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财智达人一百单八将》作者焦素芳选取了30多个行业的108名成功企业家,分门别类对他们的财智故事和成功经验娓娓道来,并非他们的成功经验条分缕析。文笔清新流畅,故事震撼感人,既是为企业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创业者打造的一本财富读本,又是为渴望成功和致富的相关人群量身定制的实例说明书。 他们的企业或许没有世界500强知名,但他们在自己的行业内,已经赢得了尊敬;他们或许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但他们同样倾其才华和心血,做出了令人羡慕的成果;他们有的甚至经历过惨痛的失败,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从头再来,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和辉煌…… 内容推荐 何谓达人? 按照字面上的理解,应该就是财富或智慧方面的卓然之人吧。 兵战也好,商战也罢,几乎在每一个历史的关口处,在每一次国运的重大转折处,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无论哪个朝代,人们都从未停止过对财富的追逐和向往。又从没有哪个年代,人们对财富的追求,能像今天这样来得如此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福布斯排行榜年年更新,英国小伙儿胡润捣鼓出来的财富榜转眼也已十多年。达人,这个源于网络的词语,已成为并持续演绎着这个社会最热门的词汇。 达人的江湖里,有和风细雨,有惊涛骇浪。有成功时的春风得意,也有低谷时的人生落寞。有不堪回首的记忆和片段,更有忘不了的故事和感动。 焦素芳编著的《财智达人一百单八将》遴选了国内108位卓然之人。他们是国内有名的经济学家、学者。他们是奋斗成功的草根,是叛逆不羁的创新者,是最终的行业翘楚。 达人们的创业经历,习惯爱好,做人的智慧,处世的方式,这些看似与做生意毫不相关,但又是影响一个企业走向的因素,都会在《财智达人一百单八将》里展示得淋漓尽致。 打开他们的故事,走进他们的内心。开始吧。 目录 序言 第一部 名家学者 不想去战斗,只想讲道理/002 【茅于轼: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一个被误读的学者/006 【许小年:著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激情与平静的幸福,都是美/010 【叶檀: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 经济学界的“流行歌手”/016 【梁小民: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 倒过来看世界,这个世界非常不同/020 【忻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哈佛商业评论》(中文杂志)首任主编】 “品牌大师”的故事会/023 【李光斗:品牌战略专家、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相见吴伯凡/027 【哲学硕士、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 精细化男人的精细化生活/030 【汪中求:北京汪中求细节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二部 商界达人 “速冻大王”的退休生活/036 【陈泽民:三全集团董事长】 61岁,亿万富翁开始“创业”/040 【茅理翔: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红枣传奇/044 【石聚彬: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个善念引出的“绿色庄园”/048 【宋丰强:丰乐园企业机构董事长】 缄默的“铜管大王”/052 【李长杰: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不一样的张铁山/056 【张铁山:金星啤酒集团董事长】 化“禁区”为宝地/060 【侯世安:郑州鸿盛商贸有限公司、河南万客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个地产商人的艺术生活/064 【罗林芳:英协(河南)企业集团董事长】 皇甫立志“非常道”/067 【皇甫立志:大商新玛特郑州地区集团总裁】 当美女恋上足球/071 【杨楠:河南建业俱乐部原总经理】 塞蒙的“可乐”世界/075 【叶启恩:郑州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 第三部 行业翘楚 为女人下半身的美丽打拼/080 