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诗化江南(卢星堂艺术人生)(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园地中,“新金陵画派”的杰出传人卢星堂是一位由中国传统山水画向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山水画过渡中的一位重要画家。他以发展了的传统笔墨,以表现云、林、雪、瀑的江南山水为主体,独树一帜地传达自然之美,沁人肺腑地抒写心中的激情,营构出一幅幅清丽、秀润、空灵、丰厚的经典之作,创造了山水画继“新金陵画派”的山水画大师之后的再度辉煌。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叙写了他的生平事迹,并穿插评论了其艺术作品,书后是其47幅山水画作。可供广大艺术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卢星堂,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一位杰出的新金陵派传人。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画师。1959年进江苏省国画院深造,得到傅抱石、钱松岩、亚明等老一辈山水大师真传。从艺四十年来,前后在海内外办过十余次个人画展,数次参加海内外联展。本书为其生平事迹的叙写以及对其艺术作品的评论。书后提供了其山水画47幅,以供欣赏。

目录

独领风骚一大家

翰墨春秋诗化江南——“新金陵画派”杰出传人卢星堂艺术人生

读星堂的画亚明

笔墨河山写诗情——品味卢星堂的山水画

情在三晋山水间

“风格即人”并非无“客”——随感于卢星堂艺术个性的形成

从大师足迹中走出新天地

情到深处诗意浓

涌动的生命张力

近生活专艺术出精品——在“河山诗情——卢星堂山水画小品展”开幕式上的讲话章剑华

寻找美丽的家园——卢星堂的艺术之旅

至诚索真美——记山水画家卢星堂

辉耀艺术之巅的启明星——中国山水画大家卢星堂对当前中国书画现状的感言

波罗的海绽开“中国花”——卢星堂中国山水画轰动波兰

家乡情笔墨意——记常熟籍著名山水画家卢星堂

沿着新金陵画派的路径行走——卢星堂山水画艺术研讨会辑录

卢星堂小品集前言

创作体会点滴

我喜欢虚谷的画

在祝福香港大型书画名家作品展览会上的讲话

难望的岁月——悼念亚明老师逝世一周年

永远的回忆——看傅抱石先生的一次作画和与傅师母的一次访谈

和风堂纪事(之1)

和风堂纪事(之二)

艺术年表

作品赏析

试读章节

1938年10月12日黄昏,卢星堂出生在江苏常熟一个农村教师的家庭里。父亲卢仲才虽是农民的儿子,家居乡村,但读过几年私塾,还在常熟城里缪家学过三年中国山水画,也算是个能写善画的人。父亲成家后,便从老家大卢巷搬迁到岳家曹塘梢,盖了几问瓦房,种了十来亩地,办了个私塾学校,在周围乡里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教书先生,很受当地村民的尊重。母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特别勤劳、贤淑、能干,除了操持家务之外,终日都在织布机上忙碌。他还有一个大他5岁的姐姐叫卢锡芳,学的是中医外科,后又就读于苏州医专,成为一名医生。

卢星堂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在他的印象中最深的是那“村村风景似图中”的枕河人家,是那秀丽湖山、堤上秋林、曲折小桥、绿杨鸟语的鱼米之乡好景色,还有终日陪伴他的是那堂屋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对他影响最深的是他的父亲。父亲天资高,年力富,读过“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国学底子颇丰,还擅长书法。除了在自己家里做好私垫先生之外,父亲的志趣几乎都倾注在艺术上。他早年师从江阴的赵宗维习画,从清代被尊为山水“正宗”的“四王”人手,在传统笔墨技法上下过工夫,后又受“虞山派”主要画家吴历、杨晋、李世倬影响,所画秀劲工整、循理守法,渐成气候。日后成为常熟国画组的专业画家,被世人誉为“虞山派最后传人”,在当地享有盛名。

