一个细致又热情的灵魂。得知虫虫计划出版《跟我去台北》时,我几乎是立即认同的。计划几经波折,2011年的初秋,我们终于再次见了面,还有大头小蟹和Amber,不过这次已经是在台北光复南路的德国茶馆。接下来两周,陪着她们走遍台北的大小角落,试着在这个城市中,寻找那份属于异乡人和本地人交集的情感。

做自己

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个想要出走的灵魂,我们不甘被束缚,不想被规范,只希望能有片刻的海阔天空,做自己。然而在成为“异乡人”的同时,我们却叉太容易在绚丽的五光十色中,或在艰困险恶的环境里迷失,然后忘了自己。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在行囊中带一本书的原因吧。在生活中,或旅途上,我们总能从某本书找到力量,看见方向,希望《跟我去台北》,也能成为某些人行囊中的那本书。

我的台北故事

在一个初冬的周五夜晚,大约是八点吧,我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回永康街的家,远处永康公园里传来~缕小提琴的声音,走近一看,音乐台上站着一个大约八岁大的孩子,正在用一把小尺寸的提琴,搭配稍显生涩的技法,拉着莫扎特的夜曲。

他的父母亲应该在附近吧?我不由自主地四下张望,公园里人来人往,每个人部悠游自在,好像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似的。我站在那儿,听着孩子拉完整首曲子,七分半钟。不知为什么,那晚的心情,忽然轻松许多……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台北,一个有着许多“角落”的城市。你住在这里,或许就会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到哪个角落,遇见自己。我从小在大安区长大,还记得小学时期,爸爸带着我站在信义路的稻田旁玩,长得稍大之后,自己可以走路搭公交车上学,二婶在连云街口的公车票亭,总会撕一张“孩童票”给我搭车。寒假到了,妈妈会在下午陪我走到永康街口,那家只有四张小桌子的“高记“吃生煎包。或是跟着爸爸,到杭州南路口,电信局旁的“老张”吃碗牛肉汤面。我印象中所有的外省知识,就是在这些地方累积出来的。例如“一客”包子是五颗,涂了芝麻的小圆烧饼叫做“蟹壳黄”;甜豆浆称作“糖浆”,成豆浆就是“酱油浆”等。“鼎泰丰”当时是一间卖麻油的铺子,后来转行卖包子,这大概是我生平遇到第一个“企业转型”的成功案例。

八O年代,刚刚踏入社会的我,努力想要逃离这个城市。我进入外商公司工作,争取每一个能够出国的机会。随着出国次数的增加,我开始在世界各个城市,也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从南加卅l马里布海滩的小村咖啡馆,芝加哥河畔的爵士码头;纽约东村的巷弄酒吧,旧金山金门大桥北岸的红木森林;到荷兰海牙南方的古镇教堂,澳洲海边的小面包坊每当心情转换之际,我似乎总能找到一个和自己对话的角落。心情好了,自然“想家”的感觉也就淡了。

而台北,就是在我这些年来来去去,进进出出之际,悄悄改变了。许多原本存在的角落,在不胜唏嘘的情结里消失了。而更多的角落,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更多的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在杂乱陈旧的外衣下,台北已经蜕变成一个更靠近人的城市。

周末早晨,你可以独自走到市长官邸,在庭园中享用一份阳光早餐;挑个周一,到故宫沉浸一上午的诗书画艺;思索提案?到台北光点旁边巷弄老屋楼上的ppaper cafe坐坐;调适心情,青田街是一处可以让人安静的地方;在台大农学院舟山路旁的老福利社买杯Latte,让自己有身处哈佛或柏克莱的感觉。或者搭第一班捷运去淡水,在百年老邮局背后的星巴克找个舒服座位,享受河面上的灿烂阳光和美味早餐,再回到市区上班。也可以站在河边,站在山上,看着这座城市,什么部不做。

最近几年住在台北的人,会像传染病似的,开始喜欢这个地方。不知道究竟是台北变了,还是我们变了?而我们越来越知道,这个城市有些角落,可以让我们活得更自在,更开心,甚至找到继续向前的力量。

飞机再次滑行降落在松山机场,101就站在不远处。从小窗中看着这个古老,熟悉,又充满积极和变量的城市,我还是忍不住想对它说:台北,我回来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跟我去台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大头小蟹
译者
编者
绘者 虫虫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65133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958.1-64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198
16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0: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