【陈勇斌:郑州领秀(梦舒雅)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惊艳海上花,淡雅女儿心/085 【冯琪雅:聆海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裁】 大玩家邱新航/089 【邱新航:河南四季胖哥集团董事长】 一个乡村孩子的蛋糕传奇/093 【刘群立:郑州福晶园幸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刻出来的财富人生/097 【蒋小阳:东阳九龙木雕有限公司总经理】 把面子踩在脚下/101 【卢义峰:河南中植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五味杂陈“超凡”酒/105 【王健:河南超凡装饰有限公司总裁】 借人平升还满升/109 【张开:香港君行装饰设计工程(河南)有限公司董事长】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114 【卢饮旺:河南省大众汽车服务公司董事长】 利人利己典当情/117 【冯俊敏:河南银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 不护短的商会秘书长/121 【赵进京:河南省房地产商会秘书长】 像卖汽车一样卖自行车/125 【付敏:大名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家装梦工厂缔造师/128 【张帆:河南大地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牛人”牛事/131 【王明欲:河南黄牛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快女孩的慢生活/135 【王瑞:河南八马茶业旗舰店总经理】 家装“教父”的奇思妙想/139 【汪昌镇:深圳雅庭装饰有限公司总裁】 知青村与他的良心菜/143 【周运友:知青村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 “无”中生“有”的建材老板/147 【赵佩杰:河南乐华美居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形象设计师“四面”/150 【孙艳:河南前沿形象设计空间总经理】 “赌”出连锁一片天/154 【刘军岭:乐语中国副总裁】 爱家男人吴大伟/157 【吴大伟:欧凯龙国际家居连锁集团执行总裁】 52岁,酝出西湖一明珠/160 【张建明:郑州西湖明珠大酒店董事长】 “没事找事”的豫菜复兴者/164 【樊胜武:河南阿五美食有限公司总经理】 茶香女人的“全家福”/169 【尹群:郑州全家福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 老钱,真稳/173 【钱满根:澳泰家私(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把菜当命做/176 【李志顺:河南颐顺轩大酒店总经理】 一碗面擀出一个餐饮集团/180 【伸胡周:河南仲记企业董事长】 一个女人的跨界“历奇”/184 【秦琳:豫华国际教育机构董事长】 告诉你“皇宫”的秘密/188 【孙建军:郑州皇宫餐饮集团原总经理】 改变未来的“视界”/192 【张鸿林:河南宝视达眼镜(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196 【王硕:河南虢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打”出来的火锅江山/200 【张晟:小肥羊餐饮连锁河南区域总经理】 从牙刷小贩到“带头大哥”/203 【葛焕田:扬州赛特刷业有限公司旷野刷业总经理】 老字号之恋/207 【王建启:郑州饮食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个海龟的“变形金刚”梦/211 【彭建:郑州嘉和商旅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 “造”出一个“大宋繁华”梦/215 【周旭东:开封清明上河园总经理】 翰园碑林是怎样炼成的/219 【李孝杰:中国翰园碑林总经理】 善心若虹/223 【杨志平:河南长通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善变女人”制造旅游惊艳/227 【孙艳:郑州金辉旅行社总经理】 一个会长的选择题/231 【钱波:河南酒店业商会会长】 胖子腻子的草根“神话”/235 【张洪根:河南一方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傻”是大智慧/239 【袁魁亚:郑州远达机电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一个“富二代”的资本控制论/243 【余松峰:广东美涂士集团河南分公司总经理】 12年“冲动”成就N个第一/247 【李丽:大自然企业总经理】 