由于父亲的影响,卢星堂自五六岁起就开始读书习字。石板印的黄自元楷书和颜真卿字帖的临写,就是他每天的日课;《三字经》、《百家姓》以及《唐诗三百首》,就是他启蒙的读本。从父亲的口中他听到许多发生在故乡的名人轶事,在他幼小心灵里深深记住的就是常熟城里历史上曾出现过黄公望、王石谷、吴历等画山水的大画家。他常常看到父亲在教书之余伏案作画的情景,他惊奇于父亲竟然能三笔二笔一棵树、横涂竖抹一座山跃然纸上的本领,尤其是父亲把画好的山水悬挂在墙上,眯起双眼,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的自得其乐的神情,更令他感同身受。在卢星堂的记忆中,与绘画结下的不解之缘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他还记得儿时的他在父亲书橱中,翻找到父亲学画时存留的临摹“四王”的课稿,翻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麟半爪地描山绘水的情景。当然更多的还是照葫芦画瓢似地学父亲画的扇面画,经常得到父亲的夸奖。放寒暑假时,他还主动地帮姐姐用毛笔抄写借来的医书,练就了一手娟秀的小楷。1949年家乡解放了,12岁的卢星堂所学的书画派上了用场,他积极参加村上的扫盲运动,写大标语,画宣传画,仿佛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天才,他感到无比的惬意。少年的生活像青青的舂草,沐浴在阳光里,在他心里种下了理想,他渴望艺术能伴随他成长。因为他已敏感到艺术能给予他荣光。

他的初中是在南丰中学读书的,因品行端正、成绩优秀、团结同学、尊敬师长,且能写会画,被推选为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长。校长徐家农和大队辅导员刘达民老师对他十分器重,学校的宣传工作,诸如出黑板报、表彰好人好事、布置校园等写写画画的事情,都交给他完成。卢星堂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凡是交给他的任务,他都起早贪黑地去尽力完成,甚至放寒暑假,也不回家,就住在学校里直到把工作做好、做满意为止。有一次,为了宣传知识青年徐建春事迹,他自编自绘,以放大的连环画形式布置成宣传栏,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多次,成绩鼓舞了卢星堂的绘画热情,同时也加深了他对艺术的认识、热爱和追求。

初中毕业时,他以优秀生的评语和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中学——江苏常熟中学高中部。他是一个积极求上进的学生,很快就加入了共青团组织。根据卢星堂自述,我们大体可以知道他在这段时期里发生的三件重要事情:

一是在开展勤工俭学时,他组织了班上美术爱好者开展了画团扇活动。这是他萌发艺术创作的第一个充满欲望的时期,也是他首次独立作画的尝试。父亲教导他作画“当如作书法,笔笔宜分明”(王石谷语),“虞山派”画家以书法入画法的种子,在他习画之初便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父亲指导他作画“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烛”(同上),“虞山派”画家仿古之风已在他所画团扇之中初见端倪。卢星堂懂得古往今来的画家几乎无一不是从临摹入手而登上艺术殿堂的道理,但他也从团扇的绘制中,似乎对王石谷“用古人的笔法,写目前的丘壑”的理论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令他心折不已,以至成为卢星堂一直前行的路标。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人说过,他几乎没有像样地临摹过一幅古画,对于传统的研习,他是通过“读画”来领悟的。名为“读画”,实为“意临”,多读画,读好画,读懂画中笔墨、丘壑、意境,分清文野粗细、高低好坏,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艺术修养和鉴赏力,并在反复实践中加深记忆和理解,蓄多种形象与古法于胸中,不仅“师古人之迹”,更要“师古人之心”——当然,卢星堂的“读画”不会排斥对精彩局部“心追手摹”的演练作辅助,以强化认知。这无疑是临摹的高级阶段。

P13-17

序言

独领风骚一大家

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园地中,“新金陵画派”的杰出传人卢星堂是一位由中国传统山水画向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山水画过渡中的一位重要画家。他以发展了的传统笔墨,以表现云、林、雪、瀑的江南山水为主体,独树一帜地传达自然之美,沁人肺腑地抒写心中的激情,营构出一幅幅清丽、秀润、空灵、丰厚的经典之作,创造了山水画继“新金陵画派”的山水画大师之后的再度辉煌。无论是他为中南海怀仁堂绘制的《锦绣江南》,还是为天安门城楼创作的《华岳参天》,无论是他为毛主席纪念堂所作的《六盘山高峰》,还是为南京人民大会堂所绘的《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及那些为山西人大门厅、江苏人大贵宾接见厅、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长江美术馆等举不胜举的部门机构所绘制的精品佳构,都在证明着卢星堂承载着“新金陵画派”的厚土,带着当代艺术家的文化使命,沿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轨迹,在得江山之助中,强化了笔墨对景观形象和意境的塑造,突破了写实性描绘的旧程式,运用自己创造的语言符号,对现实感受进行了富有激情的发挥,开拓了表达感受真实性的又一境界,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

