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当代童话名家自选集(全10册)
内容
编辑推荐

入选作家阵容强大,作品堪称经典。对当代中国童话发展的总结与回顾,弥足珍贵。代表中国当代童话发展的最高水准。

《中国当代童话名家自选集》精选中国当代10位童话大家: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金波、张秋生、葛冰、周锐、冰波、汤素兰、王一梅的自选代表作。书中包含作家创作心得、创作年表、获奖记录等内容,是对其创作生涯的一次总结,也是对中国当代童话发展的一次回顾。入选的作品饱含时代精神,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追求,富有童心童趣。精美的装帧配以经典的内容,让感动、滋养当代小读者的优秀中国儿童文学作品魅力永存。本书由樊发稼主编。

内容推荐

收入《中国当代童话名家自选集》的10位童话名家是: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金波、张秋生、葛冰、周锐、冰波、汤素兰、王一梅。他们都是中国的最优秀童话作家,而这套自选集,又精选了他们最优秀的童话作品,为小朋友们奉上了一道营养又美味的童话大餐。

这些童话作品,风格各不相同,有周锐的幽默逗趣,有王一梅的温馨感人,有冰波的深刻睿智……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强调思想和深度,并且把这些思想和深度融化在美丽动人的故事里,让小朋友在阅读的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吸收着文学、艺术和思想的滋养。

希望这套《中国当代童话名家自选集》,能为小读者的成长提供一点养分,给小读者的生活增添一点乐趣,伴随小读者快乐成长。本书由樊发稼主编。

目录

金波:《开满兔儿伞花的信》

孙幼军:《小雪人的信》

任溶溶:《奶奶的怪耳朵》

张秋生:《写在绿叶上的童话》

葛冰:《舞蛇的泪》

冰波:《孤独的小螃蟹》

王一梅:《会走路的树》

汤素兰:《云朵花》

周锐:《赤脚门下》

葛翠琳:《问海》

试读章节

它的样子很奇特,浑身上下一身黑,长着凸出来的嘴,它说:

“我记得吟老把我买回家的时候,他刚刚五岁。”

吟老专注地听着。人祖猴继续说:

“为让他的妈妈给他买到我,他央求了一路,哭了一路。”

这时候,它身边一个叫“泥泥狗”的也说话了:

“小贩卖一送一,就把我也搭上了。”

吟老的记忆复活了,他想起那是在家乡春节的庙会上。他把它们带回家的当天晚上,就做了一个梦,这黑色的泥玩具带着他去游览了古书《山海经》里的奇禽怪兽国。在那里,他看到了在埙的伴奏下,怪兽们的舞蹈表演。尤其是那个叫“夔”的一足神兽,更是奇中之奇,它像牛而没有角,一只脚也能蹦蹦跳跳。

乌丢丢听说古代就有’一只脚的怪兽,高兴得又是唱又是跳。

忽然,一阵敲打铜锣的声音响起:鬃人走来了。它身穿京戏戏装,手举大刀,嘴里“呜哇呜哇”地叫着。

它走路的样子很奇特,不是迈开脚步往前走,而是蹭着地往前滑行。它滑到吟老跟前,走了一个圆场,最后做了一个“亮相”。

吟老弯腰把这个小小的鬃人托在手掌上。

“你好,吟哥!”

“你好,鬃人!”

吟老清楚地记起了他是在七岁时,在他居住的一个叫“琉璃厂”的街道上买的鬃人。

这个鬃人是用泥捏制成的,用花布缝制的戏装,最奇特的是它的底座上没有脚,,而是粘了一圈短短的整齐的猪鬃。

吟老小时候,要让鬃人表演“盘中戏”,得先找一个铜盘子,让它站在铜盘里,随后用木棍敲击盘子边沿,盘子一震动,鬃人就会旋转、走动,盘中戏就开场了。

现在,鬃人早已有了人气,它成了吟老家里的一个成员。

最让乌丢丢感兴趣的是,鬃人虽然没有脚,却能表演盘中戏。

但是,鬃人不承认自己没有脚:“我不仅有脚,而且我的脚最独特,我有上百只猪鬃做的脚。”说着,它还跳起来,露出了它那一圈齐刷刷的脚,一弯一直地弹跳着走着“台步”。

在大家的掌声中,陀螺旋转着身子上场了,紧跟在它后面的是摇摇摆摆的不倒翁。

吟老一见陀螺,立刻就想起来:这是他自己做的第一个玩具。第一总是值得珍惜的,何况他在抽陀螺比赛中总是获胜者。

说起他的陀螺,还有一件事不能忘记,那就是他为制作这第一件玩具而割破了手指,有一滴血留在了陀螺的顶端。所以,每当它旋转起来,总会有一个红红的圆点跟着旋转,像一轮刚刚升起的太阳。也许就因为这个原因,它旋转得比别的陀螺都快。