80后新生代传媒主编的那些事儿/251 【刘渊:《1加1人才资讯》主编】 从“足球先生”到“婚庆车王”/254 【李海波:河南草原兴发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 番茄演义/258 【卢广利: 阿利人文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黄金“蝶变”/262 【马忠: 河南中鑫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 烹坛“鬼手”和他的迷踪菜/265 【肖勇:河南阿勇美食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个女人的红酒人生/269 【祝晓琳:河南希诺德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牌”之道/272 【上官同君:河南王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河南王牌企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小扑克打出来的大世界/276 【程大兵:郑州金猴扑克牌有限公司总经理】 WENDY,既执著,又脆弱/279 【吴莉:美颂雅庭中国区执行董事】 聪明的灯饰“冒险家”/283 【连志刚:郑州华丽灯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薛荣的物业“生活秀”/286 【薛荣:河南圆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小女人和她的大唐梦/290 【张亚玲:河南大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帮助别人成全自己/293 【叶新强:河南沃森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狼”行天下/297 【郎忠良:浙江鸿天茶叶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东方的“阿凡达”/300 【陈向东: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 我的永远的老三届/304 【石公正:老三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汽车“潮人”/308 【苏郑宏:河南郑港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倒吃甘蔗味愈甘/312 【甘宇翔:河南联大外国语学校校长】 音乐大典禅宗方程式/316 【周保中: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总负责人、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爱乐钢琴梦/320 【席文太:爱乐钢琴、爱乐之家艺术中心总经理】 洗出一个品牌老店/324 【吉浦钧:康洁洗衣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关于曹天这只“大象”/327 【曹天:郑州您好置业有限公司原总经理、诗人、作家】 龙行天下/332 【邓龙:美国龙胜行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美国华商会会长】 国礼钧瓷赤子情/336 【李海峰:河南省禹州市金堂钧窑有限公司董事长】 气场女人,“粉红”领袖/340 【冯建云:郑州见云美容连锁机构董事长】 成师傅的成富之道/343 【成国富:成师傅大长垣美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顺势者,成大事/347 【叶永明:兴和地产董事长、总经理】 一碗土豆粉的“三级跳”/350 【户翠玲:户大姐土豆粉品牌总经理】 太极真味/353 【张东武:陈家沟太极拳馆副会长、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技术培训班主任】 欲望与动力/356 【李明:河南华夏海纳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四部 职场CEO 沟通无极限/360 【蒋维刚:红星美凯龙河南区总经理】 一个福建女孩的“豪享来”生活/364 【许燕美:豪享来餐饮有限公司总公司副总经理】 双面女人朱赵霞/367 【朱赵霞:郑州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那一场温柔的征服/370 【陈琳:联想集团河南分区总经理】 铿锵玫瑰的慢板柔情/373 【张晓霞:北京华联河南商厦总经理】 “狼”道突击/376 【丁宁:河南永乐电器总经理】 纯爷们潘永生/379 【潘永生:华日家具郑州区总经理】 领跑出来的赢者/383 【刘昆:河南国美电器总经理】 “败”笔生“花”/386 