卢星堂幼承家学,不仅得同乡先贤黄公望、王石谷、吴历的流风遗韵,又经由山水画一代大师傅抱石等五老的亲临教诲,学艺三年,目识心记,深得江苏老一辈艺术家的真传。傅抱石豪放洒脱、如飞如动的破笔散锋的笔法创造使他崇拜,钱松曲深厚沉着、色墨并重、意境深邃的画风使他惊叹,亚明空灵纵逸、趣尽天然、巧妙处理生活素材的创作方法使他顿悟,宋文治笔下清秀润泽、诗意江南的美景使他迷恋,而魏紫熙表现中原厚土、太行雄风的力度之美,则是他挥之不去的独特风骨。他自觉地吮吸着先辈大师的传统乳汁,自觉不自觉地集诸家之长融会贯通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日渐雄厚的生活积累,加上他对艺术规律创造性的运用,促使他在攀登当代山水画艺术的高峰中有了重大的突破。

或许是五代的董源、巨然开创的以平淡秀润为特色的江南山水画派对他的影响太深,或许是家乡的太湖美景、江南春色使他魂牵梦萦,卢星堂不顾偏重北方山水的时风所向,独钟于南方丘陵山冈、林麓映带、渊渚迂回、江湖平远、烟雾迷蒙,一派幽野秀色的描绘。他把生命交给了江南,他把感情注入了笔墨,化成作品的灵魂,换来了温润烟云、婉约瀑水、华滋草木、秀润丘岗,粲然秋林、雪漫青山的诗化江南。画家以独具的慧眼撷取南方自然山水的一角,作理智的创造、知性的提升、诗意的表述,去完成传统山水的现代转换。为了这一转换,卢星堂凝聚了半个世纪宵衣旰食的心血,撒下了五十年耕耘播雨的汗水与泪水。正是由于生他养他的那片江南水土的独特内涵和慷慨赐予,引发了他戛戛独造的愿望和独领风骚的志向,也正是这样的选择,使他的作品与前辈拉开了距离,与今人大相径庭,而以柔美秀润、清雅含蓄的南方地域的审美文化特征卓然而立于中国画坛,跻身于当代有影响力的山水画大家之列。

源于传统文化的陶冶与“新金陵画派”的熏染,卢星堂在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上,一直在寻绎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内蕴精神、诗意境界。他将一个画家可能有的才情、天赋、精力都投入到山水画的创作中,几十年如一日,奋进不息。无论命运安排了怎样的起落,情感里接纳了怎样的荣辱,他唯一放不下的只有他心中的笔墨江南。他多次走进家乡的湖光山色、竹海秋林,他也多次在祖国南北的真山真水中探寻,从小品到巨作,从写生到创作,一步一步跨越,他为自己的所爱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

面对自然景观,他已不止于感性、情愫本身,而重在以学养入画。笔墨推崇以书法入画法,劲健爽利、丰富多变、清新优美,画中点、线、墨、色都以情调、韵致见长,以传神为主,不放弃对形的描述,也不排斥对西法的汲取,创造了许多自己的笔法、墨法、皴法、点法、色法,水有自家之流、树有自家之貌、山有自家之形、雪有自家之境。看得出,他在努力使历史久远的山水画朝个性化和现代人审美趣味演化的趋势。在此境界中,画家以笔代造化之功,以心体天地之气,凝聚着中国文化静谧、悠远的气息,反映出一种典型的“中和”之美的儒者风范。因此,卢星堂的作品温润平和、澄澈清秀,全无剑拔弩张之气、咄咄逼人之势;高山、流水、丛林、飞瀑、雨雪等意象与画家心态、想象和智慧联系在一起,并被他以走出传统规范的语言秩序和笔墨方式,抒发出心灵世界温和事人、以诚为本的生命精神。

卢星堂的艺术已相当精熟,个性极为鲜明,也产生相当的影响。他的内蕴中和、外现灵美、自然天成的画风从根本上来说,乃是他审美理想、个性气质、理论识见、学问修养的总体表现,也是时代的、民族的精神产物,是他在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东方与西方之间,不断地进行选择、融合和创造走出的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具有历代大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条件,冠以当代山水大家的称谓,卢星堂是当之无愧的。

2010年4月于北京王府花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诗化江南(卢星堂艺术人生)(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德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267661
开本 16开
页数 28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1.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2
194
3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