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奥哈拉、奈杰尔·沙德博尔特所著的这本《咖啡机中的间谍(个人隐私的终结)》真实地揭示了从监视摄像头到博客的各种新技术在多大程度上侵犯了我们的隐私,并探讨了我们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才能够防止我们的隐私在数字时代的终结。
图书 | 咖啡机中的间谍(个人隐私的终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吉隆·奥哈拉、奈杰尔·沙德博尔特所著的这本《咖啡机中的间谍(个人隐私的终结)》真实地揭示了从监视摄像头到博客的各种新技术在多大程度上侵犯了我们的隐私,并探讨了我们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才能够防止我们的隐私在数字时代的终结。 内容推荐 我们正在进入一种新的、全球性的过度监视状态。这很可能会彻底颠覆我们对隐私的理解。当我们在工作和娱乐方面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时候,我们的电子活动会留下可以用来追踪我们一举一动的数字脚印。在我们的汽车、电话甚至咖啡机中都可能隐藏着可以进行无线通讯的微型计算芯片。它们可以成为微型证人,并构成强大的监视网络,而这一网络的行为可能会非常复杂,具有智能和侵略性。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它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侵犯了我们的隐私?这些智能网络是否会被政府、罪犯或恐怖分子用来侵犯隐私或者实施犯罪?我们是否值得为获得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牺牲我们的隐私? 《咖啡机中的间谍(个人隐私的终结)》真实地揭示了从监视摄像头到博客的各种新技术在多大程度上侵犯了我们的隐私,并探讨了我们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才能够防止我们的隐私在数字时代的终结。 《咖啡机中的间谍(个人隐私的终结)》由吉隆·奥哈拉、奈杰尔·沙德博尔特所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正在消失的身体 个案研究:从现金到电子货币 第二章 监视社会 个案研究:英国的身份证 第三章 计算机安全遭遇人类愚蠢:隐私增强技术及其局限性 个案研究:有关隐私管理的各种理论 第四章 蛮力的力量:摩尔定律与实践隐匿性 个案研究:科学、犯罪与数据 第五章 问题在于链接,蠢货:因特网、万维网和私人化空间 第六章 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博客:Web 2.0 个案研究:数据库“混搭” 第七章 他们通过窥探征服世界:审查、决定权隐私和意识形态隐私 个案研究:“下对上的监视” 第八章 智能微粒与混合现实:泛在计算技术 个案研究:电子标签 第九章 大家准备好,这里是圆形监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咖啡机中的间谍(个人隐私的终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吉隆·奥哈拉//奈杰尔·沙德博尔特 |
译者 | 毕小青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83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4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13.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7 |
宽 | 151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0-5133 |
版权提供者 |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