现在,它不必再用鞭子抽打,它会自动地旋转,而且变换着各种舞姿。它已经成为吟老有生命的收藏品了。

至于跟在后面的不倒翁,更是一件惹人发笑的玩具。它的来历很不寻常,是吟老用废品和“打鼓儿的”换的。这里所说的“打鼓儿的”,就是走街串巷收购废品的。那时,干这一行的,手里都拿着一面比核桃也大不了多少的小皮鼓,边走边用小藤棍敲打着,边敲边吆喝。那天,他听见胡同里传来一声“有破烂的,我买”,就抱起一堆碎铜烂铁跑到门口。他早已忘了换了哪些日用杂品,只记得换的东西中有这个不倒翁。

过了一年,当不倒翁和吟老交谈的时候,它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能不能让我躺下睡一觉?”这不难。吟老给它盖上了一块棉垫子,让它一觉睡了半年。等它睡醒了,更精神了,它不仅碰不倒,还会跳一种不倒翁舞。谁看它跳舞,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跳。

当它们跳起舞的时候,拨浪鼓摇头晃脑地来了,“叫猫”也“喵喵喵”叫着来了,“大叫虎”吼叫着来了。它们一面有节奏地发出各种叫声,一面踩着节拍跳起了舞。

最后,吟老也从墙上摘下那管母亲遗留下来的洞箫,轻轻地吹起来。悠悠的箫声把大家引向宁静的气氛_中,大家停下了舞步,都站在原地倾听着,不约而同地沉浸在回忆之中。

大家望着窗外,好像看到了他幼时的母亲,从朦胧的月光里走来。她的裙袂,她的秀发,她的纱巾,都随着箫音,随着晚风,随着月光缓缓地飘着。

吟老流下了眼泪。他从泪眼中看见了她似乎正向他走来,一步步走近他。手轻轻一扬,从窗外飘进来几张彩色的纸。随后,母亲的身影逝去。

吟老从地上拾起纸来,端详着这稚拙的画面,上面横七竖八地画着“蝌蚪人”。他觉得这些画似曾相识。

P209-211(《开满兔儿伞花的信》)

序言

去年夏天,新蕾出版社纪秀荣社长偕资深编辑、《童话王国》杂志主编焦娅楠女士从天津专程来京,和我共同探讨、论证出版一套“中国当代童话名家自选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当然十分赞赏新蕾社领导的不凡眼光和魄力,表示诚挚支持这项出版工程。经过出版方一年多的辛勤努力,现十位童话名作家的“自选”书稿已基本编定、付梓。作为一名儿童文学老人、童话爱好者和研究者,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兴奋,愿借机随谈几点想法——

众所周知,在儿童文学大花园里,童话是一朵特别明丽耀目的奇葩。一位我尊敬的已故老童话家曾对我说过,从采种意义上讲,童话称得上是最富儿童文学特征的文学样式。此论我深以为然。以丰富。美妙的想象和奇特绮丽的幻想编织而成的童话故事,不仅是少年儿童特别喜爱的精神食粮,也一向为保有一颗童心的成人读者所青睐。确实,真正优秀的童话作品往往是老少成宜的。一篇精彩的童话佳作,人们幼时读了就会铭记在心、受用一生。许多童话精品,无论其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是其超拔新奇的想象和幻想、作品美妙的意境和浓郁深邃的理趣诗意,都具有一种将大小读者的心紧紧吸引住的奇异魅力。因此,文学史家和批评家常常把童话的发展状况及其达到的总体水准,作为衡量和评判一个国家和地区儿童文学成就的重要依据。

不久前我在南方一个全国性儿童诗论坛上这样论说儿童诗:“童诗是童眼看万物。/童诗是童心映世界。/童眼、童心,有如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晶莹、澄澈、透明、无瑕,不合、更不容一丝杂质。/童诗是天籁之音,与世俗功利无缘。/童诗的旗帜上,大书真、善、美三个大字,辐射出奇异的美的七色光……”(载拙论集《鼓吹与评说》中《童诗之树常青》一文,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9月版)我想这里说的“童诗”若置换成“童话”,大体也是适合甚至是贴切的。不错,童话这个特殊文学品种,饶具诗的特质。童话这种童心属性和它的诗的特质,决定了真正意义上的童话,是最具普世意义的一个文学品种。因此,我国童话作家应该十分明确自己的创作不仅献给本国、本地区少年儿童,也应当并能够服务于五大洲各民族不同肤色的所有未成年读者。我们过去在狭隘理解“幻想与现实结合”童话创作原则的基础上,产生过一批和特殊时政贴得很近很紧、甚至图解政治盼童话,我本人也曾肯定和赞扬过这类作品,现已深悟到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和失误。今天我想强调的是,童话就是童话,它不能承受思想乃至意识形态之重,它一般不承担政治宣传任务。即使批评儿童缺点的讽刺性童话,字里行间也应充满关爱之情,这种“情”,是诉诸感、性的,温婉的,柔软的。