【杨宏宇:新家居建材商场总经理】 起舞,在谨慎与大胆之间/389 【崔涛:世纪联华河南区总经理】 家电“型男”/393 【王军:河南苏宁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随性的厨房“掘金者”/397 【张志刚:大鸭梨餐饮集团河南区总经理】 泪水涅槃/401 【张淑云:郑州华联商厦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个男人的“麦当劳”生活/405 【余宏飞:麦当劳河南区总经理】 一个海龟的中原光电梦/408 【赵一辉:河南阿格斯新能源有限公司CEO】 后记/412 试读章节 从工程师到小裁缝 正在热映的美国电影《功夫熊猫》里,有个出身面条世家的熊猫阿宝,爸爸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阿宝,你的血液里流的都是汤汁。 类似的对白,放在陈勇斌的身上也合适。不同的是,他的血液里流的是针头线脑。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张。但陈勇斌的奶奶和父母都是做服装的,可谓真正的服装“世家”。陈勇斌童年最深的印象,是有一年大年三十,父母为了不耽误别人穿新衣,一夜之间赶制出10多件棉大衣。在当时只有两台缝纫机的简陋条件下,这简直就是奇迹。 1993年,陈勇斌的父母带着6个人,从老家西平来到郑州。他们租了间房子,招了20多个工人,十几台机器就开工了。父亲陈耀领与母亲李秀珍各取名字中的一个字,给这个小作坊起了个很气派的名字:领秀服饰有限公司。这就是后来的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的前身。 那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一年之后,大环境下的市场需求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把所有方兴未艾的事物消化其中。领秀的加工量虽然不大,可那时服装从业者也少。即使没什么设计,热销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但服装根本不愁卖。 陈勇斌被这种现象惊呆了。父母一天的利润,就是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这还是其次,关键是那种热腾腾的创业的气息,很诱惑他。 他在单位并不紧张,月薪1000元。现在他是工程师,如果没有什么意外,10年到20年,他可以混个高级工程师,职务级别弄个正科就不错了,副处都很难。这几乎是一条可以预见的道路。他想,我是否要这样走一辈子? 他在鱼和熊掌的困惑里摇摆了两年。1995年的夏天,他终于把辞职报告放到了领导的案头。 陈勇斌从一个工程师变成了一个小裁缝。那段时间,父母主要掌管生产,而采购、设计、销售则由他“一肩挑”。夏天的烈日下,蹬着三轮车,挥汗如雨把货送到批发点,这是他刚入行时最经典的形象。 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2006年的春天,陈勇斌看到《兄弟》扉页上的这段话,心有戚戚。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而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 他庆幸自己1995年夏天的选择。 他选择了窄门。 不算太坏的背叛 决定一个人成败的,不是年龄,不是经历,而是心智。 陈勇斌人行时是24岁。两年后,全省服装加工厂增加了几十家,湖南、浙江、四川的服装商户都涌入河南,竞争大有白热化之势。 陈勇斌意识到,别看现在活得还不错,如果不独辟蹊径,最终的结果就是温水里慢慢死亡的青蛙。他要去南方,看看那里的市场。 陈勇斌背着旅行包,像个“独行侠”一样出发了。每次上火车时,他的包里都有一份报纸,没有座位的时候,他会用报纸在地上给自己铺一个座位。几个月就这样在颠簸中度过,1997年的陈勇斌瘦了20多斤。 就是在这次考察里,他对女裤市场萌生了很多看法。他隐约看到,品牌女裤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不必再和其他服装一起混着卖,在广州和香港,专卖是最常见的方式。“专卖连锁将在中国大行其道,10~20年没有问题。” 陈勇斌的动作明显加快了。他注册了香港梦舒雅服饰有限公司。他在银基商贸城开了第一家专卖店。虽然只是9平方米的小店,可他照样请了纺织工学院的学生为自己做CI设计。 他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营销中心,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大型女裤物流配送中心,建了网络形象店,签约形象代言人……陈勇斌太多的第一次,让河南服装界眼花缭乱。 做企业就是这样,也许你比别人早了仅仅一步。但就是这一步让其他对手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不超越,等于承认差距,而超越,则是一件难事。 