一哎,我这篇。“总序”未免太过松散,现在该简说一下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的这套“童话名家自选集”丛书了。收入本丛书的十位童话名家以年齿为序是: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金波,张秋生,葛冰,周锐,冰波,汤素兰,王一梅。

这十位曾多次荣膺全国大奖的童话名家,大体涵盖并代表了当下我国老中青三代童话作家的实力雄厚的创作阵容。其中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三位,其成名作和代表作都问世于建国后“十七年”,而任溶溶同时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翻译家和诗人。他们各具鲜明个性、不同风格的童话作品,显示了作家们各自独特的艺术追求。张秋生、金波原先均为享有盛誉的著名诗人,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始,他们的创作先后向童话倾斜,写出了大量富有诗意的优质童话,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业已臻为知名“品牌”;金波的童话近年频频出现于大奖金榜。其余五位作家中,以葛冰最为年长,但却比小他十二岁和八岁的冰波、周锐出道都略晚,他三十六岁开始发表作品,属“大器晚成”。葛冰在童话和小说创作上都取得了不凡成就,其童话以《小糊涂神儿》、《蓝皮鼠和大脸猫》最为著名,曾被改编为成长系列动画片。周锐和冰波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周锐也偶写小说,冰波则专攻童话,两人艺术风格迥异,前者自始至终重奇特构思、作品基调偏于诙谐幽默,后者早期以写优美的抒情童话著称于世,大约从四十岁前_后开始尝试各种题材和风格、为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创作童话,都取得了骄人成绩。汤素兰和王一梅均为当下最活跃的实力派童话女作家,汤素兰属于“60后”,二十一岁开始发表作品,有评论家称她的童话“文字透着一种精致而又清丽的典雅,它们像一些圆润美丽的珠子,穿起了作家笔下那个丰饶的童年想象世界。她就用她的这些文字,编成了一双送给童年的飞翔的翅膀。”王一梅为“70后”作家,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创作,十年前发表的优秀短篇童话《书本里的妈蚁》一炮打响、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使她名扬四海;之后陆续创作、出版了《鼹鼠的月亮河》、《第十二只骷计蝶》、《木偶的森林》等荣获各项犬奖的童话佳作,显示出旺盛的创作势头。

当然,国内童话名家远不止上述十位,只是由于名额所限,暂时未能纳入这套“自选集”丛书。按规定体例,入选这套丛书的都是健在作家。在本丛书选编过程中,我们特别缅怀已经先后离开我们的前辈童话作家,如叶圣陶、张天翼、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叶君健、郭风、包蕾、吴梦起、洪汛涛、梅志等。他们为开创、发展我国现当代童话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他们的许多童话珍品,丰富了我国童话和整个儿童文学宝库。我们永远尊敬这些先人前辈,正是他们弥足珍贵的创造性劳动,夯实和奠定了中国新童话前进的基础。

现在读者朋友们看到的这套“童话名家自选集”丛书,为童话和儿童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宝贵的童话作品文本,而每本书里选入的优秀作品,也是广大青少年读者可以直接阅读欣赏的童话佳作。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中指出:“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叶圣陶把儿童的拟人式的想象看作无上的美,看作未开拓的而又是最奇妙的世界,他写童话,就是为了开拓这个最美妙的世界。他早在八十多年前在《文艺谈》一文中这样谈到他创作童话的艺术渊源:“儿童初入世界,一切于他们都是新鲜和奇异,他们必定有种种想象,和成人绝对不同的想象……星儿凝眸,可以为母亲的颈饰;月儿微笑,可以为玩耍的圆球;清风歌唱,娱人心魂;好花轻舞,招人做伴……这等都是想象,儿童所乐闻的。本来世界之大,人之渺小,赖有想象得以勇往而无惧怯。儿童于幼小时候就陶醉于想象的世界,一事一物都认为有内在的生命,和自己有紧密的关联的。”由于叶老能够观察儿童内在的生命,能够永葆赤子之心,所以他的童话作品达到了“极合自然,含有活力”的境界。

希望以出版这套“自选集”丛书为契机,重温先贤们的经验和教诲,进一步唤醒国人为亿万孩子精心制作“童话国货”的自觉意识,呼唤童话的更多精品杰作,涌现出中国的格林和安徒生,使我国能够在不远的将来,骄傲地由童话大国跃升为真正的童话强国!这也应当是选编、出版这套自选集丛书的主要宗旨。

——让我们热切地期待着吧!

2010年11月15日夜,于北京南方庄寓所

书评(媒体评论)

金波是声名远扬海内外的著名诗人,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除童诗外,主要从事童话创作,且成就卓著。他的童话,是典型的“诗人童话”,既有童话特具的美的想象和幻想,又有鲜明的诗的特质:诗的语言、诗的节奏、诗的意境。他的许多短篇童话,分行排列即是诗。

——樊发稼(儿童文学评论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当代童话名家自选集(全10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樊发稼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750162
开本 32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2.6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79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5
14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