2004年,陈勇斌的领秀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专业女裤生产基地,梦舒雅也被评为中国著名商标。也就在这时候,一直被陈勇斌视为左膀右臂的营销总监突然带着一群人另立门户。营销队伍一下子支离破碎,陈勇斌遇到了入行以来最大的危机。 那些天,陈勇斌一直在反思自己:是我给予的饼没有他心里的那个饼大吗?是没有给他足够的信任吗?既然都不是,为什么还要离开? 夜晚读任正非的书,陈勇斌忽然豁然开朗:这只是人性。男人和男人是不同的,有些人是天生适合辅佐领袖的,比如周恩来和诸葛亮。有些人是天生想做老大的,就像从华为出走的李一男,从柳传志手下叛逃的孙宏斌。他们的血液里满是英雄梦,你怎么阻止这样的人离开? 人才固然重要,但比人才更重要的是机制。有了完善的企业机制,企业就不会再受哪一个人的制约。陈勇斌一阵释然,能悟出这些道理,这样的背叛,起码还不算太坏。 P81-82 序言 天下之兴始于中原 ——序《财智达人一百单八将》 时寒冰(《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评论主编) 前段时间,我的好友刘光远夫妇回国,我邀请他们到河南做客,陪伴他们走了几个城市。从开封到郑州再到洛阳,他们不住地感慨:中原文化太厚重了,大气磅礴,而又深不可测。对于中原人的淳朴、热情,他们也是连声赞叹:与此前听说的河南人的形象,天壤之别。河南人真中! 其实,我曾经听到很多人发出过类似的感慨。 中国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我认为,它应该源于三个原因:一是中原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得中原者,即有了正统的味道。二是中原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连东接西襟南带北,是东西南北交通的枢纽,也是东西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汇点。第三个原因更为重要,但往往被人忽略,即中原自古多忠义之士,他们聪慧、勇敢、博学而又有奉献乃至牺牲精神,因此,“得中原者得天下”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得中原之士者得天下”。 中原人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踏实沉稳,宽容大气。从古至今,这种性格并没有太大变化。 在我生长的故乡,虽然现在还很贫穷,但是民凤依然淳朴。我有一年回家,由于雨后道路泥泞,车子陷人了泥中。我敲开一个老乡家的门,去借铁锨,老乡知道来意后二话不说,就带着铁锨跟着我,把泥铲开。当我们开车往前走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说,前面还有一段路不大好走,就跟着我们,直到目送我们走出那段泥泞…… 这是一个非常温情的画面。以至于送我的司机都感慨:没有想到这里的人这么善良! 为什么讲这些? 翻阅《财智达人一百单八将》,里面100多位鲜活的人物唤起了我的记忆。他们是一个个我曾经熟悉的河南人的代表。他们的企业或许没有世界500强知名,但他们在自己的行业内,已经赢得了尊敬;他们或许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但他们同样倾其才华和心血,做出了令人羡慕的成果;他们有的甚至经历过惨痛的失败,但是,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从头再来,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和辉煌……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河南人。 他们身上凝聚着古老文化带来的厚重感和使命感,以勤奋的汗水浇筑成功之路,以慈悲之心关怀社会、奉献社会,传播正义与爱的种子。 是的,我不愿意用精英、成功者这样的表述称呼他们,尽管他们的确具有这样的气质,尽管他们的确有资格获得这种称谓。但我更愿意把他们当作一个个普通人的代表。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的确保持着卑微、谦逊的个性,以平常心对待财富、事业和生活。 这一点,或许更令人欣慰。因为,天下之兴始于中原,中原文化的厚重和博大,中原人的豪情和侠义,中原人对良知和正义的坚守,诸如此类的品质,不正是一国兴旺强盛的基础吗? 尤其在这个日益浮躁而功利的时代,始于远古的黄河文明及其文化传承,显得越发珍贵。 遗憾的是,现在妖魔化河南人的现象仍然严重,问题在于,这些妖魔化者真正地了解中原吗?又接触了多少真正意义上的中原人?否定了黄河文化源头,这个民族的根又将置于何处呢? 我无意于对这种以偏概全的恶作剧进行反驳,我只想说,但凡对中原人或中原文化有着片面理解的人,其实是非常可悲的。因为,他们错失了接触忠义的中原人和厚重的中原文化的机会。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个发源于黄河文明的民族而言,实际上意味着某种无法修复的残缺。 天下之兴始于中原,《财智达人一百单八将》中的鲜活的人物,让我们感受到的,正是源自中原的智慧、力量。 中国当下太需要去细心感受繁衍出伟大文明的黄河母亲的气息了,只有找回被忽略已久的这种精神源泉,我们才能从迷失中找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回归。而《财智达人一百单八将》,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它帮助我们认识中原,感受中原人对待财富、事业和生活的真正的价值观,感受真实的中原人的精神世界。 后记 无论情愿不情愿,人活在世上,总是要被人贴标签的。 成功的,失败的。善良的,,奸诈的。豪爽的,自私的……这样的形容词被贴在每一个身上,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于我,如果要自己评定,可以拉过来微博上的那几句签名:黏人小心眼,胸无大志向。无色无财,写字为生。 如果要亲近的朋友来评价,他们会说,这个小女人有点傻,有点颓。年龄很神姨,阅历很萝莉。伪文青,假小资。特别能吃苦,只做到了前四个字……总之就是一幻想很多,毛病很多,但又特善良、特感性,一根筋走到黑的那种人。 而我笔下的这些人,他们是众人眼里的成功人士。他们身上,是闪闪发光的达人、成功者、社会中坚、主流等诸如此类的标签。 这样的标签,也许他们并不喜欢。但社会对成功的评判定义,就是这么约定俗成。 跟笔下的这些人见面,最密集的时间是在2008年和12010年间。那时的我是河南商报经济新闻部的一名记者。几年过去,留在我记忆里的不是他们显赫的头衔,而是那些交谈中的片段和画面。那些让人心有戚戚的只言片语,见面时的天气,光线,甚至那一刻的衣着和神情。 呵呵,原谅我总是忽略宏大的叙事,却总在细节里纠缠。 我记得福晶园的老板刘群立,一个小学徒在郑州把蛋糕做成家喻户晓品牌的农村小伙儿,那么腼腆朴实的一个人,他墙上挂着的那幅字:世长势短莫以势处世,人多仁少须择仁取人。 我记得虢国羊肉汤的老板王硕。在他热闹喧嚣的羊肉馆旁边,就是他安静的观味茶食楼。小轩窗,老木门。白棉纸灯笼映着暗绿洒花的旧屏风。大厅的角落里,笼子里的鹩哥时不时寂寂地叫上两声。他依着窗子慢慢喝茶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不仅仅是人们定义的那种成功的商人,也是个文人。他安静,富足,笃定。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该何去何从的那种文人。 我记得美巢的董事长冯琪雅。她优雅的旗袍,她的普洱茶,还有她坚强的微笑。她一定经历了许多吧。那些一般女人达不到的高度背后,也一定有我们忍受不了的坚忍和执著。但那些,只有她最亲的人才会了解。她干净空灵的文字,她理性清晰的思想,吸引着我经常去她的博客里看看,她的生活,感慨,她马上就要上市的公司,还有她一直执著的那个美巢梦。 还有好想你的董事长石聚彬。这个把一颗小小红枣做到极致,做成中国第一股的掌门人,他对红枣的眷恋与认真,一碗捞面条就是一顿午饭的简单,他坐在枣园里剥着花生跟乡邻唠嗑的朴实,这种种不经意间流露的品格之魅,让人回味。 这样的人和他们身上的细节,多到无法赘述。我只是想说,在交谈和对话之外,打动我的,是这些人举手投足间流露的细节。或者是认真,谦逊,或者是执著,坚韧,或者是无人企及的敏锐和洞察力……在机缘巧合和命运之外,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他们而不是别人,完全是因为这些与众不同的力量。 其实这样的一本书,在出书热早巳过去的现在,真的有些不合时宜了。2009年,曾经有朋友运作过,但后来因为种种变故,无果。 20lO年1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那个12岁的少年对我说:“妈妈,我最大的3个愿望是我的病能好,妈妈的书可以出版,爸爸的生意可以恢复正常。” 天塌地陷。昨日种种已随昨日逝。但两年后的现在,那个少年的话,我还记得。 某晚失眠。看爱尔兰小说家塔娜·法兰奇的《带我回去》。这个2011年横扫全美九大畅销书排行榜的知名女作家,在开篇写下这么一段话:父亲曾经告诉过我,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愿意为何牺牲。他说,要是不晓得,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完全没有,人也根本不算人了。 我想,一个人一旦过了40岁,按照正常规律,他的人生,就该做减法了。名利,健康,你爱的,你有的,总有一天,都会消失。但我们该记住我们愿意为之牺牲的那一切。记住曾在我们生命里留下印记的那些人。 感谢曾经的老领导,感谢曾经陪我采访的同事们,感谢商报曾经赋予的那样一个平台,亦感谢那些与我对话的大佬们,茫茫人海,微尘般的你我得以相聚,这份不易,就当珍惜。你们留下的这些故事,感触和启示,也许就像四目相对的爱情,哪怕只是电光火石的刹那,但那样的片段,值得我感念,留存,并铭记。 焦素芳 2012年11月28日 |